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池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池工业
电池工业

王金良

双月刊

1008-7923

dcgypress@sina.com

0512-67261874

215006

苏州市莫邪路688号

电池工业/Journal Chinese Battery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会刊,江苏省优秀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美国CA收录。发行覆盖全国电池行业所有厂家。内容科学实用,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关科技研究人员及技术人员的一本实用型期刊。常设栏目有科研论文、技术交流、电池与环保、电池检测与标准、协会专讯、产业资讯、企业管理、专家论坛、国内外电池相关技术专科文献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预镀镍钢壳表面处理剂及其在水性石墨乳喷涂中的应用

    卢奕彤汪刚耀莫照熙李伟善...
    221-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预镀镍钢壳内表面的石墨涂层对碱性锌锰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由硅酸锂、硅酸钠、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乙二醇组成的表面处理剂用于预镀镍钢壳的封闭保护和提高钢壳表面达因值,以利于表面防锈以及水性石墨乳的喷涂.处理后的钢壳在35 ℃下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进行盐雾实验,4h不生锈,其达因值高达40 dyn/cm.相较传统的油性石墨乳喷涂技术,本文采用更为经济环保的水性石墨乳喷涂在处理后的钢壳内表面,形成黏附牢固且均匀致密的石墨涂层,使得钢壳的电导率提高了 2.38 S/cm.在大规模的生产应用中,组装的LR6型电池在3.9 Ω下的放电时间约为409 min;在25 ℃下放置30天和60 ℃下放置8周后,放电时间衰减率分别为0.58%和8.65%.

    碱性锌锰电池预镀镍钢壳表面处理剂水性石墨乳达因值

    高镍/硅碳锂离子电池高温条件下的产气研究

    胡晓艳
    230-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对高镍LiNi0.8Co0.1Mn0.1O2(NCM811)/硅碳(Si-C)体系的电池研究主要集中在循环容量方面,对影响电池可靠性产气的研究较少,尤其不同SOC(state of charge,荷电状态)状态下存储和循环过程中产气行为和机理的系统研究尚未报道.本文采用排水法测产气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气体成分,使用单极片存储的方法分析产气来源,系统研究了商用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在高温中不同SOC状态下的存储,重点分析100%SOC和0%SOC的存储,以及循环中的产气行为.研究表明:在高温中0%~100%SOC区间内,产气量曲线呈现浴盆形状的变化规律.100%SOC下产气明显,随时间持续增加,气体成分主要是CO2和CO;FEC和注液系数对产气影响显著;产气主要来源于电解液中EC和NCM811的反应,其次为FEC和NCM811、Si-C的反应.0%SOC下产气平缓,稳定后随时间无变化,主要是CO2、CO和H2;产气主要来源于电解液和Si-C的反应.在高温循环过程中,主要产生的气体包括CO2、CO和H2.此外,循环后的电芯在高温存储时产气会加剧;在循环过程中,高温存储产生的部分气体会被吸收.

    锂离子电池NCM811硅碳高温产气存储

    一种改进型增长-跳跃的镍氢电池满充判定算法

    陶禹川曹文
    238-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镍氢电池的充电进程是其生命周期的重要一环,充电的饱和程度对电池的使用寿命具有显著的影响,且在充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端电压、温度等参数反映了电池的充电状态,然而市面上的平价电池充电器大部分采用稳压限流直冲方式,电压和电流波动较大,且不人为断电就会一直充电,这可能会缩短镍氢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专用的模拟集成IC充电芯片设计的电路复杂,维护性较差.本文设计了一种恒流下能在小型单片机上运行的改进型增长-跳跃满充判定算法,可以在电池充满或者是轻微过充后判定满充,从而实现健康充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镍氢电池充电单片机增长-跳跃满充判定

    磷酸锰铁锂动力电池的内阻特性研究

    康振华凌鑫晨万里平江吉兵...
    246-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混合脉冲功率特性测试方法(hybrid pulse power characterization,HPPC)对磷酸锰铁锂动力电池内阻特性与温度、电流和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等效电路模型(equivalent circuit model,ECM),并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方法,对直流内阻的三种不同类型的内阻特性和规律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电池的欧姆内阻、电化学极化内阻和浓差极化内阻都随温度、电流的增大而降低,在高温(≥25 ℃)或高倍率(>4C)下,欧姆内阻在直流内阻中所占比例较大;在低温(<10 ℃)或低倍率(<1 C)下,浓差极化内阻在直流内阻中所占比例最大.

    磷酸锰铁锂动力电池温度电流直流内阻欧姆内阻

    广告目次

    250页

    超高镍正极材料空气稳定性研究及其电化学性能

    余雁朱文昌黄超群胡舒洋...
    251-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高镍氧化物被认为是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首选正极材料,但是其在空气中的存储稳定性较差,严重影响了实际应用.本文研究了 LiNi0.95Co0.025Mn0.025O2(NCM)材料暴露在空气中的稳定性及其对电化学储锂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探索了超高镍正极材料颗粒表面残留碱性物质(残碱)随时间变化的形成机制.材料表征结果表明,超高镍材料在短时间内暴露于空气时,其表面形成孤岛状的残碱,且这些残碱颗粒的尺寸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和微分容量曲线(dQ/d V)测试结果表明,残碱的形成显著增加了 NCM正极材料的电化学阻抗,加剧了超高镍正极材料储锂循环中的不可逆相变和结构退化,从而影响了放电容量和循环寿命.在2.7~4.3 V(vs.Li+/Li)的工作电压和0.5 C电流密度下,未暴露空气的初始NCM正极材料的首圈放电比容量为208.1 mAh/g,循环20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70.7%,而在空气中暴露12 h和14天后的NCM材料的首圈放电比容量分别为202.9 mAh/g和171.8 mAh/g,循环200圈后的容量保持率仅有 60.1%和 53.1%.

    超高镍正极材料空气稳定性残碱物质锂离子电池

    方形锂离子电池挤压损伤仿真方法研究

    祝茂宇何见超刘飞李辉...
    258-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动力电池的安全性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其中,电池单体在不同外部载荷作用下的损伤研究对电池包的结构设计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从试验角度探寻了电芯在不同方向挤压下的失效过程机理,然后建立了不同方向挤压电芯的损伤预测模型,可实现不同方向挤压作用下的电芯失效边界的预测及部分挤压场景下极片变形量预测,并将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值进行了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度.通过仿真确定了电池单体的损伤极限形变量和所能承受的最大挤压力,为电池包的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电池有限元模型挤压方向损伤边界

    燃料电池汽车用离心式空压机发展现状及趋势

    马明辉李利斌芦宇航郝冬...
    266-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压机是燃料电池发动机空气供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空气增压来满足燃料电池堆对高压比、大流量空气的需求,其性能直接影响着燃料电池发动机的输出性能和效率.离心式空压机以其体积小、效率高、响应快的优势以及企业关键技术的日趋成熟,逐渐成行业主流技术路线,是当前车载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应用的首选.针对当前行业燃料电池用空压机快速技术的发展现状,本文通过对比行业主要离心式空压机的性能和参数对空压机的技术发展和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

    燃料电池空压机离心式空压机能量回收

    电动汽车换电模式潜在技术风险浅析

    甘俊旗潘梦鹞王锋梁志勇...
    274-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技术角度分析换电模式对电池管理系统带来的潜在风险.每个动力电池在不同使用环境中进行充/放电循环后,都具有独特的生热特性和充/放电外特性.这些特性的特征量都是过程量,只有通过分析电池完整的历史特征量,才能对电池进行精准的动态热管理和电量均衡管理.经常采用换电方式进行补能会导致电池管理系统难以长时间在理想状态下对电池包进行热管理和电量均衡管理,进而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性能输出和安全性能.此外,随着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在电动汽车上的进一步普及,新/旧电池的环境温度差异会进一步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性能输出和安全性能.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为新能源汽车补能方式的开发方向和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电动汽车换电模式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热管理电池均衡管理

    锌空气电池MnO2正极改性研究进展

    杨东黄幼菊冯哲陈志豪...
    280-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锌空气电池MnO2正极材料因其具有较高的工作电压和较低的成本而备受关注,但该材料导电性差,在充放电过程中易发生结构坍塌,导致其比容量较低和循环稳定性较差,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锌空气电池的发展.本文通过调研相关文献,综述了提高MnO2正极材料电导率和循环稳定性的策略,重点介绍了 MnO2形貌调控、离子掺杂、材料复合和其他调控方法等改性策略.通过分析不同晶体结构的MnO2正极材料及掺杂和材料复合对其电导率和循环稳定性的影响,提供了提高MnO2正极材料性能的思路.最后,对未来高性能锌空气电池中MnO2正极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锌空气电池MnO2改性策略电催化剂氧还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