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体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体育科技
当代体育科技

林月峰

旬刊

2095-2813

ddtykjbjb@163.com

0451-51869099

150008

哈尔滨市南岗区宣化街99号

当代体育科技/Journal 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体育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研究

    江吉成赵光勇杜志娟赵展...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东省体育高考改革的核心在于精心培养更为卓越、专业的体育人才,力求实现术业有专攻、各有所长的教育理想。这一改革进程不仅深刻影响了高中体育训练队的培育模式,还广泛波及高校体育学院的发展路径。它既催生了诸多积极变革的浪潮,又带来了一些值得深思的挑战与调整需求。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基于山东省体育高考改革的背景,对某高校2020-2023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升学前体育专项选择、文化课学习情况,以及升学后该群体对高校培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影响进行了归纳与整理。研究结果旨在为今后山东省体育高考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体育高考高考改革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

    师范专业认证视角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赵军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教育专业是中小学体育师资培养的关键途径,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其服务基层体育教育的质量。随着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持续推进,以及就业压力的逐年攀升,社会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势必促使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实质性改革。该文以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改革为切入点,结合当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深入探讨了基于师范专业认证视角的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改革与建设策略。

    师范专业认证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能力课程改革

    体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新路径

    石陆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体教融合理念的深入推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的脱节、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以及师资队伍的专业发展遭遇瓶颈。为应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以下几条新路径。首先,整合体育与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和跨学科项目合作,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体验。其次,强调体育与生活的结合,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课程内容。引入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体育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再次,加强校内外合作,丰富体育教学形式。与社区、企业及专业体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实践机会和学习资源。最后,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综合考虑学生的体育技能、健康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多方面因素,以全面评估学习成果。综上所述,通过整合体育与教育资源、强调体育与生活的结合、加强校内外合作,以及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可以有效应对当前面临的挑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体教融合高职体育教学教学改革学生发展

    体教融合下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闫加勰梁艳江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围绕体教融合理念,探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径。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实战训练、创新教学方法等手段,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针对当前排球课程普遍存在的教学内容单一、实战训练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具体包括修订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等。这些改革举措不仅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竞技水平和综合素质,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创新能力,为现代体育教育提供了全面且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同时,这些改革促进了体育教育与竞技体育的深度融合,为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体教融合排球课程教学改革体育教育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王菁熊少波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为研究对象,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观测点,建立了由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与应用、综合素质2个一级指标,接受力、理解力、思辨力、应变力、运动力、沟通力、合作力、实践力、协作力和意志力10个二级指标,以及55个微观层面指标组成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构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应全面发掘思政元素,健全评价指标体系;深入挖掘思政内容,分类定标评价指标;坚持思政教育引领,评价目标回归于人;强化育人效果评价,完善工作效果评价。

    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评价指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奥林匹克精神赋能体育课程思政的耦合逻辑与赓续策略

    魏婷
    135-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奥林匹克精神赋能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关联与价值旨趣进行研究,提出赓续策略。奥林匹克精神赋能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耦合逻辑是以政治耦合、文化耦合和教育耦合为理论框架的。奥林匹克精神赋能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赓续策略为:铸炼赓续奥林匹克精神的思想根基,拓宽赓续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践场域,构建赓续奥林匹克精神的量化标准。

    奥林匹克精神学校体育中华体育精神课程思政核心素养

    地方应用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以"大思政课"建设为基础

    韩晓斌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应用型高校在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方面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公共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建设具有关键作用,蕴含着德育与美育的价值,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构建"三全育人"格局。该文以"大思政课"理念为基础,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要点,并从组织活动、创新教学方法等多个维度出发,探讨了地方应用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旨在满足学生需求,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大思政课"地方应用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刘京李果
    143-145,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课程思政的指示,探讨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与评价。通过文献分析,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48个三级指标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指标体系。研究提出了与该体系相匹配的教学实施策略和表现性评价模式,旨在通过整合教学与评价过程,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该研究为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指标体系教学实施策略表现性评价模式

    第十七届健美操世锦赛男单项目难度编排研究

    于佳鑫吉灿忠
    146-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第十七届健美操世锦赛男单项目前三名选手在成套动作难度编排选用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掌握新规则导向下难度动作选用的发展规律,把握男单项目难度选用的趋势,为成套难度动作编排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在编排时,选手们优先选择了自身能完成的极限难度分值;当难度分相差不大时,完成质量与艺术表现成为获胜的关键。建议选择0。9~1。0分值的难度动作,以及0。6~0。8分值的难度动作作为难度技巧连接编排的一部分。在难度动作的选择上,多倾向于A、B组,特别是推荐选择A1、B5类的高分值难度动作。在成套动作的开头部分,编排"B+B+A"的高难度连接或"技巧+难度"的组合,以获得更高的难度分值。同时,需注意成套动作的空间变化,避免头重脚轻的现象。教练应制订合理的训练计划,以促进难度动作的升级,提高动作的完成质量。

    世锦赛健美操男单难度动作编排

    全产业链视角下大学生体育产业创新创业项目品牌创建研究

    李芳周晓敏高琳
    15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产业链视角下,体育产业品牌的创建是提升体育产业竞争力、推动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举措。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与实地调查法,对全产业链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体育品牌创建的价值理念、现实困境及推进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发现,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我国体育产业品牌创建意识薄弱、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健全以及大学生自身因素等方面。基于此,提出以下推进策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政府保障制度、优化教学研培育机制。旨在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体育产业品牌创建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全产业链创新创业项目体育产业品牌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