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断块油气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断块油气田
断块油气田

孔凡群

双月刊

1005-8907

dkyqt@vip.163.com

0393-4820093

457001

河南省濮阳市中原路157号

断块油气田/Journal Fault-Block Oil and Gas Fiel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唯一一份专门研究断块油气田的综合性刊物。主要介绍断块油气田勘探开发,钻采工艺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旨在提高断块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水平,促进石油工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塔里木盆地先巴扎地区走滑断裂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马海陇蒋林姜应兵王震...
    266-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开展了麦盖提斜坡先巴扎地区断裂的精细解析,明确了走滑断裂特征、形成期次、成因机制等,结合邻区含油气地质条件,探讨了奥陶系走滑断裂的含油气性,预测油气富集模式.研究发现,研究区发育北东向、北西向、近南北向、北东东向等4组走滑断裂体系,主要经历了 5期构造活动,形成了 5个构造层:加里东早期发育北东向、北西向正断裂(基底构造层);加里东中晚期受西昆仑造山运动影响,部分正断裂继承活动,形成左行左阶北东向、右行左阶北西向走滑断裂(下构造层);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受阿尔金造山运动影响,形成1条左行左阶北东东向走滑断裂(中构造层);海西晚期北东向、北西向走滑断裂继承活动,同时新形成色力布亚逆冲断裂的近南北向伴生断裂(上构造层);喜山早期沿古近系膏泥层发育叠瓦状逆冲断裂及在喜山晚期发生整体掀斜(顶构造层).基于邻区含油气特征,认为该区沿断裂带发育加里东中期Ⅰ-Ⅲ幕岩溶缝洞型储层,与上覆志留系泥岩形成储盖组合,海西晚期来自麦盖提斜坡西北部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的远源油气沿先巴扎断裂带向走滑断裂调整聚集成藏.其中,断穿基底的奥陶系北东向张扭走滑断裂的储集性能优于其他走向断裂,含油气条件最优越,值得探索.

    碳酸盐岩走滑断裂构造演化先巴扎塔里木盆地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天然气成因及分布特征

    徐田武张成富杨斌张洪安...
    276-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东濮凹陷高热演化程度区天然气成因复杂,天然气富集规律及勘探潜力认识不清等问题,文中利用聚类分析、生烃模拟实验等手段,对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濮凹陷存在油型气、煤成气及混合气3大类天然气.其中:油型气包括低熟油型气(Ro介于0.5%~1.2%)、中熟油型气(Ro介于1.2%~1.6%)和高熟油型气(Ro介于1.6%~2.0%),依次分布于构造顶部、斜坡带、洼陷带;煤成气Ro介于2.0%~3.0%,包括源外高熟煤成气和源内高熟煤成气;而混合气主要分布在高热演化烃源灶的大断裂周围.通过对主力生气区分析发现,油型气和煤成气对应的烃源岩主力生气深度分别介于4 000~5 000,5 000~7 000 m,空间上具有接力特征.东濮凹陷天然气富集程度与生烃洼陷的热演化程度关系密切,中、高热演化洼陷(Ro介于1.0%~3.0%)将是渤海湾盆地和东濮凹陷未来天然气勘探的重点领域.

    油型气煤成气主力生气区天然气富集东濮凹陷渤海湾盆地

    断缝体识别及储层发育模式——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玛东地区百口泉组为例

    胡张明胡明毅喻意焦树江...
    283-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断缝体是一种新的储集体类型.它是由断层、褶皱所伴生的裂缝与基质孔共同构成,具有立体不规则孔缝特征的构造地质体.断缝体包括断层滑动面、破碎带及诱导缝,既是致密砂砾岩油气藏富集的主要因素,又是钻井风险防控及储层精准改造的关键因素.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玛东地区百口泉组致密砂砾岩储层具有埋深较大、岩性致密、非均质性强、异常压力高、压裂改造难度大等特征,其断缝体刻画成为制约油气效益开发的技术难点.文中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玛东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致密砂砾岩储层裂缝为研究对象,在地震、岩心、成像测井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从不同尺度精细描述了裂缝响应特征及断缝体储层发育模式.通过钻井资料及压裂资料分析,断缝体识别方法得到了验证,同时也为油田地质工程一体化效益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断缝体致密砂砾岩百口泉组玛东地区准噶尔盆地

    陆相断陷咸化湖盆细粒沉积岩特征及沉积环境——以泌阳凹陷核桃园组H3Ⅲ亚段为例

    金芸芸李艳然李圯黄帅博...
    289-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泌阳凹陷作为国内典型的陆相断陷咸化湖盆,在古近系核桃园组三段广泛发育细粒沉积岩.文中利用长井段连续取心资料以及薄片观察、二维XRF扫描、XRD分析、扫描电镜以及地球化学测试等手段,以矿物组分、沉积构造和粒度作为主要依据,把泌阳凹陷H3Ⅲ亚段细粒沉积岩划分为9种岩相类型,其中纹层状混合质页岩、纹层状长英质页岩是发育类型最多的细粒沉积岩;通过Mg/Ca、Al含量、Ti含量、(Fe+Al)/(Ca+Mg)、P/Ti、Sr/Ba和V/(V+Ni)等地球化学指标的垂向变化及岩相组合来分析沉积环境的演化特征.泌阳凹陷H3Ⅲ亚段沉积环境是半深湖—深湖环境,水体盐度为半咸水—咸水,陆源输入总体较强,气候变化相对较大,从下到上经历了干旱、干湿交替、湿润以及干旱的气候变化.岩相的垂向变化受气候、陆源输入、水深、水体盐度的影响,气候、陆源输入、水深决定了长英质矿物和黏土矿物的含量,而碳酸盐矿物的含量主要受到水体盐度和气候的影响.

    细粒沉积岩混合质页岩长英质页岩核桃园组泌阳凹陷

    川西地区雷口坡组气藏气源分析与成藏模式

    李智李双建王濡岳张磊...
    299-307,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以地震、钻井、岩心、气体组分及同位素等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川西地区不同构造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的气藏特征,划分了天然气来源,明确了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表明:根据天然气组分特征差异,可将川西地区雷口坡组气藏划分为烷烃体积分数略低、H2S和CO2等非烃体积分数略高的山前隐伏构造带,以及烷烃体积分数略高、H2S和CO2等非烃体积分数略低的山前坳陷带;根据天然气烷烃同位素特征差异,山前隐伏构造带可划分为δ13C2偏轻、同位素倒序分布的石羊镇、鸭子河构造和δ13C2偏重、同位素正序分布的金马构造;山前坳陷带可划分为δ13C2偏轻、碳同位素值正序分布的新场构造和δ13C2偏重、碳同位素值正序分布的永兴、马井构造.基于天然气运移条件和成藏模式分析认为:石羊镇、鸭子河构造天然气来源于龙潭组和雷口坡组烃源岩;金马、马井构造天然气来源于龙潭组、雷口坡组和马鞍塘组烃源岩;新场构造天然气来源于雷口坡组烃源岩,顶部部分层段由马一段石灰岩供烃;永兴构造天然气来源于马二段页岩.油气成藏模式和断层发育规模是控制川西地区不同构造雷口坡组气藏特征及天然气来源差异的主要因素.

    同位素特征运移条件成藏模式雷口坡组川西地区

    川东地区茅口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钟佳倚王尉刘冉李阳...
    308-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阐明川东地区茅口组储层特征,厘清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基于野外露头、钻井岩心以及大量测井资料,开展了川东地区茅口组储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亮晶颗粒灰岩、颗粒云岩与细—中晶白云岩为川东地区茅口组主要储集岩;2)溶洞与裂缝在石灰岩和白云岩中均有发育,孔隙主要分布于细—中晶白云岩中;3)茅口组储层主要分布于茅二a,b亚段,平面上受到颗粒滩及断裂带的控制;4)颗粒岩为茅口组储层提供了物质基础,是形成储层的最重要因素,断裂系统决定了储层的最终分布,表生期岩溶以及白云石化作用形成了大量储集空间,是改善储层质量的关键.研究认为,邻水-丰都一带沿15#基底断裂分布的茅二a,b亚段地层中的颗粒滩可以作为重点勘探开发目标.

    石灰岩储层白云岩储层主控因素茅口组川东地区

    地震子波分解与重构技术在薄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何幼娟马洪涛邓锋孙力...
    319-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T813K-TK715井区是塔河油田的重点含油气井区,多口井在石炭系油气显示活跃,但砂体展布不明.在地震资料上,T813K-TK715井区储层响应特征不明确,且石炭系卡拉沙依组不整合面强反射屏蔽下伏储层反射信息,使得剥蚀线附近地层圈闭难以刻画.文中结合工区地质特征,建立二维地震和楔状地层模型,应用正演模拟技术得到正演模拟结果,利用子波分解与重构技术对正演模拟结果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子波分解与重构技术有效压制了石炭系卡拉沙依组不整合面强反射,削弱了其对下伏砂体反射的屏蔽作用,增强了地层底部反射的连续性,并且提高了地震剖面识别尖灭点的精度,为塔河油田T813K-TK715井区识别强反射屏蔽背景下的薄砂体及地层尖灭点提供了新思路及技术支撑.

    子波分解与重构正演模拟尖灭点识别卡拉沙依组

    矿场气藏工程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

    蔡珺君彭先杨长城李隆新...
    326-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内新发现的天然气资源多元化和复杂化,矿场气藏工程技术研究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亟需破解难题的新理念、新发展、新实践.文中根据矿场气藏工程技术"实用性""针对性""科学性"的基本技术原则,通过调研分析,阐述了矿场气藏工程技术提出的背景,对比了 目前矿场气藏工程技术的研究范式及其特点、不足和研究前景,展望了矿场气藏工程技术未来的发展空间,探讨了提升矿场气藏工程技术研究的途径,以及提高气藏工程技术的矿场适用性对复杂气藏科学开发的重要意义.

    气藏工程技术矿场提升实践实用性

    砂砾岩尺寸及密度对压裂缝网扩展的影响

    吕振虎张传新陈小璐杨刚...
    337-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乌尔禾组砂砾岩特征及其对压裂缝网扩展的影响,文中综合岩心、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等多种数据,通过砂砾岩离散模拟,明确了砾石线密度、砾石等效半径对压裂缝网扩展的影响,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优选对砂砾岩敏感的常规测井,建立砾石线密度和等效半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JL2井区乌尔禾组砂砾岩储层中天然裂缝不发育,砾石大小和密度是影响水力压裂缝网扩展的重要因素.水力压裂缝遇到砾石时,缝网扩展形态可分为终止延伸、偏转转向和切穿砾石3种类型;乌尔禾组砾石线密度为10~16个/m,砾石等效半径为16~24mm;优选对砂砾岩敏感的声波时差、补偿中子和自然伽马曲线,建立砂砾岩特征参数预测模型,据此预测的结果与成像测井、岩心解释的砂砾岩特征参数一致,为乌尔禾组砂砾岩压裂层段优选和施工参数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砂砾岩成像测井水力压裂数值模拟准噶尔盆地

    不同岩性储层裂缝封堵规律实验

    俞天喜孙锡泽陈强陈江萍...
    345-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确不同岩性储层裂缝封堵规律对提高暂堵压裂成功率至关重要.通过井下全直径取心、劈裂造缝、激光扫描和3D打印,制作了不同岩性储层水力裂缝模型,并基于自主研发的高承压裂缝封堵系统,开展了裂缝封堵实验,获取裂缝封堵体和泵注曲线.结果表明:1)缝宽为1 mm时,使用小粒径颗粒和粉末可实现砾岩、砂岩和火山岩裂缝缝内有效封堵,封堵速度快、稳定性高;2)缝宽不大于4 mm,砂岩和火山岩裂缝存在多点封堵现象,封堵体需反复突破与重构;3)缝宽大于4 mm,砾岩裂缝内纤维与颗粒可高效架桥封堵,砂岩和火山岩裂缝内需纤维累计挂壁达到一定量之后,才能实现颗粒架桥;4)砾岩储层裂缝封堵最快,砂岩储层裂缝封堵用液量约为同缝宽砾岩储层裂缝的2倍.

    岩性暂堵砾岩砂岩火山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