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化工
当代化工

王雪丽

月刊

1671-0460

ddhg88@sina.com

024-86389066

110043

沈阳市大东区珠林路240-1号4门

当代化工/Journal Contemporary Chemical Indust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部批准,由《中国化工报》专家指导,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分公司、沈阳化学化工学会主办的公开发行的化工综合性科技期刊,主要报导国内外石油和化工的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软土地基加固用新型土壤固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廖光志邹志雄
    869-872,9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软土资源的利用效率,以丙烯酸酯BA、丙烯酸AA和苯乙烯St作为单体,以脂肪醇聚氧乙烯AEO-9和山梨醇酐单油酸酯SP80作为乳化剂,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适合软土地基加固用的新型土壤固化剂PPG-1,并对其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土壤固化剂PPG-1的掺量越大,无侧限抗压强度、水稳定系数、抗冻指数和质量损失率就越大.养护龄期越长,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水稳定系数就越大,固化处理效果就越好.推荐土壤固化剂PPG-1 的最佳掺量为 0.5%,能使目标固化土试样在养护 7 d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值达到2.81 MPa,水稳定系数达到85.7%,并且经过冻融循环5次后的抗冻指数达到83.6%,质量损失率为小于5%,各项性能参数均能满足标准《土壤固化剂应用技术标准》(CJJ/T 286-2018)中对固化土性能指标的要求.新型土壤固化剂PPG-1能够显著改善软土样品的力学性能、耐水性能和抗冻性能,能够满足软土地基加固的需求.

    软土地基固化土土壤固化剂无侧限抗压强度水稳定性能

    乙胺双碲醚的合成及GPx酶学性质研究

    王慧玲许洪峰李佳锡
    873-876,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人体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在清除人体生理反应产生的多余过氧化物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人工智能GPx酶的催化活性较低,设计并合成出了同时含有GPx活性中心碲和两个伯氨基的乙胺双碲醚分子,当pH=7时活性为1.6±0.02 μmol·min-1·μmol-1,相较于经典小分子GPx人工硒酶提高了3个数量级.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双碲醚催化活性乒乓机制

    环保型充油胶SBR1723E小试技术研究

    肖博远李鸿鹏
    87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乳聚丁苯橡胶配方体系和工艺,采用环保型终止剂及环保型高芳烃油研发充油胶SBR1723E.研究了分子量调节剂用量及加入方式对胶乳门尼黏度的影响,聚合配方对产品物性的影响,制备出合格的高门尼基础胶乳;考察了乳化配方及工艺对油乳化效果的影响,填充油乳液与胶乳掺混配方及工艺对掺混效果的影响,制备出性能稳定优异的充油胶小试产品SBR1723E.

    丁苯橡胶环保填充油门尼黏度

    钻井平台地面管道内钻井液传热特性研究

    王克平李栋高梦张成俊...
    881-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确地面钻井管道内钻井液的传热特性对钻井平台冬防保温具有现实意义.然而现有研究中大多数集中于传统管道如供热管道保温结构的研究,无法有效指导钻井管道的保温设计.利用C++编写地面管道内钻井液传热特性计算程序,研究了无保温管道、保温管道和电伴热管道内钻井液的温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停机时间小于2.2 h时,地面管道不需铺设保温材料;停机时间小于11.23 h时,地面管道铺设0.01 m的玻璃棉即可满足实际要求;随着停机时间的持续增加,地面管道需铺设电伴热以维持管内钻井液温度,对于单侧铺设电伴热带,加热时间60 min时出口截面钻井液的平均温度可到22.50℃.研究结果对钻井现场地面管道的保温结构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钻井平台地面管道钻井液传热特性保温结构

    尕斯高盐油藏污水配聚阳离子对聚合物溶液黏度影响的主控因素

    朱秀雨濮兰天李柳逸扈福堂...
    887-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青海油田尕斯区块回注污水矿化度较高的特点,以山东宝莫生产的聚合物为研究目标,系统探讨了从聚合物驱采出水中的Na+、K+、Ca2+、Mg2+、Fe2+、Fe3+等 6种离子对聚合物溶液的黏度和稳定性影响的变化规律,并提供了回注污水配聚主要研究方法.结果表明:导致聚合物黏度降低的主要控制因素是高价阳离子,其影响顺序从大到小的次序是Fe2+、Fe3+、Mg2+、Ca2+、Na+、K+;而高价阳离子对聚合物溶液黏度稳定性影响顺序从大到小的次序则是:Fe2+、Ca2+(Mg2+)、Fe3+、Na+(K+).研究结果展示了回注污水配聚中阳离子对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响应机理,为聚合物驱技术提供了理论指导.

    阳离子含量回注污水影响因素黏度稳定性

    高效深度调剖化学剂在提高采收率中的应用及机理研究

    王豪高曦王楚欣张奕...
    892-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界面张力仪测量、岩心驱替实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实验方法,探究了高效深度调剖化学剂在提高采收率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该化学剂主要由交联聚合物(58.6%)、表面活性剂(29.5%)和纳米粒子(11.9%)组成,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和热稳定性.化学剂在25℃时的黏度为121.6 mPa·s,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但在100℃时仍保持58.3 mPa·s的黏度;化学剂能显著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从 32.6 mN∙m-1 降至 9.6 mN∙m-1;在岩心驱替实验中,使用该化学剂后的额外采收率达到了19.2%,总采收率提高到 47.8%,最佳的注入参数组合为化学剂质量分数 0.5%,注入速率 0.5 mL∙min-1,注入量 1.0 PV.机理分析表明,该化学剂通过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改善油藏渗透性、调整流动阻力和改变孔隙结构等多重机制,有效提高了采收率.该研究为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对于提高油田采收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调剖化学剂采收率油水界面张力驱油效率作用机理

    致密油田注水吞吐采出程度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杨宏拓唐后军李留杰郭粉转...
    897-9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致密油藏注水吞吐提高采收率影响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长8 致密油储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长岩心室内吞吐实验,研究了渗透率、闷井时间、注入水量、注水速度、吞吐周期、注入压力对长8致密油储层采出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于致密油长8储层,基质渗透率影响注水吞吐效果,渗透率越大,注水吞吐采出程度越高;原油与基质中的流体交换效率受油焖井时间影响,焖井时间越长,流体交换越充分,最终采出程度越高,但焖井时间存在临界值;注水量、注水速度是地层能量的有效补充,影响吞吐的最终采出程度,注水速度越低,越容易发挥毛细管力的渗吸作用,吞吐效果越好,注水量存在临界值,超过临界值后容易形成优势通道,影响采出效果;注入压力影响岩心内部渗吸作用发生的范围,从而影响最终采出程度,注入压力越高,注入水进入的孔隙越多,渗吸发生的范围越大,吞吐效果越好.研究成果对致密油高效补充能量开发提供借鉴.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储层注水吞吐长岩心驱替

    H区块聚合物驱不同段塞组合交替注入方案研究

    张承丽代宇庭赵震孙铎...
    901-9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H区块开发的不断深入,油层的含水率逐渐升高,年产油量逐年降低,但区块整体的剩余油储量较为可观,矿场下一步预计采用聚合物驱挖潜剩余油.基于有效厚度、渗透率等因素将试验区井组划分为4类,注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不同质量浓度的聚合物.考虑梯次降浓段塞组合聚驱情况下,高质量浓度聚合物封堵高渗层,中低质量浓度聚合物更好地驱替中低渗透层的剩余油,从而达到提高波及系数、增大采收率目的.因此设计3种不同段塞组合聚驱方案,优选出试验区适合的段塞组合方式,预测并对比不同方案聚驱效果.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方案 3 是最为合理的聚合物驱油方案,累积增油 5.91×104 t,与常规水驱相比提高采收率10.81%,驱油效果最好,经济效益最高.

    聚合物驱数值模拟交替注入提高采收率

    分散型调驱体系在高温高盐油藏多孔介质内的匹配性研究

    于志刚王承州万小进权佳美...
    905-9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储层条件复杂、压力的高低只能宏观表示注入性的难易程度,微观上很难展示出药剂体系与储层渗透率的匹配关系.为满足油田深部液流转向技术需求,以WZ低孔低渗油藏为模拟对象,针对 4种不同组分设计的分散调驱体系,对其微观聚集态、溶胀性能和压缩形变能力进行研究;同时考察了微球与人造岩心孔喉的匹配关系.结果表明:A和B具有低膨胀特性,主要依靠地层吸附产生封堵;C、D含有较多亲水性的官能团,微球内外能够形成有效的渗透压差,二者粒径膨胀7倍左右,具有良好的水化溶胀效果;C的杨氏模量均值1.5 GPa,在低孔低渗中易发生形变,易通过储层孔隙喉道,D的杨氏模量均值4.5 GPa,适合中高渗的调剖/封堵应用;最后确定了调驱体系颗粒在岩心内达到初步运移时的渗透率下限.

    溶胀性能弹性模量匹配关系渗透率下限

    抗高温水基钻完井液作用机理及性能评价

    王迎涛
    910-913,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深水油气资源开发逐渐转向高温高压油气田,钻完井液体系面临着极端温压条件下维持性能稳定性的挑战.采用高温高压失水仪和岩心流动实验装置,对新配制的抗高温水基钻完井液体系进行了一系列封堵性能和动态损害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 160℃/16 h 老化条件下,该钻井液体系展现了优异的流变性和滤失性能,API滤失量从4.3 mL减少至2.8 mL,HTHP滤失量控制在11.5 mL以内.此外,通过加入1%~2%柔性颗粒RXK显著提高了岩心渗透率的恢复,截至岩心2 cm部分后的渗透率恢复值大多达到70%以上.该研究证明了所研制钻完井液在 HTHP 条件下具有出色的封堵效果和渗透率保护能力,对于实际高温高压油气井的钻探作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水基钻完井液抗温性滤失性能岩心渗透率作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