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档案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档案学研究
档案学研究

付华

双月刊

1002-1620

010-63018706

100050

北京市宣武区永安路106号

档案学研究/Journal Archives Science Stud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档案专业学术性刊物。结合我国档案事业的实际,开展学术研究,促进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档案数据治理的伦理审视:内蕴、风险与路径

    李宗富姜爱玲
    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档案数据治理在推进档案工作数据化、智能化转型的同时,也面临着隐私侵犯、信息泄露等伦理困境,制约着档案数据价值的高效释放.本文以伦理关系为基点,阐释档案数据治理的伦理内蕴,分析档案数据治理过程中隐存的伦理风险,包括主体之间以及主客体之间的风险,并探索档案数据治理的伦理路径,即建构公民伦理、实现档案数据治理个人善与公共善的统一,重构责任伦理、达成档案数据治理目的善与手段善的平衡,完善制度伦理、促成档案数据治理法治他律与道德自律的结合.三个伦理向度互为依托,共同推进档案数据治理在伦理框架内实现"数据向善".

    档案数据治理数据伦理档案伦理

    探寻国际档案事业发展的新动向及对我国档案事业的启示——基于第十九届国际档案大会报告主题分析

    任越焦俊杰宋宇杰
    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十九届国际档案大会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本届大会以"丰富知识社会"为主题,会议规模空前,为来自全球各国的档案学者和档案管理人员提供交流互鉴的平台.本文以大会所有主题报告的作者和题目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分析当前国际档案事业的发展动向,并从立足文明视角、拓展档案价值,直面时代挑战、主动应变求变,分享中国经验、共建国际方案三个方面阐发对我国档案事业的启示.

    国际档案大会档案事业知识社会

    官方媒体视域下档案新闻报道的媒介呈现和话语流变——以《人民日报》为例(1949-2023)

    唐长乐常梦婷
    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档案新闻报道从新闻舆论的视角记载并反映了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律和档案事业的发展历程.文章以《人民日报》创刊70多年以来的档案新闻报道数据为基础,运用量化分析法和语词分析法,从媒介呈现和话语流变两个视角,梳理总结了我国官方主流媒体对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的报道历程与认知变化.

    官方媒体档案新闻报道媒介呈现话语流变档案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语言模糊性的治理路径

    张彪李冲李芳
    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实施的《档案法》中存在一定数量的不确定法律概念,导致《档案法》语言模糊.这不仅减损了《档案法》应有的明确品性,也对档案开放和利用、相关档案主体合法权利保障及社会力量参与档案工作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亟须加以治理.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存在也是弥补立法有限理性、增强档案主管部门行政能动性的必然结果.所以对它的治理不是要消除不确定法律概念,而是应当针对不确定法律概念背后的解释权、使用权进行规范,尽可能剔除其中的主观任性和恣意.有鉴于此,可以考虑建立一套包括行政合理性原则、裁量基准、事后救济机制等在内的综合体系,对《档案法》中不确定法律概念进行系统性规范.

    《档案法》不确定法律概念行政合理性原则裁量基准事后救济机制

    类案类判视域下法院电子档案的诉讼面向与应用路径

    廉睿
    4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院电子档案形成于司法场域,应以服务司法为管理面向.除信息记录外,法院电子档案具有"规范—数据—媒介"三重价值定位.为充分发挥价值,法院电子档案应坚持诉讼服务本色,以服务便捷高效诉讼运行、服务智能化司法审判、服务"保障型"审判监督为发展面向.大数据时代下,电子卷宗档案化管理可辅助法官实现"类案类判",探索电子档案对类案裁判的深度应用.为此,应以电子档案替代裁判文书成为类案检索的数据来源,以电子档案数据库衔接类案辅助系统;更新档案应用逻辑,以电子档案助力裁判智慧化,让"机器办案,法官评案".同时,应强化行动方案,规范电子档案的生成规则与参照规则,提升类案检索实效.

    电子档案司法裁判类案类判类案检索

    国有档案公布权争议的理论回应与规范调适

    苗运卫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有档案公布权是当前学术研究与立法实践中的热点话题,但陷入了对其法律性质与立法设置的观点争议之中.以类型化思维审视之可以发现,存在属于档案机构和档案用户的两类公布权,前者本质为档案开放方式,无须在档案立法中专门规定,后者本质为档案利用权能,应当在档案立法中予以规定.在此理论指引下,基于档案法制现状,可以从解释论与立法论两条进路完善档案公布权规则:解释论进路是通过修订《档案法》配套实施细则,对档案公布权加以解释,使之能够发挥保障档案用户公布档案的实用功能;立法论进路是通过直接修改《档案法》,取消档案机构之公布权的立法设置,增设档案用户之公布权的立法规定,并调整档案公布权所处章节的整体布局.

    国有档案公布权档案公布档案开放档案利用

    我国档案出境安全监管的现状、困境与策略

    王兴广
    5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档案出境安全监管,是我国提升档案安全治理效能、参与防范化解非传统国家安全风险的应有之义.本文借助文献研究、政策文本分析、专家访谈、网络调查等方法,对我国档案出境安全监管的现实概况进行深入探究.我国档案出境安全监管面临四重困境:规制依据仍需优化、权责边界不够清晰、实施细则尚不完善、智能水平有待提升.以档案出境安全监管助推档案安全治理现代化,有赖于树牢档案出境底线思维,实现安全善治监管;完善档案出境法规标准,促进依法合规监管;界定档案出境监管责权,推动多元协同监管;解析档案出境业务情形,开展分级分类监管;构建档案出境监管平台,保障可信智慧监管.

    档案出境档案安全档案监管档案分级数据出境

    面向多元化利用场景的档案资源数据化组织研究

    吕元智
    6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档案资源数据化组织是数智时代档案资源深度利用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档案资源数据化组织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需要立足档案利用场景,分析和总结不同类型用户的利用需求,并以此为依据开展具体工作.本文在当前我国档案资源数据化组织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多元化利用场景的档案资源数据化组织设想,阐释了其组织实现逻辑,构建了具体组织实现框架,并从资源组织理念确立、业务支撑系统设计、技术赋能平台开发、效果评价机制构建等层面提出了具体实现保障策略.

    档案数据数据化组织多元化利用利用场景用户需求

    全生命周期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元数据建设研究——基于OHA《口述历史元数据与描述》的解析

    程结晶王璞钰
    7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数据管理和应用可促进口述历史档案的组织、创新和管理工作,对OHA《口述历史元数据与描述》展开解读,能够为我国口述历史档案的元数据工作提供参考借鉴.论文首先提炼《口述历史元数据与描述》中的核心内容,其次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深入分析口述历史档案元数据的整个生命周期阶段及管理模型中的关键要素,最后总结相关经验.研究发现,该模型对口述历史档案的元数据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其包括明确口述历史档案元数据建设原则、提升元数据生命力及确立元数据最佳建设模式.

    口述历史档案元数据《口述历史元数据与描述》生命周期

    基于历史叙事的档案文献整理理念研究——以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历史和档案文献研究为例

    马立伟
    8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历史和档案文献研究为例,从历史叙事的角度对档案文献整理理念进行讨论,认为从历史叙事的角度出发,档案文献整理应包括"还原历史存在的发展过程""维护和重构档案文献之间的连续性""关注档案文献的细粒度数据化整理"等内涵;二者在结构、维度、对历史事实追问及文本处理活动等方面具有的统一性,是能够将历史叙事作为档案文献整理理念核心的逻辑基础.而以历史叙事及其需求为基础整理档案文献,不仅有利于构建整理标准,实现其系统性和连贯性,亦有益于理解其形成和留存的社会情境,促进整理工作转向文本,完成访求文献、鉴别文献和条理文献的实践任务.

    历史叙事档案文献整理整理理念云南陆军讲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