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都市快轨交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都市快轨交通
都市快轨交通

施仲衡

双月刊

1672-6073

dskgjt@vip.sina.com

010-51683785

100044

北京市西直门外北京交通大学7公寓733室

都市快轨交通/Journal Urban Rapid Rail Transit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都市快轨交通》宣传国家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各项方针、政策,介绍地铁与轻轨国内外建设、运营过程的经验,实时报道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及重要技术信息,促进同行间的学术研讨和技术交流,以推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本刊面对行业主管人员、业界广大科技人员、各大城市交通院校师生以及对地铁与轻轨关心的其他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工程筹划中的工期进度风险管理研究与应用

    李恒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障地铁工程按期通车运营,以成都地铁5号线为例,在工程筹划中创新性地应用风险管理手段,对工期进度进行专项研究.采用头脑风暴法对影响工程进度的风险进行识别,应用风险矩阵法与层次分析法对风险因素进行定性、定量评价,详细研究高架段区间箱梁运输架设不及时这一重要风险因素,并以此为案例提供风险应对策略与措施.风险管理理念的引入是成都地铁5号线工程筹划设计的创新与突破,工程顺利通车运营对该创新点进行了有效验证,可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工程筹划风险管理风险识别层次分析法成都

    基于孤立森林算法的轨道交通实时客流告警阈值设定方法研究

    王月玥孙琦钟厚岳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轨道交通客流实时监视业务中,车站实时客流告警的目的是帮助业务人员快速、准确地定位到网络中可能存在大客流风险的车站,达到提示预警的作用.如果告警阈值偏小,则告警频率会增加,使业务人员无法准确判断最需要关注的大客流风险车站,并对告警提示产生麻木心态;如果报警阈值偏大,则车站的突发大客流风险有可能未被监测到,从而无法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因此,需要提出一套科学、合理、适用性强的告警阈值.研究利用传统统计学方法和基于孤立森林的异常检测方法训练设定告警阈值,并通过应用效果测试验证对两种算法进行比选,确认利用孤立森林异常值判别思路训练的告警阈值更满足业务目标.研究成果按照"一站一方案""一个时段一方案"的原则,为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路网调度指挥平台提供车站实时进站量与出站量告警阈值,支撑客流实时监视与大客流风险预警.

    轨道交通孤立森林告警阈值客流监视

    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地铁变压器绕组温度预测

    温建民何斌王开康叶飞...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地铁状态监测系统仅能反映变压器绕组当前的温度状态及其历史温度趋势,当绕组温度超过阈值时系统报警,但不能对绕组未来的温度变化进行预测.绕组温度受设备运行功率和环境温度等多重因素影响,其变化呈现非线性和周期性,传统预测方法精度难以提升.本文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算法预测变压器绕组温度,选取绕组温度、环境温度、运行功率、运行电流作为输入变量,收集变压器历史状态数据构成训练数据进行离线训练,通过训练完成的绕组温度预测模型反映多重影响因素与绕组温度的变化关系.最后将算法应用于某地铁站动力变压器,收集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得到温度预测模型,将测试数据输入模型中,计算绕组温度真实值和预测值之间的相对温差,分析验证算法可行性与模型准确度.结果表明:LSTM算法面对大数据量样本可充分挖掘多重影响因素与绕组温度之间的深层关系,温度预测模型可准确预测绕组温度的变化.

    长短期记忆网络地铁变压器温度预测状态监测

    巡航模式下地铁纵断面节能坡优化研究

    聂涔杨冬营易思蓉王仲林...
    8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铁列车运行常采用巡航模式来保证运营的安全、舒适和准点,而人工纵断面线形设计较难契合列车的巡航状态、不适应设计条件的多变,无法做到有效节能.以变坡点里程和高程为变量,以列车双向运行牵引能耗为目标建立纵断面线形节能优化模型,采用差分进化算法进行模型求解.优化策略包括初始方案搜索和整正两个阶段,初始方案搜索阶段依据区间长度假定适当多的变坡点进行优化,方案整正阶段将删除初始方案上坡度代数差极小的变坡点得到优化方案.优化结果表明:巡航模式下,节能坡坡度值越大,中间坡度越缓,列车双向能耗越小.灵敏性分析表明:惰行距离较长时,宜设置较长的节能坡;车站高差增大时,宜缩小低位车站节能坡的长度和坡度值,增长高位车站节能坡的长度.

    地铁巡航模式纵断面线形节能线路优化

    非常规地铁站台曲线半径及超高的设计与研究

    黄定贵王瑞
    91-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广州地铁11号线如意坊站缓和曲线最小半径及曲线超高设置超过《地铁设计规范》规定的问题,对地铁站台最小曲线半径、曲线超高以及缓和曲线侵入站台长度等控制因素进行总结分析.通过对站台边缘与车门门槛最大间隙值、站台门与车门最大间隙值、缓和曲线长度、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值、横向加速度最大值、站台范围内车辆倾斜度、车辆地板面与站台面高差值等控制性指标进行验证核查,结果表明,如意坊站有效站台范围内缓和曲线曲率半径小于规范要求最小值,并且曲线超高设置大于15 mm实际可行,并在节约投资、缩短工期方面取得较好效果,为后续类似工程设计分析提供参考.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曲线最小半径曲线超高站台曲线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香港地铁服务满意度分析与改进策略研究

    杨林川唐祥龙石亚灵梁源...
    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凸显,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成为国家的中心工作之一.地铁是老年人重要的出行方式和移动性保障,本研究基于270名老年人对香港地铁(MTR)服务满意度的问卷调查数据,建立随机森林模型关联整体满意度与属性满意度,并构建"重要性-满意度"指数识别地铁属性适老化改进的优先级.研究发现:老年人对地铁服务基本满意;老年人重点关注的地铁服务属性是候车空间、优先座位和行车稳定性;老年人较少关注的属性是发车频率和准时性;改进优先级最高的地铁服务属性是优先座位、车厢温度和站点可达性.据此,针对性提出地铁适老化改进策略.

    老龄化公共交通满意度地铁服务满意度随机森林香港

    地铁站域行为与空间的交互关联分析

    郭晓阳彭卓
    102-108,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城市与交通一体化发展迅速,大量地铁站域空间功能属性发生转换,站域空间无法满足使用者的行为活动.以地铁站域内空间要素作为交互客体对象,使用者行为活动作为交互主体对象,以苏州市广济南路站域作为调研案例,针对使用者行为活动进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实时跟踪和行为注记,将数据导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软件中实现数据可视化分析.通过分析使用者在地铁站域空间中的行为特征、空间特征及时间特征,探究二者交互过程中引发阶段和反馈阶段的影响因素,对行为活动与空间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铁站域内行为与空间在交互过程中具有显著的关联性,相互之间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影响因素和物质影响因素,可为后续的理论应用和优化策略提供依据.

    地铁站域行为空间交互关联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用地规划对综合开发绩效的影响

    卢源李新茹邵金雁
    109-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用地规划的选址和用地规模对综合开发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影响显著.通过对车辆基地综合开发的建设周期、建设成本和开发强度分析,发现各个城市的落实程度和效果不一,整体出现综合利用比例低、综合绩效不理想等现象.以北京、南宁等城市为例,对典型车辆基地的规划布局和用地规模进行研究,车辆基地选址普遍位于非生活区,周边缺乏配套基础设施;用地规模受节地模式的影响,导致地块狭长、缺少腹地.研究结果表明在多样化的车辆基地用地程序下,重大项目和单独选址的用地模式导致车辆基地普遍采用节地模式,从而削弱综合利用结构转换层落地的可能性,缺少腹地限制了联合开发与综合平衡的可能性;由于在选址阶段考虑土地收储成本,导致位于城市边缘地区的车辆基地易受地价和周边开发成熟度的制约,影响综合利用率和上盖开发业态.基于此,对车辆基地在功能定位、选址标准、用地程序、规划编制等方面存在的缺失和错位提出改进建议.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开发绩效选址用地功能制度体系

    轨道交通大断面深埋隧道施工工法——扩大拱脚台阶法

    周捷邹光炯彭辉
    117-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适应轨道交通建设的新环境、新形势,结合重庆主城区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和轨道交通车站特点,提出一种新的大断面深埋轨道交通车站隧道的施工工法——扩大拱脚台阶法.该工法以新奥法为基本理论依据,充分发挥围岩的自稳能力和开挖面的空间约束作用,通过初支大拱脚的设置,将拱部荷载传递至拱脚围岩,从而提高拱部初期支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同时,通过分台阶分步开挖,能够为大断面隧道开挖提供充足的施工作业空间,有效提高隧道的施工工效,节约工程投资、缩短工期.以重庆轨道交通9号线红岩村站为例,对该工法与双侧壁导坑法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可以得出扩大拱脚台阶法对围岩的扰动更小,更有利于对围岩的保护和变形控制,工程风险更加可控.

    城市轨道交通扩大拱脚台阶法双侧壁导坑法大断面深埋隧道

    卵石地层暗挖车站超高压旋喷注浆止水应用研究

    鲍凯吕亮高辛财李伟伟...
    124-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超高压旋喷注浆技术在卵石地层PBA工法暗挖车站中的止水效果,开展现场旋喷试验,对常规施工设备进行改进,优化施工步序,实现暗挖车站边导洞狭小空间内的机械化引孔、喷浆成桩作业.试桩结果表明:卵石地层中试桩加固直径均在1 m以上;加固体抗渗系数最大值为2.37×10-9 cm/s,满足工程不渗水要求;加固体抗压强度均在24 MPa以上,加固效果明显,能有效提高地层的承载力、强度和整体稳定性.首次实现超高压旋喷注浆工艺在北京卵石地层暗挖车站的应用,该方法在万泉河桥站的工程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止水效果,对北京地区暗挖车站止水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卵石地层暗挖车站超高压旋喷止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