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樊代明

半月刊

1000-2790

edjfmmu@fmmu.edu.cn

029-84774674

710033

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由第四军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和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半月刊,A4开本,105g铜版纸印刷;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0-2790,国际刊名代码CODEN DJDXEG,邮发代号52-86;属我国核心期刊、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已进入著名国际检索系统。如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本学报多次被评为国家、军队优秀,在建国50周年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脂饮食大鼠肝脏脂肪性变及NPC1L1基因表达的变化

    蒙广星袁强王毅军孟化...
    2794-2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NPC1L1及其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在高脂饮食诱导肝脏脂肪性变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实验大鼠分为普通饮食组及高脂饮食组,饲喂8周后取肝脏组织,酶法测定肝脏组织中总胆固醇(TC)、磷脂、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含量,RT-PCR检测肝脏组织中NPC1L1,SREBP-1c,FAS及ABCAl基因的表达变化,并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肝脏病理变化.结果:高脂饮食大鼠肝脏组织TC(67.6±3.1mg/g vs 31.8±2.6 mg/g,P<0.01),TG(29.1±2.3 mg/g vs 12.5±1.6 mg/g,P<0.01)及磷脂(23.8士2.6 mg/g vs 19.8 ±2.2 mg/g,P<0.05)均较正常饮食大鼠增加.高脂饮食喂养组大鼠肝脏组织中胆同醇代谢相关基因NPC1L1(3.91±0.26,P<0.01),SREBP21e(2.84±0.23,P<0.01)、FASmRNA(6.45 4-0.25,P<0.0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饮食组,而ABCA1 mRNA(0.56±0.18,P<0.05)表达较正常饮食组降低.结论:肝脏组织NPC1L1表达增加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SREBP-1c,FAS,ABCA1的表达

    Niemann-PickC1-Like1肝脏脂肪性变实时定量PCR

    下调胃癌细胞PDGF-D表达对共培养HUVECs生长和功能的影响

    赵林张才全廖刚龙结根...
    2798-28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通过RNA干扰下调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PDGF-D)基因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的表达对与其共培养的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生长和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PDGF-D的短发夹状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胃癌SGC-7901细胞后,通过RT.PCR,Western Blot检测干扰前后PDGF-D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上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将胃癌细胞SGC-7901与HUVECs共培养后,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生长变化,流式细胞术测量细胞周期变化,血管形成实验检测HUVECs的血管形成能力.结果:PDGF-D-shRNA1,PDGF-D-shRNA2重组载体均能使SGC-7901细胞中PDGF-D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且后者抑制效果更好;干扰后胃癌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VEGF下降;与转染后的SGE.7901细胞共培养的HUVECs牛长速度明显变慢,且无管状结构形成.结论:重组真核载体能有效抑制SGC-7901细胞的PDGF-D表达,并通过减少VEGF的表达来抑制HUVECs生长和血管形成能力.

    胃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RNA干扰

    辛伐他汀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的保护作用

    苏菲菲郑强荪尚福军张军...
    2802-28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在心肌梗死后辛伐他汀对钙调神经磷酸酶(CaN)的表达以及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模型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10只.用SD大鼠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以致心衰.8 wk后测定左室质量指数,B超检测左室形态结构,Western Blot检测心肌CaN蛋白表达.结果:①单纯模型组和辛伐他汀组心肌肥厚指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辛伐他汀组心肌肥厚指数明显低于单纯模型组(P<0.05).②单纯模型组和辛伐他汀组心肌CaN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5),辛伐他汀组低于单纯模型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能参与干预CaN介导的心肌肥厚通路从而改善心脏功能.

    辛伐他汀钙调神经磷酸酶心肌梗死心衰

    Bc1-2和Bax在臀肌挛缩带中的表达及其对挛缩带形成的作用

    赵晨光贺西京陆斌李浩鹏...
    2805-28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凋亡相关基因Bc1-2和Bax在臀肌挛缩带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臀肌挛缩症(GMC)发病的作用.方法:收集臀肌挛缩症患者挛缩带和病变旁肌肉的病理标本,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Bc1-2和Bax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Be1-2定位于成纤维细胞的胞质中,呈强阳性表达,其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分别上调了6.1倍和3.9倍(P<0.05).Bax也定位于成纤维细胞的胞质中,呈弱阳性表达,其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未见显著性上升(P>0.05).结论:抗凋亡基因Be1-2与凋亡基因Bax的对抗作用失调可能是引起挛缩带产生的重要机制.

    臀肌挛缩症纤维化Be1-2Bax

    HYAL2基因沉默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周敏周琦李少林唐良萏...
    2808-2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HYAL2基因的表达,探讨siRNA-HYAL2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靶向HYAL2的siRNA及对照分别转染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RT-PCR测定HYAL2基因mRNA表达情况,MTT法检测SKOV3细胞增殖,FCM检测细胞周期变化,构建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模型观察其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转染siRNA-HYAL248 h后HYAL2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细胞存活率下降(P<0.05),s期细胞百分比降低、G0/G1期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转染24 h后平均穿膜细胞数减少(P<0.05).结论:siRNA-HYAL2能特异性抑制HYAL2的mRNA表达水平,HYAL2基因沉默后,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降低,HYAL基因可能成为卵巢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卵巢肿瘤RNA干扰透明质酸酶增殖侵袭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56例误诊分析

    严金海李书林
    2811-2811页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误诊

    人结肠癌血管特异结合短肽的噬菌体肽库筛选及鉴定

    刘山红杨昆政
    2812-2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建立小鼠肾包膜下荷人结肠癌模型、利用噬菌体肽库体内筛选技术,筛选并鉴定能够与人结肠癌血管内皮细胞特异结合的噬菌体呈现短肽.方法:制备免疫抑制小鼠肾包膜F人结肠癌移植瘤动物模型.将随机环七肽库通过尾静脉注入荷瘤鼠体内,回收归巢于肿瘤组织的噬菌体,进行4轮体内筛选,随机挑取20个克隆进行测序.细胞ELISA实验初步鉴定阳性噬菌体的内皮细胞结合能力.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阳性噬菌体克隆与共培养内皮细胞的结合能力.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短肽与共培养内皮细胞的特异性结合能力.结果:18个克隆测序正确,它们呈现2种氨基酸序列,命名为CV1及CV2,其呈现噬菌体称为pCV1及pCV2,其中CV2/pCV2重复次数多.细胞ELISA结果显示pCV2与Co-HUVECs(与结肠癌细胞共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结合明显高于HUVECs(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有显著的差异性结合,而pCV1在Co-HIJVECs,HUVECs上结合均较少,无差异性结合.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FITC-CV2特异性结合于Co-HUVECs的胞膜与核周胞质.结论:得到两个能特异件结合于结肠癌移植瘤的噬菌体单克隆pCV1及pCV2.pCV2具有特异结合结肠癌血管的能力,有可能用于结肠癌血管靶向治疗.

    结肠癌噬茵体肽库体内筛选血管生成短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建立的成骨细胞培养模型的研究

    于利峰孔令擘朱庆生
    2816-2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骨折骨缺损治疗的基础实验研究建立理想的细胞模型,观察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体外培养状态下的生长情况,对其向成骨细胞分化及分化能力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全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差速贴壁法从兔股骨骨髓中提取、分离、纯化BMSCs,取第3代BMSCs细胞分为两组进行培养,A组:为用含有诱导剂的低糖DMEM培养基的诱导培养组;B组:为常规培养组.倒置显微镜及HE染色观察记录各代次细胞形态等特征;CD44.,CD90检测细胞表形,通过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及标准化钙结节计数,鉴定细胞成骨活性.结果: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培养7 d后各组细胞形态趋于一致,多呈长梭形,培养2 wk后对两组细胞进行ALP染色,可见A组细胞质内ALP染色阳性反应明显,B组染色显色弱.21 d时A组细胞茜素红染色后钙化结节数量多且较大,B组有少量钙结节形成,但较小.A组标准化钙结节计数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差速贴壁法所获得的BMSCs在常规培养或诱导培养时均可表现出成骨潜能,但诱导培养组的BMSCs的ALP活性更强,成骨能力更确切,可为骨组织工程远期实验研究提供理想的细胞模型.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细胞培养

    5-氮胞苷诱导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毒理遗传学研究

    张卫泽李国庆陈永清马凌...
    2820-2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5-氮胞苷(5-aza)对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向心肌细胞方向诱导分化的毒理遗传学影响.方法:自成人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ADMSCs,用5-aza对ADMSGs进行诱导,设立不同诱导浓度的Ⅰ ,Ⅱ,Ⅲ,(5,10,20μmoL/L)组及对照组Ⅳ,光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及形态学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I(cT-nI),RT-PCR方法检测cTnI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并对各诱导组常规核型分析.结果:诱导后4wk Ⅰ,Ⅱ,Ⅲ组ADMSCs呈现类似心肌细胞的形态学特征.Ⅰ,Ⅱ,Ⅲ组免疫组化结果见cTnI阳性表达,RT-PCR条带见cTnI基因表达.各组染色体结构及数目均未见异常.结论:5-aza作为诱导剂对ADMSCs遗传性无不良影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5-氮杂胞苷核型细胞遗传毒理遗传学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86例

    严金海李书林
    2823-2823页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