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都市快轨交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都市快轨交通
都市快轨交通

施仲衡

双月刊

1672-6073

dskgjt@vip.sina.com

010-51683785

100044

北京市西直门外北京交通大学7公寓733室

都市快轨交通/Journal Urban Rapid Rail Transit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都市快轨交通》宣传国家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各项方针、政策,介绍地铁与轻轨国内外建设、运营过程的经验,实时报道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及重要技术信息,促进同行间的学术研讨和技术交流,以推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本刊面对行业主管人员、业界广大科技人员、各大城市交通院校师生以及对地铁与轻轨关心的其他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评价新思维:ESE评价理论与方法——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于松伟刘巍杨陶源陈明钿...
    1-1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采用简单的分层加权汇总方法,未考虑同层指标间的相互影响以及下层指标对上层指标的一对多影响,不能系统、全面、准确地反映实际可持续发展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评价新思维——ESE评价理论与方法,即通过数据具有ESE(经济-社会-环境)三性影响这一新认识,构建了一个ESE空间直角坐标系,并以此表征城市轨道交通所有业务场景.在此ESE三维立体空间中,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被分成"八种四类",同时对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了量化计算,并实现了立体的可视化表达.

    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ESE(经济-社会-环境)空间专家知识向量化

    世界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制式发展及适用性分析

    贺鹏刘鹏辉李松松梁青槐...
    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低运量轨道交通作为超大或特大城市地铁网络的加密和补充、大城市乃至中等城市的骨干线路,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对65个国家496座城市的2 600余条中低运量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世界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线路数据库.基于该数据库,得到世界范围内运营的齿轨、有轨电车、悬挂式单轨、自动旅客捷运系统(automated people mover system,APM)、跨座式单轨、直线电机系统、中低速磁浮、电子导向胶轮系统和导轨式胶轮系统9种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制式,线路里程共18 744.84 km;并统计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在各大洲、各国家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其主要分布在欧洲的德国、俄罗斯等32个国家,线路里程达13 256.0km,占比70.7%;统计各制式在不同国家/城市、不同城市特征、不同线路功能定位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制式主要服务于人口小于300万的城市,76.25%的有轨电车线路、47.82%的跨座式单轨线路和42.11%的直线电机系统线路作为骨干线,84.62%的齿轨线路作为旅游线,70.73%的APM线路作为机场专线.同时,梳理总结各制式的起源与发展,并对技术特点和参数、适用性进行分析.研究成果以期为我国城市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制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制式发展现状技术特点适用性

    中国轨道交通领域首个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正式成立

    22页

    城市轨道交通站域慢行系统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的计量分析

    傅东雪张生瑞侯全华赵萌...
    2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优化城市轨道交通站域慢行系统对提高轨道交通运行效率、升级站点空间品质、促进站城一体化建设具有正向作用.为整体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站域慢行系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借助计量分析工具CiteSpace对WoS和中国知网(CNKI)核心数据库中城市轨道交通站域慢行系统相关文献进行统计与分析.首先,概述文献时空、领域及期刊分布情况,剖析研究发展历程,并识别出近期研究热点为建成环境站城协同、共享单车接驳及可达性研究;然后,重点分析慢行可达性、慢行环境、慢行接驳及慢行设施规划4个方向的研究进展情况;最后,从研究对象、方法、范围等角度提出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本文研究成果以期为我国轨道交通站域慢行系统的理论规划及实践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城市轨道交通慢行系统CiteSpace研究综述共享单车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双重预防机制构建研究

    赖志伟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领域的重要工作,现阶段由于实操层面法规标准的缺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缺少明确的指导,各城市对双重预防机制的理解和执行存在差异,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通过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现状的调研与分析,得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名词术语混用、安全风险管理考核缺少、隐患排查工作不完整、隐患分级标准不统一、隐患整改不彻底、风险隐患结合不充分等方面,并提出规范相关名词术语、构建全过程隐患排查机制、关联风险与隐患条目、统一考核机制、配套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对策措施建议.相关研究可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领域双重预防管控的规范与提升提供参考.

    城市轨道交通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

    封面设计理念

    39页

    中国最长跨市"地铁"要来了

    39页

    都市圈轨交跨制式无障碍多路径票价研究

    张森
    4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都市圈轨道交通跨制式、付费区融合票价问题,在前期文献研究及国内外调研的基础上,首先明确单路径下跨制式无障碍票价计价原则,然后对多路径跨制式无障碍票价方案分为OD异价、OD同价两类,OD异价研究中根据乘客使用票种进行分类研究精准追踪乘客的技术手段,并得到不可行的结论;OD同价研究推荐采用加权路径算法,兼顾收益保障企业票款收入及公益保障群众乘车费用,提出效用权重路径及平均权重路径两种算法,详细阐述算法的计算步骤,并通过广州地铁两个实例验证算法的可行性.

    都市圈跨制式无障碍多路径票价算法

    基于顶层设计的佛山市TOD综合开发总体策略

    刘尔辉谢志明徐士伟苏业辉...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综合开发效益,引导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有序发展并保障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基于顶层设计的角度创新研究佛山市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综合开发总体策略.首先,梳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特大城市的佛山市现阶段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工作中面临的利益共享机制缺失、沿线土地未提前收储、场站选址规划统筹不足、轨道建设与综合开发时序错配等实际问题;然后,在建立合理开发的整体协调框架的基础上提出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战略统筹、提前土地整备收储、探索多元供地等开发对策;最后,以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线路(4号线一期、2号线二期和11号线)沿线用地规划实践为例,从顶层政策问题、顶层规划问题(国土空间规划与综合交通规划统筹问题)、土地问题(土地整备收储、多元供地模式问题)、TOD建设模式问题等多个层面,探索建立符合佛山市特色的综合开发顶层设计实践路径,提出适合佛山市实际的TOD综合开发总体策略,有效指导沿线站点周边土地综合开发实施落地,为国内类似的都市圈特大城市提供有借鉴意义的顶层设计实践经验与参考依据.

    城市轨道交通TOD顶层设计总体统筹土地整备建设模式

    地铁站环控系统控制方案的节能对比研究

    张云霞苏子怡李晓锋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常见的地铁车站环控系统控制方案的用能表现和节能潜力,为地铁车站节能降碳提供参考和指导,以北京、上海和广州分别作为寒冷、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的代表性城市,在TRNSYS软件中搭建屏蔽门地铁站模型,探究增设自控系统和优化时刻表控制这2种优化方案相比于当前常规的时刻表控制方案在站内环境控制、节能潜力、改造成本方面的表现.结果显示,采用2种优化方案均可有效提高站内空调控制温度,实现类似的站内温度控制效果.用能方面,相比于当前的时刻表控制方案,增设自控系统可为各气候区地铁站环控系统降低41%~49%的年能耗,优化时刻表控制方案可降低38%~48%的年能耗.改造成本方面,优化时刻表控制方案仅需要提高管理水平,无需增加设备和系统,而增设自控系统方案的设备成本和后期运维管理成本较高.因此,综合考虑站内环境控制效果、能耗情况和改造成本,建议地铁站采用优化时刻表控制方案进行节能运行优化,以实现节能目标.

    地铁站环控系统自控时刻表控制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