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蚕豆及其活性物质对罗非鱼生长性能、血液指标、肌肉抗氧化能力及肌肉品质的影响

    符兵彭凯陈冰黄文...
    6574-6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蚕豆、蚕豆水提取物、缩合单宁和3,4-二羟基-L-苯丙氨酸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性能、血液指标、肌肉抗氧化能力及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468.49±10.84)g的罗非鱼15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鱼.在65 d饲养期中,对照组投喂常规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投喂添加50.0%的蚕豆(FB组)、4.0%的蚕豆水提取物(FBWE组)、0.2%的缩合单宁(CT组)和0.1%的3,4-二羟基-L-苯丙氨酸(DOPA组)的饲料,5种试验饲料等氮等脂.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FB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脏体比、肥满度和肝体比显著降低(P<0.05),CT组肝体比显著升高(P<0.05),FBWE组脏体比显著升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FB和FBWE组血液中白细胞数量、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DOPA组血液中白细胞数量显著降低(P<0.05),CT组血液中血小板数量显著升高(P<0.05);各组血液中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FBWE和CT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和总胆红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DOPA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FB组肌肉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P<0.05),CT组肌肉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FB和FBWE组肌肉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P<0.05).4)各组肌肉水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FBWE和CT组肌肉粗灰分含量显著升高(P<0.05),FB、FBWE、CT和DOPA组肌肉胶原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FB组肌肉组氨酸和丙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FBWE组肌肉谷氨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组罗非鱼肌肉鲜味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FB、FBWE和DOPA组罗非鱼肌肉硬度、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均显著提高(P<0.05).综上可知,饲料中添加蚕豆显著降低了罗非鱼的生长性能,而添加蚕豆水提取物、缩合单宁和3,4-二羟基-L-苯丙氨酸则对罗非鱼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此外,饲料中添加缩合单宁还能提高罗非鱼肌肉的抗氧化能力,添加蚕豆、蚕豆水提取物和3,4-二羟基-L-苯丙氨酸均能提高罗非鱼肌肉的质构特性,但添加蚕豆、蚕豆水提取物和缩合单宁会损伤肝功能.由此可见,3,4-二羟基-L-苯丙氨酸或蚕豆水提取物可作为蚕豆的替代物.

    蚕豆活性物质罗非鱼生长性能血液指标肌肉品质

    硫酸亚铁和蛋氨酸螯合铁在草鱼实用膨化饲料中应用效果比较研究

    徐光明刘阿朋董立学陆星...
    6587-6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草鱼实用膨化饲料中硫酸亚铁和蛋氨酸螯合铁的应用效果,采用草鱼实用配方配制4种试验饲料,对照饲料(T1组)不补充外源铁,另在对照饲料中补充不同来源的铁元素(112 mg/kg),分别为370 mg/kg硫酸亚铁(T2组)、1 120 mg/kg蛋氨酸螯合铁(T3组)以及190 mg/kg硫酸亚铁+560 mg/kg蛋氨酸螯合铁(2种铁源分别提供56 mg/kg铁元素,T4组).选用初始体重为(4.30±0.20)g的草鱼幼鱼480尾,随机分配于16个养殖桶中,每桶30尾,每种饲料随机饲喂4桶试验鱼,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养殖8周.结果显示:1)T3组的终末均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T1组(P<0.05),而T2、T4组与T1组差异不显著(P>0.05).2)全鱼粗蛋白质、水分和粗灰分含量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T1组的全鱼铁元素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T3组的全鱼铁元素含量显著高于T2组(P<0.05),与T4组无显著差异(P>0.05).3)T3组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T4和T1组(P<0.05);T1组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同时T4和T2组显著高于T3组(P<0.05).4)T1组的肝脏细胞出现空泡、膜边界模糊、细胞核偏移,其他组的肝脏形态较T1组有明显改善.5)T3和T4组的红细胞数目和红细胞比容显著高于T2和T1组(P<0.05);T3和T4组的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T1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在实用膨化饲料中添加112 mg/kg(以铁元素计)的蛋氨酸螯合铁更有利于草鱼对铁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有利于血液健康,从而提高草鱼的生长性能和健康水平.

    硫酸亚铁蛋氨酸螯合铁草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

    槲皮素对高脂饲料饲养青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脂代谢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王婷陈景龙靳杰豪明建华...
    6598-6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槲皮素对高脂饲料饲养青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脂代谢和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540尾初体质量为(10.57±0.41)g的青鱼幼鱼,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6组青鱼分别饲喂正常脂肪饲料(NFD组,5%粗脂肪)、高脂饲料(HFD组,15%粗脂肪)以及分别在高脂饲料中添加300、600、900和1 200 mg/kg槲皮素的饲料.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与NFD组相比,高脂饲料降低青鱼生长性能,造成机体氧化应激损伤、脂质代谢紊乱、肝脏和肠道组织病理学异常以及肠道菌群失调.2)与HFD组相比,高脂饲料中添加600和900 mg/kg槲皮素显著提高青鱼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存活率(SR)(P<0.05),显著降低饲料系数(FCR)、肝体指数(HSI)和肥满度(CF)(P<0.05).通过折线模型拟合得出,当高脂饲料中槲皮素添加量为597.13 mg/kg时,青鱼可获得最大WGR.3)与HFD组相比,高脂饲料中添加600 mg/kg槲皮素显著提高青鱼肝脏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而且槲皮素添加组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4)与HFD组相比,高脂饲料中添加900 mg/kg槲皮素显著降低青鱼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游离脂肪酸(NEFA)含量(P<0.05).5)与HFD组相比,高脂饲料中添加600~1 200 mg/kg槲皮素可改善高脂诱导引起的肝细胞空泡化、细胞核溶解或消失等病理症状,同时显著提高肠道绒毛高度(P<0.05).6)与HFD组相比,高脂饲料中添加600~900 mg/kg槲皮素可提高肠道菌群的alpha多样性,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门和属水平上,高脂饲料中添加槲皮素提高了有益菌门(属)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乳球菌属(Lactococcus)和红杆菌属(Rhodobacter)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有害或潜在有害菌门(属)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邻单孢菌属(Plesiomonas)和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的相对丰度,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肠道菌群功能预测结果显示,高脂饲料中添加适量槲皮素可提高脂代谢等有关代谢类功能的通路丰度.综上可知,在高脂饲料中添加600~900 mg/kg槲皮素可促进青鱼幼鱼生长,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促进脂代谢,降低鱼体脂肪的过度沉积,改善肠道菌群组成.

    青鱼槲皮素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脂代谢肠道菌群

    维生素C对大鲵生长性能、血液指标以及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揽月侯静宜杨理想李虹...
    6614-6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C对大鲵生长性能、血液指标以及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144尾体质量为(34.14±0.15)g、体质健壮的大鲵,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尾.各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D0组,对照组)、150(D150组)、300(D300组)、450(D450组)、600(D600组)和750 mg/kg(D750组)的维生素C.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D0组)相比,饲料添加维生素C显著提高大鲵终末体重(FBW)、特定生长率(WGR)和蛋白质效率(PER)(P<0.05),显著降低饲料系数(FCR)(P<0.05);分别以WGR和FCR为评价指标,大鲵饲料中维生素C适宜添加水平分别为311.73和320.53 mg/kg.2)与对照组相比,饲料添加维生素C显著提高大鲵血液血栓细胞数量(P<0.05),且D300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D300组和D450组血液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添加维生素C显著降低血浆丙二醛(MDA)含量(P<0.05),显著提高血浆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且D450组血浆T-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D300组~D750组血浆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D300组~D750组各器官组织和血浆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饲料添加适宜水平维生素C能显著提高各器官组织和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溶菌酶(LZM)活性(P<0.05),且上述2个指标与各器官组织和血浆维生素C含量存在一定正相关性.综上所述,饲料添加适宜水平维生素C可提高大鲵生长性能,增强机体抗氧化和免疫功能,并提高各器官组织和血浆维生素C含量.

    大鲵维生素C生长性能抗氧化免疫

    发酵软颗粒饲料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血清指标、肝胰腺和肠道形态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韩瑞玲王珊珊宋俊英王丹玉...
    6625-6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软颗粒饲料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血清指标、肝胰腺和肠道形态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用300只健康、规格一致[(3.35±0.08)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饲喂用发酵软颗粒饲料替代5%基础饲料的试验饲料.发酵软颗粒饲料以配合颗粒饲料为发酵底物,利用由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索氏鲸杆菌(Cetobacterium somerae)复配的发酵菌剂进行发酵制备而成.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凡纳滨对虾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显著提高(P<0.05),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凡纳滨对虾血清酸性磷酸酶和溶菌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3)肝胰腺切片观察显示,试验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中肝小体排列紧密,肝小体之间基底膜完整,B细胞和R细胞数量较为丰富;而对照组肝胰腺中肝小体排列松散,基底膜脱落,B细胞有损伤,R细胞和E细胞数量减少.中肠切片观察显示,试验组肠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绒毛排列更为整齐、紧密,且绒毛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4)主坐标分析(PCoA)和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菌群组成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肠道未分类_f_红杆菌科(unclassified_f_Rhodobacteraceae)和鲁杰氏菌属(Ruegeria)的相对丰度有所提高,肠道未分类_f_黄杆菌科(unclassified_f_Flavobacteriaceae)的相对丰度有所降低.综上所述,发酵软颗粒饲料能够提高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增强免疫力,调节肠道菌群组成,维持肝胰腺和肠道健康.

    凡纳滨对虾发酵软颗粒饲料免疫肠道形态肠道菌群

    发酵棉籽粕替代豆粕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庞栋戚常乐叶金云
    6638-6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棉籽粕替代饲料中不同比例豆粕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血淋巴生化指标、肝胰腺抗氧化指标、肠道组织结构与菌群的影响.以发酵棉籽粕替代基础饲料中0、20%、40%、60%、80%的豆粕,配制5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分别命名为FCM0(作为对照)、FCM20、FCM40、FCM60和FCM80,饲喂初始体重为(0.38±0.01)g的中华绒螯蟹幼蟹8周.结果显示:发酵棉籽粕替代不同比例豆粕对幼蟹的成活率、增重率以及特定生长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FCM40组肝胰腺指数最高,显著高于FCM0和FCM80组(P<0.05).发酵棉籽粕替代不同比例豆粕对全蟹水分、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FCM60组血淋巴中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血淋巴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替代组(FCM20、FCM40、FCM60和FCM80组)幼蟹肝胰腺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显著升高(P<0.05),FCM60和FCM80组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05),FCM80组幼蟹肠道组织结构出现明显损伤.发酵棉籽粕替代40%的豆粕不会对幼蟹肠道菌群α多样性产生显著影响(P>0.05),不会改变肠道主要菌群结构.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发酵棉籽粕替代20%~80%的豆粕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以替代比例为20%时生长性能较好;以肝胰腺和肠道健康为评价指标,发酵棉籽粕替代豆粕比例不宜超过40%.

    中华绒螯蟹幼蟹发酵棉籽粕豆粕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肠道组织结构肠道菌群

    脱脂黑水虻幼虫粉替代鱼粉对中华鳖生长性能、肝脏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牛秋雪邵仙萍叶金云戚常乐...
    6650-6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脱脂黑水虻幼虫粉替代饲料中不同比例鱼粉对中华鳖稚鳖生长性能、肝脏抗氧化指标、肝脏和肠道消化酶活性、肠道组织形态和菌群的影响.配制5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5种试验饲料中脱脂黑水虻幼虫粉替代鱼粉的比例分别为0(F0,作为对照)、15%(F15)、30%(F30)、45%(F45)、60%(F60).选取初始体重为(4.98±0.18)g 的中华鳖稚鳖 17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7只,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脱脂黑水虻幼虫粉替代饲料中不同比例的鱼粉对中华鳖稚鳖的摄食量、体比系数和肝体指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F15、F30和F45组的终末体重、成活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F60组则显著降低(P<0.05);F15和F45组的饲料系数没有显著变化(P>0.05),F30和F60组则显著升高(P<0.05);F45和F60组的脂体指数显著降低(P<0.05).各组间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乳酸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F45组血清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30组肝脏抗氧化酶和消化酶活性最高,F45组肠道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最高.高通量测序分析显示,F30组肠道中邻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最低,鲸杆菌属的相对丰度较高,但是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在门和属水平上的优势菌群相同,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脱脂黑水虻幼虫粉替代饲料中30%~45%的鱼粉对中华鳖稚鳖的生长性能没有产生负面影响,并能改善肝脏抗氧化能力与肠道菌群结构.

    脱脂黑水虻幼虫粉中华鳖稚鳖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消化酶肠道菌群

    饲粮中添加戊糖片球菌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以及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隗晗刘可园谭展清伊宝...
    6665-6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以及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75±3)日龄的健康雄性短毛黑水貂1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每天在每只水貂的基础饲粮中添加1 mL浓度分别为0(Ⅰ组,作为对照组)、1x107(Ⅱ组)、1×108(Ⅲ组)、1× 109(Ⅳ组)和1×1010 CFU/mL(V组)的新鲜戊糖片球菌菌液.预试期7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1)试验第1~28天,各组之间粪便评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第29~42天和第43~56天,Ⅲ、Ⅳ组的粪便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第1~56天,Ⅲ、Ⅳ、Ⅴ组的粪便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试验第1~56天,Ⅲ组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第29~42天,Ⅱ、Ⅲ和Ⅳ组的平均 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各组之间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4)Ⅲ组水貂血清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Ⅲ和Ⅳ组水貂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各组水貂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水貂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各试验组水貂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Ⅲ、Ⅳ组水貂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Ⅲ、Ⅳ组水貂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1×108 CFU/(d·只)戊糖片球菌时,可提高育成期水貂的生长性能,调节血脂水平,并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

    戊糖片球菌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胍基乙酸对育成期公貂生长性能、脏器指数、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王小惠李柯汝张贝贝胡立杰...
    6676-6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胍基乙酸(GAA)对育成期公貂生长性能、脏器指数、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用65日龄体重相近的育成期短毛黑公貂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貂.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00、400、600、800和1 000 mg/kg GAA.预试期1周;正试期10周,分为试验Ⅰ期(第1~5周)和试验Ⅱ期(第6~10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600 mg/kg GAA可显著提高试验Ⅰ期、试验Ⅱ期和试验全期平均日增重(ADG)(P<0.05),极显著降低试验Ⅰ期、试验Ⅱ期和试验全期料重比(F/G)(P<0.01),极显著提高试验全期体长(P<0.01);2)饲粮中添加600 mg/kg GAA可显著提高心脏指数(P<0.05),饲粮中添加800 mg/kg GAA可显著提高肾脏指数(P<0.05),饲粮中添加400 mg/kg GAA可极显著提高脾脏指数(P<0.01),饲粮中添加200 mg/kg GAA可显著降低肠体比(P<0.05);3)饲粮中添加200 mg/kg GAA可显著提高试验Ⅰ期粗脂肪(EE)和试验Ⅱ期磷(P)表观消化率(P<0.05),饲粮中添加200、400和600 mg/kg GAA可显著提高试验Ⅱ期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P<0.05),饲粮中添加400和600 mg/kg GAA可显著提高试验Ⅱ期钙(Ca)表观消化率(P<0.05),饲粮中添加800 mg/kg GAA可极显著提高试验Ⅰ期Ca表观消化率(P<0.01);4)饲粮中添加600 mg/kg GAA可显著提高试验Ⅰ期半胱氨酸(Cys)和缬氨酸(Val)表观消化率及试验Ⅱ期Val、酪氨酸(Tyr)和赖氨酸(Lys)表观消化率(P<0.05),极显著提高试验Ⅰ期精氨酸(Arg)和总氨基酸(TAA)表观消化率及试验Ⅱ期蛋氨酸(Met)、组氨酸(His)、Arg和TAA表观消化率(P<0.01).综合分析生长性能、脏器指数、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建议育成期公貂饲粮中GAA的适宜添加水平为600 mg/kg.

    胍基乙酸公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氨基酸

    补饲复合麦苗鸡肉冻干对猫血液指标、毛发排出及肠道健康的影响

    张云海孙海涛刘公言牟安营...
    6687-6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补饲复合麦苗鸡肉冻干对猫血液指标、毛发排出以及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选取20只健康成年临清狮猫,随机分成2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每天饲喂100 g基础饲粮,试验组每天饲喂90 g基础饲粮+10 g复合麦苗鸡肉冻干.预试期4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试验组基础饲粮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补饲复合麦苗鸡肉冻干对猫其他采食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血液单核细胞百分比、血小板数目以及血小板压积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粪便氨态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粪便毛发含量评分显著提高(P<0.05),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粪便毛发排出占比均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粪便梭杆菌门丰相对度显著提高(P<0.05).巨型球菌属、拟普雷沃氏菌属、氨基酸球菌属、阿克曼氏菌属、梭杆菌属、栖粪杆菌属、Lachnoclostridium、拟杆菌属、毛螺菌属在试验组粪便中富集,普雷沃氏菌属9、大肠杆菌-埃希志贺菌属、瘤胃球菌属gnavus组、分枝杆菌属、霍德曼氏菌属在对照组粪便中富集.综上所述,复合麦苗鸡肉冻干促进了猫对毛发的排出,这对于预防和减少毛球堆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复合麦苗鸡肉冻干还提高了猫血液单核细胞百分比和血小板数目,降低了粪便氨态氮浓度,并对粪便微生物结构产生了积极影响,增加了有益菌群相对丰度,减少了有害菌群相对丰度.

    大麦苗临清狮猫血液指标毛发排出肠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