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林福华

双月刊

1008-0686

j4e@seu.edu.cn

025-83793017

210096

江苏省南京市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 Electronic Edu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为全国理工科高校除计算机专业外的所有电类专业的教学类学术期刊,为各电类专业的专业课和基础课教师发表教学、科研论文,为各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指导教学工作服务。由东南大学主编,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参办。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离散傅里叶变换性质的可视化教学设计

    李燕黄小津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离散傅里叶变换是"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然其定义及主要性质涉及大量数学公式推导表征,较为抽象枯燥,不利于学生直观深入理解;且课程内容中对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场景涉及较少,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将数字图像频谱分析作为离散傅里叶变换性质教学的辅助手段,对线性、循环移位、对称性、对偶性等主要性质,分别进行直观形象的可视化展示.课程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设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掌握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离散傅里叶变换图像频谱分析

    电气工程类"工科基础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周敏李浩秒王康丽蒋凯...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电气学院本科生的"工科基础化学"课程存在授课内容繁冗、理论与实践脱节、考核方式单一的问题,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以及多元化考核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的探索.结合专业案例,加强基础化学与电气专业的实质性交叉融合.通过增设主题式讨论与实践教学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新意识,为培养"双碳"等国家战略需求下的多元化、复合型拔尖人才奠定基础.

    工科基础化学教学改革复合型人才

    融合STEM与OBE理念的"微机继电保护"案例教学

    陈飞雄蔡明杰邵振国洪翠...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机继电保护作为电网安稳运行的关键环节,需要符合新工科背景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方法.为此提出一种融合STEM与OBE理念的"微机继电保护"案例教学法,对"微机继电保护"复杂理论体系进行了模块化研究,并以工程案例为载体阐明微机继电保护运行机理,实现教学主体由教师向学生的转变.实践证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确保工程能力产出,有助于"微机继电保护"课程建设.

    模块化案例教学多教育理念融合微机继电保护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辅助模式探究与实践

    张冬冬武新章刘辉吴晖锽...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机学"课程具有基础性强、内容复杂抽象等特点,仅通过课堂讲授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借助线上微信公众平台和线下沙龙辅助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与课堂教学的互补.最后,统计并分析教学辅助模式实施后的公众号的运营指标和实验教学班级的期末考试成绩,结果表明该教学辅助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电机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辅助

    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需融入劳动教育

    王志亮秦琳陈海建尹海宏...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在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占有重要作用.现代产业学院必须突破传统教育理念,以产业需求主导人才培养方向,将劳动教育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南通大学通科微电子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例,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结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考核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创新,论述了劳动教育在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的作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产业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劳动教育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

    知行合一的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李玉霞张婧盛春阳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落实立德树人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在自动化专业课程中隐性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以"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为例,建立三闭环联合调控的教学模式,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环节,通过PBL项目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学生,并构建全方位、多元化、融合思政元素的课程考核评价反馈体系.课程教学团队坚持以"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为职责,以"人格培育"为使命,使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培养知行合一的自动化类应用创新型人才.

    课程思政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计算机控制技术

    "雷达数据处理与终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解辉王寅龙马俊涛党松...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雷达数据处理与终端"课程在雷达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紧密结合学员学情特点和课程教学目标,以航迹生命周期为驱动,重构知识逻辑,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从教学组织、教学方法、资源建设、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打通学员思维回路,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同行评价和学员评教反馈信息显示,课程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雷达专业课程深化推进实施"立德树人、为战育人"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和借鉴.

    雷达工程课程设计雷达数据处理与终端教学改革

    数字系统设计课程优化与教学模式探索

    赵志科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数字系统设计"课程改革为例,分析了当前工程实践类课程普遍存在的课时压缩、新内容增加、专业特色教学资源不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困难、创新性实践环节匮乏、课程考核评价单一等问题,并通过调整授课计划内容、拓展与创新实验项目、强化课程过程考核评价、开放线上教学资源和创新实验平台等手段,切实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升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课程优化教学模式创新能力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林建新蓝丽金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应用型本科高校电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重结果而轻过程、缺乏互动等问题,结合"新工科"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构建了从学生到教师、从知识到能力、从课本到实践的多维度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该培养模式,学生的教学实践、创新创业、学科竞赛、教师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取得了良好成效.

    应用型本科电气专业人才培养

    海洋信息工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改革

    赵安明郭坤余超安良...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建设海洋强国的号召,主动申报建设海洋信息工程本科新专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急需紧缺的海洋建设与开发人才.学校建设海洋信息工程专业拥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和强势的学科优势,实验实践条件完备、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科学、课程体系建设合理,为海洋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基础.多学科交叉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际化教学是海洋信息工程专业建设与改革的主要特点.

    海洋信息工程专业建设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