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教育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教育论坛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当代教育论坛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唐海英

双月刊

1671-8305

keyanyuan@163.com

0731-84402917

410005

长沙市蔡锷北路教育街11号

当代教育论坛/Journal Forum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读者对象为广大教育管理人员、教育科研人员、广大教师及关心教育的有关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为何他们"留得住"?——影响乡村教师乡村教育情怀的多层嵌套分析

    蔡其勇首新
    8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社会一直有一批具有乡村教育情怀的教师,他们"留得住"教得好",正在以实际行动振兴乡村教育事业。该研究抽取PISA(2015)中国四省市(北京、上海、江苏、广东)中面向乡村教师调查数据,从教师、学校层分析乡村教育情怀影响因素及调节效应。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乡村教师的乡村教育情怀较好,个体层面"专业发展"职业追求意愿"教师合作"等因素,学校层面"校长的领导力"家校合作"等因素,对乡村教师的乡村教育情怀有显著影响,乡村教师乡村教学效能感对个体层变量具有不同形式的调节作用。根据研究结果,建议以乡村学校为中心建设乡村教育情怀外部支持环境,从学校层激励乡村教师坚持专业发展、增强职业意愿,开展教师合作与交流,主动寻求家校合作,树立中水平的乡村教学效能感,以厚植乡村教育情怀消解乡村教育的现实冲击。

    乡村教育情怀乡村教师调节效应PISA

    乡村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作用机理、生成逻辑与时代涵育

    王飞刘身强
    100-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教师社会情感能力融会贯通于乡村振兴内生发展的价值要义之中,以融贯乡村教育的发展逻辑、融通乡土文化的精神内核、融创乡村治理的组织机制为进路,发挥夯实学生成长基底、筑牢文化振兴底蕴、焕发乡村基层活力的作用。它积淀于传统乡贤的文化价值、浸润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鲜明特质、淬砺于乡村振兴的时代征程,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共同作用的精华和结晶。在充分发挥乡村教师社会情感能力,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征程中,须立足传承性,系承乡土文化的价值意蕴;立足生成性,打造协同共进的发展体系;立足实践性,谱绘乡村振兴的时代蓝图。

    社会情感能力乡村教师乡村教育乡村振兴

    乡村青年教师"内卷"与"躺平":为何与何为

    刘佳刘雅洁
    108-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乡村青年教师中较为普遍存在的"内卷"与"躺平"现象,影响着乡村教师队伍稳定与乡村教育质量提升。采用深度访谈和自传社会学方法,分析乡村青年教师出现"内卷"与"躺平"职业态度的缘由发现:乡村青年教师陷入"内卷"是因为职业发展空间狭窄、"唯上"职业追求的指引,以及"剧场效应"的裹挟;选择"躺平"是由于自身职业追求的"低欲望"、舒适圈的"侵蚀"、工作"负担"与"挫败"引发的消极对抗、"边缘人"身份导致的主动放弃。应对乡村青年教师职业态度偏差,需要坚定教师职业理想,塑造积极职业价值观;关注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创设合适发展机遇;凝聚教师团队力量,满足个体发展需求;完善乡村学校内部管理,合理安排工作任务;构建和谐工作氛围,帮助教师融入乡村文化环境。

    乡村青年教师职业态度内卷躺平教师治理

    新时代乡村教师家访:价值、困境及推进路向

    张地容魏月寒李祥
    117-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联结学校和家庭情感最直接、最有效、最"质感"的方式,乡村教师家访以一种温暖有爱的姿态构建并维系着乡村学校、儿童和家庭之间的互动信任关系。这种关系对于促进乡村儿童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晰家校育人的责、权、利,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共同体,发挥乡村教师"乡贤"作用,营建乡村教育生态,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实践中的乡村教师家访正面临着制度建设滞后、教师家访素养不足,以及家访环境支持不利的困境。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家访,需要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契机,健全乡村教师家访支持机制,立足乡村教师"乡贤"定位,提升乡村教师家访素养,从良性互动入手,营造乡村教师家访环境,确保乡村教师家访价值的全面实现。

    乡村教师家访家校合作乡村教育生态

    《当代教育论坛》征稿启事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