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疆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疆学刊
东疆学刊

徐东日

季刊

1002-2007

djxkybu@yahoo.com.cn

0433-2733633 2732551

133002

吉林省延吉市公园路977号

东疆学刊/Journal Dongjiang Journal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延边大学中朝韩日文化比较研究中心经国家教育部组织专家审核,于2001年4月2日被批准为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本学刊作为基地服务的学术期刊,为尽快提高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整体科研水平和参与国家、地方重大决策的能力,主要研究东方各国观念形态的文化,如文学艺术、伦理道德、宗教、哲学、政治、法律制度、企业文化以及其它人文科学,侧重中朝韩日文化比较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7-18世纪朝鲜王朝委巷文人诗社考辨

    严明王琳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委巷文人是一个与两班文人相对的概念,构成较为复杂,既有来自朝鲜朝中人阶层的译官、医官、画员等,也有来自于最底层的奴婢、胥吏等.学界认为,17-18世纪委巷文人诗社主要有:枕流台诗社、三清洞诗社、洛社、松石园诗社,但以上并非皆可称为诗社.其中枕流台诗社当改为枕流台唱酬;三清洞诗社当改为三清洞诗会;洛社虽非严格意义上的诗社,但是初具诗社的雏形,可以继续沿用该名称;松石园诗社是朝鲜王朝第一个正式的委巷文人诗社.委巷文人通过社集的方式联络感情、寻找阶层归属感,亦编撰了委巷诗人诗选,委巷文人社会力量的壮大与社集密不可分.

    17-18世纪朝鲜王朝委巷诗人诗社

    复数"他者":东亚殖民地"看"与"被看"的辩证——梅娘作品"他者"叙事的意义

    刘晓丽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亚殖民地文学中"他者"问题具有复杂性而且理论意义重大.通过对日本殖民东亚时期的作家梅娘作品中"他者"叙事的分析可以发现,东亚殖民地文学中"他者"叙事的理论意义在于打破了西欧殖民主义"西方与东方""自我与他者"的二元结构,它不同于后殖民理论的"逆写帝国",杰姆逊的"民族寓言",以及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等理论,打开了思考殖民地"他者"议题新的理论空间.

    他者东亚殖民主义伪满洲国梅娘

    安寿吉"满洲"时期作品中的"他者"认识

    李海英任秋乐
    18-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伪满洲国朝鲜作家安寿吉的作品中存在着对于"民族"的思考与认识,其相关作品中的"他者"(即"满洲人"和"日本人")叙事认识既是构成作家在"满洲"时期的现实认识的基础,也是朝鲜人在"满洲"探索生活方向的重要坐标.

    朝鲜作家安寿吉他者《水稻》《北乡谱》

    构建东北亚人文共同体的内涵、价值与实践之路

    谢菲菲张波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北亚人文共同体是基于地缘认同和文化认同开展人文交流所形成的区域性国际体系,其核心要义在于以人文交流为平台、以文明互鉴为思路、以民心相通为目标,实现不同国家间的对话与合作,从而为东北亚区域合作奠定民意基础.构建东北亚人文共同体丰富了东北亚共同体的时代意涵,是促进区域内国家发展的客观要求、维护区域安全稳定的重要基石,也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必然选择.在具体实践中,东北亚区域应从理念、主体、内容、方式四个层面多维推进,在理念上培养包容性区域共同体意识,在主体上坚持区域内多主体集体建构,在内容上加强东北亚文化主体性建设,在方式上探索官民并举的人文交流模式.

    东北亚人文共同体人文交流区域合作

    吴大澂奉使皇华行迹考

    高畅键张福有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吴大澂所著《奉使吉林日记》和《皇华纪程》,记录了"奉使"与"皇华"行迹、日程和事略."两度皇华"均为235天,分别为七、六个时段,载明了吴大澂"两度皇华"各时段的大致经历和时地、要务,对于研究吴大澂在东疆的重要建树和历史功绩具有重要意义.

    吴大澂奉使吉林皇华纪程东疆事典

    论唐代汉文化向新罗的传播

    杨润生李德山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朝时期,汉文化发展至顶峰,向海外传播和辐射的力度亦变得空前强大.新罗是朝鲜半岛国家中与唐朝关系最为特殊的国家,双方不仅保持着政治和经济上的密切联系,文化上的互动关系更是超越了前代以及同时代东北亚地区的其他民族和政权.新罗对以盛唐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的强烈追慕、借鉴和利用,以及在此基础上汉文化向朝鲜半岛的全面传播,不仅推动了新罗自身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而且对朝鲜半岛,乃至于日本列岛,均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唐代汉文化新罗传播

    20世纪初日本的东北亚商贸调查研究——以《清韩俄贸易视察报告书》为中心

    夏靖媛费驰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初,为争夺"满鲜"殖民权,日俄矛盾已然不可调和.为给日俄战争及战后的经济扩张做情报储备,日本军政官民对东北亚地区进行了各种调查活动.1903年5月到8月,日本函馆商业会议所接受农商务省的委托,前往中国及朝鲜半岛做商贸调查,并据此向日本政府提交了《清韩俄贸易视察报告书》.报告书表达了日商对殖民"满洲"的希冀,其提出的增开新航线、扶持海外日商、经营大连取代营口等建议,对日本制定日俄战后东北亚政策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日本东北亚经济调查《清韩俄贸易视察报告书》

    尹锡悦政府"对美追随"的权力逻辑——基于关系理论

    王晓波车永新
    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韩国长期扮演权力受者,让其误认为不安全的最大根源是自身力量相对周边大国薄弱.冷战后,韩国不仅内化了中等强国身份,而且借助周边大国的力量,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时积累权力资源、发挥影响力.中等强国身份要求韩国预测外部压力并加以适应.尹锡悦政府将"全球枢纽国家""全球战略同盟关系"作为韩国对外政策的总体目标和优先目标,是预测外部压力加以适应的体现.在关系理论视角下,韩美之间已经建立起权力交换的"人情"机制,"回报"规范要求韩国满足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的需求.通过权力交换机制,韩国不仅从个体、结构、关系三个层面获得权力资源,而且加入美国建立的"小多边"也为其提供了发挥影响力的平台.

    尹锡悦政府对美追随权力逻辑关系理论中等强国

    从韩国涉华民调来看韩国民众的对华认知

    李金辉金琳森
    6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韩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从2003年至2023年韩国涉华各类民调(民意调查)结果来看,韩国民众的对华认知呈现出负面倾向,这与不断深入的中韩关系严重背离.韩国"烛光革命"让世人看到了韩国民意对当政者及政策的影响力.在中美战略竞争态势日趋明显的情况下,韩国民调结果可能成为未来中韩关系稳定发展的潜在隐患,中韩两国都需要思考如何实现真正的"民心相通".韩国有关涉华民调数据显示,在未来中韩关系发展中"朝鲜因素"可能成为扭转韩国民众对华负面倾向的重要抓手.

    韩国涉华民调韩国民众对华认知民心相通中韩关系

    边疆民族地区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着力点

    赵刚朴今姬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这就要求在边疆民族地区必须认真开展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当下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以及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都深刻影响并决定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切入点.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探讨,不仅有利于揭示边疆民族地区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同时亦有助于从边疆民族地区的宏观视阈出发,分析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着力点与落脚点.

    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发展实际民族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