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低温建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低温建筑技术
低温建筑技术

张锦屏

月刊

1001-6864

Lowtem@163.com

0451-86334097,86335022

150080

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60号

低温建筑技术/Journal Low Temperature Architecture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立足三北 面向全国 内容丰富 独具特色《低温建筑技术》1979年创刊,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学术委员会冬季施工专业委员会、黑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本刊寓实用性、学术性、知识性于一体,是中国自然科学建筑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是指导我国三北地区(东北、西北、华北)建筑科学技术和冬期施工技术发展的唯一专业性刊物。《低温建筑技术》主要报导三北地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设计、科研、教学与建筑工程冬期施工技术、冻土与地基基础、建筑节能和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成果与应用、混凝土外加剂的研究与应用、冬期施工质量通病:普及建筑技术与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知识等。《低温建筑技术》为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每期定价8.00元,全年48.00元,邮发代号14-122,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也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订阅(另附邮资12元/年)。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60号      邮编:150080     E-mail:Lowtem@163.com传真:0451-86334097 电话:0451-86334097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装配式地铁车站基坑变形数值模拟研究

    李鹏莫振泽杨智学
    101-10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通过建立装配式地铁车站基坑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对地铁基坑开挖过程进行模拟,对基坑支护体系及周边环境变形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整体呈现向内挤压趋势,基坑周边土体发生应力重分布,基坑内土体出现隆起;随着装配式构件的安装,负2层侧墙的应力与应变逐渐增加,并最终趋于稳定,反映出结构间良好的传力性能.

    装配式地铁基坑开挖支护结构有限元分析

    高能级强夯加固大面积深厚回填场地试验研究

    章洪波李旭平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高能级强夯对深厚复杂回填场地的有效加固深度及加固效果,及地下水位对加固效果的影响,结合广西某大面积回填场地最大能级为15 000 kN·m的高能级强夯处理工程,对不同能级的高能级强夯分别设置了试验区,根据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瞬态瑞利波试验、密实度试验、室内土工试验等方法分析了加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和孔隙水压力对加固效果影响较大,水位较高且施工过程中孔隙水压力较高的区域加固后的地基承载力或变形模量较低,在后续正式施工及类似场地施工时可采取夯坑回填碎石、增加施工间歇天数或强夯与降排水相结合的工艺.研究可为高能级强夯加固大面积回填场地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高能级强夯回填场地加固效果原位测试土工试验

    大直径盾构隧道下穿铁路加固优化分析

    张委定龚云强
    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时对周边土体扰动十分明显.文中依托某地铁区工程,建立了包含盾构隧道、铁路结构的三维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加固方案、加固参数、加固长度及加固范围下铁路轨道位移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不加固和单线加固方案下轨道位移不满足要求,双线加固方案满足要求;轨道位移与加固体弹性模量近似成指数关系,但超过一定值后,位移改善程度减小;轨道纵向水平位移、竖向位移与加固长度近似成指数关系;相对于顶部局部加固,3/4断面加固后轨道竖向位移减小幅度超过55%,位移满足控制标准.研究结论可为类似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铁路变形控制提供借鉴与参考.

    高能级强夯回填场地加固效果原位测试土工试验

    基于Midas GTS NX顶管工程的基坑支护分析研究

    姜蕊李祥飞
    116-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环路(哈西大街-学府路)段排水系统完善工程(雨污分流改造)中的顶管支护工程深基坑支护较为复杂,在满足基坑支护的前提下要考虑钢板桩不能打到顶管底部,因目前有关顶管工程的基坑支护数值模拟研究多忽视顶管处无支护的情况且缺乏三维数值模拟方面的参考.因此,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对顶管工程的深基坑支护中考虑到这种无支护情况并对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模拟研究,通过各施工阶段基坑位移变形分析后,得出模拟数值与实际监测数值关联性良好,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价值.

    顶管工程深基坑三维数值模拟基坑支护

    竖向肋板对方柱气动力的影响研究

    寇佳茵李方慧范佳红张欣怡...
    121-124,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竖向肋板对方柱气动力的影响,文中采用大涡模拟的方法研究均匀流场下安装竖向肋板方柱的干扰效应.在雷诺数Re=2.2×104的条件下,研究不同肋板长度d,以及不同肋板距离边缘长度b的平均升阻力、脉动升阻力、流场结构和平均风压系数的变化规律,并分析肋板对方柱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肋板长度d显著影响模型周围的气动力系数、平均流场结构和平均风压分布情况.随着肋板长度的增加,模型平均阻力系数和脉动升阻力系数显著减少.其中,与方柱相比减少最明显的是肋板长度为0.10的模型,分别减少1.50倍和8.15倍;竖向肋板使模型两侧形成小尺度旋涡,肋板夹角处形成局部旋涡.肋板距离边缘长度b对模型的影响并不显著.

    竖向肋板大涡模拟阻力系数升力系数流场结构

    山西传统民居与现代民居的抗震性能对比分析

    马聪曹瑞东宋红旗赵瑞平...
    125-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山西传统民居在地震灾害下的抗震性能.文中通过将传统民居与现代民居的抗震性能进行对比,找寻传统民居在地震作用下响应规律,为传统民居的抗震加固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计算模态及不同震级下破坏形态、结构损伤等内容.结果表明传统民居的振型频率较低,整体刚度较小,导致其在地震中更易受到影响.由于建造方式、材料选择和结构形式的差异,传统民居的抗震性能明显不如现代民居.在地震作用下,传统民居的位移响应和加速度均较高,且易发生地基边缘损坏,导致其整体性明显减弱,抗震性能降低.

    传统民居抗震现代民居抗震位移响应

    模块装配式防屈曲钢板剪力墙抗剪研究

    陈海森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传统的防屈曲钢板剪力墙结构设计研究大多倾向整体构造,而忽视了模块化装配化设计研究.文中现针对一组最佳模块装配式防屈曲钢板剪力墙试验结果,建立充分考虑钢板-混凝土双塑性损伤本构的ABAQUS有限元墙体结构模型,用于模拟分析墙体抗剪损伤情况.同时,基于损伤分析结果,对该剪力墙抗剪设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采用的钢材-混凝土双损伤本构模型能很好地模拟出结构的损伤趋势,模块装配式防屈曲钢板剪力墙也表现出优越的抗震性能并且有利于装配式施工.文中所推导的抗剪屈服承载力公式与初始抗侧刚度公式经验证与实际较为吻合,可以为模块装配式剪力墙设计应用提供参考.

    塑性损伤本构模块装配式防屈曲钢板剪力墙

    广州适度放宽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准入条件

    《羊城晚报》报社
    136页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框架结构动态位移识别方法

    何沐阳何嘉壹孙晓丹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结构的安全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快速评估结构的安全性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结构产生的形变位移是结构安全评估较为直观的变量之一.传统接触式方法往往受到客观因素限制;非接触式方法可以快速准确获取结构位移,如何提升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位移监测精度是该领域研究的焦点之一.文中提出一种非接触式与接触式相结合的结构动态位移数据处理方法,将结构视觉标靶动态轨迹转化成像素位移后与将加速度传感器数据转化成的位移进行卡尔曼滤波,模拟出结构的真实位移,并用结构模态参数识别对文中方法可行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可以获得结构动态位移,并且监测效果准确度高.

    计算机视觉位移识别比例因子模态识别

    既有钢混框架结构抗爆加固设计与分析

    曹源尚洪坤孙佳佳周安落...
    141-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石油化工厂区既有多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抗爆加固需要,文中结合实际工程提出了在原结构外新建钢结构+抗爆板庇护罩的加固方案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方案进行爆炸模拟.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后充分利用既有建筑物钢混框架结构柱承受竖向荷载,提出了一种针对多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爆加固的新思路.结果表明新方案有效提高了钢架结构的总体安全性,节省了钢材用量,减少能源消耗,具有一定的经济可行性和实际参考意义.

    抗爆加固混框架钢结构爆炸模拟能源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