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光照周期变化对绒山羊血清激素指标、毛囊形态和皮肤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

    毛晨羽高丽王储殷雪蕾...
    714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讨光照周期变化对绒山羊血清激素指标、毛囊形态和皮肤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18只阿尔巴斯绒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6头.对照组(CG组)采用自然光照周期,短光照周期组(SDPP组)采用光照8 h/d、黑暗16 h/d的光照周期,渐减光照周期组(SPP组)采用光照时间从16 h/d逐渐缩短到8 h/d的光照周期.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1)试验第26~60天,SDPP组的血清褪黑素(MLT)浓度显著高于CG组(P<0.05);试验第52~60天,SPP组的血清MLT浓度显著高于CG组(P<0.05).试验第46~60天,SDPP组的血清催乳素(PRL)浓度显著低于CG组(P<0.05);试验第56~60天,SPP组血清PRL浓度显著低于CG组(P<0.05).试验第54~60天,SDPP和SPP组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浓度显著高于CG组(P<0.05).试验第56~60天,SDPP和SPP组的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浓度显著高于CG组(P<0.05).试验第48~60天,SDPP组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浓度显著高于CG组(P<0.05);试验第52~60天,SPP组的血清T3浓度显著高于CG组(P<0.05).2)试验第60天,SPP组的次级毛囊深度和初级毛球宽度显著高于CG组(P<0.05),次级毛球宽度显著高于CG和SDPP组(P<0.05).SDPP和SPP组的毛囊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CG组(P<0.05),SPP组的毛囊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PDGFA)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CG和SDPP组(P<0.05).3)试验第30天,SDPP组的皮肤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高于CG和SPP组(P<0.05);试验第60天,SDPP和SPP组的皮肤组织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显著高于CG组(P<0.05),皮肤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CG组(P<0.05).试验第60天,SDPP和SPP组的皮肤组织中SOD1、GPx4和CAT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CG组(P<0.05).由此可见,短光照和渐减光照周期可以通过影响绒山羊毛囊发育激素指标的分泌和介导关键基因表达同时影响毛囊活动,使在自然条件下的次级毛囊深度变深,毛球宽度变宽;同时,缩短光照周期会提高绒山羊皮肤组织的抗氧化能力,为羊绒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绒山羊光照周期变化褪黑素毛囊长绒激素皮肤抗氧化状态

    饲粮添加黄芩苷和包被黄芩苷对育肥湖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张雨王瑶杨幸达郭志恒...
    7161-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黄芩苷和包被黄芩苷对育肥湖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33.01±2.68)kg]相近、健康的3月龄湖羊公羔36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0.1%黄芩苷(黄芩苷组)和0.1%包被黄芩苷(包被黄芩苷组)的饲粮(干物质基础).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黄芩苷组和包被黄芩苷组育肥湖羊平均日增重(ADG)和干物质采食量(DMI)均显著提高(P<0.05),且黄芩苷组终末体重和总增重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黄芩苷组和包被黄芩苷组育肥湖羊宰前活重和胴体重均显著提高(P<0.05),且黄芩苷组胴体净肉重和胴体净肉率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黄芩苷组和包被黄芩苷组育肥湖羊血清葡萄糖(GLU)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总蛋白(TP)和球蛋白(GLB)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黄芩苷组和包被黄芩苷组育肥湖羊背最长肌滴水损失和失水率均显著降低(P<0.05);包被黄芩苷组背最长肌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背最长肌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5)与对照组相比,黄芩苷组和包被黄芩苷组育肥湖羊背最长肌硬脂酸和山萮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背最长肌亚油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包被黄芩苷组背最长肌油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6)与对照组相比,黄芩苷组育肥湖羊每头羊毛利润提高49.58%,而包被黄芩苷组每头羊毛利润降低11.69%.综上所述,饲粮添加0.1%黄芩苷和0.1%包被黄芩苷能够提高育肥湖羊ADG和DMI,并提高其屠宰性能,改善肉品质;综合考虑经济效益,推荐在育肥湖羊饲粮中以添加0.1%黄芩苷为宜.

    湖羊黄芩苷包被技术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

    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评价育肥滩羊饲粮均衡性及其对生长性能与消化代谢的影响

    王旭光马青杨宇为赵媛媛...
    7173-7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评价分析饲粮的均衡性,本试验首先运用CNCPS对7种饲粮进行评价分析,7种饲粮分别为基础原料+柠条、基础原料+黑麦草、基础原料+芦苇草、基础原料+燕麦草、基础原料+稻草、基础原料+稻壳、基础原料+玉米芯(分别对应试验1~7组);然后选择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5月龄滩羊公羊[体重为(28.31±1.49)kg]105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15只,分别饲喂7种饲粮,通过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与生长性能加以验证.结果表明:1)试验5组快速降解碳水化合物(CA)含量最高,且不可降解碳水化合物(CC)含量最低,说明其碳水化合物(CHO)在瘤胃中拥有较高降解速率与利用率.试验4组快速降解蛋白质(PA)含量最高,说明其粗蛋白质(CP)在瘤胃中拥有较高降解速率,试验7组结合蛋白质(PC)含量最低,说明其CP在瘤胃中具有较高利用率.2)试验7组干物质(DM)、CP与粗脂肪(EE)的消化率较高,干物质采食量(DMI)与平均日增重(ADG)均属各组最大值.综上所述,含有玉米芯的试验7组饲粮具有较优的饲料转化率,对育肥滩羊饲喂效果最优,其次是含有燕麦草的试验4组.这说明通过高程度粉碎处理并与其他优质饲料配合使用,合理配制饲粮,可以有效利用营养成分较差的玉米芯.

    CNCPS滩羊消化代谢生长性能

    纤维素分解菌与同质型乳酸菌联合接种对青贮玉米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酶活性和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李双明张力闫云峰王旭哲...
    7185-7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纤维素分解菌(CDB)与同质型乳酸菌联合接种对青贮玉米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酶活性和瘤胃降解率的影响.试验采用真空袋法调制全株青贮玉米,设计3个处理,CK处理仅添加去离子水;LP处理混合接种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和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1∶1,质量比),接种量共计 5×105 CFU/g FM;TX 处理在 LP处理的基础上接种CDB,CDB中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绿色木霉菌(Trichoderma viride)、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比例为2∶1∶1(质量比),添加量为0.3%.对发酵结束后青贮玉米的营养品质、主要微生物数量、有氧稳定性、酶活性及瘤胃降解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TX处理的pH和乳酸(LA)、淀粉含量及霉菌数量显著高于CK和LP处理(P<0.05).LP处理的乙酸(AA)含量显著低于CK和TX处理(P<0.05).CK处理的干物质(DM)含量显著低于LP和TX处理(P<0.05).TX处理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显著低于CK和LP处理(P<0.05).2)开袋5 d时,TX处理的pH、有害微生物(酵母菌、霉菌)数量显著高于LP和CK处理(P<0.05).CK处理的二氧化碳(CO2)产气量显著高于LP和TX处理(P<0.05).CK和LP处理的有氧稳定时间显著高于TX处理(P<0.05).3)发酵10、35 d时,TX处理的半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高于CK处理(P<0.05).发酵60 d时,各处理淀粉酶活性按高低排序为LP处理>TX处理>CK处理(P<0.05).4)降解72 h时,LP处理的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显著高于CK处理(P<0.05),CK处理的有机物降解率(OMD)显著高于LP和TX处理(P<0.05).5)CK和TX处理的有机物快速降解部分、慢速降解部分和潜在降解部分均显著高于LP处理(P<0.05).综上所述,CDB与同质型乳酸菌联合接种提高了青贮玉米的有机酸含量和营养品质,提高了发酵过程中半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性以及有机物降解率.

    青贮玉米微生物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酶活性瘤胃降解

    芦竹叶替代苜蓿干草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和菌群结构的影响

    王振阳胡杨恺李泽伦王嘉军...
    7196-7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芦竹叶替代苜蓿干草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和菌群结构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5个组,分别用0(对照组)、25%、50%、75%和100%的芦竹叶替代苜蓿干草(干物质基础),各组分别进行3、6、9、12和24 h分批次体外发酵,每个时间点做3个重复,测定产气参数、养分降解率、发酵参数以及菌群结构等指标.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体外发酵24 h时,75%组累积产气量、产气速率和产气迟滞时间以及干物质降解率和有机物降解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理论最大产气量显著提高(P<0.05);75%组和100%组氨态氮(NH3-N)含量显著提高(P<0.05),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显著降低(P<0.05);75%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和丁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而丙酸含量和乙酸/丙酸值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pH均在正常范围内.2)体外发酵24 h时,各组之间菌群多样性无显著差异(P>0.05).在门水平上,75%组各菌门相对丰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属水平上,75%组各菌属相对丰度与对照组相比亦均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线性判别分析效应大小(LEfSe)分析,共鉴定出19个差异物种,其中对照组、25%组、50%组、75%组和100%组分别有2、1、5、8和3个.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芦竹叶替代苜蓿干草可改善瘤胃体外发酵特性,提高部分降解纤维菌群丰度,建议替代比例为75%.

    芦竹叶苜蓿干草体外产气法奶牛瘤胃发酵特性菌群结构

    发酵菜籽褐饼替代豆粕对鲤鱼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张遨然郑云凡尹望蒲晓庆...
    7212-7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发酵菜籽褐饼(FRBC)替代部分豆粕对鲤鱼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沉积率、全鱼和肌肉营养组成、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肠道健康的影响.采用等氮(42%粗蛋白质)等脂(11%粗脂肪)的原则,以含25%豆粕的饲料为对照饲料,分别以FRBC替代8%、18%、27%和36%的豆粕,对应的饲料中FRBC的添加比例分别为0(FRBC0组,作为对照组)、3%(FRBC3 组)、6%(FRBC6 组)、9%(FRBC9 组)、12%(FRBC12 组).选取初始平均体重为(99.97±1.33)g的鲤鱼幼鱼2 45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70尾),饲喂以上5种试验饲料,饲喂8周.结果显示:1)FRBC添加比例≥9%时,鲤鱼的末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均显著提高(P<0.05),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各组间存活率、形体指数(包括肥满度、肝体比、脏体比)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FRBC对鲤鱼的全鱼营养组成(如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及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显著提高鲤鱼肌肉中钙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3%、9%和12%FRBC均显著提高了鲤鱼蛋白质、赖氨酸和苏氨酸沉积率(P<0.05),同时显著降低了脂肪沉积率(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12%FRBC显著降低了血清中总胆固醇(TC)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P<0.05).5)与对照组相比,肠道黏膜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在FRBC6组显著提高(P<0.05),但在FRBC添加比例>9%后出现显著降低(P<0.05).6)FRBC12组肠道黏膜中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7)各组间肠道黏膜中闭锁小带蛋白-1(ZO-1)和闭合蛋白(Occludin)的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FRBC9组封闭蛋白-1(Claudin-1)的mRNA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下调(P<0.05).8)各组间肠道绒毛高度、肠壁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且肠道组织结构无明显差异.综合以上结果可知,在豆粕含量为25%的饲料中,FRBC替代豆粕比例达36%时可提高鲤鱼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和肉品质,且不会对肠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发酵菜籽褐饼鲤鱼生长性能营养物质利用肠道健康

    刺梨渣对鲤鱼生长性能、肠道菌群结构及抗病力的影响

    冯轶张晨旭杨芸芸罗永荣...
    7227-7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刺梨渣对鲤鱼生长性能、肠道菌群结构及抗病力的影响.选取180尾健康无病、初始体重为(25±1)g的鲤鱼,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刺梨渣组饲喂基础饲料+0.4%的刺梨渣.试验期60 d.另外选取60尾健康无病、初始体重为(25±1)g的鲤鱼,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尾.对照组注射无菌磷酸盐缓冲液(PBS),试验组分别注射不同浓度(1×106、1×107、1×108、1×109、1×1010 CFU/mL)的嗜水气单胞菌ATCC 7966,注射量为每尾0.2 mL.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刺梨渣组鲤鱼的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P<0.05).2)在门水平上,对照组和刺梨渣组的肠道主要优势菌群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放线杆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与对照组相比,刺梨渣组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明显降低,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明显增加.在属水平上,对照组和刺梨渣组的肠道主要优势菌群为陶厄氏菌属(Thauera)、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韦荣氏球菌属(Veil-lonellaceae)、经黏液真杆菌属(Blautia)、链球菌(Streptococcus);与对照组相比,刺梨渣组的优势菌群相对丰度都有一定的降低,但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相对丰度明显增加.3)嗜水气单胞菌ATCC 7966对鲤鱼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1.35×108 CFU/mL.与对照组相比,刺梨渣组的平均存活率明显提高,表明饲料添加刺梨渣能有效增强鲤鱼对嗜水气单胞菌ATCC 7966的抵抗力.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刺梨渣能提高鲤鱼的生长性能,提高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促进有益菌增殖,并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来增强鲤鱼抗病力.

    刺梨渣生长性能肠道菌群抗病力

    饲料中添加高水平蚕豆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肌肉营养组成和土腥味物质的影响

    杨经群彭凯梁前才曹俊明...
    7236-7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讨在吉富罗非鱼饲料中添加高水平蚕豆对其生长性能、肌肉营养组成和土腥味物质的影响.选取吉富罗非鱼50尾,初始体质量(402.32±8.59)g,随机分成2个组,每组5个重复,5尾鱼为1个重复.2组试验鱼在49 d的饲养期中分别投喂未添加蚕豆的普通配合饲料(对照组,记为G0组)和添加70%蚕豆的配合饲料(试验组,记为G70组),2种试验饲料等氮等脂.结果显示:1)饲料中添加70%蚕豆对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肝体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了肠体比和脏体比(P<0.05).2)饲料中添加70%蚕豆对罗非鱼肌肉粗蛋白质、水分、钙、磷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了肌肉粗脂肪、粗灰分含量(P<0.05).3)饲料中添加70%蚕豆对罗非鱼肌肉中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无显著影响(P>0.05).4)肌肉脂肪酸组成中,G70组C8∶0、C11∶0、C12∶0、C13∶0、C15∶0、C16∶0、C17∶0、C20∶0、C21∶0、C22∶0、C23∶0、C24∶0、C15∶1t、C16∶1t、C18∶1n-7t、C18∶1n-9t、C18∶1n-12t、C18∶1n-9c、C18∶1n-7、C20∶1t、C20∶1、C22∶1n-9t、C24∶1、C20∶2、C20∶3 n-6、C22∶2、C22∶4、C22∶5n-3、C22∶6n-3含量均较C0组显著降低(P<0.05),同时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均显著低于G0组(P<0.05).5)与G0组相比,G70组肌肉中土腥味物质土臭素(GSM)含量显著降低.综上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70%的蚕豆能显著降低吉富罗非鱼的肠体比和脏体比,还能显著降低肌肉中粗灰分、粗脂肪及土腥味物质GSM的含量,对肌肉中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及鲜味氨基酸总量无显著影响;饲料中添加70%蚕豆影响吉富罗非鱼肌肉脂肪酸组成,会显著降低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和n-3/n-6比值.

    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肌肉营养组成土腥味物质

    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全株饲料桑对川白獭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血清抗氧化指标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王红林傅祥超左艳春张凯...
    7250-7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全株饲料桑对川白獭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血清抗氧化指标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以确定饲料桑作为非常规饲料纤维源在川白獭兔饲粮中的适宜添加比例.试验选取35日龄、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以及遗传背景相似的川白獭兔150只(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5组,每组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12%、18%和24%饲料桑.预试期7 d,正试期32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全株饲料桑对川白獭兔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降低(P<0.05),但各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6%和24%添加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川白獭兔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随着饲料桑添加比例的提高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24%添加组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显著高于18%添加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12%添加组脾脏指数显著提高(P<0.05);12%组心脏指数显著高于6%添加组(P<0.05).3)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全株饲料桑对川白獭兔肌肉滴水损失率和熟肉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能显著提高肌肉粗蛋白质含量(P<0.05),显著降低肌肉粗脂肪含量(P<0.05).4)与对照组相比,24%添加组川白獭兔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P<0.05),各试验组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12%、18%和24%添加组血清总胆汁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5)各养分表观消化率随着饲料桑添加比例的提高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组相比,12%添加组干物质、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脂肪和粗灰分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全株饲料桑对川白獭兔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无不良影响,但可提高肌肉粗蛋白质含量,降低肌肉粗脂肪含量;饲粮中添加适宜比例全株饲料桑可提高川白獭兔抗氧化能力和养分表观消化率;在本试验条件下,川白獭兔饲粮中全株饲料桑适宜添加比例为12%.

    全株饲料桑川白獭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抗氧化能力养分表观消化率

    谷子替代部分玉米对母兔繁殖性能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翟清霖刘靖崔涛秦艺萌...
    7262-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谷子替代玉米对母兔繁殖性能及血清生殖激素、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80只体重和胎次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伊拉母兔为研究对象,按照体重对等原则,随机分为6组,每组30个重复,每组30只,单笼饲养.对照组(C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使用5%(HY5%组)、10%(HY10%组)、15%(HY15%组)、20%(HY20%组)和25%(HY25%组)谷子替代基础饲粮中部分玉米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70 d.结果显示:1)与CN组相比,HY15%、HY20%和HY25%组的断奶窝重显著提高(P<0.05),HY15%组的断奶活仔数显著提高(P<0.05).2)与CN组相比,HY15%和HY20%组哺乳第21天时血清催乳素含量显著提高(P<0.05).3)与CN组相比,HY15%和HY20%组哺乳第21天时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4)与CN组相比,HY10%、HY15%、HY20%和HY25%组哺乳第35天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综合考量母兔的繁殖性能及血清生殖激素、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谷子替代玉米对母兔无负面影响,说明谷子可以用作母兔的能量饲料;母兔饲粮中用谷子替代部分玉米可以促进催乳素的分泌,提高仔兔的断奶窝重,并能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本试验条件下,以15%的谷子使用量效果最佳.

    谷子母兔繁殖性能生殖激素生化指标免疫指标抗氧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