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加工与模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加工与模具
电加工与模具

叶军

双月刊

1009-279X

10872258@qq.com djgmj@china-ntm.com

0512-67274541

215011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金山路180号

电加工与模具/Journal Electromachining & Moul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办于1966年,是我国特种加工和模具制造领域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技术刊物,主要报道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高能束加工、超声加工、快速成形和模具制造领域的设计研究成果、工艺应用技术、使用维修经验、产品开发信息和行业发展动态,是广大读者的忠实朋友,是交流学术成果的园地,是展示新技术、新工艺的舞台,是企业宣传产品、拓展市场、提高知名度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ZrB2-HfB2-SiC电火花加工蚀除特性研究

    于晴杨晓冬段晓明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ZrB2-HfB2-SiC作为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具有高硬度与高脆性的特点.采用传统机械加工方法,刀具磨损严重,加工效率低.电火花加工不受材料硬度和脆性限制,是加工ZrB2-HfB2-SiC材料的有效方法.但该复合材料具有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材料组分的不同作用机制导致其具有不同于电火花加工金属的材料蚀除过程和蚀除机制.利用高速摄像观测方法对电火花加工ZrB2-HfB2-SiC时的单脉冲放电材料蚀除过程进行研究,分析其蚀除机制.结果表明:该材料在放电蚀除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SiC纤维主要为断裂蚀除;放电凹坑形状不规则,且不同位置的放电凹坑形貌差异很大.通过电火花微小孔加工实验,验证了电火花加工ZrB2-HfB2-SiC的可行性,发现微细电火花加工时其具有明显的极性效应.

    ZrB2-HfB2-SiC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电火花加工蚀除

    镍基高温合金微细电火花加工实验研究

    齐旭东杜连明王蕾曲胜...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镍基高温合金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良好的抗氧化性和抗疲劳性,属于典型的难加工材料.微细电火花加工属于非接触式加工,无宏观切削应力,在高硬度、高强度、难加工材料加工中具有传统加工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以GH4169 镍基高温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开路电压、峰值电流、脉冲宽度和主轴转速等参数对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压从 60V增大到 100 V时,材料去除率增加了 81.7%;电容自 330 pF增长到 10 nF时,材料去除率增加了 19.7%;电阻自20 kΩ减小到 1kΩ时,材料去除率增加了 187%;提高主轴转速,可改善加工过程中蚀除产物的排出效果,进而增强加工的稳定性.

    镍基高温合金GH4169微细电火花加工工艺参数

    《电加工与模具》2025年征稿启事

    《电加工与模具》编辑部
    12页

    SiCp/Al复合材料内冲液电火花喷爆加工试验研究

    刘宇陈海静曲嘉伟刘炜航...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电火花加工小孔时,随着加工深度的增加,电蚀产物排出困难,影响加工效率.因此,设计了电火花喷爆加工下有内冲液和无内冲液的单因素对比试验,分析了内冲液作用下SiCp/Al复合材料电火花喷爆加工冲液压力、电极内径和SiC质量分数对小孔加工性能和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 3 MPa冲液压力下,采用内径 1.5 mm的管电极加工质量分数 55%的SiCp/Al复合材料,较无内冲液加工时,加工效率提高了 26.9%,电极相对损耗率降低了 29.6%,加工锥度降低了29.2%,表面粗糙度值降低了 19.2%.

    SiCp/Al复合材料电火花喷爆加工内冲液工艺规律

    微细电火花加工航空油嘴精密流量孔试验研究

    李冀霞罗金星柳荣俊刘丽丹...
    19-2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航空发动机油嘴精密流量孔的加工需求,分析了工具电极损耗变化过程,发现工具电极端部在稳定损耗状态下可加工多个微小孔.通过试验研究了开路电压、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及进给速度等工艺参数对微小孔加工的影响,得到最优加工工艺参数组合为开路电压 70 V、脉冲宽度 0.5 μs、脉冲间隔 3.5 μs、进给速度 10.0 mm/min.采用优化工艺参数加工出 18 个平均直径为(0.128±0.002)mm的油嘴零件,孔壁陡直无锥度,表面质量较好,满足精密流量孔的加工要求,验证了微细电火花加工工艺的可行性.

    微细电火花加工微小孔油嘴精密流量孔

    叶片进排气边电解加工双侧进液对冲流场设计与试验

    魏浩迪徐正扬王玉弟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叶片进排气边电解加工提出一种双侧进液对冲流场,开展了双侧进液对冲流场与传统单侧进液正冲流场的流场对比仿真,并采用设计的薄片试件开展电解加工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双侧进液对冲流场相较于传统单侧进液正冲流场在加工间隙内流速、压力分布更加均匀.试验结果显示,单侧进液正冲流场加工的薄片试件轮廓存在"偏头"缺陷,而双侧进液对冲流场加工的薄片试件缺陷得到较好的改善,精度为-0.034~0.044 mm,表面粗糙度为Ra0.367 μm,均优于单侧进液正冲流场.

    进排气边电解加工流场设计偏头

    基于电化学沉积的高性能Cu/Ag双层电极IPMC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试验

    杨晔朱家辰胡喜友王佳明...
    31-3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化学镀方法中金属电极厚度和均匀性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化学沉积与化学镀结合的方法,创新性地在银基电极上进一步沉积铜层,形成Cu/Ag双层复合电极,显著提升电极的厚度、均匀性及导电性.通过优化电化学沉积工艺参数获得最佳加工电压和时间,显著增强了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IPMC)材料在驱动过程中的性能稳定性与使用寿命.结果表明,Cu/Ag双层电极IPMC材料相较于单层Ag电极在直流电压下的电驱动响应性能提高 30%以上,且导电性与耐久性均得到显著提升,可为高性能IPMC人工肌肉材料的制备提供新思路.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电化学沉积镀膜电极

    运载火箭破裂膜片压敏结构飞秒激光加工试验研究

    徐世俊刘晓匡以武陈恺...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运载火箭纯铝型破裂膜片进行飞秒激光加工膜片压敏结构和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激光功率、扫描层数、刻痕宽度等因素对膜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采用飞秒激光加工可实现膜片刻痕深度方向的线性去除,且对膜片基材性能无显著影响,膜片性能与剩余厚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适当增加膜片刻痕底部宽度,能有效提高膜片性能的稳定性,研究成果有利于促进运载火箭增压输送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的提升.

    运载火箭破裂膜片飞秒激光压敏结构

    块体铁基非晶合金的激光粉末床熔融成形工艺研究

    何秀麟杨强王富李涤尘...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块复杂结构铁基非晶合金成形条件较为苛刻.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速率及扫描间距等工艺参数对Fe55Cr25Mo16C2B2 铁基非晶合金成形质量的影响,获得了优化的工艺参数,探究了激光粉末床熔融成形铁基非晶合金的裂纹产生机制,测试了不同工艺参数成形铁基非晶合金的显微硬度、非晶率、压缩性能及断口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采用最佳成形工艺参数制备的Fe55Cr25Mo16C2B2 非晶合金具有高显微硬度,但仍存在孔隙、裂纹缺陷及晶化现象.

    激光粉末床熔融铁基非晶合金非晶率显微硬度

    粉末高温合金FGH99电火花电解线切割复合加工试验研究

    印峻韩钊赵宝乐冯业飞...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粉末高温合金FGH99 的高效精密高表面质量加工,提出电火花电解线切割加工方法.首先开展了单向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FGH99 试验,研究了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和电压对加工效率、表面粗糙度和重铸层厚度的影响,在脉冲宽度 14 μs、脉冲间隔 15 μs、电压 30V的参数组合下可达到加工速度 58.41 mm2/min、表面粗糙度Ra3.628 μm和重铸层最大厚度 3.09 μm;基于此,开展了电解线切割精整加工试验,在电压 40 V、频率 40 kHz、占空比 25%、进给速度 3 mm/min的条件下获得表面粗糙度Ra0.3 μm.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电火花和电解线切割加工参数,可实现FGH99 材料的高效无重铸层加工,为航空发动机涡轮盘榫槽的高性能制造提供思路.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电解线切割加工涡轮盘榫槽粉末高温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