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低温建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低温建筑技术
低温建筑技术

张锦屏

月刊

1001-6864

Lowtem@163.com

0451-86334097,86335022

150080

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60号

低温建筑技术/Journal Low Temperature Architecture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立足三北 面向全国 内容丰富 独具特色《低温建筑技术》1979年创刊,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学术委员会冬季施工专业委员会、黑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本刊寓实用性、学术性、知识性于一体,是中国自然科学建筑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是指导我国三北地区(东北、西北、华北)建筑科学技术和冬期施工技术发展的唯一专业性刊物。《低温建筑技术》主要报导三北地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设计、科研、教学与建筑工程冬期施工技术、冻土与地基基础、建筑节能和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成果与应用、混凝土外加剂的研究与应用、冬期施工质量通病:普及建筑技术与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知识等。《低温建筑技术》为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每期定价8.00元,全年48.00元,邮发代号14-122,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也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订阅(另附邮资12元/年)。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60号      邮编:150080     E-mail:Lowtem@163.com传真:0451-86334097 电话:0451-86334097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36米跨局部开口雨棚风荷载数值模拟研究

    方勇罗舒铭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的需求日益提升.在恶劣天气下,为了使游客能在站台上正常候车,应在站台的上方设置雨棚.为明确36m跨局部开口雨棚风荷载体型系数,文中基于CFD数值模拟方法对雨棚表面体型系数进行研究分析,利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雨棚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详细研究了不同风向角对雨棚表面风压分布规律及体型系数分布的影响.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来流的冲击作用,导致体型系数极值出现在雨棚迎风边缘处.雨棚表面的风压分布会随着风向角的变化而变化,随着风向角的逐渐增大,极值逐渐减小.在不同风向角风的作用下,雨棚两侧往往受到相反的作用力,这可能会导致局部开口雨棚沿站线方向产生扭转,从而影响结构的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此类结构的抗风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局部开口雨棚风荷载数值模拟体型系数风向角

    预应力加固框架梁对节点抗震性能分析

    何永利陶淑娟高旭东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预应力加固混凝土框架梁后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变化,文中以框架节点为研究对象,应用位移法分析斜腹杆体外预应力技术加固混凝土框架梁后框架节点的受力情况,通过ABAQUS建立有限元模型以及组织一个三层两跨的试验框架模型,对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验证.研究表明ABAQUS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可以用于斜腹杆体外预应力加固框架梁节点的抗震性能分析,相比于未加固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节点区域钢筋应力相对减小,节点极限抗剪能力提高;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加固框架比未加固框架混凝土受压损伤严重,尤其梁端比未加固框架延伸更多,对框架节点抗震不利,故应采用相应技术对节点进行加固,为斜腹杆体外预应力整体加固提供理论依据.

    混凝土结构框架节点体外预应力斜腹杆

    火灾下圆形综合管廊结构损伤特性研究

    郑铭钧石雷丁智谢波...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综合管廊中电缆、燃气等引起的火灾不仅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会损害管廊结构,影响管廊的服役状态及使用寿命.为探究火灾对综合管廊结构的影响,文中利用ABAQUS建立了圆形综合管廊温度-应力耦合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火灾作用下综合管廊的变形规律及结构损伤,结果表明内侧墙体在燃烧7.5 min以内时变形迅速增加,随后变缓并趋于稳定,结构变形呈左右对称分布;圆形管廊结构内侧受压外侧受拉,应力沿周长分布均匀;矩形管廊拉应力集中在腋角处,外侧应力较小,而圆形管廊在外侧仍有较大的拉应力,建议在圆形管廊外侧增加相应的抗火灾措施;圆形管廊结构损伤区的范围为火源两侧约13 m,为综合管廊的抗火设计奠定基础.

    圆形综合管廊火灾下结构损伤温度-应力耦合

    并列多方柱风荷载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姚红红
    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并列多方柱的风荷载特性,文中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对雷诺数为20000的均匀流场中的并列三方柱进行模拟,基于不同间距方柱的流场特性,归纳并总结了不同间距方柱的气动力系数变化规律和风压系数分布.结果表明小间距会产生偏流且抑制方柱的旋涡脱落,三个方柱的平均风特性均表现出明显的偏向性.当间距比达到2.0时,流场从偏流转变为对称偏压,旋涡脱落频率增大但脉动风特性仍然小于单方柱.方柱的气动力系数和风压系数在间距比4.0时近似于单方柱的值.研究结果可为并列多方柱的风荷载规范条文提供参考.

    并列方柱SSTk-ω湍流模型气动力系数风压系数

    寒地深水区大跨径桥梁方案比选

    王铭巍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比选在寒地深水区进行大跨径桥梁建设的方案,文中基于G331拉古哨至浑江口段建设工程中的腰岭子江口大桥,提出了刚构桥和拱桥的桥型方案,从经济性、环境影响、施工难度、景观效果等方面对两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选择刚构桥作为项目的推荐方案,以期为寒地深水区桥梁建设工程提供参考.

    寒地深水区大跨径桥梁刚构桥

    深部人工冻结土力学性质研究

    张亚欣林斌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取淮南某矿区土质在人工冻结条件下的力学性质,在不同的温度和含水率条件下,选取淮南某矿区不同深度不同土层进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和冻胀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回归分析,含水率和土层深度对于土样冻胀的影响大致相当;人工冻土的力学性质受温度、含水率、土层结构影响较大,随着温度梯度降低,四种土质的单轴强度均有提高;含水率对冻结土的抗压强度整体存在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5℃时中砂的抗压强度整体较高,随着温度降低,应力-应变曲线强度特征较其他三种土质发生弱化.研究成果可为淮南矿区施工提供一定参考.

    人工冻土冻胀特性抗压强度含水率

    盾构机刀盘泥饼性能及机械臂攀附试验研究

    孙庆王志云邢朋飞冯文强...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泥饼的长期附着,盾构机刀盘和刀具工作负荷会逐渐增加,该状况常常使掘进参数出现突变,大大降低施工效率.盾构机泥饼人工清理困难.文中通过对试验室环境下制备泥饼的形成过程和机理进行分析,并对泥饼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通过微型十字板剪切仪、固结试验及机械手臂对泥饼攀附试验研究了胶结强度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泥饼式样呈现出中压缩性,初始胶结强度影响泥饼式样在剪切过程中的剪胀性,影响着泥饼的抗剪强度.泥饼式样的抗剪强度为85kPa时,机械手臂能够攀附在泥饼表面.因此爪尖数量的增加以及泥饼抗剪强度的提高,能够有效提高机械臂的攀附状态,进一步为机械手臂搭载清淤装备攀附泥饼提供了力学依据.

    盾构机刀盘泥饼机械臂攀附初始胶凝强度

    复合地层中双线隧道引起的土体位移预测

    徐银锋杨波齐永洁魏纲...
    125-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双线平行隧道穿越上软下硬地层引起的地表及深层土体位移规律,根据复合地层开挖特点,基于Mindlin解和随机介质理论推导了双线隧道施工引起的土体竖向位移计算公式,结合工程实测数据进行了可靠性验证.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变化规律相类似,土体损失是引发地层沉降的主要因素,且随着土体深度的增加,沉降槽宽度减小,中心沉降值增大,单双线工况下沉降曲线分别为V形和W形;随着开挖间距减小,土体总体沉降量将会增大.研究可为复合地层中双线隧道掘进引起的土体竖向位移预测提供参考.

    上软下硬地层双线平行隧道土体位移预测盾构开挖影响

    基于PFC3D的粉质黏土三轴压缩破坏过程分析

    孙超吴多聪郭浩天
    131-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从细观角度探究粉质黏土在三轴试验加载过程中变形破坏演变过程,文中通过PFC(Particle Flow Code)3D软件模拟三轴剪切试验过程,从颗粒位移场、强接触组构变化、强接触力分布规律、配位数、黏结断裂等方面对粉质黏土变形破坏的细观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试样剪切带随轴向应变增大而变窄,10%轴向应变时试样中部颗粒位移值最大;试验后期配位数相较于前期逐渐均匀化;黏结断裂随轴向应变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大,不完美黏结也随之增大,且试验初期没有发生黏结断裂;强接触力分布函数在试验中期显著增大而后期逐渐减小,且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研究成果以期为土体研究提供方法与参考.

    粉质黏土固结不排水试验PFC模拟黏结断裂

    基坑施工对地铁隧道影响的数值试验研究

    王涛
    138-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研究基坑施工对地铁隧道的影响规律,文中分别建立了邻近和上跨两种位置关系的数值试验模型,分析了不同水平距离、隧道埋深、基坑加固、围护结构厚度等影响因素下基坑开挖对隧道变形的影响,总结了隧道位移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隧道位移与基坑邻近隧道的水平距离近似线性关系;隧道埋深对隧道水平和竖向位移变化影响不同;基坑加固对邻近隧道位移的改善程度与基坑和隧道的相对位置关系有关;围护结构厚度与隧道位移成线性关系,增加围护厚度可控制隧道位移;基坑上跨时,隧道与基坑水平和竖向距离对上部隧道位移存在明显影响,隧道越靠中心,水平位移越小,竖向位移越大.

    基坑邻近隧道基坑上跨隧道隧道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