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曹汉礼

双月刊

1000-3711

xjdfbtb@163.com

0991-2632857

830002

新疆乌鲁木齐市碱泉一街380号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Journal Endemic Diseases Bulletin(china)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1992年被评为全国基础医学寄生虫学核心期刊。主要报道鼠疫、布鲁氏菌病、克山病、大骨节病、腆缺乏病、氟(砷)中毒病、包虫病、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肠道寄生虫病、性病/艾滋病、结核病、职业卫生与职业病、计划免疫、放射卫生与放射病、消毒杀虫灭鼠、医学动物与昆虫、健康教育、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疾病预防与控制研究的相关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1-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HIV/AIDS及其他5种性病流行特征分析

    李盛赵玉锐李普郭庆...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1-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艾滋病(HIV/AIDS)及其他5种性传播疾病(简称性病,STD)的流行特征,为武威市性病及HIV/AIDS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制订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导出2011-2021年武威市上报的HIV/AIDS及其他5种STD(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和生殖器疱疹)病例资料并开展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11-2021年武威市HIV/AIDS及其他5种STD报告发病数为6 546例、年均发病率为33.91/10万,年均增长率为1.77%;总体呈上升趋势(趋势x2=36.183,P<0.05).HIV/AIDS报告发病数为413例、年均发病率2.35/10万,呈上升趋势(趋势x2=34.770,P<0.05);其他5种性病6 133例,其中梅毒报告发病数最多4 001例、年均发病率20.73/10万,呈上升趋势(趋势x2=34.770,P<0.05),其中隐性梅毒3 739例、占梅毒报告发病数的93.45%.2011-2021年武威市各区(县)HIV/AIDS年均发病率为2.14/10万,其中凉州区病例最多335例、占81.11%,年均发病率为3.08/10万;古浪县最少14例、占3.89%,报告发病率为0.55/10万.HIV/AIDS及其他5种STD凉州区报告发病数最多5 913例、年均发病率54.31/10万;病例以农民为主3 934例、占60.10%.HIV/AIDS男女之比为5.88:1,男性年均发病率为3.57/10万,年均增长为126.99%;女性年均发病率为0.64/10万,年均增长为5.61%.HIV/AIDS及其他5种STD发病数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为1.47:1;男性年均发病率为39.36/10万,年均增长5.04%;女性年均发病率为28.19/10万,年均下降1.06%.HIV/AIDS发病主要集中在20~50岁之间,年龄最小的病例为5岁、最大为79岁.HIV/AIDS及其他5种STD的报告发病数20~29岁最多1317例、占20.12%.结论 2011-2021年武威市HIV/AIDS及其他5种STD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梅毒是防控重点,尤其是隐性梅毒,应进一步加大HIV/AIDS及其他5种性病的筛查力度,加强重点人群卫生宣教,加强疫情监测,提高群众的防控意识,遏制性病疫情的持续加重.

    HIV/AIDS性病流行病学特征

    2015-2022年克拉玛依市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特征与灰色模型预测分析

    黄芸陈文俊朱伟敏王峰...
    42-4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5-2022年新疆克拉玛依市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特征,预测2023-2027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情况.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监测信息系统筛选出2015-2022年克拉玛依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上报的户籍人口死亡信息,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率(PY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应用JoinPoint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GM(1,1)分析粗死亡率变化趋势,并预测未来5年粗死亡率.结果 2015-2022年克拉玛依市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粗死亡率67.98/10万,标化死亡率55.76/10万.男性粗死亡率(x2=133.413)、标化死亡率(x2=128.659)均高于女性(P<0.001).结直肠恶性肿瘤粗死亡率(APC=12.477%,t=4.494,P=0.004),标化死亡率(APC=7.953%,t=2.294,P=0.042)均呈上升趋势;胃癌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9.472%,t=-3.422,P=0.014),胰腺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10.924%,t=3.624,P=0.011).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所致PYLL共8 977.50人年,PYLLR为4.52%,AYLL为12.45年.灰色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23-2027年克拉玛依市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粗死亡率逐年上升,依次为78.70/10万、81.54/10万、84.48/10万、87.53/10万、90.69/10万.结论 克拉玛依市居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负担较重,应采取综合措施,男性、中老年群体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防治的重点人群,推行戒烟限酒、合理运动、健康体重的健康生活方式是干预的主要方向.

    恶性肿瘤消化系统死亡率趋势分析灰色预测模型

    2011-2020年厦门市海沧区肺癌流行趋势分析及预测

    温远元林艺兰池家煌彭楚妍...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厦门市海沧区肺癌流行及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2011-2020年海沧区人群肺癌监测数据,计算发病率、死亡率、中标率、世标率、累计率、截缩率等指标评价肺癌流行水平,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变化百分比(AAPC)评价流行趋势,用GM(1,1)模型预测2021-2025年发病率和死亡率.结果 2011-2020年厦门市海沧区肺癌发病粗率50.13/10万,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为48.22/10万和47.53/10万,35~64岁截缩率为68.09/10万,0~74岁累计率5.86%;粗死亡率34.51/10万,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为33.47/10万和33.06/10万,35~64岁截缩率为35.42/10万,0~74岁累计率4.02%.男性发病率、死亡率及截缩率均高于女性.2011-2020年海沧区肺癌发病趋势不明显,其中男性发病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率为3.67%(AAPC=-3.67,95%CI:-6.86~-0.36),2013-2020年女性发病呈上升趋势,年均上升14.48%(APC=14.48,95%CI:6.93~22.55).2011-2020年海沧区肺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5.48%(AAPC=5.48,95%CI:-9.26~-1.55).GM(1,1)模型预测2021-2025年海沧区女性肺癌发病率会上升,男性发病率和全区死亡率将下降.结论 厦门市海沧区肺癌发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死亡率逐年下降,发病以女性上升明显,中壮年发病也呈上升趋势;应引起重视,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居民参与早筛的意识,加强规范化诊疗,不断降低肺癌发病与死亡水平.

    肺癌流行死亡率

    2011-2022年广东省新兴县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预测分析

    陈广强刘建华黎曙光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1-2022年广东省新兴县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并进行趋势预测分析,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来源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11-2022年广东省新兴县肺结核患者确诊报告数及统计局统计年鉴的数据导入EXCEL中汇总并整理,分析2011-2022年广东省新兴县肺结核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并利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未来3年广东省新兴县肺结核流行趋势.结果 2011-2022年广东省新兴县累计报告肺结核3 976例,年均发病率72.63/10万,整体呈下降趋势(趋势x2=761.960,P<0.001);每个季节均有发病,3-5月发病最多1 113例、占27.99%,12月至次年2月最低862例、占21.68%;新城镇发病最多1 364例、占34.41%,大江镇最低44例、占1.11%.男性患者2 970例、占74.70%,女性患者1 006例、占25.30%,男女发病性别比为2.95:1;发病人数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趋势x2=1 432.021,P<0.001),其中55岁及以上居多;农民发病最多2 787例、占70.10%.灰色GM(1,1)模型预测方程为(x)(k+1)=-5 811.32e-0.307k+5 913.46,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基本吻合,预测2023-2025年肺结核发病率分别为35.56/10万、30.56/10万、25.75/10万.结论 2011-2022年广东省新兴县肺结核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未来3年肺结核发病率可能呈下降趋势;但应在3-5月对新城镇男性老年人及农民群体加强肺结核防治科普宣传、强化区域监控、接种卡介苗以及完善结核患者的医疗保障体系等防控策略,以遏制本地区肺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

    肺结核发病率,流行病学特征预测

    阿克苏地区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病毒载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许铭玉李虎董伟麦尔哈巴...
    57-59,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23年新疆阿克苏地区HIV/AIDS患者通过HIV抗病毒治疗对病毒载量(viral load,VL)和相关因素的影响,为提高本地区抗病毒治疗效果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收集2023年抗病毒治疗6个月以上的HIV/AIDS患者的流行情况,并结合病毒载量检测结果进行单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 599例接受治疗的HIV/AIDS患者中,318例患者VL≥1 000 copies/mL,病毒抑制率为87.7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x2=9.561)、抗病毒治疗(antiviral therapy,ART)开始年龄(x2=6.895)、ART时间(x2=4.236)的抗病毒治疗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RT开始年龄30岁以下(OR=1.592,95%CI:1.126-2.250)及ART时间5年以下(OR=1.316,95%CI:1.039~1.667)是影响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结论 2023年新疆阿克苏地区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受ART开始治疗的年龄以及ART时间的影响,治疗时间越早越久,病毒抑制率越高,治疗效果越好;应重点关注阿克苏地区ART开始年龄小于30岁及ART时间小于5年的HIV/AIDS患者,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并加强艾滋病宣传工作,以提高本地区病毒抑制率.

    HIV/AIDS病毒载量病毒抑制率依从性

    2006-2023年北京市昌平区报告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

    王鲁茜王秀云王靓洁邢英杰...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北京昌平区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布特征,为有效预防和处置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报告的2006-2023年昌平区涉及学校的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分布特点及趋势.结果 2006-2023年昌平区报告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4起,涉及病例582例,死亡1例(甲型H1N1流感所致).报告的传染病事件一般级(18起,占75.00%)和未分级(6起,2占5%),无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4月、11月为报告高峰.报告事件数较多的镇(街)为南口镇(7起)、城北街道(6起).昌平区报告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病种为水痘(12起)、手足口病(3起)和流行性腮腺炎(2起),发生场所为大学(10起)小学(8起)、托幼机构(4起)、中学/职高(2起).城区学校报告的事件起数(16起)高于农村学校(8起)(x2=105.345,P<0.01).结论 扩大水痘、手足口病、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疫苗的人群接种范围,可有效降低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在昌平学校的传播和暴发风险;对于反复发生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学校应重点关注,梳理校内传染病防控相关工作要求和流程,切实提升其传染病防控水平.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传染病流行特征

    2016-2022永安市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结果分析

    魏美招刘晓铃王柠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6-2022年福建省永安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情况,为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从艾滋病防治工作信息系统导出永安市2016-2022年艾滋病VCT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共有4 063人接受VCT服务,其中男性2 777人,女性1 286人,男女性别比为2.16:1;40岁及以上年龄组2 420人、占59.56%;婚姻状况中,已婚有配偶接受VCT人数最多2 943人、占72.44%.咨询原因以有男男性行为史者HIV阳性检出率最高16.6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未婚、20岁~年龄组、男性的HI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15%、1.82%、1.64%、1.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度HIV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9.456,P>0.05);2016年HIV阳性检出率最高2.07%,2019年HIV阳性检出率最低0.22%.结论 VCT在艾滋病的早期发现与转介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需要加强对男性、40岁以上、已婚有配偶、初中及以下人群和男男性行为者的艾滋病防控宣教,创新宣传方式,加强沟通,提高VCT检测服务质量与水平,降低HIV感染风险.

    自愿咨询检测,VCT艾滋病HIV阳性检出率

    2014-2023年甘肃省灵台县居民食用盐碘监测分析

    昋志辉史莹张金芝武姣姣...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掌握甘肃省灵台县2014-2023年居民食用盐碘含量动态变化情况,为碘缺乏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甘肃省碘缺乏病监测方案(2012年、2016年版),在全县范围内,采集并检测2014-2016年(盐业体制改革前简称"盐改前")居民户、2017-2023年(盐业体制改革后简称"盐改后")8~10岁儿童和孕妇户食用盐碘含量,判断评价结果引用国家碘缺乏病评价相关标准规范,采用SPSS 27统计处理数据.结果 2014-2023年共检测食用盐碘3 140份,10年盐碘中位数与均数分别为27.30 mg/kg、27.47 mg/kg,各年度均值在24.78~28.92 mg/kg,盐碘覆盖率99.90%、合格碘盐食用率98.60%以上,2015年非碘盐3份、占1.00%,年度间盐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5.491,P<0.001).2014-2016年与2017-2023年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6.35%、99.71%,居民食用合格碘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109,P<0.001);盐碘中位数分别为25.90 mg/kg、28.10 mg/kg,盐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614,P<0.001).2017-2023年儿童和孕妇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9.64%、99.86%,合格碘盐食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52,P>0.05);盐碘中位数分别为28.00 mg/kg、28.10 mg/kg,盐碘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27,P>0.05).结论 2014-2023年灵台县居民食用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了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食用盐碘水平2014-2016年呈上升趋势,2017年后在较小的范围内波动,儿童和孕妇户无明显差异,但2014-2023年灵台县食用盐碘中位数高于2014-2021年甘肃省的水平.应增加监测数量,进一步提高食用盐碘监测预警的准确性.

    食用盐碘碘缺乏病监测

    2016-2023年德州市德城区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杨阳段圣平张宝珍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6-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水痘防治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通过全民健康保障疾控信息系统收集居住地为德城区、发病日期为2016-2023年的水痘病例资料,结合水痘病例数据库月报,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区水痘流行特征.结果 2016-2023年德城区共报告水痘病例1 17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8.19/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不同年度水痘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1.148,P<0.01);每年10月至次年1月、4-6月分别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53.01%、20.44%.城区、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3.95/10万、23.02/10万、4.12/10万,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x2=265.82,P<0.01);男女性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8.42/10万、17.94/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02,P>0.05);15岁~组人群年均报告发病率最高为69.11/10万,其次是5岁~组人群为68.70/10万;共报告学生病例751例、占63.70%,托幼儿童120例、占10.18%.结论 德城区学校及托幼机构是水痘病例发生的重点场所;应做好疫苗接种、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和疫情监测处置等防控措施,并将水痘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

    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免疫史

    2016-2020年泰兴市输入性疟疾疫情分析

    徐超赵兰梅张年坤刘艳...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江苏省泰兴市的疟疾疫情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20年疟疾病例信息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的分布特征、诊疗情况和疫点调查处置情况.结果 2016-2020年泰兴市共报告25例疟疾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疟疾,其中恶性疟18例、占72%.24例报告病例来源于非洲.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全年呈散发状态,2月最多.县级医疗机构首诊确诊率为100.0%,县级以下医疗机构首诊确诊率为25.0%,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首诊确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20).结论 目前泰兴市的疟疾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做好输入性疟疾病例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是今后巩固消除疟疾成果的首要任务.

    疟疾输入性病例确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