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樊代明

半月刊

1000-2790

edjfmmu@fmmu.edu.cn

029-84774674

710033

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由第四军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和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半月刊,A4开本,105g铜版纸印刷;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0-2790,国际刊名代码CODEN DJDXEG,邮发代号52-86;属我国核心期刊、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已进入著名国际检索系统。如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本学报多次被评为国家、军队优秀,在建国50周年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结节性硬化症伴顽固性癫痫脑电图分析及术前定位

    杨梅华黄轶刘仕勇杨华安...
    2192-2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伴顽固性癫痫的脑电图特点及术前痫灶定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7例(其中30例行手术治疗)结节硬化所致顽固性癫痫的多导多形式脑电图特点并结合临床、影像学及发作期ECT等综合定位.结果:局灶性放电(单灶)4例,一侧双灶7例,一侧多灶或双侧改变以一侧优势的17例,双侧镜灶1例,双侧双灶3例,双侧弥散性放电5例.28例患者可定侧,并与影像学检查、临床发作相一致.术中行皮质及深部电图探测,证实了术前定位.本组随访1-6年,平均3.5年.30例患者中有16例获得I级(Engel分级),7例获得Ⅱ级,5例为Ⅲ级,2例Ⅳ级.平均智商(IQ)从术前的55.4分提高到64.1分.结论:结节硬化伴顽固性癫痫EEG放电广泛,双灶或多灶性改变为主,大部分可通过多形式多导联脑电图定位,找出痫灶放电优势侧,并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发作期ECT等,找出原发痫灶并予以手术切除,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难治性癫痫结节性硬化症EEG痫灶定位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分型及功能研究

    涂晓文李志梁刘映峰魏向龙...
    2196-2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外周循环中树突状细胞(DCs)数量和功能的变化,探讨DCs与冠脉粥样硬化斑块从稳定到"易损"的关系.方法:80入选者被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17例)、肌钙蛋白阴性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CTNI-),15例]、肌钙蛋白阳性不稳定心绞痛组[UAP(CTNI+),15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15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对照组(CTL)(18例).流式细胞4色分析法检测DCs及亚型的比例;流式细胞仪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查DCs功能.结果:与CTL组相比,SAP患者外周血DCs占外周血白细胞的比例和数量无显著变化;UAP(CTNI-)患者DCs比例和数量显著增高;AMI患者DCs比例和数量均减少;UAP(CTNI+)患者DCs比例降低.培养第7日,UAP(CTNI-),UAP(CTNI+),AMI组CD83表达高于CTL,SAP组,UAP(CTNI+)、AMI组显著高于UAP(CTNI-)组(P<0.01).培养第7日,在DCs数量为2×10~8/L时,UAP(CTNI-),UAP(CTNI+),AMI组DCs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显著高于CTL,SAP组(P<0.01);UAP(CTNI+),AMI组显著高于UAP(CTNI-)组(P<0.01).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上清液中IL-12,IL-10,IFN-α浓度:UAP(CTNI-),UAP(CTNI+),AMI显著高于CTL,SAP组;UAP(CTNI+)、AMI组显著高于UAP(CTNI-)组(P<0.01),AMI组较UAP(CTNI+)组有升高趋势.结论:检测冠心病外周血DCs数量、比例及功能可以一定程度反应冠心病的进展.

    树突状细胞冠心痛粥样斑块免疫功能

    胰腺癌85例临床分析及其疗效多因素研究

    蒋艺
    2200-2200页

    胰腺肿瘤疗效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早期应用国产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FDP及D-二聚体的影响

    叶毅敏叶志荣
    2201-2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住院早期(24~48 h)应用不同剂量国产辛伐他汀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FDP及D-二聚体影响以及血脂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入选ACS 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辛伐他汀20 mg组30例、10 mg组30例、对照组30例.他汀类两组均于入院24~48 h内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测定三组人院时、入院后8 wk高敏C反应蛋白(hs-CRP)、FDP及D-二聚体和血脂的变化.结果:ACS患者住院早期应用辛伐他汀不仅可以降低血脂水平,而且可明显降低hs-CRP,FDP及D-二聚体水平,且20 mg作用优于10 mg.这种益处在治疗8 wk后即可见.结论: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ACS患者的炎症及凝血反应,20 mg作用明显优于10 mg.

    辛伐他汀急性冠脉综合征C反应蛋白FDPD-二聚体

    吉安市中上经济家庭儿童近远期营养不良调查

    温永顺黄涛郭丽娜
    2204-2204页

    城市儿童营养状况现况调查

    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大量血栓负荷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王红雷董平栓邢适颖
    2205-2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观察对有大量血栓负荷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4例有大量血栓负荷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冠脉内注入替罗非班组56例和对照组48例,比较两组间的冠状动脉血流、ST段回落率、住院期间和30 d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等并发症.结果:冠脉内注入替罗非班组的梗死相关血管TIMI 3级血流比例增多(89.3%vs 85.4%,P<O.05)、框格计数法计算的梗死相关血管血流量增加[(1.68±0.23)mL/s vs (1.42±O.31)mL/8,P<0.05]、心电图ST段回落幅度变大[(64.3±7.8)% vs (48.6±6.5)%,P<0.05)]、住院期间和30 d时的MACE事件发生率降低(10.7% vs 18.8%,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出血并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PCI时,对血栓负荷重的急性STEMI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方法简单、安全和行之有效.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替罗非班

    心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何皖
    2208-2208页

    心理干预乙型肝炎情绪生活质量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40例临床分析

    齐书英李俊峡李洁丁超...
    2209-2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疗效、安全性及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40例房颤患者,阵发性房颤35例,慢性房颤5例.3例行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术,16例行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的环肺静脉消融及(或)左房、右房线性消融,21例采用EnSite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的"7或0"型左房线性消融和(或)右房峡部消融.总结房颤消融的成功率和复发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射频消融的即刻成功率100%,3 mo后判断手术成功率,所有患者一次手术成功率87.5%(35/40),5例再发房扑或房速的患者中4例再次行射频消融术,两次术后仍有3例复发房扑,两次手术成功率90%(36/40),3例两次术后再发房扑的患者中仅1例患者行第三次射频消融术.阵发性房颤一次手术成功率97.1%(34/35),并发症发生率2.5%(1/4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复发者均为大折返房扑或房速,复发与患者发病时间长、持续性房颤、左心房大、患者年龄大、合并高血压病等有关.结论:房颤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效果较好且安全.

    房颤射频消融成功率安全性三维标测

    延边地区中老年干眼患者临床分析

    金福子
    2211-2211页

    中老年人干眼延边地区

    加味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及其对外周血TNF-α的影响

    李莉梁刘萍
    2212-2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加味玉屏风颗粒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作用及对外周血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组给予加味玉屏风颗粒,服用28 d后分别对其起效时间、疗效及复发率进行比较,并用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TNF-α的改变.结果:加味玉屏风颗粒组起效时间[(2.65±0.93)d]大于对照组[(1.84±0.90)d,P<0.05],其治疗有效率(90%)与对照组(96%)无统计学差异,但其复发率(33.3%)明显低于治疗组(64.O%)(P<0.05).同时,经治疗后两组外周血TNF-α均有明显下降,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加味玉屏风颗粒可有效治疗慢性荨麻疹,且复发率较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组低,并明显抑制外周血TNF-α的表达.

    加味玉屏风颗粒慢性荨麻疹肿瘤坏死因子-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