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茶业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茶业通报
茶业通报

宛晓春

季刊

1006-5768

0551-5786422

230036

合肥市安徽农业大学内

茶业通报/
查看更多>>茶叶刊物。交流国内外茶叶科学技术,介绍茶叶的商业知识,发表茶树丰产优质栽培技术、茶树良种选育、茶树病虫害防治、茶树生理生化、制茶、茶叶机械、茶叶审评检验、茶叶贸易出口、经营管理、名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典型经验及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茶业通报》征稿启事

    98页

    茶叶拼配技术在武夷岩茶商品茶开发中的应用

    刘永欣连春虎刘勇刘安兴...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夷岩茶以其香气滋味的"香、清、甘、活"而广受喜爱,成为福建省茶产业的名片.依托当地的茶叶品种资源优势,武夷山茶人通过不断研究茶叶拼配技术,形成品类丰富且品质稳定的商品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传统上认为岩茶拼配需要遵循同品种、同品质、同产地的"三同一"原则,按照这一标准加工的纯料茶才体现出武夷岩茶的高品质,现在这种观念已经被拼配技术上的大胆创新所取代.本文谨对拼配技术在商品茶开发中的作用提出几点见解,并提供适用的拼配方案,为茶叶产品的开发提供一些新思路.

    武夷岩茶拼配品质提升新产品开发

    数字经济视角下新茶饮行业并购动因与趋势

    吴星乐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背景下,新茶饮行业面临智能化转型升级.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快速发展,并购重组活跃.从数字经济视角分析新茶饮企业并购的动因,主要体现在,追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以提高企业整体效率,培育智能供应链以降低交易费用,延展细分市场以扩大市场势力,战略发展与调整以顺应产业生命周期的变化.顺应行业竞争形势,以规模化竞争为动因的并购将持续增长,数字化赋能供应链将是并购的重点方向,产业投资基金参与的并购继续升温.

    数字经济新茶饮并购规模经济智能供应链

    歙县茶产业现状及高质量发展策略

    庄玲芳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歙县是产茶大县,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名茶众多,荣誉颇丰.本文介绍了歙县茶产业的发展现状、优势及取得的一些成效,针对调研分析歙茶产业发展在茶园绿色增效、市场创建、茶旅融合及科技创新等方面存在主要短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歙茶以及皖南山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歙县高质量发展三茶统筹乡村振兴发展策略

    茶园用药登记现状及科学安全用药防控建议

    张莉
    114-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茶叶种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气候条件和种植方式有利于茶园病虫害发生流行.茶园科学安全用药是高效防控茶园病虫草害发生的重要措施,同时作为防控措施也是茶园绿色防控工作的补充内容.本文统计梳理了当前我国茶园用药的登记情况以及现行的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针对当前茶园登记农药及茶叶上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结合茶园科学安全用药为主题的有关文献资料进行了问题分析,并对茶园病虫草害科学安全用药和茶园绿色防控工作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今后茶园病虫草害防控工作提供帮助,助力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茶叶登记农药残留建议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印发《智慧茶园建设指引(试行)》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120页

    宣城市机采优质茶开发的技术应用——以"香萝茶"为例

    王龙平蒋正中戴峰戴世权...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缓解当前春茶生产期间"用工难"的问题,进一步丰富茶叶产品种类和有效占领茶叶市场,宣城市开展了机采优质茶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通过茶树特异性品种良种化、茶叶采摘机械化和生产加工标准化等措施,生产的机采优质茶"香萝茶"品质优良、市场接受度良好,大幅度提高了茶叶产量,降低了茶叶企业生产成本,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示范引领作用,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宣城经验.

    宣城市机采优质茶效益

    不同茶树品种的祁门红茶适制性研究

    雷攀登黄建琴刘亚芹王辉...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祁门红茶的当家茶树品种'祁门种'为对照,通过持续3年的红茶样品制作和感官审评,评估了8 个无性系茶树良种的祁门红茶适制性.结果表明:'凫早 2 号''皖茶 4 号'红茶的甜香与'祁门香'的甜香类型符合度较高;'凫早2号'鲜叶加工的祁门红茶,外形、香气、滋味和叶底品质好;'皖茶4号'鲜叶加工制成的祁门红茶,外形、香气和叶底品质较好,滋味厚度稍弱;'凫早 2 号'比'皖茶 4 号'更容易加工形成花香的祁门红茶;'舒茶早'鲜叶可以加工红茶,甜香较高,但是干茶色泽略深、内质不突出.

    祁门红茶茶树品种适制性'凫早2号''皖茶4号'

    '白叶1号'品种试制"东龙玉珠"茶的工艺与品质研究

    蒋正中沈静霆张光龙
    129-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部分'白叶 1 号'茶树品种春茶采摘后期的鲜叶原料以一芽二、三叶为主,产量大,叶色偏绿,按照传统方法加工成兰花型干茶,外形不美观,销售价格不高,茶农弃采现象较为普遍,不利于茶农持续稳定增收.本文以皖南山区传统珠型茶加工工艺为基础,初步探索出一种适宜'白叶1号'鲜叶加工的珠型白茶"东龙玉珠"加工工艺."东龙玉珠"干茶色泽黄绿透翠,汤色黄绿、亮,香气嫩栗香,较高爽,滋味醇厚、微苦,叶底芽叶嫩软,黄绿,亮尚匀;水浸出物与氨基酸含量均优于对照样涌溪火青,具有一定的市场推广价值.

    '白叶1号'"东龙玉珠"加工工艺品质分析

    "洗茶"源流考

    黄岳文
    13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洗茶"的历史源远流长.宋人对经年团饼茶,饮用前先用开水浸洗,刮去表面油膏后再小火烤干,以去除陈味;元人多用散茶,煎茶前先用热水"洗茶"以去熏气;明代茶书多有介绍"洗茶","洗茶"对象多为采摘较晚、枝叶较老的岕茶,除了卫生目的,还为了诱发茶香、茶味;入清以后岕茶逐渐没落,"洗茶"随之式微.潮州工夫茶是在明代壶泡法基础上形成的用小壶小杯冲泡乌龙茶的习尚,承袭了古人"洗茶"之遗风.即使茶叶达到卫生标准,冲泡工夫茶还是需要"洗茶"的,目的在于唤醒茶性,诱发茶香、茶味,同时也是一种仪式化的过程,有利于蕴染品茶的气氛.

    洗茶潮州工夫茶茶艺润茶源流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