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加工与模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加工与模具
电加工与模具

叶军

双月刊

1009-279X

10872258@qq.com djgmj@china-ntm.com

0512-67274541

215011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金山路180号

电加工与模具/Journal Electromachining & Moul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办于1966年,是我国特种加工和模具制造领域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技术刊物,主要报道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高能束加工、超声加工、快速成形和模具制造领域的设计研究成果、工艺应用技术、使用维修经验、产品开发信息和行业发展动态,是广大读者的忠实朋友,是交流学术成果的园地,是展示新技术、新工艺的舞台,是企业宣传产品、拓展市场、提高知名度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金属粉末床粘结剂喷射3D打印关键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衡玉花毛贻桅冯琨皓陶健全...
    1-1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金属粉末床粘结剂喷射 3D打印技术存在薄层铺粉难、粘结剂不匹配、初坯及烧结件密度低等问题,首先从原材料特征、铺粉机构及数值模拟等方面总结当前粉末铺展研究现状;接着阐述了粘结剂与粉床作用、粘结剂类型和性能以及残留问题的研究进展,指出优化粘结剂体系、限制残留物,有利于提升粘结剂喷射成形金属零件性能;然后介绍了烧结和浸渗等当前常见致密化方法,指出致密化过程中需考虑变形和精度控制,并通过热等静压、固溶和时效等后处理方法对零件孔隙及相组成进行调控;最后指出高精度、高性能和难成形材料打印是未来发展趋势.

    金属粉末床粘结剂喷射粉末铺展粘结剂致密化

    精密方孔电火花加工用方形电极的修正试验研究

    吴恩涛邱明波姚宗秀李景涛...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火花精修方孔所用窄长铜条电极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差、成品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电极修正方法,开展方形电极修正试验.对机加工电极进行检测后,对锥度小于 0.02 mm,直线度小于 0.05 mm的不合格电极开展电极修正试验,使电极直线度提高至0.02 mm,最后采用研磨夹具对电极进行精磨,使电极直线度小于 0.01 mm,表面粗糙度小于Ra1.6 μm.结果表明,对电极进行修正及精磨,方形电极的直线度与表面质量得到提高,可满足精密方形电极的要求,电极合格率提高至 60%以上.运用合格电极开展方孔电火花精修试验,方孔拐角精度和表面质量得到极大提高.方孔最小圆角半径为 0.04 mm,加工锥度为 0.03 mm,表面粗糙度为Ra2.219 μm.

    电火花加工方形电极电极修正电极直线度

    基于ARM+FPGA的电火花小孔机床数控系统设计

    张晨馨聂子龙蒋毅俞建峰...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阶段电火花小孔加工数控系统兼容性差、实时性低、模块冗余的缺点,设计开发了一款基于嵌入式ARM+FPGA架构的电火花小孔加工数控系统.将上位机的功能合理划分成多个功能模块,设计成不同的软件进程,并合理分配CPU资源,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实时性.上位机使用RS485总线直接与伺服驱动器通信,并直接计算出电机控制指令,通过工业以太网传输至FPGA输出脉冲信号控制电机和硬件设备,形成软数控系统.通过电火花小孔加工和电火花铣削试验表明,设计的软数控系统稳定可靠,加工效果良好.

    数控系统嵌入式电火花加工软数控系统

    水下电弧锯切割质量影响因子的研究

    蒋立杰李柯林王小卡顾琳...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船舶、石油等领域有大量结构部件需在水下拆解.现有的水下切割方法存在效率低、结构复杂、工具或电极损耗大等局限,亟需探索新的切割方式.高速电弧放电加工具有加工效率高、电极损耗率低等优势,在难切削材料的加工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基于高速电弧放电加工原理,设计水下电弧锯切割实验装置,并对该装置极间流场进行仿真,得到不同主轴转速下极间流体流动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系列实验开展电流形式、主轴转速和电流值等因素对切割质量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高速电弧放电切割可实现工件的高效水下切割.此外,使用脉冲电流切割时的切缝质量优于直流,增大电流会改善出口处切缝宽度;主轴转速过低会影响极间排屑效果,加工中宜采用较高转速.

    高速电弧放电加工水下电弧锯切割不锈钢锯片质量影响因子

    钛合金表面椭圆微坑阵列模板电解加工试验研究

    严政王天明李寒松房晓龙...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离子推进器织构化流道高效精密加工需求,开展TC4 钛合金表面椭圆形微坑阵列模板电解加工试验研究.通过电场有限元仿真,发现随着加工进行,微坑逐渐由矩形变为椭圆并最终变为近似圆形,而且微坑在椭圆短轴方向上增量要大于长轴方向.通过设计一种辅助支撑压紧装置以抑制非加工表面杂散腐蚀,研究了加工时间、占空比对微坑尺寸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加工电压 30 V、频率 2 kHz、时间 60 s、占空比 8%的优选参数下,可以实现椭圆形微坑阵列的高效高一致性加工,得到的平均深度为 98.04 μm,长轴和短轴平均宽度分别为198.25 μm和 186.84 μm.

    模板电解加工钛合金阵列结构椭圆形微坑杂散腐蚀

    《电加工与模具》征订启事

    37页

    基于离子液射流定域电沉积的微镍柱成形研究

    吴蒙华姜炳春贾卫平孙晓慧...
    38-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定域电沉积三维金属微结构的加工效率和质量,采用离子液射流定域电沉积方式制备直径 50~100 μm、高度 450~500 μm的微镍柱,探究了工艺参数对沉积速率、微镍柱直径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选定的参数范围内,微镍柱直径和沉积速率随着电压的增大同时增大,占空比对微镍柱沉积速率的影响高于对平均直径的影响,而脉冲频率对于微镍柱沉积速率影响不大.通过体式显微镜观察微镍柱微观形貌呈尖端效应,表明在阳极尖端半径对应区域和离子液射流范围内的共有区域具有电沉积定域性和优先性.合理控制阳极运动轨迹,调节参数为极间电压 4.4 V、占空比50%、脉冲频率10 kHz时,可获得轮廓平直、表面致密的直径为 61 μm微镍柱.

    离子液射流定域电沉积微镍柱成形工艺

    生物水凝胶激光加工工艺及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

    钱俊贺永徐丹泓张俊杰...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生物水凝胶增材制造无法实现精细结构打印的问题,采用激光加工对SA水凝胶和GelMA水凝胶进行实验,通过激光切割、激光雕刻等探究了激光加工生物水凝胶的机制及各参数对激光加工效果的影响,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分析HUVECs细胞在激光加工的水凝胶上的生长情况.实验表明,激光功率、进给速度等参数对于激光加工水凝胶的深度和表面质量有较大影响,细胞能够在激光加工的水凝胶上正常增殖,这可为生物医学相关应用提供有益的指导.

    生物水凝胶激光加工生物相容性细胞增殖

    激光熔覆制备WC增强镍基合金涂层研究进展

    徐良杰孙圣元刘子涵黄鹏...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化钨(WC)镍基合金涂层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高硬度等优异性能,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WC镍基合金涂层优势明显,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通过对激光熔覆制备WC增强镍基合金涂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WC增强镍基合金涂层的特性及其激光熔覆制备方法,其次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熔覆层性能改善措施和后处理技术,最后对WC增强镍基合金涂层激光熔覆制备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碳化钨激光熔覆镍基涂层后处理技术

    基于生物三维打印的体外药筛模型构建

    胡晨钰君盖可徐才哲周玉杰...
    56-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生物三维打印技术为基础,构建了一种体外三维模型药物筛选模型,并采用双向温控喷头挤出式的打印方式完成模型打印,将构成血脑屏障的两种细胞与天然水凝胶混合后层层打印,从而得到体外药筛模型.通过检测模型的弹性模量、微观结构及细胞特异性蛋白的表达,在功能上与空白对照组及二维细胞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空白组及二维细胞培养组,打印完成的体外药筛模型弹性模量稳定,内部形成适合细胞生长的多孔结构,证明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与结构稳定性,对于胰岛素分子的筛选中有着显著优势.

    生物三维打印血脑屏障药筛模型渗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