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樊代明

半月刊

1000-2790

edjfmmu@fmmu.edu.cn

029-84774674

710033

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由第四军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和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半月刊,A4开本,105g铜版纸印刷;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0-2790,国际刊名代码CODEN DJDXEG,邮发代号52-86;属我国核心期刊、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已进入著名国际检索系统。如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本学报多次被评为国家、军队优秀,在建国50周年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舒适护理肱骨外髁骨折小儿 60例

    许燕杏吴晓鹏朱蔚仪
    216-216页

    舒适护理小儿肱骨外髁骨折

    肾宁胶囊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李晓苗李源曹雪滨黄河玲...
    217-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肾宁胶囊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高糖高脂饮食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注射方法制作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将肾宁胶囊给大鼠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纯化水.6 mo后进行肾脏形态学和生化指标的检测,用放免法检测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清和肾组织内皮素(ET)的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量肾组织局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的血糖、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明显改善(P<0.05);肾脏肥大指数(右肾质量/体质量)下降,肾小球直径缩短,系膜增生及基底膜增厚减轻,肾小管空泡及间质细胞浸润减少(P<0.05);血清Ans-Ⅱ降低(P<0.01)、血清和肾组织ET水平降低(P<0.05);肾组织局部TGF-β1的表达减少(P<0.05).结论:肾宁胶囊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Ang-Ⅱ,ET,肾组织ET和TGF-Ⅱ1水平有关.

    肾宁胶囊2型糖尿病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转化生长因子β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1 694例分析

    雷海录雷莹于颖付京...
    220-220页

    腹腔镜胆囊切除后侧入路V型解剖

    羊布鲁菌BCSP31蛋白表达纯化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张蕾白文涛张芳琳吴兴安...
    221-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表达并纯化羊布鲁菌BCSP31蛋白,制备其单克隆抗体(mAb).方法:采用GST亲和层析纯化的方法纯化BCSP31蛋白.用纯化的BCSP31蛋白免疫小鼠,将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Sp2/0细胞融合,ELISA间接法筛选阳性克隆,3次克隆化后建立杂交瘤细胞系.采用小鼠腹腔接种杂交瘤细胞制备腹水,正辛酸-硫酸铵法纯化mAb.采用Western Blot和EUSA等方法鉴定mAb特性.结果:GST-BCSP31融合蛋白在25℃诱导时为可溶性表达,经亲和层析纯化,获得BCSP31纯化蛋白0.5 g/L;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所获蛋白可与兔抗布鲁菌阳性血清特异性反应.获得2株mAb,分别命名为1F1,1E5.结论:BCSP31蛋白的纯化及其mAb的制备为布鲁菌病的诊断与防治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羊布鲁茵BCSP31蛋白蛋白纯化单克隆抗体

    消息

    224,228页

    细胞穿透肽PEP-1介导人过氧化氢酶转导入在体大鼠心肌组织

    张永军王家宁唐俊明杨建业...
    225-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PEP-1介导CAT转导人心肌组织的能力,检测转导的CAT是否具有天然活性.方法:用基因工程手段表达并纯化出PEP-1-CAT和CAT融合蛋白.以生理盐水为对照,分别从SD大鼠尾静脉注射500 trg PEP-1-CAT和CAT融合蛋白,在0.5,1,2,4,8,24 h时将其处死,取其心脏,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CAT的转导能力,用试剂盒检测心肌CAT的酶活性.结果:SDS-PAGE和Western Blot证实目的蛋白PEP-1-CAT和CAT得到了高表达,且纯度在90%左右.生理盐水组及CAT组,荧光显微镜下均未见到绿色荧光,Western Blot亦未检测到目的蛋白;PEP-1-CAT各组均町观察到绿色荧光,且8h时强度最大,同时Western Blot也检测到了目的蛋白,8h时量最多;酶活性检测显示,CAT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PEP-1-CAT组随着时间的延长,心肌组织中CAT的活性逐渐增加,在8 h时达到峰值,为对照组的4.20倍.结论:PEP-1能够介导CAT以天然活性方式转导入大鼠心肌组织,且其转导呈时间依赖性.

    PEP-1过氧化氢酶心肌再灌注损伤转导在体

    扩大经鼻入路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显微解剖

    薛亮荆俊杰魏梁锋王守森...
    229-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扩大经鼻人路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显微解剖特征,为相关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10例防腐尸颅,按经鼻路径在显微镜下进行解剖,观测颈内动脉与蝶窦外侧壁和垂体的关系,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其分支的走行、分布情况,测量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各分段与中线的距离.结果:前鼻棘到颈内动脉隆起最凸点的连线长度为(74.5±3.1)mm,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可分为鞍旁部和斜坡旁部,主要有2个分支;前垂直段、前曲段、水平段、后曲段、后垂直段内侧壁与中线的距离分别为(7.4±1.0),(9.0 4±1.3),8.3±2.5),(7.6±1.4)和(8.9±1.5)mm.结论:采用扩大经鼻入路可处理侵袭海绵窦内侧腔的病变,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其分支是扩大经鼻入路处理海绵窦病变所遇到的主要解剖结构,熟悉相关动脉的解剖学特点,对于减少术中出血、安全处理海绵窦病变有重要意义.

    扩大经鼻入路颈内动脉解剖学海绵窦

    榄香烯治疗中老年人恶性胸水23例临床观察

    曹阳
    232-232页

    榄香烯恶性胸水中老年人

    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学特点及临床诊治分析

    李军良马毅何晓顺王国栋...
    23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学特点、临床表现以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1/2006-1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施行的516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肝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患者的病理组织学改变、临床表现、诊治方案加以分析.结果:516例中,有86例患者发生106例次急性排斥反应,急排的发生率为16.7%(86/516);其中临界型改变9例次,轻度排斥反应(Banff Ⅰ级)36例次,中度(Ⅱ级)48例次,重度(Ⅲ级)13例次.106例次中,36例次急性排斥反应经调整药物后得到控制,65例次经用激素冲击治疗后得到控制;5例激素冲击治疗无效的患者中,3例患者接受OKT3治疗,2例最终行再次肝移植而治愈.结论:由于新一代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已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其病理改变可以有重叠和复合存在;移植肝穿刺活检仍是目前诊断的"金标准";根据不同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病理特点,采用合理的个体化免疫抑制方案,对提高肝移植患者的长期存活率至关重要.

    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肝穿刺活检治疗

    脂肪基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脑出血模型运动功能的影响

    吴雷柴志勇杨转移杨靓...
    236-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脂肪极基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脑出血模型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扩增的ADSCs于造模成功后24h立体定移植入大鼠右侧脑室.移植后3,7,14,21,28d通过longa评分观察大鼠运动功能情况.各组大鼠按时处死取脑制作切片,利用免疫荧光观察ADSCs分布情况,利用凋亡染色观察各组出血灶周围凋亡细胞情况.结果:移植的细胞自侧脑室及针道逐渐向损伤灶迁移.凋亡细胞主要位于出血灶周围.移植组在7,14,21,28 d有更好地神经功能评分(P<0.05),在各时间点移植组凋亡细胞明显少于对照组(P<O.05).结论:脂肪基质干细胞移植可能通过抑制病灶周围细胞凋亡进而改善运动功能.

    脂肪基质干细胞脑出血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