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麦与谷类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麦与谷类科学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大麦与谷类科学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姚立生

双月刊

1673-6486

damkx@163.com;dmkx@periodicals.net.cn

0515-88330625

224002

江苏省盐城市开放大道59号

大麦与谷类科学/Journal Barley and Cereal Sciences
查看更多>>《大麦与谷类科学》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管,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主办,是中国作物学会大麦委员会的技术性期刊,内容具有创新性、实用性、系统性、导向性,主要报道大麦、小麦、水稻、玉米等禾谷类作物的研究动态和科研成果,设主要栏目有:专论、栽培与育种、生理与生态、土肥与植保、贮藏与加工、品种介绍、农业产业化、综述、简讯与信息、人物介绍等。主要读者是:从事农业科研、农业推广、农业管理人员,农业大、中、专院校师生。欢迎有志为期刊事业作贡献的企事业单位协办。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玉米籽粒功能标记研究进展

    孙联合王斌功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功能标记是依据功能基因序列的多态性开发的一种准确、高效的分子标记,不同等位变异基因与表型直接相关.籽粒性状是由互相关联多基因调控的较复杂的重要性状之一,也是生化生理一系列过程的最终表现,已成为育种者在品种选育过程中的研究热点.对国内外玉米籽粒性状的分子标记、QTL定位、候选基因克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转基因技术等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探讨了籽粒功能标记存在的问题,旨在为玉米籽粒分子生物学及现代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玉米籽粒功能标记籽粒构型籽粒品质遗传连锁图谱

    本刊常用计量单位符号简介

    8页

    小麦遗传育种中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应用

    赵吉平权宝全任杰成郭鹏燕...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带动了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育种中的快速应用.小麦育种的主要任务是将不同来源的优良基因进行重组获得广泛的遗传变异,并筛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基因型.DNA分子标记技术可以作为小麦育种的重要工具,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对农作物分子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小麦分子生物学分子标记DNA遗传育种

    本刊加入有关数据库的特别声明

    《大麦与谷类科学》杂志编辑部
    13页

    春化和光周期调控大麦抽穗期分析

    扎桑达瓦顿珠卓嘎旺姆...
    1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稞是我国青藏高原的主要农作物,其适应性决定品种的种植范围和产量.抽穗期是影响大麦品种适应性的重要农艺性状,适时抽穗开花是大麦高产广适的前提.春化通路中HvVRN1、HvVRN2和HvVRN3是决定大麦生长习性的主要基因,光周期通路中HvPPD-H1和HvPPD-H2是控制大麦抽穗期的重要基因.为探究春化和光周期调控抽穗期的机制,以冬青18号(D18)和城武芒大麦(K18)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的春化时间,观察春化对抽穗期的影响;同时,在长日照(LD)和短日照(SD)条件下,分别取苗期、拔节期和抽穗期的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春化和光周期基因的差异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春化时间处理下,D18的抽穗开花时间晚于K18;LD条件下,D18拔节期中HvVRN1的表达低于K18,所以D18的抽穗开花时间晚于K18;SD条件下,虽然D18抽穗期中HvVRN1的表达低于K18,但D18抽穗期中HvPPD-H2的表达高于K18,导致D18抽穗期中HvVRN3的表达高于K18,所以SD条件下,D18的抽穗开花时间早于K18.

    春化光周期抽穗期开花转录组大麦

    小麦扬麦18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其表型变异分析

    杨彩仙张敏李博张硕...
    23-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能混合粒子场是一种地面模拟太空辐射的新型电离辐射.突变体库是创制新材料、解析基因功能的重要材料基础.采用78.1 Gy的高能混合粒子场辐射处理扬麦18种子15 000粒,M1代致死率为46.76%,在M2代获得7 986株成熟单株.经筛选得到451株突变体,包括叶部、株型、穗部、生育期、抗病性和籽粒6种突变类型,总突变频率为5.65%,这些材料为小麦基因功能研究和新种质创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基础.

    辐射诱变高能混合粒子场小麦突变体库

    江苏沿海滩涂垦区不同播种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小麦生长季土壤因子变化动态

    韩继军张蛟陈澎军缪源卿...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供试品种小麦扬麦16在江苏南通沿海滩涂围垦区开展3个播种量水平处理的小麦种植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播种量水平对沿海滩涂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明确滩涂小麦生长期间土壤盐分、pH值、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1)沿海滩涂小麦种植过程中,0~20 cm和20~40 cm 土壤盐分(电导率)变化幅度分别为0.258~0.478 dS/m和0.258~0.496 dS/m,且各处理土壤盐分表现为12月至翌年3月底处于稳定期,4月上旬开始出现土壤返盐状态;2)不同播种量处理下土壤pH值和土壤水分均具有一致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且各处理下0~20 cm和20~40 cm 土壤pH值变化幅度分别在7.80~8.55、8.52~9.37,各处理下 0~20 cm 和 20~40 cm 土壤水分变化幅度分别在 19.35%~24.13%、21.51%~23.66%;3)不同播种量水平处理下各土层温度(0、5、10、15 cm)与大气温度变化均表现出相似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且各土层温度与大气温度之间均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4)沿海滩涂种植小麦过程中,D2(225.0 kg/hm2)和D3(262.5 kg/hm2)处理相比D1(187.5 kg/hm2)处理小麦产量分别显著提高了 5.74%、5.06%(P<0.05),穗数显著提高了 9.68%、10.54%(P<0.05),且D2和D3处理之间滩涂小麦产量和穗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同时,D1、D2和D3处理下滩涂小麦的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因此,本试验条件下,滩涂小麦种植过程中不同播种量水平没有明显改变土壤盐分等指标的变化动态,滩涂小麦产量的提高主要是因穗数增加引起的.综合考虑经济效益,播种量225.0 kg/hm2是滩涂小麦比较适宜的播种量水平.

    沿海滩涂地区不同播种量土壤盐分动态滩涂小麦产量

    种衣剂添加黑曲霉对盐胁迫下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

    韩昊泽朱兴建张超牟欣尚...
    36-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种衣剂添加黑曲霉在盐胁迫下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试验设置对照组(CK)、盐胁迫对照组(NCK)、盐胁迫施用种衣剂(NHQ)、无盐胁迫施用种衣剂(HQ)、盐胁迫施用种衣剂并添加黑曲霉(NHQ-A)、无盐胁迫施用种衣剂并添加黑曲霉(HQ-A)6个处理,结果表明,NHQ-A、HQ-A组相较NHQ、HQ组,根长分别增长16.07%和30.06%,叶宽分别增长11.08%和6.88%,叶绿素SPAD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有明显增加,丙二醛(MDA)含量下降.因此,种衣剂添加黑曲霉对玉米幼苗苗期生长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能够缓解盐胁迫对玉米带来的一部分危害.

    玉米苗期盐胁迫黑曲霉种衣剂生理指标

    叶面喷施黄腐酸钾对玉米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陈环宇何苏南汤康董正中...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合作用是作物物质和产量形成的基础.为了明确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黄腐酸钾对玉米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设置了浓度分别为 500 mg/L(H500)、250 mg/L(H250)、100 mg/L(H100)、50 mg/L(H50)、0 mg/L(CK)的黄腐酸钾溶液 5 种处理.结果表明,H100处理明显提升了玉米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气孔导度(G)和胞间CO2浓度(Ci),相比于CK,分别提升了 37.74%、81.04%、93.41%、61.98%.与CK相比,H100显著降低了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增加了蒸腾比率(Tr),但是与H50和H250相比,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H100显著降低了气孔限制值(Ls),相较于CK处理,降低了 19.08百分点.尽管H50、H100和H250 3个处理均稍提升叶绿素SPAD值,但与CK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H100处理有利于降低Ls,明显提升了玉米幼苗叶片的Pn、T、Gs和Ci,故100 mg/L的黄腐酸钾处理更有利于促进玉米幼苗的生长发育.

    玉米黄腐酸钾光合特性SPAD值

    不同氮肥运筹下2种主栽粳稻生长发育和加工品质的差异

    赵艳岭余海波林蔚伦易想...
    49-5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生长发育、产量和稻米品质都很容易受到氮素的影响.本文以江苏省主栽常规粳稻品种武运粳23号和宁粳3号为研究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施氮水平(0、75、150、225、300 kg/hm2)对2个水稻品种的生长发育及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施氮肥处理增加了水稻植株的株高、茎蘖数、上3叶叶色值、干物质重、产量,提高了水稻的加工品质,但施用氮肥量越大,水稻的株高越高,而茎蘖数、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则会降低,同时,施氮量的增加提高了水稻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但过高反而降低了精米率和整精米率,综合生长发育指标和稻米加工指标,施氮肥量在N3(150 kg/hm2)处理下表现较优;不同品种对氮素的响应不同,武运粳23号株高、茎蘖数、叶色值、有效穗数、穗粒数、理论产量、糙米率和精米率低于宁粳3号,而千粒质量、产量、整精米率高于宁粳3号.武运粳23号和宁粳3号的产量和加工品质分别在施纯氮150 kg/hm2和225 kg/hm2下表现较优.

    水稻施氮量生长发育加工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