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工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工技术
电工技术

牟炳林

月刊

1002-1388

diangong@chinaet.net

023-63502993

401121

重庆市北部新区洪湖西路18号

电工技术/Journal Electric Engineering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技部主管,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主办,1980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每月10日出版,在国内外电力电子、自动化类杂志中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实用性技术杂志。已被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评选为中国期刊方阵期刊。《电工技术》以其新颖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报道风格,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电工技术》在业内拥有的庞大读者群和深入广泛的信息传播能量,是指导选购和使用、沟通产销的理想媒体。《电工技术》报道宗旨:为从事自动化科技应用与应用科研界的中高层人士传播技术知识和产品信息,且新颖、实用、可操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GOOSE通信的智能分布式保护系统

    隋翔龙陆帅谢伟卞林林...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配电网在接入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后所带来的可靠性、选择性问题,为保证配电网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设计了一种基于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s,GOOSE)通信的智能分布式保护系统.该系统通过 GOOSE信号对配电网进行上、下分级处理,实现故障就近切除隔离的防越级跳闸功能.此外,系统配置暂态首半波能量法来实现小电流接地选线功能,能有效解决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选线困难的问题.经过仿真模拟及现场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可靠防止越级跳闸及准确地进行单相接地选线,有效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分布式电源GOOSE通信防越级保护智能分布式保护小电流接地选线

    基于等效风振理论推导的输电线路风振系数研究

    夏登岸
    97-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等效风振理论深入探讨输电线路风振系数,以为输电线路的风振防护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受到风力作用,可能产生风振现象,影响线路的安全稳定性.等效风振理论作为分析风振问题的重要工具,通过简化风场模型,为计算输电线路风振响应提供了有效方法.首先回顾了等效风振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明确了研究的理论基础;随后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探讨了输电线路风振系数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选择线路参数和采取有效的风振防护措施,可以显著降低风振对输电线路的不利影响.

    等效风振理论输电线路风振系数数值模拟

    电力工程EPC总承包商与分包商的经济博弈分析

    邓春林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博弈论对EPC总承包商和分包商的行为动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EPC总承包商与分包商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博弈模型,揭示了囚徒困境、鹿的陷阱和单方面承诺的本质.最后,介绍了信用积累和长期利益,这将在反复博弈中影响总承包商和分包商的决策,并将达到帕累托效率和稳定合作关系的"双赢".研究可为 EPC模式的健康发展和施工企业的合作关系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EPC博弈分析总承包商分包商

    基于ICEEMDAN-Hilbert的10kV配电线路故障精确定位

    杨雪珍郑志萍张宇涵李雪洋...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配电网故障行波波头标定是故障定位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解决行波波头难以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自适应噪声的内在计算表达式经验模态分解和希尔伯特变换相结合的波头标定算法(ICEEMDAN-Hilbert).首先利用 ICEEMDAN分解故障信号,从中提取高频固有模态函数分量;其次利用 Hilbert 变换提取模态分量信号的瞬时频率,根据第一个瞬时频率的奇异点位置确定配电网故障行波的到达时刻;最后根据双端定位原理计算故障发生位置.通过在 10kV配电线路故障实际案例中的应用,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10kV配电线路双端定位波头标定ICEEMDAN-Hilbert

    基于RNN-RBM模型的新能源配网线损率自动预测方法

    梅霜
    107-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新能源配网线损预测效果,提出基于 RNN-RBM模型的新能源配网线损率自动预测方法.首先对采集的线损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引入 RNN-RBM理论构建线损率预测模型,最后将有功电量、配电线路长度、变压器的总容量以及无功量等数据输入线损率预测模型,实现新能源配网线损率自动预测.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所提方法预测出的线损率误差较小,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线损率预测电力系统新能源配网RNN-RBM模型

    基于激光LiDAR的电力工程勘测与施工验收及智能巡检分析平台

    王迪胡伟吴绍华赵健...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并建设了基于激光 LiDAR的电力工程勘测与施工验收及智能巡检分析平台,旨在促进输电线路设计、建设和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和科学管理.通过激光点云数据实现输电线路及通道的三维复现.基于 PCL 库、OpenCV库以及机器学习等开发输电线路各类智能分析算法.同时,利用 QT 及 CloudCompare 构建和实现了所提出的分析平台.

    LiDARCloudCompare电力工程建设勘测验收自动巡检任务规划快速巡检

    基于安全经济低碳的中压配电网评估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黎清姚王延杰林潮彬
    11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网低碳转型对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随着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其并网和消纳给电力系统各环节带来新挑战,成本上升.同时,宏观经济压力、电量增速减缓及电改叠加,使电网企业盈利空间受限,经营风险和安全风险增加,因此对电网绿色低碳转型项目进行经济安全性评估至关重要.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清洁低碳的中压配电网评估模型,支撑电网高质量发展,指导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发展及高效运行.

    低碳电网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评估模型

    基于用采系统的供电所线损异常治理技术

    齐彦朋
    119-12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供电所线损管理中存在的异常检测难、诊断不准、治理不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线损异常治理技术方案.该方案综合运用了深度学习、图谱分析、多目标优化等智能算法,实现了线损异常的快速发现、精准定位和智能决策.通过在 3 个试点供电所的应用实践,证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供电所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供电所线损异常用电信息采集智能算法

    基于华为盘古大模型的光伏场站智能运维系统设计及实现

    胡伟邹江胡耀蓉冯钰玮...
    1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华为盘古大模型,针对光伏场站智能化运维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套智能运维系统.通过对光伏场站运维需求的分析,确定了系统的基本架构和功能模块,并利用盘古大模型进行数据分析与决策优化.在系统实现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数据的质量与可用性.在运维决策与优化模块中,结合实际场景设计了相应的指标评估方法与优化算法,以提升光伏场站的运维效率和性能.通过案例分析与验证,证明了智能运维系统在实际光伏场站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智能运维系统研究为光伏场站的智能化运维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解决方案,具有较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华为盘古大模型光伏场站智能运维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变电站全息运检平台

    张瑞程刘志华申柯张仁尊...
    127-129,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搭建了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变电站全息运检平台,可应用于变电站设备巡视、检修工作,并且可以提供二次设备数字化图纸与变电站全息模型,为变电站运检工作提供便利.该平台在变电站整体场景中的应用有望辅助现场作业、提高运检效率、减少安全隐患、降低"保护三误"事件发生率.

    增强现实运检智慧电网数字化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