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五倍子单宁酸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孔秋宏袁菁菁周贤君王秀龙...
    451-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五倍子单宁酸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450尾体重为(10.23±0.05)g的大口黑鲈,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各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的基础上添加0(F0组,作为对照组)、0.05%(Fl组)、0.10%(F2组)、0.15%(F3组)、0.20%(F4组)五倍子单宁酸的试验饲料,进行为期90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与F0组相比,F2和F3组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升高(P<0.05),饲料系数(FCR)显著降低(P<0.05).各组之间肝体比(HSI)、摄食率(FR)和存活率(SR)无显著差异(P>0.05).2)各组之间全鱼粗脂肪、粗蛋白质、粗灰分和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3)各组之间血清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各组之间肠道淀粉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5)与F0组相比,其他各组肠道绒毛增多,排列紧密;在前肠组织中,F1组和F2组的隐窝深度显著低于F0组(P<0.05).6)与F0组相比,其他各组肠道变形菌门相对丰度均有所下降,肠道菌群稳态指数均有所升高,且F3组肠道菌群稳态指数显著高于F0组(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五倍子单宁酸可以提高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组织结构,优化肠道菌群,保护肠道健康;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大口黑鲈饲料中五倍子单宁酸的适宜添加量为0.10%~0.15%.

    五倍子单宁酸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肠道健康

    饲料中添加过氧化氢酶对日本沼虾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性能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李姗姗王俊保简永慧宋嘉欣...
    464-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过氧化氢酶(CAT)对日本沼虾生长性能、抗氧能力、免疫性能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共配制6种饲料,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CAT1,对照组)、75(CAT2 组)、150(CAT3 组)、300(CAT4 组)、600(CAT5 组)和 1 200 U/kg(CAT6组)的CAT,饲喂1 080只初始体重为(0.10±0.03)g的日本沼虾,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虾.试验期为8周.结果显示:1)各试验组日本沼虾的存活率未受到饲料CAT添加水平的显著影响(P>0.05),但当饲料添加150 U/kg CAT时,日本沼虾的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各试验组日本沼虾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CAT2、CAT3和CAT4组肝胰腺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随着饲料中CAT添加水平的增加,肝胰腺CAT活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CAT2组其活性达到最高.同时,日本沼虾肝胰腺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随着饲料中CAT添加水平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CAT3和CAT4组肝胰腺PPO活性显著高于CAT5组(P<0.05);肝胰腺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具有一定的波动,CAT3组肝胰腺AKP活性显著高于CAT1、CAT2和CAT4组(P<0.05).3)日本沼虾各组之间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日本沼虾肠道菌群进行β多样性分析发现,在门水平上,日本沼虾肠道菌群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蓝藻菌门,CAT3和CAT4组中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属水平上,日本沼虾肠道菌群优势菌属为Tyzzerella、气单胞菌属和不动杆菌属,CAT4组中Tyzzerella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CAT3、CAT4和CAT5组中气单胞菌属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150~300 U/kg的CAT可提高日本沼虾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性能,增加肠道有益菌群的丰度,促进日本沼虾的健康养殖.

    过氧化氢酶日本沼虾肠道菌群抗氧化

    低鱼粉饲料中添加酶解鱼小肽对牛蛙蝌蚪生长、变态、肝脏代谢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徐文杰朱波蔡明浪戴济鸿...
    47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低鱼粉饲料中添加酶解鱼小肽,研究其对牛蛙蝌蚪生长、变态、肝脏代谢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挑选4 800尾初始体重为0.04 g左右的牛蛙蝌蚪,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20尾牛蛙蝌蚪,分别饲喂5种不同的等氮等脂饲料,其中以15%鱼粉饲料(FM15组)为对照,另设置2个不同鱼粉水平饲料,鱼粉水平分别为10%、5%,并在每个鱼粉水平饲料中分别添加2.5%和5.0%酶解鱼小肽,分别记为F10E2.5、F10E5、F5E2.5、F5E5组,试验投喂持续65 d.结果显示:1)与FM15组相比,低鱼粉水平饲料中添加酶解鱼小肽均能提高蝌蚪的变态率和存活率,其中F10E5组牛蛙蝌蚪变态率显著提高(P<0.05).2)与FM15组相比,除F5E2.5组外其余3组肠道脂肪酶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3)与FM15组相比,饲料中添加酶解鱼小肽均能显著提高肠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此外F10E5组肠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提高(P<0.05).4)与FM15组比,饲料中添加酶解鱼小肽均能显著提升肠道磺基转移酶(SULT)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此外F10E5组肠道CAT、SOD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提升(P<0.05).5)除F5E5组外,饲料中添加酶解鱼小肽均能改善肝细胞空泡化.6)与FM15组相比,饲料中添加酶解鱼小肽均能显著提高肝脏谷草转氨酶与酸性磷酸酶活性(P<0.05),此外添加5.0%酶解鱼小肽后肝脏谷丙转氨酶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10%鱼粉和5.0%酶解鱼小肽(F10E5)能够在不影响生长的情况下,提高牛蛙蝌蚪变态率、存活率及抗氧化能力.

    酶解鱼小肽牛蛙蝌蚪生长变态抗氧化

    乳酸菌和抗生素对中华蜜蜂肠道消化酶活性、免疫基因表达及工蜂存活率的影响

    高丽娇刘佳霖陈恒罗文华...
    490-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通过在中华蜜蜂糖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和抗生素,评价二者对中华蜜蜂肠道消化酶活性、免疫基因表达及工蜂存活率的影响,为其在蜜蜂养殖中的应用提供依据.试验选取0日龄的中华蜜蜂工蜂540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蜜蜂.对照组饲喂50%(质量分数,下同)蔗糖溶液,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1×108 CFU/mL植物乳杆菌的50%蔗糖溶液(乳酸菌组)和添加450 µg/mL四环素的50%蔗糖溶液(抗生素组).于15日龄,测定中肠消化酶活性和免疫基因相对表达量;于30日龄,测算工蜂存活率.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乳酸菌组中华蜜蜂中肠淀粉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中肠Abaecin、Toll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中肠Cactus-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工蜂的平均生存时间显著延长2.75 d(P<0.05).2)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中华蜜蜂中肠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中肠防御素-1(Defensin-1)、肽聚糖识别蛋白(PGRP)和Cactus-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工蜂的平均生存时间显著缩短2.39 d(P<0.05).由此可知,饲喂乳酸菌可提高中华蜜蜂肠道消化酶活性,增强肠道免疫功能,提高工蜂存活率;饲喂抗生素可降低中华蜜蜂肠道消化酶活性,降低工蜂存活率.

    中华蜜蜂乳酸菌抗生素肠道消化酶肠道免疫基因工蜂存活率

    燕麦干草饲喂肉兔的营养价值评定

    郭志强李钰莹邝良德谢晓红...
    498-5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评定燕麦干草对肉兔的营养价值,为燕麦干草在肉兔配合饲料中的应用提供营养消化参数.试验分为2部分,燕麦干草营养成分分析和饲喂肉兔的消化参数测定.燕麦干草营养成分分析选择产自甘肃省的34个批次的燕麦干草样品进行,消化试验选择上述34个批次中代表性强(营养组成与测定均值差异较小)的燕麦干草.消化试验采用全收粪法进行:选取40只平均体重为(2.2±0.2)kg的70日龄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2组,每组20只(公母各占1/2),代谢笼内单笼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试验饲粮(85%基础饲粮+15%燕麦干草).预试期10 d,正试期7 d.结果显示:1)燕麦干草总能以及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钙、磷、无氮浸出物、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分别为 15.33 MJ/kg、89.60%、9.71%、2.02%、12.54%、1.13%、0.21%、34.50%、30.83%、48.25%、38.87%和 5.58%;肉兔对其表观消化率分别为 42.51%、50.15%、56.58%、83.56%、25.12%、27.86%、20.36%、65.23%、28.87%、45.25%、30.87%和-5.86%.2)燕麦干草总氨基酸、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精氨酸、半胱氨酸、组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含量分别为 8.67%、0.53%、0.45%、0.09%、0.49%、0.12%、0.22%、0.54%、0.09%、0.43%、0.46%和0.26%;肉兔对其表观消化率分别为 58.23%、60.23%、62.52%、70.12%、68.25%、65.23%、58.23%、55.24%、62.35%、54.23%、59.68%和63.25%.综上可知,与苜蓿干草相比,燕麦干草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偏低,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高,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较低,粗灰分含量偏高,钙多磷少;肉兔对燕麦干草中各营养成分的消化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总能、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和限制性氨基酸消化率较高,纤维组分消化率一般,粗灰分、钙、磷和非限制性氨基酸消化率偏低.

    燕麦草肉兔营养价值

    棉子糖对肉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肠道形态以及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杨凯杨硕周诗轩王坤...
    507-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棉子糖对肉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肠道形态以及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用120只35日龄、平均体重(1.03±0.05)kg的商品伊拉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公母各占1/2),每只为1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0.05%、0.10%和0.20%的棉子糖,预试期5 d,正试期42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05%的棉子糖显著增加了肉兔的末重以及试验后期(22~42 d)与全期(1~42 d)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2)0.05%棉子糖组肉兔的半净膛重与全净膛重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o 3)0.05%棉子糖组肉兔十二指肠、空肠以及回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05%或0.10%的棉子糖显著提高了肉兔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与免疫球蛋白M的含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0.05%的棉子糖可促进肠道发育,改善血清免疫指标,进而提高肉兔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

    棉子糖肉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血清免疫指标

    饲粮复合添加丁酸梭菌和葡萄糖氧化酶对生长肉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和抗氧化功能以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党文庆何敏上官明军詹海杰...
    514-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复合添加丁酸梭菌和葡萄糖氧化酶对生长肉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和抗氧化功能以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250只体重相近的35日龄断奶伊拉商品肉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5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有效含量为75 mg/kg金霉素和20 mg/kg恩拉霉素的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 g/t 丁酸梭菌(试验1组)、200 g/t 丁酸梭菌+200 g/t葡萄糖氧化酶(试验2组)和300 g/t 丁酸梭菌+200 g/t葡萄糖氧化酶(试验3组)的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和试验3组肉兔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且这2个组与抗生素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2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腹泻频率和死亡率与抗生素组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试验2组替抗效果最好.2)各组肉兔屠宰性能和免疫器官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肉兔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有降低趋势(P=0.085),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肉兔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肉兔盲肠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进化多样性有提高的趋势(0.05<P<0.10).6)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肉兔盲肠微生物特有扩增子序列变异(ASV)数提高了 42.79%,2组间显著差异的标志物种可能是ASV_19729(P<0.05),属于厚壁菌门的梭菌属.综上所述,肉兔饲粮中复合添加200 g/t 丁酸梭菌和200 g/t葡萄糖氧化酶能够提高其生长性能和成活率,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增强肝脏抗氧化能力,改善盲肠微生物群落结构,替代抗生素效果较好.

    丁酸梭菌葡萄糖氧化酶肉兔生长性能免疫抗氧化肠道微生物

    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甘蔗梢对肉兔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肉品质的影响

    秦娜娜章澳邝良德李丛艳...
    528-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甘蔗梢对肉兔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240只断奶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分别饲喂添加0(A组)、33%(B组)、66%(C组)、100%(D组)甘蔗梢等比例替代苜蓿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9 d,其中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与A组相比,肉兔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甘蔗梢对肉兔平均日采食量和成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显著影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P<0.05);B组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与A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随着甘蔗梢添加比例的增加,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显著升高(P<0.05).2)与A组相比,肉兔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甘蔗梢对肉兔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总胆固醇含量及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对葡萄糖和甘油三酯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甘蔗梢添加比例的增加,血清葡萄糖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升高(P<0.05).3)与A组相比,肉兔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甘蔗梢对肉兔屠宰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对肉兔背肌和腿肌的肌肉化学组成、肉色、pH45min、pH24h和滴水损失等肉质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甘蔗梢添加比例的增加,肉兔半净膛重、全净膛重显著下降(P<0.05),但是全净膛率无显著变化(P>0.05).综上所述,在肉兔饲粮中以33%的甘蔗梢等比例替代苜蓿对肉兔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屠宰性能以及肉品质无不良影响.

    甘蔗梢肉兔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肉品质

    β-酪蛋白不同基因型荷斯坦奶牛瘤胃微生物群落特征和功能分析

    赵金燕王川川禹保军马若霜...
    537-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β-酪蛋白是乳汁中最重要的蛋白质之一,在荷斯坦奶牛中存在Al和A2这2种主要基因型.为探究β-酪蛋白不同基因型荷斯坦奶牛瘤胃微生物群落的差异,试验选取体况良好、第1胎次的A1A1、A1A2和A2A2基因型荷斯坦奶牛各15头(各基因型奶牛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相近),采集瘤胃液后通过Illumina HiSeq 2000平台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并利用Diamond 0.9.7软件进行分类和功能注释,分析3种基因型奶牛瘤胃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功能.结果表明:1)A1A1基因型奶牛瘤胃中特征微生物有Intestinibaculum、戴阿利斯特杆菌属(Dialister)、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等;A1A2基因型奶牛瘤胃中特征微生物有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的帕拉普雷沃氏菌属(Paraprevotella)和 Paraprevotella xylaniphila;A2A2基因型奶牛瘤胃中特征微生物包括醋杆菌属(Acetobacter)和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等.2)A1A2和A2A2基因型奶牛瘤胃中富含与木质纤维素和纤维素降解相关的酶;A1A2基因型奶牛瘤胃参与淀粉和蔗糖代谢、脂肪酸生物合成、蛋白质消化与吸收、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以及RNA降解通路的基因数量更多;A2A2基因型奶牛瘤胃参与炎症介质调节通路的基因数量更多.由此可知,A1A1基因型荷斯坦奶牛的瘤胃标志物微生物是Intestinibaculum和戴阿利斯特杆菌属,可能与减少甲烷排放和Al型β-酪蛋白以及部分疾病存在潜在关联;A1A2基因型奶牛的瘤胃标志微生物是普雷沃氏菌科,可能对饲粮消化有促进作用;A2A2基因型奶牛的瘤胃标志微生物是醋杆菌属,其相对丰度对乳脂含量有调节作用.

    荷斯坦奶牛β-酪蛋白A2奶瘤胃微生物宏基因组学

    乳果糖-凝结芽孢杆菌合生素通过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88/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缓解脂多糖诱导的断奶仔猪肠道炎症

    木颖琦赵祖艳杨运南姚文...
    551-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乳果糖-凝结芽孢杆菌合生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断奶仔猪肠道炎症缓解作用的分子机制.试验选取24头健康、体重接近的27~28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阉公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CON组)和LPS组饲喂基础饲粮,金霉素组(CTC组)饲喂基础饲粮+75 mg/kg的金霉素,合生素组(SYN组)饲喂基础饲粮+10 g/kg的乳果糖和2×109 CFU/kg的凝结芽孢杆菌.试验期32 d.试验结束时,对LPS组、CTC组和SYN组仔猪腹腔注射100 μg/kg BW LPS,CON组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注射4 h后屠宰,采集血清和空肠黏膜样本,测定炎症细胞因子含量及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LPS刺激不仅显著提高血清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2(IL-12)、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P<0.05),还显著提高空肠黏膜促炎因子IL-6、IL-12和IFN-γ以及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P<0.05).此外,与CON组相比,LPS刺激还显著提高空肠黏膜TNF-α、IL-1β与IL-10 mRNA相对表达量(P<0.05),且显著提高空肠黏膜TLR4、MyD88和NF-κB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P<0.05).2)与LPS组相比,CTC组和SYN组血清IL-1β和IL-10以及空肠黏膜IL-6、IL-12、IL-4和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5),空肠黏膜TGF-β1含量显著提高(P<0.05),空肠黏膜TNF-α、IL-1β与IL-10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空肠黏膜NF-κB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TLR4和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SYN组血清IL-6、IL-8、IL-12和TNF-α以及空肠黏膜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空肠黏膜TLR4和MyD88 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MyD88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在无抗饲粮中添加乳果糖-凝结芽孢杆菌合生素替代金霉素可通过抑制断奶仔猪空肠黏膜TLR4/MyD88/NF-KB信号通路,降低TNF-α和IL-1βmRNA相对表达量,改善空肠和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从而缓解LPS诱导的应激反应,提高断奶仔猪的抗应激能力.

    乳果糖凝结芽孢杆菌断奶仔猪脂多糖血清空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