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镀与精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镀与精饰
电镀与精饰

赵达均

月刊

1001-3849

DDYJS@126.com

022-24410599

300011

天津市河东区新开路美福园2号楼1门102

电镀与精饰/Journal Plating & Finish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该刊为专业技术类期刊。报道电镀及其他表面处理技术领域的动态水平发展趋势科研成果及专题资料。理论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强调应用技术研究与探讨。本刊为中国引文统计源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来源刊,为国外重要检索刊物所收录。适于从事电镀与精饰工作的科技人员、高校师生、技术工人和生产管理者阅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硅衬底温度对电子束蒸发钛薄膜性能的影响

    李兆营李萌萌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电子束蒸发法在硅衬底表面制备Ti薄膜.采用台阶仪、原子力显微镜、反射率测试仪、四探针电阻测试仪和应力测试仪分析了在不同衬底温度下所得Ti薄膜的厚度、表面粗糙度、镜面反射率、方块电阻和残余应力.结果表明,随着衬底温度从25℃升高到200℃,Ti薄膜的厚度、方块电阻和残余应力逐渐降低;表面粗糙度先减小后增大,镜面反射率则先升高后降低.

    电子束蒸发硅衬底温度钛薄膜方块电阻残余应力表面粗糙度镜面反射率

    腐蚀产物对2A12/TC4偶合体系盐雾腐蚀性能影响及仿真

    陈亚军陈卓王汉森隋泽寰...
    6-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2A12/TC4偶合体系腐蚀机制以及腐蚀产物对腐蚀进程的影响.采用中性盐雾试验、腐蚀形貌观测、产物分析以及电化学测试等方法研究腐蚀产物对2A12/TC4偶合体系腐蚀进程的影响.搭建薄液膜环境下材料电化学测试平台,测量了500 μm NaCl液膜下2A12铝合金、TC4钛合金的极化曲线,建立了腐蚀产物影响下的双金属电偶腐蚀模型,分析比对了偶合体系下电解质电位、电流密度、腐蚀深度以及腐蚀产物孔隙率等关键参数.由于腐蚀产物的阻碍作用,2A12铝合金腐蚀速率由1.99 mm/a降低至0.97 mm/a,腐蚀电流密度由2.01×10-5 A/cm2降低至1.17×10-5 A/cm2,耐蚀性逐渐提高.生成的Al2O3、AlOOH及Al(OH)3等产物使结构逐渐致密,有效阻碍了腐蚀介质与基体的接触及带电粒子的扩散行为,因而腐蚀进程逐渐减缓.由构建的腐蚀产物影响下电偶腐蚀模型可知,在腐蚀过程中,腐蚀产物的孔隙率由0.8逐渐降低至0.2,极大地阻碍了离子的扩散和迁移过程,使得电化学腐蚀效应减弱.由试验及模拟的腐蚀深度值对比可知,试验值均落在模拟结果的10%误差范围内.

    电偶腐蚀腐蚀仿真盐雾环境腐蚀行为

    结构钢电沉积Co-W/CeO2复合镀层及其性能研究

    葛志华武海勇张柳
    1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CeO2颗粒作为复合相,利用电沉积技术在普通结构钢表面制备出Co-W/CeO2复合镀层,并研究镀液中CeO2颗粒浓度对复合镀层的微观形貌、化学成分、结合力、硬度、耐磨性能以及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W/CeO2复合镀层与基体结合牢固,表面分布着类似胞状的晶粒团聚体,其化学成分为Co、W、Ce和O元素.随着镀液中CeO2颗粒浓度从2 g/L升高到15 g/L,复合镀层的晶粒团聚体尺寸差异先减小后增大,吸附在晶粒团聚体表面及边界处的CeO2颗粒量先增多后减少,导致复合镀层的硬度、耐磨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都呈先增强后下降的趋势.当镀液中CeO2颗粒浓度为8 g/L时,Co-W/CeO2复合镀层的晶粒团聚体大小较为均匀,具有良好的致密性,其表面粗糙度仅为0.39 μm.该复合镀层的硬度较Co-W合金镀层增大约76 HV,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摩擦系数和氧化增重量仅为0.43和0.74 mg/cm2.

    Co-W/CeO2复合镀层电沉积CeO2颗粒结合力高温抗氧化性能

    三价铬电沉积机理研究及镀层表征

    芦鑫冯长杰李杰王赫男...
    2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硫酸盐三价铬电沉积体系中,通过赫尔槽实验对不同络合剂含量进行了筛选,得到络合剂最佳含量配比为甲酸铵80 g/L、草酸铵20 g/L以及尿素30 g/L,最佳电流密度范围为5.11 A/dm2~20.68 A/dm2;通过循环伏安曲线和阴极极化曲线分析三价铬电沉积机理,发现三价铬的沉积过程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Cr3++e→Cr2+,过程不可逆;第二步为Cr2++2e→Cr,可逆;草酸铵会增大阴极极化,甲酸铵和尿素会降低阴极极化;电沉积20 min得到的铬镀层,XPS分析表面镀层由单质Cr、Cr2O3及Cr(OH)3构成;微观结构观测发现,随着电沉积时间增加,镀层由表面平整形貌逐渐转变为瘤状结构形貌;镀层呈现明显的(110)择优取向;电化学研究表明,相比20 min铬镀层,5 min铬镀层的耐蚀性较好,腐蚀电位由-0.6377 V提高至-0.5633 V,腐蚀电流由6.1030×10-6 A/cm2提高至5.4031×10-6 A/cm2.

    三价铬电镀络合剂电沉积机理微观结果耐蚀性能

    丁二酰亚胺对低共熔溶剂中银成核机理的影响

    徐铭孝战充波张司琪毕铭雪...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计时电流法(CA)考察了在有无丁二酰亚胺添加的条件下低共熔溶剂(DESs)中银的结晶成核机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观察镀液浓度变化对镀层微观形貌以及相组成的影响.计时电流的结果表明,丁二酰亚胺的加入使Ag的结晶方式发生改变,Ag在DESs-0.6 mol/L丁二酰亚胺和0.1 mol/L AgNO3中电结晶过程是受扩散控制的三维连续成核.随着丁二酰亚胺的加入,镀层表面Ag结晶更加细致,结晶度增大,并且银镀层耐腐蚀性能得到提高.

    低共熔溶剂银镀层电沉积行为丁二酰亚胺

    纳米陶瓷铝合金硼酸-硫酸阳极氧化工艺性能的研究

    张晓林李相强丁一丁雪...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次通过硼酸-硫酸阳极氧化工艺在纳米陶瓷铝合金表面制备氧化膜层,结果表明:经过硼酸-硫酸阳极氧化后,纳米陶瓷铝合金基体表面形成了一层连续且耐蚀的氧化膜,厚度1.51 μm,氧化膜层经过336 h的盐雾试验后,腐蚀点点数小于5个,阳极氧化后表面亲水性变好,氧化膜层与水性底漆具有良好的结合力,油漆附着力测试达到合格.

    纳米陶瓷铝合金硼酸-硫酸阳极氧化盐雾试验油漆附着力

    拉伸应变对锌铝镁镀层裂纹及耐蚀性的影响

    宋志岗王淑华梅淑文张鹏...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锌铝镁镀层钢板作为重要的耐蚀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加工变形,研究变形量对镀层形貌及耐蚀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以镀层重量为275 g/m2的Zn-1.6%Al-1.4%Mg镀层钢板为研究对象,进行10%、20%的拉伸应变,扫描电镜(SEM)和金相(OM)观察镀层形貌显示裂纹宽度和密度随着拉伸应变量的增长而升高,10%应变试样裂纹宽度为9.5 μm,而20%应变时裂纹宽度达到15.4 μm,两者均有部分裂纹贯穿镀层达到基板,含有MgZn2相更多的二元共晶相成为裂纹的起源.电化学试验和中性盐雾试验表明,随应变量增大,镀层腐蚀电流增大,腐蚀失重加大,盐雾试验出红锈时间缩短.裂纹加速了腐蚀初期电化学反应进程.

    拉伸变形锌铝镁镀层裂纹耐蚀性能

    工艺因素对氨基磺酸盐电镀的影响及优化

    李铮何伟春任瑛栗正新...
    5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镍钴镀层抗拉强度不能满足工业需求的问题,为改进氨基磺酸盐镀液的电镀工艺,采用电化学工作站、电子万能试验机、显微硬度计、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方法,设计正交试验,研究温度、主盐浓度和电流密度等因素对电镀反应极化曲线、电化学动力学参数、电镀层抗拉强度、硬度、晶体结构及表面形貌等性质的影响;通过对抗拉强度进行正交和单因素分析,优化得到了最佳实验方案.结果表明:镍盐浓度对电极交换电流密度j0 有显著正影响,相应j0 值范围是0.002 mA/dm2~1.640 mA/dm2;钴盐浓度对析氢副反应有负影响,可降低析氢效率至0.3%;工艺因素对于抗拉强度和硬度的影响程度分别是:温度>钴盐浓度>电流密度>镍盐浓度和温度>电流密度>钴盐浓度>镍盐浓度;优化结果:当氨基磺酸镍400 g/L、氨基磺酸钴30 g/L,温度为50℃,电流密度为3 A/dm2,其抗拉强度达到853 MPa,维氏硬度为234 HV;温度对氨基磺酸盐电镀体系的性能和镀层质量有显著影响,温度升高时引起镍钴镀层的晶粒由(200)择优取向转为(111)和(220)生长.

    镍钴镀层正交实验氨基磺酸盐动力学参数表面结构

    稀土盐Er(NO3)3掺杂对纯镁微弧氧化膜层耐磨性的影响

    司志伟尹正宇刘月郭建福...
    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纯镁耐磨性较差这一问题,通过微弧氧化(MAO)技术在Na2SiO3-C10H14N2Na2O8电解液中对纯镁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旨在提高镁的耐磨性.在电解液中添加不同量的稀土盐Er(NO3)3,研究Er(NO3)3添加量对纯镁微弧氧化膜层的相组成、微观结构、显微硬度、临界载荷以及摩擦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液中未添加Er(NO3)3时,膜层中主要有Mg、MgO、Mg2SiO3和MgF2相;电解液中添加Er(NO3)3后,膜层中检测到Er2O3相.电解液中添加稀土盐Er(NO3)3后,膜层表面的孔洞直径减小,当稀土盐Er(NO3)3的添加量超过2.85 g/L时,膜层表面出现明显的裂纹.在电解液中添加稀土盐Er(NO3)3后,经MAO处理得到膜层的显微硬度均高于未添加稀土盐Er(NO3)3,当稀土盐Er(NO3)3的添加量为2.85 g/L时,膜层的显微硬度值最大,约为185.8±7.1 HV.膜层的临界载荷及摩擦系数随稀土盐Er(NO3)3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稀土盐Er(NO3)3的添加量为2.85 g/L时,膜层的临界载荷及摩擦系数分别约为12.2±0.5 N和0.15.

    纯镁微弧氧化稀土盐耐磨性

    Ti-6Al-4V钛合金环保型阳极氧化及封闭处理研究

    苏奥苏运娟
    6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Ti-6Al-4V钛合金作为基体在环保型电解液中制备阳极氧化膜,然后分别浸没在沸水、氟锆酸铵溶液、乙酸钙溶液中对阳极氧化膜进行封闭处理.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和分析未封闭及封闭处理后阳极氧化膜的微观形貌、化学成分与物相结构,并配制酸性氯化钠溶液作为腐蚀介质,研究未封闭及封闭处理后阳极氧化膜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与未封闭阳极氧化膜相比,在沸水、氟锆酸铵溶液、乙酸钙溶液中封闭处理后阳极氧化膜中微孔数量减少,化学成分发生变化,耐腐蚀性能进一步提高,但封闭处理未影响阳极氧化膜的物相结构.在乙酸钙溶液中封闭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合二氧化钛、氢氧化钛、氢氧化钙和钛酸钙等多种产物,达到协同封闭效果,赋予封闭处理后阳极氧化膜良好的表面致密性,其耐腐蚀性能好于在沸水、氟锆酸铵溶液中封闭处理后阳极氧化膜,对钛合金的防护作用更强.

    Ti-6Al-4V钛合金环保型阳极氧化封闭处理氟锆酸铵溶液乙酸钙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