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加工与模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加工与模具
电加工与模具

叶军

双月刊

1009-279X

10872258@qq.com djgmj@china-ntm.com

0512-67274541

215011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金山路180号

电加工与模具/Journal Electromachining & Moul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办于1966年,是我国特种加工和模具制造领域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技术刊物,主要报道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高能束加工、超声加工、快速成形和模具制造领域的设计研究成果、工艺应用技术、使用维修经验、产品开发信息和行业发展动态,是广大读者的忠实朋友,是交流学术成果的园地,是展示新技术、新工艺的舞台,是企业宣传产品、拓展市场、提高知名度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纳米压痕技术研究进展

    张勤俭李正钊曹建国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纳米压痕技术是一门在微观尺度上测量材料力学性能的新兴技术,分子动力学模拟则可对抛光、超声振动、激光加工等工艺过程进行仿真,在研究加工过程中材料受微观粒子挤压、划擦及冲击等而变化的力学性能机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故总结了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纳米压痕技术的基本原理,对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纳米压痕技术的现状进行了综述.两种先进技术的有机结合,将极大地促进材料在微观尺度下的研究进程.

    分子动力学模拟纳米压痕技术蠕变硬度残余应力材料测量

    电火花加工中气泡与电蚀产物对阴极场强影响的仿真研究

    李振源马永琦王筌杨泽岱...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火花加工中不同放电位置产生的不同电极损耗形状,讨论了极间存在工作液、气泡、电蚀产物的情况下,火花击穿放电前阴极电场强度的分布情况,从而探究气泡对放电发生位置及电极损耗形状的影响.采用Maxwell软件进行电火花放电通道的静电场仿真,得到气泡、电蚀产物对放电发生位置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气泡对阴极表面具有保护作用,气泡越大,离阴极表面越近,场强越低,保护作用越明显;电蚀产物对阴极场强有增强作用,且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气泡周围区域电蚀产物浓度高,放电发生概率最大;静止的气泡可减少放电损耗,运动的气泡对电极损耗的影响取决于高放电概率,气泡的不同分布状态影响电极的损耗形状.

    电火花加工电极损耗气泡静电场仿真电蚀产物

    《电加工与模具》发表的多篇论文获评"优秀科技论文"

    《电加工与模具》编辑部
    16页

    微细电火花铣削加工电极损耗补偿研究

    聂子龙张晨馨蒋毅俞建峰...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火花铣削加工中的电极轴向损耗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放电脉冲个数检测进行电极损耗预测的网络模型,通过对加工参数、有效放电脉冲个数及实际电极损耗量的训练,在实际铣削过程中产生一个预测值进行电极轴向补偿;通过高速AD模块实时采集放电极间的电压信息反馈至FPGA,将电压数据缓存在异步FIFO中,通过滑动窗口算法识别有效放电脉冲个数;通过FPGA将有效放电脉冲数传至上位机,上位机采取相应的补偿策略进行平面铣削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补偿,能有效减少铣削加工中电极轴向损耗引起的平面误差并实现精密加工.

    电极损耗径向基函数有效放电脉冲数电极补偿

    气膜孔扩散结构分块成形加工中伺服轨迹修正算法优化

    崔英杰佟浩姚尧李勇...
    22-2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膜冷却孔用于保证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工作.带有复合角出口扩散结构的气膜冷却孔具有更好的冷却性能.采用棒状方形截面电极的电火花分块成形加工扩散结构是一种气膜孔加工新方法,具有工具电极成本低、工作液易于更新和可连续加工的工艺优点.针对电火花分块成形加工中保持微小放电间隙时的工具电极三维空间伺服进给轨迹误差问题,提出了加工轨迹误差修正算法,并通过实验重点优化了算法参数.典型气膜冷却孔加工的结果验证了轨迹修正算法可提高精度的有效性.

    气膜冷却孔电火花加工分块成形复合角扩散结构轨迹修正算法

    电极运动对电火花倒锥微孔加工及其电极损耗的影响研究

    陆晓华邱明波吴强王昌喜...
    28-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共轨喷油嘴的电火花倒锥微孔加工中,存在电极侧边损耗影响倒锥孔形一致性及流量稳定性等问题,通过在相同参数条件下选取电极端面损耗、加工效率、出口孔径尺寸、出入口孔径一致性指标四个加工效果参数,分析了电极丝的摆动、振动、上下伺服三个运动状态对电极损耗及零件加工的影响,得出电极各运动参数与电极侧面损耗之间的影响关系,为倒锥微孔放电加工的产品设计及加工工艺选取提供了参考.

    电火花加工微孔加工倒锥孔电极损耗

    扭转叶片整体叶盘旋转套料电解余量均匀化加工技术研究

    高伟正赵建社岳磊程新想...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扭转叶片整体叶盘广泛应用在航空发动机上,而旋转套料电解加工在整体叶盘叶间通道大余量高效去除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针对扭转叶片整体叶盘旋转套料电解加工后存在的余量分布不均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侧面间隙预测的变电压均匀化余量旋转套料电解加工方法,通过电场仿真确定侧面间隙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并开展了恒定电压与变电压旋转套料电解加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变电压加工后扭转叶片的最大余量差值由 1.63 mm降至 1.12 mm,余量分布情况得到显著改善,为后续叶片型面电解精加工奠定技术基础.

    扭转叶片整体叶盘旋转套料变电压余量分布

    钛合金微铣削辅助电解复合加工试验研究

    汪思鹏何亚峰郭魂魏志宏...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钛合金在NaNO3 电解液下易钝化而导致电解加工中断的问题,提出了钛合金微铣削辅助电解复合加工方法,首先设计了微铣削辅助电解复合加工工具,建立了复合加工深度轮廓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不同进给速度、主轴转速、加工电压对复合加工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参数中对复合加工深度和材料去除率影响最大的是进给速度,对轮廓定域性影响最大的是主轴转速.在进给速度3 mm/min、加工电压 24 V、主轴转速2000 r/min的试验参数下,加工获得的表面质量效果较好,加工深度轮廓试验曲线与数学模型达到了较好的吻合.

    钛合金微铣削辅助电解复合轮廓定域性单因素试验

    喷射电沉积电流密度对Ni/Co多层膜性能影响研究

    陈远龙朱嘉晨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多层膜因具有较高的硬度与良好的耐腐蚀性,有望成为性能更为优越的保护性镀层材料.采用喷射电沉积技术在 304不锈钢基体上制备了不同电流密度下的Ni/Co多层膜,分别对其微观结构、显微硬度和耐腐蚀性能等方面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较高电流密度下的喷射电沉积中,多层膜内主要存在面心立方结构和密排六方结构的晶体,且随着电流密度升高,Ni/Co多层膜表面微观形貌逐渐均匀完整,晶粒逐渐细化.当电沉积电流密度为 80 A/dm2 时,Ni/Co多层膜的自腐蚀电流密度为 5.428×10-7 A/cm2,显微硬度为 525.4HV,显示出优异的机械性能与抗腐蚀性能.

    喷射电沉积Ni/Co多层膜电流密度自腐蚀电位

    圆柱锂电池铝极耳超声波点焊工艺研究

    雷纪星张晓光汪炜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声波点焊技术是一种效率高、可靠性好且绿色环保的固相连接技术,是圆柱锂电池制造工艺的关键技术,但目前关于超声波点焊连接圆柱锂电池极耳和盖帽引片机制的研究较少.结合焊接过程仿真和试验论证,研究了超声波点焊连接电池极耳和盖帽引片的过程,主要分析了焊接压强和焊接时间的影响,及电池循环测试后焊接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焊接过程中,其他条件一定时,焊接强度随焊接压强和焊接时间的增大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焊接压强为 0.3 MPa,焊接时间为 0.04 s时,焊接的效果最佳,极耳的最大拉剪为 45.8 N;极耳焊接后制造圆柱锂电池,经过循环测试后,最佳工艺参数下焊接的极耳在循环测试后仍能保持较好的焊接质量.

    超声波焊接圆柱锂电池铝极耳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