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樊代明

半月刊

1000-2790

edjfmmu@fmmu.edu.cn

029-84774674

710033

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由第四军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和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半月刊,A4开本,105g铜版纸印刷;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0-2790,国际刊名代码CODEN DJDXEG,邮发代号52-86;属我国核心期刊、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已进入著名国际检索系统。如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本学报多次被评为国家、军队优秀,在建国50周年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D14在B1细胞的表达研究

    马小莹高继鑫李巍付萌...
    1843-1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小鼠B1细胞和B2细胞CD14的表达,探索B1细胞在天然免疫中的作用.方法:取正常C57BL/6小鼠的腹腔和脾细胞,anti-Igm免疫磁珠分选B1和B2细胞,提取总RNA后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CD14 mRNA的表达,以anti-CD14抗体、anti-CD19抗体流式细胞仪分析CD14分子在B1和B2细胞表面的表达;进一步给予小鼠腹腔内注射脂多糖(LPS),于不同时间点分选B1细胞,RT-PCR检测CD14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RT-PCR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14在正常小鼠B1细胞有较低水平的表达,而B2细胞几乎没有表达,LPS刺激后B1细胞的CD14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CD14表达于正常小鼠B1细胞,并且可能在B1细胞对LPS的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

    B1细胞CD14LPS

    异丙酚对大鼠皮层和丘脑脑电非线性参数的影响

    杨静张宏徐龙河贾宝森...
    1846-1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异丙酚对大鼠顶区、额区、枕区和丘脑腹后内侧核(VPM)脑电近似熵(ApEn)和关联维数(D2)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2),分别在左右顶区、额区、枕区和丘脑VPM埋置硬膜外和深部电极,连续监测自发EEG.记录20 min清醒状态的基础EEG后,持续静脉输注10 g/L异丙酚,浓度依次为400,500,600,700,800,900μg/(kg·min),每个浓度持续输注10 min,取最后2 min的EEG进行后期分析,计算不同异丙酚浓度时各脑区的ApEn和D2.埋置电极进行EEG监测的前1 wk,分别测量使大鼠翻正反射消失和夹尾反射消失的异丙酚浓度.结果:随着异丙酚药物浓度的增加,左右顶区、额区、枕区和丘脑的ApEn和D2均逐渐降低.所有大鼠均在500~600μg/(kg·min)时翻正反射消失,在800~900μg/(kg·min)时夹尾反射消失,产生以上不同麻醉效应的异丙酚浓度对应的各脑区ApEn和D2均低于清醒状态.结论:异丙酚可浓度依赖地降低顶区、额区、枕区和丘脑VPM活动的复杂程度,ApEn和D2是敏感的与不同麻醉效应相关的非线性EEG参数.

    脑电描记术二异丙酚非线性分析

    GRTH基因c.852C/T多态性与无精症的相关性研究

    阿周存张炜
    1850-1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GRTH基因C.852C/T位点的多态性与无精症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在228例无精症患者和259例正常生育男性中,对GRTH基因c.852C/T单核苷酸多态位点的多态分布与无精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无精症患者和正常男性间C.852C/T的等位基因T的频率存在统计学差异(32.2% us 26.2%,P=0.04);在无精症患者中的基因型TT的频率显著高于正常男性(9.6% us 4.6%,P=0.03).结论:GRTH基因C.852C/T的多态分布与无精症相关,基因型TT增加无精症的易感性,可能是人类生精阻碍的一个风险因子.

    无精症GRTH基因多态性

    腰椎滑脱合并布鲁氏菌病综合治疗1例

    王文涛贺利军陈向阳李站宁...
    1852-1852页

    腰椎崩裂腰椎滑脱布鲁氏茵病

    一种新型肝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及生物相容性评价

    展翰翔姚波刘昌刘亚雄...
    1853-1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一种新型肝组织工程支架,并对其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探讨其作为肝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方法:选用壳聚糖及明胶材料,通过微制造技术制备一种新型壳聚糖/明胶肝组织工程支架,并与大鼠原代肝细胞共培养,采用HE染色、扫描电镜、MTT法及肝细胞功能学指标等多种检测方法,对支架的细胞毒性及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结果: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壳聚糖/明胶复合肝组织工程支架,其孔隙率高、表面积大,有利于肝细胞的黏附与生长,种植在新型壳聚糖/明胶肝组织工程支架上的肝细胞呈现良好的生长增殖趋势,保持良好的生理功能,新制备的支架呈缓慢匀速降解,保持良好的空间结构.结论:制备的壳聚糖/明胶肝组织工程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低细胞毒性,满足肝组织工程的要求.

    支架肝组织工程生物相客性壳聚糖明胶

    P糖蛋白/Caveolin-1在血脑屏障定位及表达特点

    郭振华金先庆赵利华赵珍珍...
    1857-1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P糖蛋白在血脑屏障的确切细胞定位,并在形态学上验证P糖蛋白与Caveolin-1的表达部位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建立脑胶质瘤动物模型,获得标本50%用40g/L多聚甲醛固定后,通过HE染色以及免疫组化的方法证明其生物学特性;另50%制作冰冻切片,分别用FITC(绿色荧光)和TRITC(红色荧光)对Caveolin-1和P糖蛋白进行荧光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两种蛋白在血脑屏障上的定位及表达特点.结果:①脑肿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腔膜面有强的绿色荧光信号表达,而且星型胶质细胞的足突也有一定的绿色荧光信号表达;②Caveolin-l在血管内皮细胞的腔膜面以及基底面均有很强的红色荧光信号表达;③合并图像后发现在内皮细胞的腔膜面及部分腔膜面与基底面的交界处存在两种荧光信号共表达的区域.结论:P-gp除主要表达于脑肿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腔膜面外,也部分表达于胶质细胞的足突,共同发挥药物外排功能.从形态学上证实P-gP与Caveolin-1在细胞膜上存在共表达现象,有助于进一步从生化水平上深入研究此两种蛋白在血脑屏障内皮细胞的表达特点及作用机制.

    P-糖蛋白Caveolin-1血脑屏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In-Cell Western检测细胞纤连蛋白

    李京宝胡丽芳张维骞爱荣...
    1861-1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In-Cell Western技术建立检测细胞纤连蛋白(cFN)的方法.方法:对微孔培养的成骨样细胞进行固定和封闭后,使用单克隆抗体对FN进行标记,经红外荧光二抗孵育后使用Odysssey系统对细胞进行扫描成像和数据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优化了固定剂、通透化、封闭剂和一抗浓度.结果:免疫印迹法证实了In-Cell Western方法检测的特异性,当MG-63细胞密度低于90%汇合度(细胞数约1.6×104/孔)时,信号与细胞密度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每孔4×103个MG-63细胞的cFN可被检出.结论:成功地建立了一种快速、经济且高通量的cFN检测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细胞外基质研究.

    In-CellWestern纤连蛋白细胞外基质优化

    EPHB6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对ERK信号通路的调控效应

    铁茹陈宝莹刘利兵陈健康...
    1864-18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B6(EPHB6)对于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方法:以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作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RK的磷酸化水平及通路检测(PathDe-tect)法检测ERK下游分子和Ets结构域蛋白1(Elk-1)转录因子的活性.结果:A549细胞中EPHB6的表达导致ERK的磷酸化.相反,siRNA干涉EPHB6的表达可以逆转ERK的磷酸化.并且,EPHB6导致的ERK磷酸化与Elk-1转录因子脱偶联.结论:表明EPHB6对于ERK信号通路具有调控作用.

    EPHB6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有丝分裂原蛋白活化激酶Elk-1

    胰岛素样因子3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诱导隐睾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吴盛德朱静李娅莎甘立强...
    1868-1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邻苯二甲酸二(2-乙已基)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作用于孕鼠后,其胎鼠睾丸组织中胰岛素样因子3(Insulin like factor 3,INSL3)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探讨DEHP诱发小鼠隐睾的分子机制.方法:妊娠KM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玉米油对照组和DEHP实验组.玉米油对照组和DEHP实验组自妊娠12.5 d到妊娠18 d分别持续经口予以玉米油和DEHP 500 ms/(kg·d),正常对照组不予灌药.结果:正常对照组和玉米油对照组睾丸组织中INSL3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均无差异(P>0.05);DEHP实验组INSL3 mRNA的表达量约为对照组的1/3,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INSL3蛋白质的表达量约为对照组的1/4,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DEHP下调睾丸间质细胞INSL3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影响睾丸引带发育,可能是DEHP诱发隐睾的分子机制之一.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邻苯二甲酸二(2-乙已基)酯胰岛素样因子3隐睾

    摩拉生物共振诊疗仪治疗慢性荨麻疹44例

    朱小霞张长宋任雅君
    1871-1871页

    荨麻疹脱敏治疗摩拉生物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