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档案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档案学研究
档案学研究

付华

双月刊

1002-1620

010-63018706

100050

北京市宣武区永安路106号

档案学研究/Journal Archives Science Stud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档案专业学术性刊物。结合我国档案事业的实际,开展学术研究,促进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档案数据治理赋能的思维意象与行动具象

    金波杨鹏
    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档案数据治理是大数据时代档案治理新领域,需要强化赋能理念,激活档案数据要素价值潜能,发挥档案数据在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文化、数字社会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助力数字中国建设.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和理论探索,解析档案数据治理双向赋能的作用机理,探究增强档案数据治理赋能效果的思维意象和行动具象.在理念意识方面,需要树立战略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开放思维和底线思维,开拓档案数据治理视野;在行动路径方面,需要强化数据赋值、制度赋权、主体赋责、技术赋力、文化赋魂,提升档案数据治理赋能效用,推动档案事业数智化转型.

    档案数据档案数据治理双向赋能数据要素价值

    本土化实践背景下档案开放审核跨学科理论基础审视

    王巧玲丁德胜谢永宪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立足于我国本土化实践背景,分别以与档案治理实践相关的档案学、公共管理学、法学、公共经济学等学科为视角,对档案开放审核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审视.本文分析指出,档案学有关档案价值及其规律的研究成果,从客体属性和主体需求的角度为档案开放审核的基本含义解释与功能定位奠定了理论基础;公共管理学之善治理论要求档案开放审核的终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增进社会公共利益,其实现路径为以促进相关主体合作共治的制度机制建设为核心,以与之匹配的政府治理能力提升为保障,在立足现实考量的基础上进行累进式优化;法学理论有关所有权的探讨,为考察档案开放审核相关主体权责关系奠定了法理基础;公共经济学的相关研究,从成本收益分析的角度为探讨档案开放审核相关主体面临的行为激励及其对行为选择的影响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档案开放审核档案开放档案治理

    理论旅行与知识生产:来源原则的中国旅程嬗变考察

    陆阳葛泽钰
    1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助理论旅行分析工具,研究来源原则从国外向国内传播扩散的动态时空历程,基于理论旅行的起点、通道、条件与改造四个阶段厘清并呈现来源原则的两次中国旅行历程,深入揭示来源原则在我国进入、调适乃至知识生产创新的动态演变和改造过程,以此透视来源原则在我国的演化规律,反思理论旅行与档案学知识生产自主性的关系.研究表明,来源原则的理论旅行反射出档案学知识生产的情境性与持续性特征,我国档案学自主知识生产与理论旅行间的关系既是悖论更是契机,通过促进普遍性档案学知识与我国档案学自主知识的良性互构,可提升我国档案学自主知识的普遍化程度,使得我国从档案学理论旅行的目的地转变为出发地.

    理论旅行来源原则知识生产

    "想象的学科"代替"学科的想象"?——论计算档案学的"来路"与"归途"

    唐启于英香
    2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计算档案学是诞生于大数据背景下的一种数据密集型档案学术研究范式,是档案治理在微观领域的技术工具,是计算科学、数据科学、档案学三者交叉形成的学术领域.分析并研究计算档案学的产生原因与发展前途,分析其与传统档案学及相关学科的矛盾,可以为计算档案学的总体发展指明方向.科学研究的范式转型是计算档案学概念产生的根本原因、内在原因、必然原因;自然科学的"内卷化"和档案学科的体量小是计算档案学概念产生的直接原因、外在原因、偶然原因.计算档案学重在分析数据,这与传统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存在矛盾;且基于数据分析的计算档案学与其他学科的边界难以划定.从制度、数据、算法角度对计算档案学进行宏观调整,要首先解决数据隐私与伦理问题;要对档案数据的质量与结构进行完善,使档案数据变为档案大数据;要解决信息双层不对称下学者信息不对称和算法黑箱的问题,使计算档案学真正成为赋能档案治理,并最终服务国家治理的技术工具.

    计算档案学档案治理国家治理数字人文

    档案职业教育:演进逻辑、现实困境与发展策略

    刘丽珍杜恒琪
    3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档案职业教育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历史演进和技术变革的助推发展起来的.我国的职业分类与资格认证制度是新时期档案职业教育发展的外在条件.目前,档案职业教育面临着档案从业人员对职业认同度不高、制度供给不足、缺乏有效衔接,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等诸多困境.档案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不仅需要自下而上的实践经验,更需要自上而下的系统谋划.只有统筹规划,建立标准体系、完善配套服务,才能推动档案教育形成新生态,实现档案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档案职业教育职业分类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

    新《档案法》视域下公民档案利用权利救济路径研究

    肖秋会张博闻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档案法》将"向档案主管部门投诉"作为档案利用权利的法定救济路径.文章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关于国家档案馆的行政主体资格和档案开放利用行政行为属性的争议,以及新《档案法》对此问题的回应,并对新《档案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进行了程序与实体两个层面的解构,探讨了档案主管部门投诉处理的可复议性与可诉性.最后,尝试运用"双重宪法逻辑"思想,构建以投诉处理为基础,以基于"利害关系"的利益判断为前置条件,以"主权逻辑"与"治理逻辑"下的救济方式为主要内容的多元化、体系化救济路径.

    宪法逻辑档案利用权利救济权力监督

    平衡理论视域下数字档案用户被遗忘权的行使与限度

    聂云霞殷名
    5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被遗忘权是针对个人数据保护的新兴法律概念.以四要素分析法、立法分析法、国际比较分析法分析被遗忘权,有助于剖析数字档案用户行使被遗忘权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可能.与此同时,数字档案用户行使被遗忘权仍具有理论困境和实践困局,受到档案机构、档案用户和社会公众的多方位制约.平衡理论的社会学发展规律能够用于分析数字档案用户行使被遗忘权的可能状态和发展趋向.只有档案机构、档案用户、社会公众相互信任并支持协调,才能构建并维持强平衡状态网络关系的稳定,保障数字档案用户被遗忘权的长期并可持续行使.

    数字档案用户被遗忘权平衡理论P-O-X模型行使与限度

    档案国际标准化工作:概况、趋势与经验启示

    何芮杜琳琳安小米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标准是全球的"通用语言",加强档案国际标准化工作是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战略、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眼于档案国际标准化工作,发现其在关注数字化转型、设计思维应用、跨领域融合方面呈现发展趋势,在指明我国相关工作改进方向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夯实标准化发展基础、关注新技术发展、推动标准实施.

    档案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化工作

    知识工程视域下的电子公文归档研究

    房小可沈蕾
    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数据归档的趋势,本文研究知识工程视域下的电子公文归档问题.基于《党政机关电子公文归档规范》中的文件收集、文件整理、文件移交、档案接收四个环节,将其转化为信息抽取、信息分类和信息匹配三个任务.信息抽取的关键是对文件元数据及内容信息的抽取;信息分类是基于本体的思想构建文件内容之间的关联;信息匹配是确定办理完毕的电子公文的所属关系及文件内容的关联,归入层级目录.最后,本文以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国务院政策文件库中的文件为数据源进行实证,落实本文提出的方案的可行性.

    知识工程电子公文归档

    基于符号互动论的红色档案资源价值传播影响因素研究

    张宁刘焕成李孟璐
    7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数字化时代红色档案资源价值传播的影响因素,对于红色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符号互动理论和刺激—机体—反应模型,构建红色档案资源传播力影响因素模型和假设路径,分析不同层面影响因素对用户的红色档案资源传播行为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刺激—符号"层面因素、"刺激—互动"层面因素和"用户特质"均对用户"价值感知"具有正向影响;"内在机体感知"层面因素对用户"接受度"具有正向影响作用;"接受度"变量显著正向影响用户"传播行为".根据研究结论,从构建互动仪式链、跨界协作共享、搭建数智赋能传播空间和关注弱势群体四个方面提出红色档案资源传播力提升路径.

    符号互动论红色档案资源价值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