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调研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调研世界
调研世界

徐志全

月刊

1004-7794

dysj@gj.stats.cn

010-68783991

100826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57号

调研世界/Journal The World of Survey and ResearchCHSSCD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调研世界》月刊是由国家统计局主管、中国统计学会主办的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该刊物依托全国统计系统庞大的调查和科研力量,坚持调研与实践融合,调研与创新互动,调研与成果共享,是调查信息的发布载体,科研成果的交流平台,决策管理的重要智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春寄语

    《调研世界》编辑部
    3页

    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研究

    国家统计局"新时期农民生活质量研究"课题组夏欢
    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衡量当前我国农村居民实际生活水平,本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客观结合的组合赋权法对 2013-2023 年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开展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实现历史性跨越.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持续改善仍存在短板弱项,需从夯实物质基础、改善生活环境、提升公共服务、强化精神文化建设等方面持续提升,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组合赋权

    金融科技如何驱动乡村产业振兴

    王定祥杜雨潼邓琳钰
    1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融科技的发展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本文基于 2013-2022 年省级层面数据,构建金融科技与乡村产业振兴指标,分析金融科技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总体效应、影响机制和异质性.研究表明:金融科技显著驱动了乡村产业振兴.提高乡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乡村金融资源配置结构和增强乡村金融资源风险管控是金融科技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三个重要影响机制;数字营商环境和数字政策环境在金融科技影响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研发创新水平较高地区的乡村产业振兴驱动作用更为显著.本文为政策制定者丰富了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乡村产业振兴的金融措施选择.

    金融科技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振兴数字环境

    数字经济赋能减污降碳效应——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巩红禹万艳曹昱亮
    2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数字经济引领绿色发展,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重提升的重要契机.本文基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这一准自然实验,选取 2006-2022 年 281 个城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从多维度实证研究数字经济的减污降碳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城市污染排放和碳排放协同降低,即存在减污降碳效应,在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成立.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促进环境规制强度、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从而提升城市的减污降碳水平.在区域示范类和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试点城市、中西部城市、资源型城市以及外围城市,数字经济的减污降碳效应更明显.本文的实证研究为数字经济助推全面绿色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数字经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减污降碳效应双重差分模型

    绿色溢价如何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基于演化博弈视角

    陈东景高广瑞
    4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厘清绿色溢价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的内在机理,有助于建立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本文构建企业、消费者与政府为参与主体的演化博弈模型,将绿色溢价作为重要博弈点,分析各参与方综合自身效益的行为决策,借助数值仿真技术模拟绿色溢价在"政企消"协同演化博弈中达成绿色转型均衡.机制分析发现,绿色溢价主要通过有效劳动力人均资本及社会效率水平的增长推动实现全社会层面的绿色转型,前者体现为社会环保意识的提升,后者则通过绿色溢价对于资源整合及产业升级的影响推动绿色转型.博弈研究发现,在政府有效监管下,企业及消费者借助绿色溢价这一中介能够实现自身效益最大化与社会绿色发展期盼的"双赢".

    绿色溢价绿色转型演化博弈绿色索洛模型

    中国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综合测度研究——基于综合评价和世界投入产出模型的双重视角

    都田秀佳
    5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结合综合评价和世界投入产出模型,利用WIOD与ADB-MRIO的拼接数据及国内宏观数据,采用加法及乘法合成混合的分层确权方法,构建我国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测度指标体系,综合测度了 2000-2022 年我国双循环运行情况.研究发现:我国双循环发展指数呈较快上升态势,国内大循环指数呈现"S型"结构特征,国际循环指数呈波动震荡态势.其中,国内大循环呈现一定主体作用,但拉动贡献并不稳定;经济循环的各环节发展速度、水平均存在较大异质性,两个循环的生产环节均提升较快,分配流通环节提升具有阶段性,消费环节提升较为艰难.此外,分行业看,服务业部门中间品的国际竞争力有所减弱,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程度加深,中间品的国内需求率和中间投入品的本国供给率均有所下降.因此,要继续提升两个循环的运行质量,生产端大力发展创新驱动、进一步扩大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规模,分配流通环节进一步促进生产要素流通、持续加强区域经贸合作,消费端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持续推进对外实际投资和境外经贸合作.

    国内国际双循环综合测度世界投入产出

    工作任务视角下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刘洁尹兴民纪建悦
    7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工作任务的视角,将制造业企业员工工作任务划分为常规操作型任务、非常规技术型任务和非常规社交型任务,探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不同工作任务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利用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首先,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常规操作型任务具有破坏效应,而对非常规技术型和非常规社交型任务具有创造效应.其次,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促进企业服务化转型和技术创新来减少对常规操作型任务的需求,并增加对非常规技术型和非常规社交型任务的需求.最后,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不同工作任务的影响在企业所处地区和要素密集度不同的条件下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为深入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就业效应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经验证据.

    数字化转型常规任务非常规任务劳动力就业

    社会调查访员身份与问卷质量预测

    马超贾朋
    8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访员身份视角探讨如何构建基于并行数据的质量控制体系和问卷质量预测模型.利用GPS、人脸识别等调查并行数据,本文首先从访问时长、访问负担和访员行为三个维度构建了CULS质量控制体系,并在多元回归框架下探讨了问卷质量的影响因素.问卷质量预测分析结果显示,基于质量控制指标和受访户特征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学生访员完访问卷质量,但对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完成问卷质量预测一致率较低.本文进一步探讨了预测模型构建中初始训练集和更新训练集大小对预测一致率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预测一致率随初始训练集和更新训练集样本量的增加而提高,更新训练集可以有效提高调查中期预测效果.本文结论对面访调查的访员遴选、质量控制指标构建、问卷质量预测和质量核查成本控制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并行数据质量控制预测访员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