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工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工技术
电工技术

牟炳林

月刊

1002-1388

diangong@chinaet.net

023-63502993

401121

重庆市北部新区洪湖西路18号

电工技术/Journal Electric Engineering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技部主管,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主办,1980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每月10日出版,在国内外电力电子、自动化类杂志中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实用性技术杂志。已被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评选为中国期刊方阵期刊。《电工技术》以其新颖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报道风格,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电工技术》在业内拥有的庞大读者群和深入广泛的信息传播能量,是指导选购和使用、沟通产销的理想媒体。《电工技术》报道宗旨:为从事自动化科技应用与应用科研界的中高层人士传播技术知识和产品信息,且新颖、实用、可操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区域电网光伏发电量预测研究

    翟孝明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伏发电量预测通常依赖于历史数据,数据的采集和质量存在差异,不同数据源可能存在误差,这会导致预测结果的不准确,因此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区域电网光伏发电量预测研究.首先预处理光伏发电量数据,通过数据链的平滑划分,再对光伏单位进行归一化处理,进而对不符合常规的发电站数据进行检测,填补数据空缺后导入支持向量机的预测模型,最后在模型优化中实现区域电网光伏发电量的预测.实验中实验组的预测精度为 92.37%,基于改进萤火虫算法的预测方法的预测精度为 85.43%,基于灰色关联与麻雀优化算法的预测方法的预测精度为74.66%.实验结果表示所研究的方法能对光伏发电量进行较精确的预测,可投入使用.

    支持向量机区域电网光伏发电发电量预测

    基于蒙特卡洛算法的大规模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

    魏金柱马志鹏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有效预测对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有重大意义.以某地区不同类型电动汽车的保有量预测结果为基础,将用户出行习惯、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充电时长等因素作为模型参数,利用蒙特卡洛模拟算法建立了考虑电动汽车类型的充电负荷预测模型,对该地区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未来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增长较快,2025 年较 2022 年充电负荷增长近 70%,且不同类型充电负荷有不同的特征.该方法能提升电网负荷预测精确度,为配电网的调度与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电动汽车配电网蒙特卡洛模拟负荷预测

    配变重过载下的配网运营动态监控平台实时任务容错调度算法

    肖钰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配变重过载下的配网运营动态监控平台实时任务容错调度算法,以解决配网运营动态监控平台执行配变重过载监控任务时可调度性差的问题.依据分层调度思想,将实时任务容错调度划分为上层调度算法和下层调度算法,通过上层调度算法利用 Logistic 模型预测是否存在配变重过载情况,存在配变重过载情况时,进入下层调度算法.下层调度算法利用平台的优先级属性列表,建立平台管理机执行配变重过载动态监控任务时的有效传递函数,利用码元调制方法获取平台任务调度输出,保障配网运营动态监控平台稳定执行配变重过载动态监控任务.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配网运营动态监控同时执行 30 个配变重过载动态监控任务时,其容错调度成功率高于 93%,验证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实时任务容错调度有效性.

    配变重过载配网运营动态监控平台实时任务容错调度算法

    基于单片机中人工神经网的故障电弧识别研究

    徐丽红柯拥勤郑少威吴君凯...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中人工神经网络的低压串联交流故障电弧识别方法,搭建了交流串联故障电弧实验平台,设计了基于STM32F407ZGT6 单片机与 AD7606 芯片的信号采集板,建立了 TensorFlow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通过采集正常工作和发生故障电弧的电流奇次谐波数据,对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将训练后的人工神经网络导入单片机STM32F407ZGT6 中,用于对故障电弧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识别交流串联故障电弧.

    故障电弧人工神经网络奇次谐波TensorFlow

    基于阈值差分的绝缘子缺陷识别算法

    王博雅王东旭
    63-6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准确识别出绝缘子缺陷,防止绝缘子破损导致输电线路不能正常运行的问题,提出基于阈值差分的绝缘子缺陷识别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自适应阈值分割完成图像二值化,通过形态学处理消除琐碎区域,使用边缘检测算子提取绝缘子边缘.将故障绝缘子与正常绝缘子作差提取缺陷图,依据缺陷像素大小与阈值的关系判断绝缘子的破损情况.将缺陷图二值化后使用矩形框标定.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对绝缘子缺陷识别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绝缘子缺陷检测传统算法图像分割阈值差分预处理

    基于正交设计模型的雷电反击侵入波研究

    茅鑫同陈兵刘巍柏彬...
    66-7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雷击事故是影响电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雷电反击事故,较大的雷电反击侵入波是引发电力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国内外学者就侵入波的研究很多,但缺乏对诸多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因此,在单独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法对雷击点、杆塔冲击接地电阻Rd 及门型构架冲击接地电阻Rm 进行正交建模和交叉分析.研究发现,反击侵入波过电压最严重的情况为 A2B0C0(雷击#3、Rd=10 Ω及Rm=10 Ω)和 A2B0C2(雷击#3、Rd=10 Ω及Rm=0.5Ω).

    雷电反击侵入波正交设计法仿真建模

    超高压输电线路导线风偏在线监测方法

    毕宬宋香涛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的输电线路导线风偏在线监测节点布设形式多为单向,监测的覆盖范围较小,导致异常监测响应耗时延长,为此设计超高压输电线路导线风偏在线监测方法并对应用效果进行验证分析.根据当前的在线监测需求及标准,先进行初始监测指标设置及模态分析,采用多维交叉的方式,扩大监测的覆盖范围,布设多维交叉在线监测节点,以此为基础构建输电线路导线风偏FBG在线监测模型,采用相位测定实现在线监测处理.测试结果表明:对比于传统的称重法导线风偏在线监测小组、传统Φ-OTDR 导线风偏在线监测小组,设计的超高压线路导线风偏在线监测小组最终得出的异常监测响应耗时被较好地控制在 0.2s以下,说明在当前的监测范围之内,监测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明显地提升,监测效果更佳,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超高压输电线路导线风偏监测方法在线监测电路控制

    川西南复杂高原山地风电基建的地质分析与可行性评估

    高家奇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川西南复杂高原山地环境下的大唐普格甘天地二期风电场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地质分析与评价,探讨在此复杂地质条件下开展风电基建的可行性和稳定性.通过地质特性分析、地震效应评估、不良地质现象调查及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试验,为该地区风电场的可持续建设和运营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研究结果显示,在川西南复杂高原山地环境下,虽然存在一些挑战性的地质问题,但整体上该地区具备开展风电基建的条件.然而,在实际建设和运营中仍需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以确保风电场的安全运行和环保目标的实现.

    高原山地风电基建地质分析可行性稳定性

    大容量风电场的并网方案及升压站设计优化

    王耒石戴云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1 座 300 MW风电场原并网方案为建设 3 座容量为 100 MVA升压站,将集电线路电压等级由 35kV升至 220 kV,经 3 回线路并入电网.为降低升压站建设成本,结合站址相对位置特点,将原方案中的 3 座升压站改为 2 座 35 kV开关站和 1 座 220 kV汇集站,大大降低送出线路长度,减少对侧站新建进线间隔数,降低出线部分投资.同时,将汇集站内 3 台 100 MVA主变压器改为 1 台 100 MVA双绕组变压器和 1 台 200 MVA分裂变压器,达到降低设备投资,减少占地面积的目的.

    风电场升压站汇集站优化设计

    基于无人机低空摄影技术的架空输电线路智能巡检方法

    刘宏杰陈泊远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巡检方法计算误差大,巡检效果差,为此研究基于无人机低空摄影技术的架空输电线路智能巡检方法.采用无人机作为图像数据采集设备,调节对应的飞行参数.将无人机的飞行高度与图像采集点的有效操作距离进行匹配,并获得其电力系统的图像.将图像进行预处理,消除图像因为光线误差等导致的干扰问题.合理选择无人机拍摄图像,根据具体的精度要求对图像进行加密处理,使得图像结构能够完成保存.通过端到端的方式对架空输电线路进行整体图像提取.运用 GPS采集地理坐标并转换为空间坐标,获得不同线段的端点位置,计算端点间距离得到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小组 5 计算距离与实际距离一致,能够准确识别出地物边界,误差为 0%,能够准确判断地物安全距离,提升巡检效果.

    无人机摄影输电线路巡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