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鲍英华

月刊

1672-5867

smgis@163.net

0451-86894341

150081

哈尔滨市南岗区测绘路32号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Journal Geomatics &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黑龙江测绘局主管、黑龙江省测绘学会主办的反映测绘学科及地理空间信息科学前沿理论和技术并指导地理信息工作者从事科研、开发、生产的技术性、知识性刊物,主要刊载测绘高新技术、地球空间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前沿理论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技术总结与经验交流;测绘行业管理与改革的先进经验;测绘生产技术交流、科研成果推广及教学经验介绍等;测绘学和地理信息学中的理论探讨;国内外地理信息学术动态及测绘科技报道与介绍;测绘科普知识;测绘仪器最新发展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不规则实体表面积测算方法研究

    范振功
    187-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目标实体表面积测算常通过表面积测定仪、全站仪等方式进行,不仅工作效率低且对于不规则实体目标特征点采集难度大.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能够快速地提供扫描对象的三维点云数据.本文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为基础,对不规则实体表面积测算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研究,并以某曲面构造雕塑为对象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精确计算目标实体表面积,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三维激光扫描不规则实体表面积雕塑

    基于倾斜摄影测量的快速判定铁路隔声窗安装需求研究

    张伟
    190-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福厦高速铁路项目中铁路隔声窗安装需求的快速判定,保障福厦高速铁路的顺利开通,结合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原理和优势,在调查了铁路噪声的防治措施现状以及隔声窗的作用和安装需求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铁路隔声窗安装需求快速判定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具体铁路隔声窗安装需求的判定等过程.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和项目实例的研究表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快速确定铁路隔声窗的安装需求,同时为后期铁路隔音板的快速设计及竣工验收提供了借鉴.

    铁路噪声隔声窗快速判定倾斜摄影测量科学依据

    测绘新技术在历史建筑测绘中的应用

    杨红亮甄鑫强杨磊
    193-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历史建筑测绘建档,基于目前新型测绘技术,包括站式三维激光扫描、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以及无人机倾斜摄影,从不同技术手段获取点云数据的特点、精度以及测绘历史建筑的适用性出发,介绍外业数据获取和内业多种数据融合处理的流程,实现各项技术优势互补,在保证测绘精度的前提下,提升工作效率.哈尔滨市历史建筑测绘建档项目实践验证了作业方法的有效性,为后续历史建筑保护和修缮提供了数据支撑.

    历史建筑测绘三维激光扫描倾斜摄影测量点云数据处理数据融合

    基于车载激光LiDAR点云数据的路面坑槽自动提取方法研究

    郑明丹孙五斌罗明生
    197-199,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车载激光LiDAR扫描道路点云数据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点云剖面特征描述的坑槽提取方法.首先,对原始点云数据进行滤波处理,获取地面点数据;其次,对道路横纵剖面进行道格拉斯-普克算法的轮廓拟合,将积分不变性与微分特征作为描述算法进行坑槽提取;最后,使用约束条件进行点云聚类实现噪声点的剔除,进一步识别确定提取坑槽.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使用某段道路点云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提取得到道路面坑槽点,不受坑槽形状的限制,具有较高的精度.

    车载激光LiDAR点云滤波坑槽特征描述

    联合SBAS与IPTA技术的矿区开采沉陷监测与分析

    李倩文武志品
    200-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陵一号煤矿属于大型煤矿,开采历史悠久,大量开采引发地表形变严重.本文基于2018年8月—2019年4月期间Sentinel-1A数据,将SBAS与IPTA两种技术联合应用在黄陵一号矿区开采沉陷监测中,获取地表沉降信息,最终从剖线、等值线、特征点方面详细分析了沉降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最大年平均沉降速率为-325 mm/a,最大累积沉降量为-198 mm;随着时间推移、工作面推进,时序累积沉降量不断增大,沉降影响范围逐渐扩大;采用该技术识别了沉降位置以及沉降影响范围,可为当地地面沉降治理与预防提供参考.

    SBASIPTA矿区开采沉陷工作面

    基于机载LiDAR点云数据的建筑物三维模型重建方法

    王春燕郭相相魏军
    204-206,21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机载LiDAR点云数据为研究对象,提出一套建筑物三维模型重建方法.首先使用渐进三角网滤波算法分类地面点与非地面点,通过训练完成的随机森林模型完成建筑物点云提取;其次将方向作为约束条件,使用随机抽样一致(Random Sample Consensus,RANSAC)算法完成建筑物轮廓线提取并获取屋顶关键点信息;最后使用SharpGL工具包,以建筑物轮廓线与屋顶关键点信息为框架重建建筑物三维模型.以实测机载LiDAR点云数据为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提取得到完整的建筑物轮廓信息,并具有较高的建筑物模型重建精度.

    机载LiDAR点云数据建筑物轮廓线点云分类规则化处理大比例尺三维重建

    基于交叉导线网的隧道洞内测量新方法

    勾万祥郑勇闫杰徐彬...
    207-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叉导线网是隧道洞内控制网的常用网形,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好等特点,但存在测量强度大、边角联合平差精度不理想等问题.在分析交叉导线网测距、测角观测量对联合平差精度影响基础上,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导线网的洞内测量新方法,即单边测距交叉导线法.该方法避免了交叉导线网边角精度不匹配、测边测角网相对扭曲、测距内部定权不准等造成的联合平差精度不理想问题.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较传统方法各项贯通指标值更接近真实值;工程实践表明,采用该方法,横向贯通精度和贯通方位精度较传统方法分别提升51.5%、9.8%,且布网测量工作量减少约30%.

    隧道控制测量交叉导线网贯通误差精度可靠性

    地铁保护区建筑物沉降预测方法研究

    张菲金芳芳
    212-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掌握地铁保护区内建、构筑物变形趋势,保障建、构筑物安全,本文充分发挥经验小波变换(EWT)与Elman神经网络模型在信号分解、数据预测中的优势,构建新的EWT-Elman组合预测模型.该组合模型实现地铁保护区内建、构筑物沉降预测的主要途径为:首先,使用EWT方法对建、构筑物沉降变形序列进行自适应分解得到不同分量;其次,使用Elman神经网络模型对不同分量进行预测;最后,重构不同分量预测值得到最终预测结果.使用两组地铁保护区内建筑物实测沉降变形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的Elman神经网络模型,本文提出的组合预测模型的精度、适应性更高,为相关类沉降预测提供了有效借鉴.

    经验小波变换地铁保护区建筑物沉降预测Elman神经网络模型

    融合多种测量技术的高精道路地图生产方法研究

    王若禹
    216-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连接段作为试验对象,采用三维激光扫描车配备全景相机获取道路信息,实现以车载点云数据为底图,结合全景像片半自动化提取点、线、面等道路专题要素的矢量数据,利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对收费站、服务区等局部区域建立三维模型并获取矢量数据.将多种测量技术手段获取的车道矢量数据拼接融合,实现高精道路地图的构建.试验结果表明,多种测量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各自测量优势,可高效构建高精道路地图,满足高精车道地图静态数据L3级别的测量精度要求.

    车载LiDAR全景像片倾斜摄影测量高精道路地图

    "GIS空间分析"课程的教学调整与实践

    马玉清廖丽霞
    219-221,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GIS在城乡规划中的广泛应用,我国高校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开设了与GIS相关的课程."GIS空间分析"作为提升学生空间分析能力,培养空间思维的重要课程,对于专业的认识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鉴于当前压缩学时,提高教学质量的大趋势,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方面对"GIS空间分析"课程的教学工作进行了调整与实践,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非GIS专业的课程改革提供思路.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GIS空间分析教学调整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