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谭艺玲

双月刊

1674-1757

dldrq@126.com;dldrq@xihari.com

029-84221423

710077

西安市西二环北段18号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Journal Power Capacitor &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电力电容器行业唯一在全国发行的电工技术类专业期刊。本刊连续十年入选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现已全文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加入中国期刊网。主要栏目有:论文、设计和研究、制造技术、试验研究、使用与维护、综述、专题讲座、问答及消息报道。主要读者为从事电力电容器科研、设计、运行及相关的原材料,配套件厂家的工程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起220 kV CVT额定输出容量校核异常的处理分析

    丁涛杨雷王献军华隽...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发现的一起220 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额定输出容量30 VA与设计值50 VA不一致的问题,介绍了问题发生情况及产生原因.基于CVT的误差理论,得出准确度和温升指标与CVT的额定输出容量强相关的结论,并通过准确度试验、型式试验两者相结合来校核CVT额定输出容量.逐台进行了准确度试验,对30 VA规格的CVT按照50 VA开展了产品型式试验,重点关注温升、准确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0 VA规格的CVT符合 50 VA额定输出容量的要求.最后更新了CVT铭牌的额定输出容量参数,投运后运行正常.本文为CVT额定容量校核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额定输出容量负载误差准确度温升

    柔直阀段测试平台谐波电流分析及调制方法影响研究

    陈名涂小刚徐鸿陈小平...
    78-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柔直阀段测试平台是对换流阀功率模块电气应力等效测试重要手段,本文依据阀段测试平台拓扑及调制方法分析电感电流谐波产生机理,研究固定值调制和平均值调试两种方法的电感电流直流分量、2 次谐波和 3 次谐波与基波比例解析表达式,提出基于平均值调制的 2 次谐波电流抑制方法.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仿真平台对两种方法建模精度和控制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调制方法谐波电流解析表达与仿真结果差别小于 7.9%,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平均值法相较于固定值法能有效降低 2次谐波电流 50%,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谐波电流调制策略抑制方法

    海拔2500m地区±800 kV特高压阀厅空气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特性

    马旭东包正红耿江海张成磊...
    88-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获得 2 500m海拔以上的±800 kV特高压直流工程送端阀厅的内部设计尺寸(汉语是半句话,用句号不太合适,请作者检查).本文在 2 500m海拔的西宁高海拔试验基地,采用升降法开展了相间和相对地间隙的放电特性试验,得到了典型间隙的操作冲击放电电压U50,并给出了放电电压与间隙距离的拟合公式.试验结果表明:空气间隙类型决定其放电特性曲线的增长率的不同,电极上均压球电极曲率半径的增大可以显著提高间隙的操作耐受能力,而针对同一种空气间隙来说,正向操作冲击电压施加的电极部位不同会直接导致放电特性曲线的不同.

    特高压直流阀厅典型空气间隙操作冲击放电试验

    基于Hexverter的AC/AC系统交流不对称故障控制策略研究

    张翀张嘉楠张迪刘盼盼...
    98-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六边形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hexagonal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Hexverter)作为一种新型的AC/AC功率变换器,在未来海上风电场并网及低频输电技术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解决Hexverter在电力系统不对称故障工况的稳定运行,文章首先对Hexverter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简要介绍,并对其支路电流、支路功率进行分析.然后,研究其AC/AC系统交流侧不对称故障工况下的控制策略,基于理论推导部分得出的Hexverter六个支路间功率分布的规律(即不相邻的三个支路功率分别相等的特征),设计了子模块电容电压均衡控制方法,共包含两部分控制,分别为六个支路间子模块电容电压均衡控制和每个支路内部n个子模块电容电压之间的均衡控制.考虑到支路电流含有两侧交流系统不同频率成分,基于比例谐振控制器,提出了一种对支路电流直接进行控制的方法.最后,通过算例中稳态工况与故障工况研究分别对其工作原理和文中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二次侧交流系统发生BC相短路故障期间,整个系统保持稳定运行,各个子模块电压始终保持均衡,仿真结果验证了文中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交流不对称故障比例谐振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环流子模块电压均衡

    中压输电线路1 kHz高频融冰优化分析

    潘一帆周羽生周文晴刘应杰...
    106-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压输电线路冬季覆冰范围广,由于线路长度较短,采用直流和工频交流融冰困难,导致断线、倒杆和冰闪跳闸事故频发.本文提出在中压输电线路采用1 kHz高频融冰的方法,分析了不同高频融冰接线方式、线路分布参数以及无功补偿对融冰效果的影响及其可行性.以LGJ-240/30导线为例,在频率 1 kHz电流 762 A作用下,融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较短线路,在线路长度不超过36.3 km时,融冰时间受分布参数的影响产生的差值小于1%,可以忽略不计;结合10 kV线路绝缘耐压水平,采用频率1 kHz的交流融冰适合于供电半径小于5km的短线路,且应采用三相短路的融冰接线方式和分段串联电容补偿措施,可满足线路绝缘水平,有效降低融冰电压和融冰电源的容量.

    高频激励融冰中压输电线路介质损耗电流趋肤效应无功补偿

    基于熵值度量数据混淆加密度的智能电力计量系统设计与开发

    谢辉杜卫华唐胜飞周菁菁...
    114-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满足数据加密传输要求的智能电力计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是能量互联网优化运行以及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关键.分析现有电力计量系统特征及能量互联网运行需求,提出能源互联网环境下智能电力计量系统的基本架构;建立熵值度量数据混淆加密度模型,确立智能电力计量系统中数据混淆加密方法;分析STM32 与BC28 等主要元器件以及典型云服务经济技术指标,给出智能电力计量系统中各部分子系统实现方法;以新疆南部某城市区域部分用户为算例,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智能电力计量系统设计与开发方法的可行性.

    电力计量熵值度量数据混淆加密

    基于可控变压器的新能源暂态过电压抑制方法

    任冲柯贤波程林夏川淋...
    123-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高比例新能源直流外送系统发生直流故障时,系统无功扰动大但新能源无法提供有效支撑,导致系统电压水平上升,近区新能源消纳水平和直流外送功率相互影响制约.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控变压器的新能源暂态过电压抑制方法,利用直流电源控制变压器铁心饱和程度,使其具备类似磁控电抗器的无功补偿功能,从而抑制新能源机端过电压.首先论证了变压器作为感性无功源的可行性及可控性,建立了基于励磁电流调节的变压器可控电抗的数学模型并设计了变压器励磁控制系统,使变压器可以根据系统的电压水平自动控制铁心饱和程度,以改变自身的无功功率从而抑制过电压.最后以青新疆电网天中直流近区新能源为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特高压直流暂态过电压磁饱和变压器无功补偿

    液态金属电池串联复合均衡模式的研究

    魏晓东黄青丹饶锐黄慧红...
    130-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液态金属电池是一种新型储能电池,具有大容量、大充放电电流、长寿命等特点.本文介绍了液态金属电池的原理,通过实验获得了电池的充放电特性,根据电池充放电电压低、平台期长等特点,提出了电池串联复合均衡模式.以 4 个电池为基本单位组成电池小组,采用电阻式被动均衡电路实现组内单电池均衡,利用电感转移电路设计了主动均衡,实现电池组间的均衡,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电池组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下的均衡策略.对 24 个电池的串联电路利用设计的复合均衡模式进行了实际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均衡模式可以实现多电池串联均衡,为电池管理系统(BMS)的开发打下了良好基础.

    液态金属电池复合均衡主/被动均衡电路

    基于多特征融合和SVM的串联电弧故障检测方法

    郭敏吴宁郭小璇卢健斌...
    13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的传统电气保护装置无法对串联电弧故障进行有效检测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和改进SVM的串联电弧故障检测方法.首先,通过搭建电弧故障平台进行电弧实验,获得典型负载在电路正常运行及发生电弧故障时的电流信号;然后,对采集到的电流信号进行时域、频域和时频域分析,构建串联电弧特征指标集;最后,将串联电弧特征指标集作为SVM的输入向量,并利用粒子群算法对SVM进行优化,提高分类模型的准确率.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所提方法进行串联故障电弧识别的准确率达到 95%以上.

    串联电弧故障识别特征提取支持向量机粒子群算法

    轨道交通接触网停电作业接触式验电器仿真研究

    刘家杨一航符冠雄刘斌...
    150-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轨道交通中,接触式验电器用于接触网停电作业中检测接触网是否停电,以确保作业地线的正确操作和检修工作安全进行.接触电极作为接触式验电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验电信号的采集.为研究接触式验电器的接触电极结构对验电结果的影响,以GSY-II型 27.5 kV交流验电器和ZGD型 1 500V直流验电器为例,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并仿真研究了接触电极形状和长度的改变对验电结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对于交流验电器,改变接触电极形状为圆钩型和V型,内部电路的感应信号电压分别变化了 3.1%和 2.3%,该变化对验电结果影响较小;增加接触电极长度会提高感应信号电压,从而提高验电灵敏度.对于直流验电器,其接触电极形状和长度改变后,内部电路的信号电压保持不变,因此接触电极的形状和长度不影响验电结果.仿真结果为设计和优化验电器结构提供了参考依据.

    接触网停电作业接触式验电器接触电极信号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