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体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体育科技
当代体育科技

林月峰

旬刊

2095-2813

ddtykjbjb@163.com

0451-51869099

150008

哈尔滨市南岗区宣化街99号

当代体育科技/Journal 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双师协同课程建设研究

    李海诚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旨在探讨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中双师协同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首先,分析了当前健身行业的现状与人才需求;其次,阐述了双师协同课程建设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双师协同课程建设实施策略。期望通过双师协同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为健身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健身指导管理专业双师协同课程建设人才培养

    体育教育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构建研究

    何祥海叶小英刘雄辉
    123-126,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教育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的构建,是培养国家一流体育专业人才的长效运行机制和内驱动力。该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育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构建进行研究。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构建存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运行机制尚未健全、联动路径形式单一、制度环境不够规范、供需双向矛盾突出、绩效管理量化不足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健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运行机制,拓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动路径,优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制度环境,缓解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供需矛盾,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评价体系的举措,以助力全面构建体育教育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提高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流本科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体育教育专业

    教育伦理学视域下体育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逻辑困境与治理策略

    李茜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对教育事业以及教师队伍的不断关注,建设具有学科特色和专业发展特点的体育教师师德师风,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大意义。该研究以伦理学、现象学、社会学为理论工具,从道义论、功利论、德性论的视角,结合体育的具身特点,提出了关照美德、始于动机、聚焦结果的伦理逻辑。分析了教育伦理学视域下,体育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成就目标对教师动机修正产生的前摄影响、评价体系对师德师风建设成果的检验效度的缺位、体育教师多重身份角色冲突导致的美德修养式微、长期以来的离身惯习衍生出的污名化现象与建设偏差的困境。从公共行政、教师教育、评价监督、失范处理4个层面,提出了体育教师师德师风治理路径。希望可以通过此研究对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及其治理策略研究起到一定的理论借鉴与推进作用,为教育事业作出一定贡献。

    体育教师师德师风逻辑困境治理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育类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

    曹垚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体育类实践教学基地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载体,其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然而,当前我国体育类实践教学基地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该文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宏观视角,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手段,深入剖析体育类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的症结所在,并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应用型人才体育类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指导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的现实困境及破解路径

    郭先富杨帆
    13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一种隐性的思政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会根据学科教学内容将其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嵌入课程知识的教授中,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学生对国家、社会与人生价值的认知。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的现实困境及破解路径进行研究,阐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要育人价值,明晰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盲目性、碎片化、机械化等问题,探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的破解路径:制定明确的、完整的目标体系,注重课程思政的内容设计,加强课程思政课堂教学实施,提升体育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困境破解路径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路径

    龚威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和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高职院校需加快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进程,帮助高职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在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体育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融合方式单一、体育课程考核中思政内容缺失等问题。基于问题导向原则,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提高师生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程度、基于真实案例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以及优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和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等建议,以期为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以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有益的借鉴。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课程思政案例教学法

    红色音乐资源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吴慧鑫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红色音乐资源作为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思想内涵的音乐形式,具有激励人心、激发斗志的作用。将红色音乐资源应用于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中,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精神培养效果,促进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精神风貌的全面发展。探讨红色音乐资源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以期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提供参考。

    红色音乐资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视域下运动训练专业和思政元素的融合路径探究

    魏楠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德树人视域下,运动训练专业和思政元素的融合,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战场,是以体育人、以体立德的主阵地,有助于丰富运动训练专业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形成良好价值观。采用文献研究法与问卷调查法,分析运动训练专业的思政元素,针对运动训练专业融合思政元素存在的问题,提出运动训练专业融合思政元素的发展路径,以深挖运动训练专业的思政元素,推动运动训练专业和思政元素深度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运动训练专业思政元素融合路径

    高职院校篮球选项课程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唐莺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篮球作为一项热门选项课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体能,还能贯彻课程思政教育。通过系统性研究,探讨高职院校篮球选项课程中如何有效实施课程思政的问题。先概述了高职院校篮球选项课程的内容以及目标需求,同时,分析课程思政在篮球选项课程中的地位与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的实施路径,包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构建思政课程体系、丰富篮球思政文化氛围等。最后,为实现篮球选项课程中思政课程的稳步实施,提出保障措施,旨在提高篮球选项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保障课程思政稳步实施。

    高职院校篮球选项课程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大学生体育锻炼网络指导平台研究

    孔斌
    154-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基于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和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建立了体质分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各体质类型制定了锻炼方案,建立了课外活动网络指导平台。结果表明,该研究建立的体质分析模型预测精确度达到90%以上,能够较准确地判断大学生的体质类型。将模型嵌入大学生体育锻炼网络指导平台,实现了精准化评价大学生体质类型,并自动化提供运动处方的功能,对大学生养成锻炼习惯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体质健康BP神经网络体育锻炼指导体育锻炼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