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中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谭达全

月刊

1003-7705

hnzy188@sohu.com

0371-88888572

410006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路58号

湖南中医杂志/Journal Hu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报道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的实践成果,深入探讨中医药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广泛交流广大中医药人员及民间防病治病、养身保健等方面的实践经验,特别是老中医经验,反映国内外中医药研究的新信息、新方法、新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复方三叶香茶菜片治疗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湿热内结证30例

    秦人洁陈鹏吴智鹏韦荣明...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复方三叶香茶菜片治疗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CHB)湿热内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低病毒载量CHB湿热内结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总结,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球比(A/G)]及肝脏瞬时弹性硬度[肝硬度值(LSM)、受控衰减参数(CAP)],和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治疗9个月的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各项指标及LSM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其CAP值虽低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的HBV-DN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结论:复方三叶香茶菜片治疗低病毒载量CHB湿热内结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慢性乙型肝炎复方三叶香茶菜片湿热内结证低病毒载量HBV-DNA

    清热通腑化瘀颗粒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30例

    董善增缪春润万圆圆李泽涵...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急下存阴理论,探讨清热通腑化瘀颗粒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60例AP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通腑化瘀颗粒灌肠治疗,疗程均为7 d.比较2组禁食时间、腹痛和腹胀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包括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和排便、进食恢复)以及胰周炎症吸收时间,和2组治疗前后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血淀粉酶、血脂肪酶的水平变化,并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26/30),对照组为63.33%(19/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禁食时间、腹痛和腹胀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胰周炎症吸收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WBC、CRP、血淀粉酶和血脂肪酶水平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通腑化瘀颗粒灌肠可显著促进AP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急性胰腺炎急下存阴清热通腑化瘀颗粒灌肠疗法

    自拟健脾抗癌方联合化疗治疗胃癌术后Ⅲ期脾虚证30例总结

    夏宁俊顾根网陈艳马继恒...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自拟健脾抗癌方联合化疗对胃癌术后Ⅲ期脾虚证患者的临床干预作用.方法:将60例胃癌术后Ⅲ期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自拟健脾抗癌方联合术后辅助化疗,对照组仅予术后辅助化疗,比较2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肿瘤指标[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卡氏功能评分(KPS)、入组后6个月及12个月的复发转移率、生存率,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将至少完成4个周期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纳入化疗4个周期后节点分析,其中治疗组27例,对照组28例.对于随机分组后6个月仍存活的患者,进一步行化疗结束后6个月节点分析,治疗组29例,对照组27例.同样,随机分组后12个月仍存活的患者,则纳入化疗结束后12个月节点分析,治疗组27例,对照组25例.化疗4个周期后,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6.67%(18/27),对照组为60.71%(17/2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结束后6个月,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21%(25/29),对照组为70.37%(19/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结束后12个月,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89%(24/27),对照组为64.00%(1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结束后6个月、12个月,治疗组CEA、CA199均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结束后12个月,治疗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入组后12个月的复发转移率为17.24%(5/29),低于对照组的22.22%(6/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入组后12个月的生存率为96.55%(28/29),高于对照组的85.19%(23/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健脾抗癌方联合化疗治疗胃癌术后Ⅲ期脾虚证患者能明显减少患者的不适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转移率,提高生存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胃癌术后脾虚证健脾抗癌方干预作用临床研究

    B超联合增强CT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张芬芬邓天好岑章敏李京...
    15-18,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B超联合增强CT对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的诊断价值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对83例疑似肝癌患者进行B超、CT及肝穿刺活检.观察肝癌的阳性与阴性例数;计算诊断效能,包括准确率(ACC)、灵敏度(SEN)、特异度(SPE)、阳性预测值(+PV)、阴性预测值(-PV);比较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气滞血瘀证、湿热瘀毒证患者的肝脏、脾脏大小,肝左叶的上下径、前后径,肝右叶的最大斜径、前后径,脾脏的长径、后径;测量门静脉(PV)、肝静脉(SV)的内径(D)及平均血流速度(TAMX)、血流量(Q).结果:83例疑似肝癌患者中,病理检出肝癌阳性70例,B超检出肝癌阳性62例,CT检出肝癌阳性65例,B超联合CT检出肝癌阳性68例.B超联合增强CT诊断肝癌的ACC为90.36%、SEN为92.86%、SPE为76.92%,与单用超声、CT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湿热瘀毒证患者的肝左叶上下径,肝郁脾虚证患者的脾脏长径,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湿热瘀毒证患者的厚径,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湿热瘀毒证患者的门静脉内径,与气滞血瘀证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联合增强CT能提高肝癌的诊断效能,超声特征表现与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中医证候分型与病情评估、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原发性肝癌超声增强CT肝穿刺活检诊断价值中医证型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李春红治疗紧张型头痛用药规律

    马良高琛李春红郭海峰...
    19-2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探讨李春红教授治疗紧张型头痛的处方思路及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紧张型头痛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2018年3月至2023年3月李教授诊治紧张型头痛的中药处方,运用Excel 2016、SPSS 19.0、SPSS Modeler 14.1软件进行药物组方规律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343首,涉及中药114味,常用药物22味.用药以养血活血、理气化痰、疏风平肝类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53个常用药物组合;系统聚类分析得到核心药物组合4组,其中当归-川芎-柴胡-黄芩-清半夏-白芍为核心处方,其他药物组合依次为防风-羌活-白芷-天麻;茯苓-陈皮-炒枳实-党参-白术-泽泻;葛根-炒僵蚕-天花粉-生牡蛎-郁金-大黄.结论:李教授治疗紧张型头痛用药多从少阳入手,从血、气、风、痰论治,善用归芎剂、柴胡剂、疏风剂等经方合方加减,因人制宜.

    紧张型头痛数据挖掘芎归剂柴胡剂李春红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祝光礼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用药规律

    俞心怡陈启兰祝丹
    24-2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析祝光礼教授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杭州市中医院心血管科门诊及病房由祝教授治疗的冠心病PCI术后病案,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2.3.7对经筛选后的中药处方进行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和功效统计,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结果:通过数据筛选,共纳入中药处方137首,涉及中药245味,使用频次≥25次的药物有22味,药性以温、平、微寒为主,药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以肺、脾、心经为主;功效以补虚、理气、活血化瘀等多见.关联分析得到10组常用药对、4种常见证型,以分组距离≥130为界,聚类分析得出丹香枳橘方、参芪玉芍方2个核心处方.结论:祝教授治疗冠心病PCI术后注重平调阴阳,以虚实为基本辨治要点,主张以丹香枳橘方治疗PCI术后实证患者,以参芪玉芍方治疗PCI术后虚证患者.

    冠心病PCI术后古今医案云平台用药规律数据挖掘祝光礼

    明清时期情志病伴胃肠症状医案的整理研究

    杜晓娜赖添武谢蕾卉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明清时期情志病伴胃肠症状医案的病证名、病性、病位及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中华医典》检索明清时期情志病伴胃肠症状的医案,建立数据库.采用Excel软件对病证名、病性、病位、用药频次进行描述性统计.采用RStudio软件对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119个医案,包含病证名29个.寒热病性以无寒热为首,占62.18%;其次是热证,占36.97%;寒证仅1次.虚实病性中,实证占51.26%;虚实错杂证占42.02%.涉及病位10个,频次排前4位的依次是胃(119次)、肝(97次)、脾(96次)、肺(16次).使用频率>20%的药物有9味:茯苓、半夏、白芍、陈皮、郁金、黄连、当归、人参、香附.关联规则得出治疗情志病伴胃肠症状的4个药物组合:枳实-半夏,人参-茯苓,半夏-茯苓,半夏-陈皮-茯苓.结论:情志病与胃肠症状密切相关,脾胃在各类情志病证中有特殊地位,提示医师在治疗情志病时要注意调护脾胃.与其他病因导致的胃肠病相比,肝、肺的功能失调在情志相关胃肠病的病机因素中尤为突出,为该病从肝肺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该病的虚实寒热偏性,临床应谨慎使用助热化火的药物,治法上应补虚与泻实相结合.

    情志病胃肠症状明清时期医案数据挖掘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国医大师郑新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用药规律

    雷蕾代俞燕钟锦郑劲...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国医大师郑新治疗慢性肾脏病(Ⅰ~Ⅲ期)中药方剂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00-2010年国医大师郑新治疗慢性肾脏病门诊医案115个,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其中医证型、中药使用频次、药物性味归经、关联规则、核心组合及演化新方.结果:纳入医案115个,内服方剂182首,共139味药物,涉及证型28个.高频药物为石韦、白茅根、生地黄、蝉蜕、太子参、牡丹皮、鱼腥草、牛蒡子、玄参、山药等,药物四气以寒、平、温为主,五味以辛、苦、甘为主,多入肺、肝、肾经,关联规则显示白茅根和石韦置信度较高,基于熵聚类的方剂组合规律得到14组核心组合,7首新方.结论:国医大师郑新治疗慢性肾脏病多涉及肺、脾、肾三脏,治疗以补益肺脾肾为主,辅以利咽活血之法.

    慢性肾脏病国医大师用药规律郑新

    贺泽龙基于"治病先治心"理论诊治失眠经验

    方杨刘成吴宝珍扶姣梅...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贺泽龙教授基于"治病先治心"理论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贺教授认为失眠的主要病因可以责之于五志不调,主要分为心神失养、心火亢盛、肝气郁结、心脾两虚证,并分别确立滋阴养血,宁心安神、清心泻火,安神助眠、疏肝理气,解郁安神、滋养心脾,补益安神安的治法,以安和五脏,调畅情志,使身心同调,气机通达,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附效案1则,以供佐证.

    失眠治病先治心名医经验贺泽龙

    王鹏运用"温阳通络"法治疗晚期继发性间质性肺病经验

    唐南英郑岚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王鹏教授运用"温阳通络"法治疗晚期继发性间质性肺病的经验.王教授认为多数晚期继发性间质性肺病患者均存在机体阳虚、络脉痹阻,因此"阳虚络痹"理论在晚期继发性间质性肺病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主要表现在"肺阳虚"为主的本虚的基础上,合并了心、脾、肾的阳气不足;若出现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发热等病情急性加重,则表现为以"络痹"导致病理产物停积为主的"标实"状态,包括"痰瘀互结""毒损肺络".王教授运用"温阳通络"法治疗晚期继发性间质性肺病,可改善患者咳嗽、咳痰、喘息、胸闷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达到带病延年的目的.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晚期继发性间质性肺病阳虚络痹温阳通络名医经验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