首页期刊导航|柴油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柴油机
柴油机

冯明志

双月刊

1001-4357

cyj216@sh163.net

021-31310201 31310202

201108

上海市华宁路3111号

柴油机/Journal Diesel Engin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柴油机行业专业技术期刊,及时报导国内外柴油机行业最新研究成果、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管理营运方面的新方法、新经验,以及行业的技术动态信息。读者对象为柴油机研究、设计、制造、使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高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两级相继增压对船舶柴油机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与试验

    仲杰李先南沈刚王先锋...
    1-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中速船舶柴油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两级相继增压系统对船舶柴油机性能影响的计算与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增压压力、米勒正时、压缩比、喷油正时之间存在可以使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同时得到优化提高的匹配关系,且喷油正时对缸内热负荷分布的影响明显.通过采用两级相继增压系统,实现柴油机全工况性能的优化提高.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采用两级相继增压技术,适当降低压缩比并使用米勒循环,该柴油机功率提升15%,全工况油耗平均下降3.9g/(kW·h),增压系统效率达到71.3%,NOx加权排放满足IMO Tier Ⅱ限值要求.

    两级增压米勒正时压缩比喷油正时

    Ni、Mg掺杂钴尖晶石催化分解N2O的实验

    胡南赵旭腾张毅然陈婷...
    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氨燃料发动机的氧化亚氮(N2O)排放问题,研究一种Ni、Mg掺杂的钴尖晶石催化剂用于N2O高效分解.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一系列过渡金属M(Cu、Ni、Mg)掺杂钴尖晶石(Co3O4)形成MxCo3-xO4复合金属氧化物,并探究其在不同气氛下的催化活性.Ni0.4Mg0.2Co2.4O4催化剂可在350℃时达到90%的N2O分解效率,在通有10%水蒸气反应的情况下480℃完全转化.通过一系列表征手段发现:Ni、Mg同时掺杂进入晶格结构较好,形成较为完整的整体尖晶石结构;Ni、Mg协同Co作为活性位点,使钴尖晶石分散度更好,并未像Cu等掺杂时形成对应金属氧化物的杂相而减少活性中心是其改性效果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原因;同时因Ni、Mg同时掺杂进入晶格,使掺杂后钴尖晶石晶格膨胀,晶格尺寸变大,比表面积有明显提升,高于Ni、Mg单独掺杂,增加了接触活性位点,使其拥有更低的反应温度;通过XPS发现Ni0.4Mg0.2Co2.4O4中Co2+、Ni2+的结合能均最高,电子云密度相对最低,有助于N、O中的电子向其转移,且作为主要分解活性中心的Co2+占比最高,从能量和价态角度解释了其同温度下分解效率最高的现象;此外,在H2-TPR下,随着Ni、Mg掺杂量的增加,H2的还原温度更高,说明其在高低温下的还原性更强,有助于对N2O中的高价N进行吸附还原,而Ni0.4Mg0.2Co2.4O4在60h时的60000h-1空速气流下也显示出较好的稳定性(350℃下转化率维持在90%左右).

    氨燃料氧化亚氮钴尖晶石Ni掺杂催化剂催化分解复合金属氧化物

    船用柴油机相继增压高温阀疲劳蠕变寿命

    王先锋关远航张恺悦吴羽...
    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ABAQUS分析软件对高温燃气蝶阀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分析阀门在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场、应力场及最大当量交变应变范围,计算在模式1、模式2下关闭/开启模型的蠕变、疲劳损伤并进行叠加,对其进行疲劳寿命校核.疲劳寿命校核结果显示:当阀体、阀座和阀瓣在给定工况序列的使用条件下线性累计损伤均小于规范值时,该阀门满足要求.

    高温燃气蝶阀应力应变疲劳蠕变ABAQUS

    V型高速发动机进气均匀性仿真

    蒋寒程俊锋王雁冰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三维计算分析方法,研究V型高速机A/B两排进气管进气均匀性.设计4种不同结构的进气管,并进行均匀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平行进气式,A/B两排速度均匀性随负荷降低而逐渐递增;采用由上往下进气式,A排速度均匀性逐渐递增,而受管内气体旋转流动的影响,B排均匀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采用圆管式三通腔的均匀性优于扁方式;平行进气式导流板会对进气均匀性产生不利的影响.不同工况下的最优方案不同,需根据高速发动机的每个工况来选择最佳的进气管结构.

    V型高速机进气管进气均匀性CFD分析

    基于FMECA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甲醇燃料风险分析

    王建荣冯慧华李铁
    42-4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各种船用替代燃料实船应用的风险,提出失效模式、后果和严重度分析(failure modes,effect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FMECA)模糊综合评价法,即将传统的FMECA半定量风险评估法转化为定量风险评估,同时综合考虑各风险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将该方法运用于63000t液货船的甲醇燃料风险评估中,结果表明甲醇燃料的风险等级为中等,与实船应用结果相符,证明该方法可用于船用替代燃料的风险分析.

    能源转型船用替代燃料甲醇FMECA模糊综合风险评价法

    新型核级电子调速控制器的启动功能验证方法

    刘顺兴黄皓黄丹清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保某新型核级电子调速控制器应用的安全可靠,对其首次应用于应急机组时的启动控制方法开展研究.建立半实物仿真平台作为验证工具,并通过真实试验数据和柴油机参数建立柴油机模型,保证半实物仿真平台与实际柴油机的性能指标相接近.调整新型核级电子调速控制器的启动控制策略与现产品电子调速控制器一致.将新型核级电子调速控制器的启动功能在半实物仿真平台上验证,确保半实物仿真试验启动试验数据与原应急机组启动试验数据接近.在应急柴油机上进行启动功能试验,实机试验结果表明启动性能满足应急柴油机组要求,实机启动试验数据与半实物仿真试验数据基本一致.

    应急柴油机电子调速控制器仿真平台启动试验柴油机模型

    超临界CO2发电系统循环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李新宇秦政杜柯江刘惠民...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简单循环发电系统热力学模型,对在多工艺参数综合影响下循环效率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系统最高压力低于临界值时,循环效率随入口压力的增加而降低,随入口温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当系统最高压力大于临界值时,循环效率随入口压力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随入口温度的增加而降低.通过分析循环效率随压缩机入口参数变化规律发生转变的原因,提出循环最高压力临界值的计算方法,提出并验证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简单循环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可显著提高循环参数寻优效率.

    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优化设计模拟

    加快能源转型,共谱绿色未来!

    高荃
    后插1-后插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