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樊代明

半月刊

1000-2790

edjfmmu@fmmu.edu.cn

029-84774674

710033

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由第四军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和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半月刊,A4开本,105g铜版纸印刷;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0-2790,国际刊名代码CODEN DJDXEG,邮发代号52-86;属我国核心期刊、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已进入著名国际检索系统。如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本学报多次被评为国家、军队优秀,在建国50周年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检测哮喘大鼠肺组织、肺泡灌洗液及血清中MMP-9,TIMP-1的意义

    赛依帕王三萍曹亚芹熊海金...
    1685-1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在哮喘大鼠发病中的作用及与气道重塑的关系. 方法:将20只幼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每组10只.采用卵蛋白(OVA)等致敏大鼠哮喘模型,第14日后用10 g/L卵蛋白溶液雾化吸入,20 min激发,1次/d,持续6 wk;对照组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观察两组动物哮喘发作症状、气道壁厚度、平滑肌层厚度及胶原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MP-9和TMP-1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肺泡灌洗液中MMP-9和TIMP-1水平,并了解其与组织表达昔的相关性. 结果:哮喘模型组肺组织MMP-9,TIMP-1表达明显降低,其气道壁、平滑肌的厚度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其血清和肺泡灌洗液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和肺泡灌洗液的MMP-9,TIMP-1水平与气道壁的厚度、平滑肌层的厚度以及胶原面积呈正相关,与组织中MMP-9,TIMP-1的表达成负相关. 结论:MMP-9,TIMP-1参与了气道重塑的过程;检测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MMP-9和TIMP-1的水平对哮喘的临床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哮喘气道重塑明交酶B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

    听诊器的改良与应用

    刘靖圆唱荣艳周建兴
    1688页

    听诊器感染改良

    调衡方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免疫功能调节的实验研究

    张宏方白志超任丽红环诚...
    1689-1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调衡方对小鼠Lewis肺癌自发性肺转移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将传代培养的Lewis肺癌细胞接种于C57BL小鼠右腋皮下建立Lewis肺癌模型;灌胃给药12 d后观察瘤组织中淋巴细胞与瘤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瘤组织癌细胞形态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中CIM+,CD8+的表达水平及其血清IL-2的活性. 结果:调衡中、大剂量组可见瘤组织Lewis肺癌细胞大量坏死和凋亡,荷瘤对照组对肿瘤细胞形态无明显影响;调衡中剂量组和调衡大剂量组瘤组织中CIM+与CD8+表达均增多,而阳性组、调衡小剂组、热休克组则主要是CD8+表达升高.调衡方在25 g/kg剂量下,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外周血IL-2活性水平有显著地增强作用. 结论:调衡方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小鼠外周血IL-2的活性有关及增强CD4+,CD8+的表达水平,从而阻止了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

    调衡方Lewis肺癌肿瘤转移CD4+CD8-细胞IL-2小鼠

    脊髓损伤后弱激光照射对胶质瘢痕的影响

    夏雷罗卓荆王哲
    1693-1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大鼠脊髓损伤后弱激光经皮照射对脊髓胶质瘢痕的影响. 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照射组(n=15),制成脊髓半横断模型,经皮照射相应的损伤脊髓节段.在1,3,7,14 d行BBB评分,在3,7,14 d行普通HE染色和免疫荧光标记染色观察. 结果:照射组的BBB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照射组比对照组脊髓空洞范围减小(P<0.05),并且损伤区周边NF分布较多,GFAP表达较少;照射组损伤区内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SPGs)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脊髓损伤后用弱激光经皮照射导致损伤区范围胶质瘢痕减少,CSPGs表达下降,从而减轻继发性损伤,有利于神经轴突再生和功能恢复.

    弱激光脊髓损伤胶质瘢痕

    手足口病合并肺出血3例

    杨桂芝伍欲荣韦艳芬
    1696页

    手足口病肺出血并发症传染病患儿

    内镜直视下尿道黏膜电凝法制作兔尿道狭窄模型

    李和程付德来种铁张会波...
    1697-1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膀胱电切镜直视下尿道黏膜电凝法制作兔尿道狭窄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随机选取15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麻醉后F13号小儿膀胱电切镜在球部尿道电凝一周,电凝长度10mm,深达尿道黏膜下层.另选取6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同法麻醉后行尿道镜检,不做尿道黏膜电凝(对照组).30 d后逆行尿道造影和尿道镜检观察电凝损伤处尿道狭窄形成情况,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狭窄段尿道病理形态改变. 结果:实验组死亡2只,对照组无死亡.实验组存活13只动物均发生尿道狭窄[管腔缩窄(78.45±7.95)%],造模成功率100%.实验组球部尿道直径较对照组显著减低[(4.08±0.84)mm vs(8.33±1.63)mm].尿道镜检见实验组所有动物球部尿道均发生狭窄,对照组无狭窄发生.实验组狭窄段尿道黏膜下纤维组织增生达肌层伴较多成纤维细胞浸润,胶原染色呈猩红色;对照组无纤维组织增生,胶原染色呈淡红色. 结论:内镜直视下尿道黏膜电凝法制作兔尿道狭窄模型,操作简单,造模成功率高,可引起典型的尿道狭窄病理改变,是一种理想的尿道狭窄动物模型制作方法.

    尿道狭窄动物模型电凝法内镜

    大鼠体内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2表达的年龄特征

    郭艺蒋莉
    1700-17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正常大鼠脑、肝内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2(Oatp2)表达的年龄特征. 方法:选择健康成年、生后20 d(P20)和3 d(P3)的Wistar大鼠各12只,雌雄各半.取脑、肝组织,免疫组化及RT-PCR分别检测Oatp2蛋白及mRNA表达,比较年龄因素对Oatp2表达的影响. 结果:大鼠肝组织内Oatq2蛋白表达以P3组最低(234.596±52.529),P20组次之(244.256±68.547),成年组表达最高(257.449±56.323);脑内Oatp2表达以P3组最高(280.434±52.331),P20组次之(264.646 ±59.050),成年组最低(261.806 ± 57.465).RT-PCR检测发现肝、脑内Oatp2-mRNA表达与蛋白表达变化规律基本相同. 结论:正常大鼠脑、肝内Oatp2表达与年龄因素相关,大鼠脑内Oatp2表达呈随年龄增加表达下降趋势,而肝内Oatp2表达则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2年龄大鼠Wistar

    福建地区汉族人乙型肝炎肝硬化与人类白细胞抗原I类基因的相关性

    李东良郑建勇彭经宙赵书民...
    1703-17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人白细胞抗原(HLA)-A基因多态性与福建地区汉族人乙型肝炎肝硬化的遗传易感性关系. 方法:以93例福建地区汉族人群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病例组)为研究对象,以同一地区84例健康人为对照人群(对照组),采用DNA测序分型技术(SBT)对HLA.A等位基因精确分型,计算各组等位基凶频率.对对照人群等位基因分布进行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应用遗传统计方法进行关联分析,确定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相关的易感基因及基因型. 结果:HLA-A等位基因差异显著性检验:病例组A*24(20.33%us9.52%,X2=7.938,P=0.005),A*2402(19.23%us8.33%,X2=7.212,P=0.009)和A*01(5.49%us 1.19%,X2=4.878,P=0.027),A*0101(4.95% us 0.60%,X2=5.955,P=0.015)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例组A * 33(3.85% us9.52%,X2=4.587,P=0.032),A*3303(4.40%us 9.52%,X2=4.440,P=0.032)基因频率也低于对照组.等位基因多因素分析:HLA-A*24主型(OR=2.397,95%CI:1.206~4.766,P=0.0126)和A * 2402亚型(OR=2.685,95%CI:1.306~5.521,P=0.0072)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基因型多因素分析:A 2402(OR=3.254,95%CI:1.320~8.021,X2=6.5703,P=0.0104)和A0201(OR=2.411,95%CI:1.147~5.068,X2=5.399,P=0.0203)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也具有显著性.基因型剂量-效应关系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与HLA-A2402基因型剂量线性相关(OR=2.020,95%CI:1.095~3.728,X2=5.0624,P=0.0244). 结论:HLA-A * 2402等位基因及其基因型与乙型肝炎肝硬化存在阳性关联,可能足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形成的易感基因.

    乙型肝炎肝硬化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频率基因分型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永生细胞株的建立及意义

    王利新魏军杨宝珍潘月英...
    1707-17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家系永生细胞株,为FAP的深入研究提供永久的研究材料. 方法:应用EB病毒(EBV)加入环孢霉素A转化技术,将FAP家系成员外周血B淋巴细胞转化成永生化淋巴母细胞系. 结果:成功为两个FAP家系25个个体建立了永生细胞株,转化率为100%.对已建株保存的永生细胞进行复苏培养,复苏成功率为100%. 结论:FAP永生细胞株保存了原来个体完整的基因组,为在分子水平上揭示FAP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疱疹病毒4型人永生化淋巴母细胞系

    川芎嗪联合缺血预处理对沙鼠前脑缺血后学习记忆功能及HSP70表达的影响

    李建民赵雅宁陈长香朱军...
    1710-1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川芎嗪联合脑缺血预处理对沙鼠前脑缺血再灌后学习记忆及HSP70表达的影响. 方法:80只蒙古沙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前脑缺m组、脑缺血预处理、川芎嗪+脑缺血预处理组,每组20只动物.参照Kirino法制备脑缺血预处理动物模型.术后第3~7日对沙鼠的学习记忆功能进行评定(4-PTT旱路迷宫法),HE染色方法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HSP70的表达,TUNEl法标记神经细胞凋亡数,各取均值.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缺血后沙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密度降低、HSP70表达水平增加,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增多(P<0.05);与脑缺血组比较,缺血预处理组和川芎嗪联合组中沙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得到改善、存活神经元密度增加、凋亡神经细胞数量回降、HSP70表达水平进一步增加,且上述改变在川芎嗪联合组中更加明显(P<0.05). 结论:川芎嗪可增强缺血预处理诱导的脑缺血耐受作用,二者联合应用进一步改善前脑缺血沙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协同增强HSP70表达,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有关.

    川芎嗪学习和记忆缺血预处理脑缺血热休克蛋白70缺血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