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力与能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力与能源
电力与能源

何维国

双月刊

2095-1256

dianliyunengyuan@163.com

021-64720280

200025

上海市徐家汇路430号901室

电力与能源/Journal Power & Ener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导电缆的研究现状与前景分析

    杨舒婷蓝耕王平羽周婕...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导电缆相较于传统电缆具有线损低、容量大、占地小、低碳环保等优势,可以解决输电走廊紧张、输电线路损耗高等问题,是未来输配电线路的重要替代方向.概述了超导电缆的分类、结构和技术优势;介绍了超导电缆的发展历程和典型应用工程,并综述了超导电缆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对超导电缆和交联聚乙烯电缆从经济性、安全性和碳排放三个方面作对比分析,基于以上分析总结了超导电缆可能的应用场景,并展望了超导电缆未来的发展前景.

    超导电缆低碳环保碳排放输电走廊

    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电压暂降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王岚青蔡晓峰朱振华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兴辖区内部分海洋装备企业对供电电能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而电网故障、计划停电、抢修等情况下重合闸引起的电压暂降是影响供电电能质量的最大因素.通过超级电容瞬时储能、放电控制技术,结合电容器变频器直流侧支撑稳压原理,设计了通用性强的直流母线接人式电压暂降治理方案.该电压暂降综合治理技术避免了储能设备的交流多次转换,其能耗水平较使用不间断电源大幅降低,可做到接近零待机能耗水平,同时也省去了交流直流二次变换的变流器的昂贵成本.最重要的是,直流侧电压暂降治理技术可做到零秒无接缝动作,从而极大地提升了电压暂降治理效果.

    电压暂降超级电容储能直流侧

    有源配电网规划设计与思考

    杭海燕王鸿夏晓晖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配电网规划设计过程中,首先应进行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分析,开展新能源特性分析;其次应结合新能源接入电网的间歇性特征,开展电力需求分析,考虑当前和未来的用电负荷情况.针对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区域新能源规模预测,采用了多电源供电、分布式能源等供电结构,以增强供电的鲁棒性.同时,为了平衡电网负荷,应用了能源储存技术,有效利用过剩电力.在可再生能源整合方面,结合地区气候和地理条件,整合了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等,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低碳发展.此外,环境影响评估也是规划设计的重要一环,应确保电力系统的建设与周围环境保持和谐.最终的规划设计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综合考虑了经济、环境和社会因素,以满足未来能源需求,实现电力系统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有源配电网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中火电深度调峰改造经济性分析

    黄琳圣杨冰芳李夏琼
    15-1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渗透,电力系统的调峰压力越来越大.为此提出了采用时序生产模拟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仿真,以燃煤发电成本以及机组启停成本的经济性最优作为目标函数,然后围绕目标函数建立约束.结果表明:对机组本身进行改造,效益远高于加储能装置,而且机组节省启停的费用远高于增发的可再生能源收益.

    可再生能源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改造经济性时序生产模拟

    基于负荷场景的非住宅电力用户接入容量配置策略的研究

    张青陈洁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业扩报装采用传统负荷计算方法确定接人容量,未充分考虑用电组合问题,测算结果往往偏离实际需要.为此根据非住宅电力用户实际负荷场景,综合考虑发展裕量和经济成本等因素,结合新能源利用和负荷侧管理,研究了最优用电容量的配置策略.相比传统负荷计算,所提方法细化分析了生产方式和用电习惯对电力负荷的影响,并将需求侧新设备、新技术纳入研究范畴,能更加精准地匹配用户实际需求.算例证明,所提容量配置策略较之现有方法在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值得推广应用,同时可为政府和电力部门优化非住宅用户接人容量配置标准提供参考,也可为业扩报装用户确定申请容量给予科学指引.

    容量配置负荷计算用电组合业扩报装

    基于混合控制策略的主动配电网韧性提升方法

    徐东旭闫坤陈宇颜钰霆...
    27-30,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新能源并网传统跟网型控制难以对故障进行快速主动应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构网型与跟网型控制相结合的混合控制方法.基于统一建模方法建立了构网型和跟网型控制的控制模型,以提高模型对不同类型控制器的适应性.通过功率解耦和扩展状态观测对分布式电网的动态响应和控制结构进行分析,利用提出的统一控制器对配电网中不同类型逆变器进行稳定控制,可将电压偏差状态控制在预期范围内.通过仿真和算例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不仅可提升配电网对系统干扰的免疫力,还可提高配电网的稳定运行能力.

    配电网混合控制稳定性

    计及中性点电位均衡的VIENNA型整流器简化空间矢量调制方法

    郑智威胡嘉栋陆晓平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能量无需双向传递时,常规的二电平、三电平型变换器存在一定缺陷,为克服该缺陷,针对三电平三开关型VIENNA型整流器进行了工作机理以及拓扑结构分析.由于VIENNA型整流器在直流侧会产生中性点电位脉动,所以在SVPWM算法的占空比分布中引入直流母线电容的电压变化量参数,这能够改变矢量作用时间,从而实现中性点电位均衡.研究了三电平转二电平的一种SVPWM简化调制方法,并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VIENNA型整流器中性点电位均衡简化SVPWM

    高压电缆隧道内广域极差异常故障检测方法

    颜楠楠雷兴姚周飞陈琰...
    37-4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压电缆运行在电缆隧道环境中,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周期性巡视以发现异常故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发现不良工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广域极差的机器视觉跟踪成像异常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利用广域极差在复杂背景和光照条件下极高对比度和稳定性的特性,快速准确地定位和跟踪电缆隧道内异常积水情况,并通过机器视觉构图技术,生成高质量的积水图像.通过仿真试验和现场试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不同视角和距离下实现隧道内积水目标稳定跟踪和清晰成像,且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和跟踪率.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实际变电所环境中自动完成电缆隧道内积水故障检测任务,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电缆隧道广域极差故障检测异常目标识别

    应用液态金属的电力电子器件散热器设计

    王德辉陈伟王超群
    43-48,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绝大多数应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模块的换流阀均采用水冷系统.尽管水冷却系统的散热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且具有许多优点,但随着电力电子器件散热功率的提高,传统的水冷系统逐渐无法满足这些器件的散热需求.针对现有的传统水冷散热系统模型,利用数值模拟分析技术,对比分析了不同的冷板材料(铜、铝)和冷却工质(水、液态金属)工况下替换其散热工质分别为去离子水和液态金属的散热效果.结果表明:采用铜和液态金属的散热系统的散热性能得到大大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液态金属散热系统模型,并通过与传统冷却模型进行比较,凸显了其在散热性能上的明显优越性.

    液态金属电力电子器件散热技术

    非开挖用改性聚丙烯电缆保护管检测数据分析与性能优化

    隽永飞邓洪冈瞿珽华蒋建杰...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非开挖用改性聚丙烯(MPP)电缆保护管的试验检测结果为样本,对保护管各项检测指标与标准要求之间的相对差值进行了计算,并以此对MPP保护管的质量控制以及现有标准要求的优化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的生产技术已基本能够满足标准中对MPP保护管壁厚、环刚度、不圆度、耐外冲击等指标要求;当应用场景对保护管力学性能具有更高要求时,可以通过适当增加保护管壁厚的方式来提高相应性能;针对试验检测结果中达标率较低的保护管最大内径尺寸和维卡软化温度,除了进一步优化保护管的成分配比和制备工艺.适当放宽标准中对MPP保护管最大内径尺寸上限值的要求,或许是优化现有标准并提升保护管性能的一个可行方法.

    聚丙烯电缆保护管试验检测标准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