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杨传平

月刊

1000-5382

dlxb@mail.nefu.edu.cn

0451-82191712

150040

哈尔滨市和兴路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林业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刊载林业、森林工业、林业经济、野生动物研究等方面的科技成果和学术论文,报道科技简讯和学术动态。读者对象为林业院校师生,林业科研、生产单位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景观格局对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异特征的影响——以东营市为例

    房子钰丁宁冯恒栋沈阳...
    8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山东省东营市全域为研究区域,以 2000、2010、2020 年,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https://www。gscloud。cn/)的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资源环境科学数据平台(https://www。resdc。cn/)的中国多时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集(CNLUCC)、《东营市统计年鉴》的东营市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为数据源;应用ENVI 5。3 软件对卫星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数据采用ArcGIS 10。2 软件进行目视评价分类,根据东营市实际情况将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类型划分为农田、湿地、水体、建设用地、草地共 5 类;综合考虑景观的面积度量、形状选择、多样性程度、离散程度 4 个方面,设计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分离度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散布与并列指数 6 个景观指标,评价东营市的景观格局特征;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评价指标、景观格局特征(景观格局指数)为影响因素,采用价值转移法依据修正的价值当量系数计算东营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东营市景观格局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异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00-2020 年,东营市农田、建设用地、水体面积增加,湿地、草地面积减少。②2000-2020 年,东营市整体景观特征的指数变化,最大斑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增加,而斑块密度、分离度指数、散布与并列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减少,斑块类型特征指数变化各异。③2000-2020 年,东营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增加了约 1。95 亿元,空间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北部和东部高、西部和南部低的特点。④2000-2020 年,斑块密度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为负向影响、散布与并列指数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仅具有正向影响(影响系数范围为 0。04~0。45)、分离度指数和香农多样性指数都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具有正向影响。

    景观格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异特征东营市

    应用谷歌地球引擎和多维特征集构建的艾比湖流域长时序景观分类模型

    雷焯越蒲智周军
    97-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新疆艾比湖流域为研究区域,整合历史遥感影像数据与现场地表特征考察,将艾比湖流域景观类型划分为 6 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以谷歌地球引擎(GEE)平台提供的艾比湖流域2002-2023 年(2002、2008、2013、2018、2023 年)的陆地卫星(Landsat)影像为基础数据源,以艾比湖流域长时序景观分类为评价指标,光谱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增强植被指数、归一化水体指数、归一化建筑指数)、地形特征(海拔、坡度、坡向)、纹理特征(角二阶矩阵、对比度、相关性、熵、协方差、逆方差、总和平均值)为影响因素,从光谱指数、地形特征、纹理特征三个角度构建并筛选最优多维特征模型;分别运用分类回归树(CART)、随机森林(RF)、梯度提升树(GBT)、支持向量机(SVM)机器学习算法,对艾比湖流域长时序景观信息进行自动分类,对比 4 种机器学习算法的分类精度,遴选最适用于艾比湖流域的景观分类模型。结果表明:①应用谷歌地球引擎云计算平台,能够高效处理、分析及可视化研究区近22a的景观分类结果。②3类特征重要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光谱指数(31。52%)、地形特征(17。18%)、纹理特征(3。83%)。地形特征在单一特征中分类精度最高;光谱特征联合纹理特征,在双特征配置中对提高研究区景观分类精度呈现出较好效果;而整合光谱指数、地形特征、纹理特征的模型,能够在任一特征组合的基础上有效提高研究区景观分类模型精度。③4 种分类算法融合光谱、地形、纹理特征,分类精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随机森林、梯度提升树、分类回归树、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在 5 期(2002、2008、2013、2018、2023 年)影像中的总体分类精度不低于 93%,卡帕系数(Kappa)不低于 0。92,最适用于艾比湖流域景观分类。

    景观分类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艾比湖流域

    应用背包和无人机LiDAR数据对森林地上生物量估测

    李馨岳彩荣罗洪斌张澜钟...
    105-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激光雷达(LiDAR)技术在林业调查中应用广泛,能够精确获取森林垂直结构信息。利用背包LiDAR结合实地调查样地,验证其替代实地调查的可行性;应用UAV-LiDAR数据,采用多元逐步回归(MSR)、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F)算法,建立地上生物量估测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在人工干预下,应用背包LiDAR数据提取的单木参数与实测值高度相关,平均胸径的决定系数(R2)为 0。98,均方根误差(RMSE)为0。35 cm;平均树高的R2 为0。96,RMSE为0。63 m。(2)应用背包LiDAR构建的生物量样本,利用UAV-LiDAR建立的AGB估测模型中,随机森林模型表现最佳(R2=0。75,RMSE=23。58 t/hm2),其次是支持向量机模型(R2=0。63,RMSE=30。49 t/hm2),多元逐步回归模型表现最差(R2=0。54,RMSE=35。60 t/hm2)。因此,背包LiDAR获取的单木胸径及树高精度较高,可替代实测样地生物量,以扩大样本覆盖范围;应用背包LiDAR数据结合机载LiDAR,可实现较大尺度的森林生物量快速估测,为大范围森林生物量反演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背包激光雷达无人机激光雷达森林地上生物量多元逐步回归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

    应用GIS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森林火灾风险区划——以湖南省宁远县为例

    陈国富
    114-121,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ArcGIS的模糊逻辑和层次分析法,对湖南省宁远县的森林火灾风险进行评估和火险区划研究,参与评估的火险因子包括环境、人类活动和地形因子。研究结果表明:温度、降水、海拔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研究区域林火风险的影响最为显著;宁远县 47。6%的区域被确定为四级及以上火险等级,主要分布于该县中部的大部分地区,该县火险情况严峻;编制的森林火灾风险图预测精度达 82。7%。模糊层次分析法在森林火灾风险预测中展现出较好的效果,可作为林火预测和火险制图的重要工具,编制的森林火灾风险图为宁远县的林火管理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森林火灾火险区划地理信息系统多准则决策分析模糊层次分析法

    鄱阳湖地区湿地保护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邱万保赵英杰
    1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鄱阳湖区域,选取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昌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都昌北鄱阳湖湿省级地公园 5 个典型湿地保护地为研究地;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择研究地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野外工作人员、其他工作人员,调查研究地的资源保护与破坏现状、湿地保护地存在的问题、保护地存在问题的成因、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方式及建议,问卷有效率 93。64%。依据调查数据,分析鄱阳湖地区湿地保护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表明:①鄱阳湖湿地保护现状较为理想,湿地资源得到了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在受访者中,83。50%工作人员认为湿地水鸟种类增加或维持不变、74。76%工作人员认为湿地水鸟数量增加或维持不变、73。78%工作人员认为湿地水鸟已经达到或基本达到最适数量、63。11%工作人员认为湿地水鸟繁殖能力增加或不变。②各保护地的湿地保护现状差异明显,在受访者中,62。38%工作人员认为鄱阳湖地区湿地保护过程中存在不利影响,主要集中在生态旅游、水量减少、湿地污染、湿地占用等方面。80。58%工作人员认为湿地生态旅游存在负面影响,其中 63。10%工作人员认为生态旅游存在严重影响;33。01%工作人员认为湿地保护地的不利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严重影响或一般影响;82。52%工作人员认为湿地水量减少是湿地保护面临的问题之一;53。40%工作人员认为湿地污染是湿地保护面临的问题之一。③鄱阳湖地区湿地破坏的成因包括鄱阳湖地区湿地保护法规不完善、湿地保护的政府间联动机制不健全、湿地工作人员构成不合理。④改进措施,完善地方湿地立法、政府间部门联动机制、地区人才培养机制及相关政策。

    鄱阳湖湿地保护自然保护区

    温度和水分对寒温带典型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李雪朱宾宾满秀玲
    127-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分析寒温带典型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随温度和水分的变化特征,揭示土壤有机碳矿化影响机制,以期深入探讨气候变暖背景下,温度和水分对寒温带典型森林类型土壤碳循环的影响。采集白桦林和兴安落叶松林 0<h≤10 cm和 10 cm<h≤20 cm土层土壤(h),设计 3 个温度梯度(10、15、20℃)和 3 个水分梯度(30%、45%和 60%)进行土壤碳矿化室内培养试验。结果表明:(1)两种林型 0<h≤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均呈明显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培养后的4~6 d,白桦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峰值波动在 13。38~77。47 mg·kg-1·h-1,兴安落叶松林峰值波动在 10。82~48。08 mg·kg-1·h-1,白桦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高于兴安落叶松林,随培养时间延长矿化速率迅速降低,并趋于平缓;(2)两种林型土壤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与温度和水分呈显著正相关。白桦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在不同土层均高于兴安落叶松林,0<h≤10 cm土层,白桦林在 20℃培养时,3 个水分梯度下的累积矿化量分别是兴安落叶松林的 1。27、1。01、1。19 倍,10 cm<h≤20 cm土层分别是 1。24、1。40、1。26 倍;(3)两种林型土壤在温度从 10℃升高到 20℃时,温度敏感性(Q10)随水分增加而增加,且 10 cm<h≤20 cm土层Q10值高于 0<h≤10 cm土层。寒温带典型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矿化受温度和水分的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并伴随着森林碳排放量的增加。

    寒温带白桦林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

    不同品种广藿香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

    李永芹高雪颖王锂韫
    137-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品种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差异及功能特征,以不同品种广藿香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主要农艺性状和根际土壤理化性质,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群落特征及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广藿香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及速效钾质量分数有显著性差异,土壤理化性质与细菌的厚壁菌门及真菌壶菌门互作密切。湛江广藿香(湛香,CK)的株高、茎粗、冠幅、分枝数等农艺性状均优于石牌广藿香(牌香,T1)。两种广藿香根际土壤中相对丰度大于 1。00%的细菌门共有 9 个,细菌属共有 16 个,两种广藿香根际土壤细菌每个门的相对丰度有所差异。相对丰度大于 1。00%的真菌门有 3 个,相对丰度大于 1。00%的真菌属有 10 个,两种广藿香根际土壤的真菌门及属的相对丰度均存在差异。功能预测分析显示,细菌群落功能多样性丰富,共涉及代谢及遗传信息处理等 6 类一级功能,氨基酸代谢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等 32类二级功能。真菌群落包括腐生及病理营养型等 7 种营养类型,其中,腐生营养型在两种广藿香中的相对丰度均最高。广藿香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丰富,品种类型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不大。

    广藿香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分析

    秸秆覆盖免耕对坡耕地土壤理化性质及水土流失的影响

    张何普杨庆楠徐金忠肖洋...
    145-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秸秆覆盖免耕对坡耕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及该措施下的水土保持效益。通过设立秸秆覆盖免耕和传统耕作田间试验区,探究土壤孔隙结构、土壤含水量、化学性质、产流产沙情况。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免耕处理后,土壤深度(h)为 0<h≤10 cm处土壤密度增加了 14。16%,总孔隙度及非毛管孔隙度分别降低了 10。85%、27。11%。土壤深度为 0<h≤20 cm处土壤有机质及全氮流失量减少,有效改善了土壤养分含量及分布。土壤深度为 10、20、30、40 cm处土壤含水量分别提高 6。30%、5。78%、7。57%、9。03%。在相同降雨条件下,土层越深土壤水分滞留时间越短。秸秆覆盖免耕处理减弱了降雨侵蚀力对产流产沙的影响,产流产沙次数及数量较传统耕作处理有明显降低,产流、产沙次数分别减少 3、5 次,产流、产沙量分别减少 53。07%、71。87%。秸秆覆盖免耕能够有效降低降雨对产流产沙的驱动力,减少土壤有机质及氮流失,调节土壤结构。

    秸秆覆盖坡耕地土壤理化性质水土流失

    松材线虫病疫木在药用石斛人工栽培中的应用

    陈慧玲张玲马林江彭婵...
    152-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比较不同基质中药用石斛生长量和有效成份质量分数,探究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松材线虫病疫木在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人工栽培中作为配方基质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在铁皮石斛人工种植中使用经过无害化处理后的松材线虫病疫木作为栽培基质切实可行。不同栽培方式适用的松材线虫病疫木替代基质的比例不同。以盆栽方式种植铁皮石斛时,1 号基质(V(粒径 9~12 mm疫木颗粒):V(新鲜树皮):V(饼肥)=1:1:1)充分发酵后可以在实际生产中替代常规栽培基质使用;以盘栽方式种植铁皮石斛时,3 号基质(V(疫木锯末):V(新鲜树皮):V(饼肥)=1:1:1)充分发酵后可以在实际生产中替代常规栽培基质使用。

    松材线虫病疫木药用石斛生长量有效成份质量分数

    松材线虫胁迫对5种松树的代谢组共性表达

    游丰黄瑞芬张歆逢吴思琪...
    158-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松树在松材线虫胁迫下的分子防御机制,分别选取 15~20 年生的辽宁抚顺的油松(LY)、辽宁抚顺的红松(LH)、山东威海的赤松(SC)、山东威海的黑松(SH)、湖南长沙的马尾松(HM)5 种代表性松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将以上 5 种松树分为健康组和感病组,分别对 5 组松树样本的差异代谢物分布情况、差异代谢物的共性特征、共有差异代谢物的表达显著性、代谢通路富集分布情况、差异性代谢通路的共性特征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 种松树感染松材线虫后的代谢产物在苯和取代衍生物、羧酸及其衍生物、脂肪酰基、酚类、孕烯醇酮脂类、类固醇及其衍生物、其他类等 7 类化合物中分布较为集中;HM、LH、LY和SC,HM、LY、SC和SH这两种组合,只有 1 种共有的显著性差异代谢物,分别是百里酚和 6-姜酮酚,5 种松树以及剩下的其他 4 种松树的组合都没有共有的显著性差异代谢物;HM、LY、SC和SH感染松材线虫后,6-姜酮酚表达量显著升高,LH感染松材线虫后,6-姜酮酚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HM、SC、LY和LH感染松材线虫后,百里酚表达量显著升高,SC感染松材线虫后,百里酚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HM、LH、LY、SC、SH分别富集到 51、55、46、71、43 条差异显著的信号通路,5 种松树共有的差异显著的信号通路共有 19 条,主要反映在植物的抗逆相关信号通路上,包括花生四烯酸代谢、亚油酸代谢、苯丙烷生物合成、多种氨基酸代谢等。

    松材线虫代谢组百里酚6-姜酮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