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樊代明

半月刊

1000-2790

edjfmmu@fmmu.edu.cn

029-84774674

710033

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由第四军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和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半月刊,A4开本,105g铜版纸印刷;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0-2790,国际刊名代码CODEN DJDXEG,邮发代号52-86;属我国核心期刊、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已进入著名国际检索系统。如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本学报多次被评为国家、军队优秀,在建国50周年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频彩超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

    吕再玉
    792-792页

    高频彩色多普勒肠系膜淋巴结炎儿童

    膜联蛋白5在大鼠消化器官中的细胞定位

    张艳梅韩雪峰卢坤刚陶晓倩...
    793-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膜联蛋白5(Annexin 5)在大鼠部分消化器官中的细胞定位,为探讨Annexin 5在消化器官内可能发挥的生理学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经Bouin's液固定其消化器官(胃、小肠、肝脏、胰腺)后,应用特异的兔抗Annexin 5抗血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免疫荧光化学方法,观察Annexin 5在大鼠消化器官中的细胞定位.结果:Annexin 5在大鼠的消化器官中呈细胞特异性分布.Annexin 5在胃上皮细胞、胃底腺部分细胞、小肠绒毛杯状细胞、胆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中分布较多,同时在胃和肠的黏膜层和肌层的部分细胞、小肠固有层中某些细胞、肝内皮细胞、胰腺血管内皮细胞中也有分布.结论:Annexin 5存在于大鼠消化器官执行特殊功能的一些细胞内,提示Annexin 5可能在这些细胞发挥生理功能的过程中具有特定的作用.

    膜联蛋白5消化器官定位

    携带hTERT I540-PTD表达框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的构建与鉴定

    郭晓彤黎静薛妍宣敏...
    796-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携带人端粒酶逆转录酶亚基(hTERT)I540-PTD,I540-PTD4融合基因表达框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方法:将pDC315-I540-PTD,pDC315-1540-PTD4与腺病毒基因组质粒pBHGloxdeltaE13Cre共转染HEK293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反应后收获细胞,反复冻融法制备病毒粗提液,经扩增和纯化获得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I540-PTD和Ad-I540-PTD4.使用终点稀释实验和空斑形成实验测定纯化后病毒滴度.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Ad-I540-PTD,Ad-I540-PTD4进行鉴定.使用病毒感染人骨肉瘤U20S细胞后,进行免疫组化定性并观察I540-PTD,I540-PTD4的表达情况.结果:共转染10 d后,HEK293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反应.经扩增、纯化后,终点稀释法和孔板形成法测定Ad-I540-PTD滴度分别为(8.9×1012),(6.3×1012)pfu/L;Ad-I540-PTD4滴度分别为(5.8×1012),(5.4×1012)pfu/L.以纯化的病毒为模板,使用自行设计的鉴定引物进行PCR均获得167 bp目标片段.抗组胺酸标签抗体对病毒感染后的U20S细胞免疫组化分析发现Ad-I540-PTD,Ad-I540-PTD4转染的U20S细胞均呈强染,表明Ad-I540-PTD,Ad-I540-PTD4中携带的I540-PTD,I540-PTD4真核表达读框可在人类细胞内高效表达.结论:成功构建可高效表达I540-PTD,hTERT I540-PTD4的重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I540-PTD,Ad-I540-PTD4,为其作为基因疫苗诱发针对hTERT I540表位的抗瘤免疫奠定了基础.

    癌症疫苗端粒酶逆转录酶肿瘤免疫疗法

    彩超诊断活体移植肾输尿管内支架管结石1例

    白梅李建武蔡江涛刘超...
    799-799页

    肾移植支架管结石

    肺炎链球菌CbpA基因疫苗的构建及免疫学特性

    陈怡婷陈大鹏曹炬吴凯峰...
    800-8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含有肺炎链球菌(SPN)毒力因子CbpA抗原编码基因的重组质粒pcDNA3.1/CbpA,测定其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能力并评价其保护效果.方法:PCR扩增SPNCbpA编码基因,将该编码基因克隆到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pcDNA3.1/CbpA重组质粒,经测序鉴定后转染COS-7细胞,Western Blot鉴定目的蛋白的表达,重组质粒免疫BALB/c小鼠,TIGR4型SPN攻击后,监测其生存时间.结果:CbpA能在COS-7细胞中表达;pcDNA3.1/CbpA重组质粒主动免疫BALB/C小鼠后,体内产生特异性IgG抗体,并诱导小鼠对SPN感染产生有效的保护.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bpA,可为SPN基因疫苗的研制提供依据.

    肺炎链球菌cbpADNA疫苗免疫应答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297例分析

    刘卫朱运奎金远林王舒...
    803-803页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积液胸腔闭式引流术

    CD20抗原模拟表位的筛选

    吴守振张阔李萌贺丽清...
    804-8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CD20分子的模拟表位肽,构建针对CD20分子的治疗性疫苗,以期为淋巴瘤以及其它B细胞相关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方法:利用噬菌体随机呈现肽库筛选技术,以人淋巴细胞分化抗原CD20 mAb Rituximab为靶点,筛选CD20分子的模拟表位肽.通过ELISA方法检测筛选出的阳性噬菌体与Rituximab的特异性结合,并以竞争性结合实验检测筛选出的阳性噬菌体与Raji细胞表面的CD20分子竞争结合Rituximab的能力.最后以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DNA序列,推断其氨基酸序列.结果:成功筛选出针对CD20 mAb Rituximab的阳性噬菌体,获得了CD20分子的模拟表位肽QDKLTQWPKWLE.获得的阳性噬菌体能够与Rituximab特异性结合,并且表达该表位的噬菌体可以竞争性抑制Rituximab与天然CD20分子的结合.结论:CD20分子的抗原表位肽QDKLTQWPKWLE能够与mAb Rituximab特异性结合,与天然CD20分子竞争性结合mAb Rituximab,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人淋巴细胞分化抗原CD20单克隆抗体Rituximab模拟表位

    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体外实验

    王芳洁易岂建郭鹏飞
    808-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提高胚胎干细胞(ESC)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悬滴-悬浮-贴壁三步法(悬滴三步法)和悬浮-贴壁两步法(悬浮两步法),按诱导剂的不同分为Ⅰ组:丹参+5-氮杂胞苷(5-aza)组;Ⅱ组:丹参+维甲酸(RA)组;Ⅲ组:5-aza组;Ⅳ组:丹参组;Ⅴ组:RA组;Ⅵ组:阴性对照组6组进行诱导培养,比较在2种培养方法下各组心肌细胞的分化率.结果:Ⅰ,Ⅲ,Ⅳ,Ⅴ,Ⅵ组采用悬滴三步法培养的心肌细胞分化率分别为(77.78±5.09)%,(66.67±8.82)%,(51.11±1.92)%,(44.44±5.09)%,(23.33±3.34)%;采用悬浮两步法培养的心肌细胞分化率分别为(42.22±6.94)%,(36.67±8.82)%,(25.55±10.71)%,(17.78±5.09)%,(10.00±2.84)%.各组心肌细胞分化率悬滴三步法较悬浮两步法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悬滴三步法培养Ⅰ组心肌细胞分化率最高可达78%,与其它各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滴三步法联合采用中药丹参与5-aza为诱导剂,可为体外ESC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实验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胚胎干细胞分化心肌细胞5-氮杂胞苷丹参

    羟氯喹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的影响

    周婧李刚王志华
    812-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羟氯喹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按Maisel方法建立心肌梗死与假手术模型,将术后3 d仍存活的SD大鼠按不同干预条件再分为心肌梗死羟氯喹组(n=11,A组),心肌梗死安慰剂组(n=15,B组),假手术羟氯喹组(n=7,C组),假手术安慰剂组(n=7,D组).计算术后3~87 d各组死亡率.多普勒超声仪测定心脏结构指标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功能指标短轴缩短率(FS),射血分数(EF).Western Blot测定心肌梗死周边组织P-Akt,P53蛋白表达.结果:A,B,C,D各组死亡率分别为9%,40%,0%,0%.B组IVSd,LVPWd先变厚尔后逐渐变薄,LVDd逐渐变大,FS,EF逐渐下降;A组IVSd,LVPWd逐渐变厚,LVDd无明显变化,FS,EF逐渐升高.术后87 d,A组与B组IVSd分别为(0.11±0.01),(0.12±0.01)cm;LVPWd分别为(0.15±0.01),(0.13±0.01)cm;LVDd分别为(0.64±0.01),(0.72±0.01)cm;FS分别为(29.44±2.13)%,(20.39±1.83)%;EF分别为(62.23±2.33)%,(47.99±1.89)%;P-Akt蛋白IOD分别为(1.12±0.21),(0.58±0.18)(P均<0.05),而2组间P53蛋白IO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与D组IVSd分别为(0.13±0.01),(0.12±0.01)cm;LVPWd分别为(0.15±0.01),(0.14±0.01)cm(P均<0.05);LVDd分别为(0.60±0.01),(0.57±0.01)cm;FS分别为(34.33±2.13)%,(35.57±1.78)%;EF分别为(69.82±2.91)%,(71.15±2.11)%;P-Akt蛋白IOD分别为(0.78±0.20),(0.62±0.23);P53蛋白IOD分别为(0.49±0.22),(0.32±0.19).结论:羟氯喹可通过调控心肌Akt蛋白表达及活性,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

    心肌梗死心室重塑羟氯喹

    不同遗传背景及增龄对大鼠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田红燕万红梅马爱群韩克...
    815-8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遗传背景以及增龄对大鼠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筛选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相关基因.方法:以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和Wistar-Kyoto(WKY)大鼠为动物模型,用S4000点基因表达谱芯片分别检测不同遗传背景(14 wk SHR大鼠和14 wk WKY大鼠)的大鼠肾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增龄(SHR大鼠从5 wk增龄至14wk)对SHR大鼠肾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并从中随机选取2个差异表达基因,用RT-PCR方法进行验证.结果:①SHR大鼠增龄后肾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209个;14 wk SHR大鼠与14 wk WKY大鼠相比较肾组织差异表达基因有166个;②根据SHR大鼠增龄及不同遗传背景大鼠肾组织2种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结果显示,两者共同差异表达基因11个,其中免疫相关基因2个、代谢相关基因4个、其他类型基因5个.结论:代谢、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差异可能在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高血压基因芯片胰岛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