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南亚纵横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南亚纵横
东南亚纵横

罗梅

月刊

1003-2479

dnyyjs@163.com

0771-5860584

530022

广西省南宁市新竹路5号

东南亚纵横/Journal Around Southeast Asia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向读者提供了大量有关东南亚的政治、经济、外交、安全、文化、历史等方面的文章及时事和中国与东南亚经贸、投资、旅游等经贸信息,增加了读者对东南亚的了解,得到社会各界读者的普遍关注和欢迎,发行量不断增加,并已成为全国的中文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向海图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的重要使命与历史责任

    宋才发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于2017年、2021年和2023年三次视察广西.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强调,广西要"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广西背靠大西南、毗邻粤港澳、面向东南亚,具有沿江、沿海、沿边与东盟"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的独特区位优势.向海之路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指明方向,向海发展是广西破茧成蝶的根本出路,向海经济是广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向海图强已成为广西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起点.向海图强既是广西的机遇和优势,也是广西的责任和使命.伴随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的相继颁布实施,广西向海经济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平陆运河建成通航后,将形成广西及西南地区通往东盟的运距最短、最经济、最便捷的运输通道.陆江湾海的联动将撬动区域经济版图,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枢纽.2023年12月习近平主席应邀访问越南具有标志性意义,确立了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开启了中越两党两国关系发展的新阶段,谱写了新时代中越关系的新篇章,将更有利于广西的向海图强、开放发展.

    向海发展向海经济向海图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中越命运共同体

    保革政治和解与国家发展道路转型——泰国2023年回顾与2024年展望

    袁春生
    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治方面,2023年泰国新一轮大选历经波折组成跨阵营的联合政府,最终为泰党侯选人赛塔当选第30任总理,成功化解了组阁危机,"保革和解"推动了泰国民主进程;但2023年大选促进泰国极左翼党派远进党的强势崛起,泰国政治格局由保革长期对立转变为"三足鼎立",泰国渐趋稳定的政局仍存在政治冲突的风险.经济方面,泰国赛塔政府极力推行"经济疗法",重启泰国旅游、延缓农民还贷期限、降低居民生活成本、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减免税收等系列措施以提振经济,但受总理选举形成的"政治真空"、出口贸易收缩、制造业指数下降和旅游服务业复苏减缓等因素的叠加影响,全年经济增长低于预期.外交方面,弘扬"大国平衡"外交传统,恢复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并寻求与美国跨国企业的投资合作;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构建与中国的命运共同体关系;实行"积极主动的经济外交",加强与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投资、经贸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友好合作;依托东盟开展区域合作及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展望2024年,泰国将开启"增量改革"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国家发展道路转型,进一步拓展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和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空间,政治和外交服务于经济增长目标,泰国复苏增长可期.

    泰国泰国大选"保革和解""经济疗法"新能源汽车中泰关系

    "携手前进"与推动绿色、数字经济发展——新加坡2023年回顾与2024年展望

    张磊陈晨
    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政治方面,尚达曼当选新加坡第9任总统,新加坡政党多元性得到强化.以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黄循财为核心的第四代领导团体通过《新加坡携手前进》报告,逐步明确新加坡未来发展蓝图.外交方面,新加坡坚持"大国平衡"和立足东盟的外交政策,与中国建立了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经济方面,受制造业和货物贸易增长放缓的影响,新加坡经济增速趋缓,仅实现约1%的增长,但旅游业稳健复苏,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加坡仍坚持贸易立国,与中国签署《关于进一步升级<自由贸易协定>的议定书》,与南方共同市场正式签署《南方共同市场—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进一步织密了自由贸易网络.文化方面,通过《新加坡文化遗产计划2.0》、"年轻变革者文化遗产启动津贴"等实现了文化遗产的创新开发利用,增强了新加坡国民的身份认同.展望2024年,新加坡将稳定推动领导权力的交接,第四代领导团体将继续通过"新加坡携手前进"议程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并凝聚共识,助力下一届大选;将继续坚持"大国平衡"和立足东盟的外交政策,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空间;经济方面预计将实现1.0%~3.0%的增长.

    新加坡《新加坡携手前进》绿色经济数字经济文化遗产

    中国与东南亚合作应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策略优化:结构性错位与现代化融合

    张杰
    4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境电信诈骗犯罪是一种全新的高智商高科技型犯罪,当前各国犯罪侦破和司法审查仍处于经验积累阶段.近年来,部分东南亚国家尤其是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电信网络诈骗案发数量骤增.中国公安机关会同海关总署等部门通过与缅甸等国家执法部门开展大规模反电诈行动,在缅北等地区取得阶段性成果,但电信诈骗犯罪活动仍有较大活动空间,且有向司法监管薄弱国家或地区转移的趋势,这种以境外第三国为犯罪源头,专门针对境内外中国公民财产为诈骗目标的新型网络犯罪亟需予以持续关注.新型网络电信诈骗团伙对社会经济安全、公民财产安全产生持续系统性威胁.跨境电信诈骗犯罪组织具有高科技化、善变多变和反侦查意识强等特征,电信诈骗犯罪在各国间面临罪与非罪的差异、罪名与刑罚的差异,各国间法治差异、应对的不对称性和结构性错位问题给跨国电信诈骗治理带来障碍,同时也存在跨境证据收集原则差异与证据转化难问题.文章提出按照预防为先的应对思路,加快构建涉外法治体系为切入,共同推进国家间涉外法治现代化融合发展,深化跨境侦防一体化建设与完善跨境诉讼制度.通过跨境"侦查—防范"体系的涉外法治与国际法治保障相结合,立法上扩大跨境技术侦查的证据来源范畴,优化跨境证据转化和有效利用,统筹协调预防犯罪,密切双边法治合作基础,推动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各国大数据警务合作发展,共同提升跨境电信诈骗犯罪治理效能.

    东南亚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电信网络诈骗跨境侦查防范体系涉外法治

    广西创新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和机构建设路径研究

    蔡伟王鹏
    5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常而言,商贸活动越繁荣,对高效、公平的争端解决服务的要求就越高.高效、公平的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除了能定分止争,还能规范国际商贸秩序并为国际商贸发展提供指引.创新国际争端解决机制是广西加快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经贸新规则的重要措施之一.这既能满足争端解决的市场需求,也有助于广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发展相关产业,提升治理水平.比较而言,广西创新国际争端解决机制仍面临机构、人才、竞争力等方面发展不足的挑战.广西可以重点聚焦涉及东盟跨境经贸和商业领域,从集成创新政策工具释放广西各类政策红利,依靠相关优惠政策吸引争端解决人才和机构集聚,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创新发展RCEP争端解决服务机制,规划建设"争端解决服务"集中区,鼓励相关机构集聚和引导有序竞争等方面,推动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的创新和机构发展,面向东盟和RCEP,建设具有区域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中心.

    广西国际争端解决机制RCEP"一带一路"东盟

    泰国社会保障的演进历程、核心特征与经验镜鉴

    张浩淼谭洪王桢钰
    6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路径与制度保证.作为全球新兴工业国家,泰国是东南亚地区较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之一,其社会保障发展历经混乱统治下的艰难创立阶段与民主道路下的优化升级阶段,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结构性变革,完成了从仅针对特殊群体的初步框架到群体扩张、较为完善保障体系的关键蜕变.泰国围绕社会保障立法、社会保险项目扩充、社会救助体系构建及全民健康推进等要旨渐序推进其体系化建设.立足多维要素、经济优先、碎片差异、家庭兜底及公民健康等特征,泰国社会保障体系形塑"低成本投入,高效能保障"范例的同时,也存在泛政治化、碎片化的潜在弊端,致使其社会保障体系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公平维护等产生利弊双刃剑影响.泰国社会保障体系在家庭潜能的培育、人力资本的开发、公正平等的促进上取得较大成效,尤其是其全民医疗创新实践的成功,更是证明了普惠医疗并非发达福利国家的"专利".泰国社会保障的发展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经验借鉴,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需在动态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社会保障功能的评估与监测、家庭社会保障的建构及全民健康福祉的推进等方面加强科学性整合与内源性改革.

    泰国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全民健康

    老挝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程、保障体系与中国籍员工应对策略

    刘鑫
    7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挝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制定从最初的部级规章,上升至总理府颁布的政令,再上升至体现国家意志的法律,反映老挝国家对社会保障的重视.老挝社会保障的对象,起初仅仅是包括国家工作人员,随后扩展至企业职工,最后将农民、灵活就业者及非正规就业者通过自愿参保方式吸收进来,但3个群体缴纳的社保费比例不同,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有一定的差别.老挝社会保障项目主要涵盖健康保障补助、工伤或职业病补助、生育补助、疾病补助、丧失劳动能力补助、养老补助、死亡补助、遗属补助和失业补助等9项,其中,工伤或职业病补助、死亡补助、疾病补助和遗属补助具有项目类别上的创新性.老挝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典型的家庭式保障特点,即一人参保,部分社会保障待遇可以为整个家庭的成员所享受.该特点说明老挝将传统的重视家庭的价值观融入社会保障制度之中.此外,老挝不排斥外国劳动者参保和享受社会保障待遇,在老挝长期工作的中国等外籍员工除外交人员外,都应当在老挝参保,参照老挝企业职工缴纳同等比例的社保费用,并享受同等社会保障待遇.然而,由于老挝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中国籍员工的保障待遇仍需要通过增加商业保险或在中国境内参保等方式予以多重叠加保障.

    老挝社会保障法律家庭中国籍员工

    列宁思想遗产对世界革命和越南革命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阮春胜韦丽春潘金娥
    9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进行了发展和创新,领导俄国取得伟大的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开辟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人类历史新纪元.列宁根据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新经济政策"的战略决策,使苏维埃俄国找到了向社会主义经济阶段过渡的新道路."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理论的补充、发展和创新.在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背景下,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斗争的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全面的、创造性的运用、补充和发展,为全世界人类进步作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出贡献,是捍卫和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为被压迫民族的民族独立斗争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思想.在列宁主义的光辉照耀下,许多殖民地人民为摆脱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桎梏、争取独立和自由而斗争,并在获得解放之后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越南革命领袖胡志明在列宁主义的指导下选择了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创造性地运用到越南革命实践中,带领越南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解放斗争的胜利.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严重曲折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但这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苏联模式的失败.革新时期,越南共产党坚持并在创新中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胡志明思想,必将领导越南人民取得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国家事业的胜利.

    列宁思想遗产越南理论意义实践价值

    越共十三大以来政治改革、意识形态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动向

    顾强农颖霞
    99-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越共十三大以来,越南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研究其新动向、判断其发展趋势,具有特殊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政治改革方面,越南仍然遵循着"小步快跑"的改革节奏.越共十三大以来,越南对其政治体制进行了更大幅度的改革,对其中心任务进行调整,行政机构更加精简和高效,地方的改革进一步提速.在意识形态方面,越南共产党高度重视并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极为突出的位置.从越共十三大报告及越共十三大以来的举措来看,越南对意识形态工作从政策、人事和思想3个方面加以强化.在反腐败斗争方面,越共十三大以来,越南从"高压反腐"和"积极防腐"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维持此前的高压反腐败态势;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和健全反腐败体制,把反腐败与反消极相结合.可以预判,越南政局将"偶尔有波动,总体稳定",越南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更加巩固,执行能力更加高效及政治生态更加清朗将是发展趋势.

    越共十三大越共政治改革意识形态反腐败斗争

    稿约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