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大连工业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大连工业大学

刘贵伟

双月刊

1674-1404

xuebao@dlpu.edu.cn

0411-86323650

116034

大连市甘井子区轻工苑1号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Dalian 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原《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创刊于1981年,是大连工业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 本刊以服务社会,促进学术交流及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为目的。刊文内容涉及基础科学、化工、纺织、生物、食品、机械、自动化、信息工程等领域。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同时进入21个分文摘或数据库、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IP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等作为来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仿生乳脂球乳液的性质及体外模拟消化

    李晶崔梦姣钱方牟光庆...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富含脂肪球膜(MFGM)成分的Himlar7500乳清蛋白粉,使用大豆油制备了一种与母乳脂肪球结构相似的模型水包油乳液。贮藏实验和模拟体外消化实验比较了婴儿配方奶粉、母乳与制备乳液的氧化稳定性和消化差异。通过对粒径分布相似度比较,筛选出4%的MFGM材料、剪切速率12 000 r/min、均质压力35 MPa下和40%大豆油制备的水包油乳液,粒径呈双峰分布,与母乳粒径分布相似。60 ℃贮藏实验中,制备的乳液初始电位-39。36 mV,12 d后仍为-35。60 mV,变化程度小于母乳和奶粉。12 d内,粒径、过氧化物和硫代巴比妥酸值变化较小,均证明该乳液具有良好的氧化稳定性。在消化实验中,乳液的脂肪酸释放率为61。53%,虽然低于母乳(78。56%),但与奶粉(66。09%)无显著差异,并且表现出与母乳类似的脂肪酸释放规律,证明该模型乳液与母乳有很好的结构相似性。

    乳脂肪球膜脂肪球稳定性水包油乳液

    生孢噬纤维菌内切葡聚糖酶的异源表达及CBM6对其酶学性质的影响

    盛钧美荆晓凤王继伟陈晓艺...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切葡聚糖酶是纤维素酶系的重要组分之一,但大部分内切葡聚糖酶酸碱耐受性较差。为挖掘新型内切葡聚糖酶,本研究从生孢噬纤维菌CX11基因组中克隆了一个内切葡聚糖酶基因Sm_1350。该基因大小为2 196 bp,编码732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包含一个分泌信号肽、GH5催化结构域、6家族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CBM6)和一个C末端结构域(CTD)。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Sm_1350在不同碳源条件下的相对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m_1350在纤维二糖和滤纸培养基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在葡萄糖培养基中的表达水平,推测其在CX11降解纤维素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本研究构建了Sm_1350及其3种截短突变体,分别为Sm_1350、Sm_1350-GH5-CBM6、Sm_1350-GH5和Sm_1350-CBM6,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异源表达。结果表明,去除CTD结构域明显提高了目的蛋白的可溶性表达水平。以CMC为底物时,Sm_1350-GH5-CBM6与Sm_1350-GH5酶活力分别为(7 000。00± 50。00)U/g和(2 542。73±35。03)U/g,表明去除CBM6降低了Sm_1350-GH5对可溶性多糖的水解能力。酶学性质分析结果显示,Sm_1350-GH5-CBM6与Sm_1350-GH5均有较好的pH稳定性,去除CBM6结构域只改变了Sm_1350-GH5的最适温度,对最适pH以及温度稳定性没有产生影响。此外,Sm_1350-CBM6具有较强的几丁质结合能力,在蛋白纯化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内切葡聚糖酶生孢噬纤维菌CBM6结构域酶学性质

    纳米木质素颗粒/海藻酸钠复合膜的制备

    何琪陈凯万周原野李海明...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流延法制备纳米木质素颗粒/海藻酸钠复合膜以解决纯海藻酸钠薄膜机械性能和阻隔性能差的问题,探讨了不同体积比的纳米木质素颗粒对纳米木质素颗粒/海藻酸钠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复合薄膜中纳米木质素颗粒含量的增多,其热稳定性和紫外吸光度有所提高,平衡含水率和水蒸气透过率明显降低,24 h后其水蒸气透过率仅为对照组的1/3。纳米木质素颗粒的加入,赋予了该复合膜良好的紫外线阻隔性能和气体阻隔性能,可用于果蔬等农产品保鲜。

    木质素海藻酸钠阻隔性能复合薄膜保鲜

    氧化锌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形貌调控

    张梦谭凤芝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制备形态均一、形貌良好的氧化锌纳米纤维,通过改变前驱体溶液的溶剂体系和煅烧温度,对静电纺丝方法制备出的纳米纤维进行微观形貌调控,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衍射仪、全自动气体吸附仪等对制备的氧化锌纳米纤维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当乙酰丙酮/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溶液作为前驱体溶液中的溶剂组分、热处理温度为500 ℃时,所得氧化锌纳米纤维形貌均一,纤维直径约为200 nm,呈现出均匀的颗粒堆积状,比表面积约为9。03 m2/g,氧化锌纳米纤维对紫外光有着优异的吸收性能,且禁带宽度可达3。18 eV。

    氧化锌纳米纤维静电纺丝形貌调控

    用于可见光降解甲基橙的ZnIn2S4/CaIn2S4光催化剂性能

    杨方玉董晓丽郑楠王宇...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一步水热法构建了ZnIn2S4/CaIn2S4(ZIS/CIS)异质结光催化剂。通过XRD、SEM、DRS、电化学测试等表征研究此异质结光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形貌、光学性质及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在模拟可见光下考察其对甲基橙的降解效率。实验结果表明,ZIS/CIS异质结材料对甲基橙的降解效果明显优于CIS和ZIS。ZIS摩尔分数为30%的复合样品具有最佳的甲基橙降解效率,60 min内达到95。54%,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异质结光催化剂硫铟钙硫铟锌甲基橙

    铁氮共掺杂活性炭混合基质膜的制备及其水处理性能

    谭昕阳王冠龙张秀芳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膜分离过程存在选择性与渗透性的矛盾问题,无法有效去除尺寸小于膜孔的污染物。将铁氮共掺杂活性炭(FeNCs)填充入聚偏二氟乙烯(PVDF)基质中制得一种具有过硫酸氢盐(PMS)活化能力的混合基质膜(FeNCs@PVDF)。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拉曼等表征来测试膜的物理化学特性。以苯酚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FeNCs@PVDF在PMS活化辅助下的水处理性能。结果表明,FeNCs@PVDF耦合PMS活化可以有效去除苯酚,且FeNCs填充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催化膜性能。FeNCs填充度为50%的FeNCs@PVDF对苯酚的去除率分别为单独PMS氧化以及单独膜分离的4。8和3。6倍。FeNCs@PVDF催化膜在较宽的pH范围(3~12)内均保持高性能。

    铁氮共掺杂活性炭混合基质膜过硫酸氢盐活化

    自交联疏水型丙烯酸树脂乳液的制备及性能

    郭鑫刘晔徐英男侯传金...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备了封闭单体,并以丙烯酸十八酯(SA)、封闭单体、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IBOMA)为主要原料,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831)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为乳化剂,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自交联疏水型丙烯酸树脂乳液。通过红外光谱、粒径、DSC、热重分析等对封闭单体及丙烯酸树脂乳液进行了表征,利用扫描电镜对丙烯酸树脂处理后的织物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封闭单体解封温度,测定了织物表面的接触角及滚动接触角,研究了封闭单体用量及温度对织物表面丙烯酸树脂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封闭单体的解封温度为87 ℃,当封闭单体质量分数为6%时制备的丙烯酸树脂乳液性能稳定,在织物表面接触角可达132。4°,防水性能良好。

    自交联丙烯酸树脂乳液聚合疏水

    Fe3O4/CuCo2S4复合物活化过硫酸一氢盐对有机染料的去除作用

    陈晓晗孙德栋马红超宋英博...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水热法制备了Fe3O4/CuCo2S4复合催化剂,利用SEM、XRD、EDS对0。25-Fe3O4/CuCo2S4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复合催化剂活化PMS降解染料废水的效能。实验结果显示,在室温条件下,加入200 mg/L PMS、125 mg/L催化剂,20 mg/L RhB在40 min内去除率达到99。5%。自由基淬灭实验表明,Fe3O4/CuCo2S4活化PMS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硫酸根自由基和单线态氧等活性物质均参与了RhB降解过程。回收实验表明,4次循环使用后RhB的降解率仍能达到94。2%,表明Fe3O4/CuCo2S4复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可重复利用性和优异的催化活性,易于回收。Fe3O4/CuCo2S4可用于有机物水污染的处理。

    非均相催化过硫酸一氢盐尖晶石硫化物四氧化三铁罗丹明B

    基于一磷酸腺苷的RAFT接枝棉织物的结构和阻燃性能

    李娜王晓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方法,基于纤维基二硫代酸酯类RAFT链转移剂(Cell-CTA),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以改性一磷酸腺苷(AAMP)为阻燃单体,在纯棉织物上进行RAFT接枝聚合改性,制备了接枝阻燃棉织物(Cell-g-PAAMP)。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拉曼光谱等方法对Cell-g-PAAMP的化学结构、表面形貌及其燃烧后残炭的形态和石墨化程度进行了表征。采用热重分析仪、数显氧指数测定仪、织物强力仪、透气性能测试仪对Cell-g-PAAMP的阻燃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了分析。Cell-g-PAAMP红外光谱中,1 199 cm-1处新出现P=O双键的伸缩振动峰,说明已成功制备Cell-g-PAAMP。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结果表明,Cell-g-PAAMP表面粗糙,有颗粒状物质附着于表面,燃烧后残炭形态保持基本完整且结构致密,石墨化程度提高。与纯棉织物对比,Cell-g-PAAMP 初始分解温度降低,热稳定性提高,极限氧指数提高,获得了良好的阻燃效果。Cell-g-PAAMP透气性和断裂强力下降,但断裂伸长率却大幅增加。

    棉织物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剂自由基聚合一磷酸腺苷阻燃性能

    钛酸钡基阻变存储单元的构建及其特性

    郝瑞刘越刘贵山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磁控溅射在低阻态Si(100)衬底上制备均匀的钛酸钡(BTO)薄膜,通过磁控溅射制备Ag电极,构建Si(100)/BTO/Ag阻变存储单元。利用XRD,SEM和AFM对不同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下的BTO薄膜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利用数字源表对Si(100)/BTO/Ag阻变存储单元进行阻变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退火温度750 ℃、保温0。5 h条件下制备的BTO薄膜结晶度最高,薄膜表面晶体颗粒呈均匀分布,构建的Si(100)/BTO/Ag阻变存储单元阻变性能最佳,呈现典型的双极性开关效应。

    磁控溅射BTO薄膜阻变存储单元阻变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