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白藜芦醇对玉米赤霉烯酮所致雌性大鼠子宫和卵巢损伤的影响

    姚丹李怡娜成晓丽何曾文...
    3317-3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通过建立有效的玉米赤霉烯酮所致雌性大鼠毒性模型,探讨白藜芦醇对玉米赤霉烯酮所致雌性大鼠子宫和卵巢损伤的影响.1)将32只2月龄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玉米油,低、中、高浓度组大鼠分别每天腹腔注射1.5、3.0和5.0 mg/kg玉米赤霉烯酮,每天注射量均为0.5 mL,试验期5 d.2)将32只2月龄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第1~21天,RSV组和RSV+ZEA组大鼠每天灌胃40 mg/kg白藜芦醇,空白组和ZEA组大鼠每天灌胃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每天灌胃量均为1 mL;第22~26天,ZEA组和RSV+ZEA组大鼠按上述方法构建玉米赤霉烯酮所致雌性大鼠生殖系统凋亡的动物模型,空白组和RSV组大鼠腹腔注射玉米油.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中、高浓度组子宫内膜变薄,子宫腺增多,闭锁卵泡数量增多,黄体增大且充血严重,子宫和卵巢中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B淋巴细胞瘤-2(Bcl-2)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2)与ZEA组相比,RSV+ZEA组子宫内膜变厚,上皮细胞排列整齐,子宫腺减少;卵巢中可见发育卵泡,闭锁卵泡数量减少,黄体充血减少.与空白组和RSV+ZEA组相比,ZEA组的子宫和卵巢中Bax和Caspase-3的阳性表达增强,而Bcl-2的阳性表达减弱.与ZEA组相比,RSV+ZEA组的子宫和卵巢中Bax和Caspase-3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Bcl-2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2月龄雌性大鼠连续腹腔注射玉米赤霉烯酮5 d(每天3.0 mg/kg,玉米油为溶剂)可成功建立雌性大鼠玉米赤霉烯酮毒性动物模型.玉米赤霉烯酮对雌性大鼠子宫和卵巢有损伤,白藜芦醇对玉米赤霉烯酮引起的生殖毒性有明显保护作用.

    玉米赤霉烯酮白藜芦醇凋亡生殖

    紫马铃薯皮粉对黑水虻幼虫生长性能、废弃物消减率、虫体营养组分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郝建伟苏艳玲赵佳李松龄...
    3329-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育成猪粪中添加紫马铃薯皮粉对黑水虻幼虫生长性能、废弃物消减率、虫体营养组分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取4日龄黑水虻幼虫3 0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0只.对照组饲喂育成猪粪,试验组分别饲喂育成猪粪+2%紫马铃薯皮粉(2%添加组)、育成猪粪+4%紫马铃薯皮粉(4%添加组)、育成猪粪+6%紫马铃薯皮粉(6%添加组)和育成猪粪+8%紫马铃薯皮粉(8%添加组).试验期16 d.结果表明:1)6%、8%添加组的幼虫平均干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及2%、4%添加组(P<0.05).各组之间废弃物消减率无显著差异(P>0.05).2)4%、6%和8%添加组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4%、6%和8%添加组的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4%添加组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放线菌门、拟杆菌门、蓝菌门、疣微菌门、酸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4%添加组的普罗威登斯菌属、Breznakia和肠球菌属相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狭窄梭菌属、土孢杆菌属、棒状杆菌属、罗姆布茨菌属和苏黎世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狭窄梭菌属和土孢杆菌属相对丰度分别与幼虫平均干重、粗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肠球菌属相对丰度与粗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6)4%添加组的肠道微生物网络图连接数为3 138个,节点数为178个,高于其他各组,说明4%马铃薯皮粉添加比例下肠道最为复杂.由此可见,育成猪粪中添加4%紫马铃薯皮粉能在不影响幼虫平均干重和废弃物消减率情况下,提高虫体粗蛋白质含量,降低粗脂肪含量,有益于幼虫肠道健康,有利于提升昆虫蛋白质生产效率.

    紫马铃薯皮粉猪粪黑水虻幼虫肠道微生物

    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对马蹄渣和玉米蛋白粉混合青贮饲料品质及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

    赵超陈琼李越郭勇庆...
    3340-3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评价不同添加剂对马蹄渣和玉米蛋白粉混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化学成分、微生物数量和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将马蹄渣和玉米蛋白粉按照76∶24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青贮原料,在青贮时分别进行如下处理:1)不添加乳酸菌和纤维素酶(CON组);2)添加1×108 CFU/g乳酸菌(LAB组);3)添加50 U/g纤维素酶(CE5.组);4)添加100 U/g纤维素酶(CE100 组);5)添加 1×108 CFU/g 乳 酸菌+50 U/g 纤维素酶(LAB+CE50 组);6)添加 1 × 108 CFU/g乳酸菌+100 U/g纤维素酶(LAB+CE100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设2个平行.混合青贮60 d后打开青贮袋取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化学成分方面,与CON组相比,青贮时组合添加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可以显著降低混合青贮饲料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P<0.05),同时显著提高粗蛋白质(CP)含量(P<0.05),其中以LAB+CE100组最高.发酵品质方面,LAB、LAB+CE50以及LAB+CE100组混合青贮饲料的pH及氨态氮(NH3-N)含量与CON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同时乳酸和乙酸含量与CON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且以LAB+CE100组最高;单独添加乳酸菌或组合添加乳酸菌与纤维素酶均可显著提高混合青贮饲料中乳酸菌的数量(P<0.05),并降低不良细菌数量或抑制不良细菌的增殖.在体外产气方面,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各组的产气量不断升高,其中LAB+CE100组的产气速率、48 h产气量最高.在体外瘤胃发酵参数方面,各组发酵液pH均在6.56~6.84,且与发酵时间呈负相关趋势;各添加剂组发酵液中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含量与CON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添加乳酸菌的各添加剂组发酵液中乙酸/丙酸比值与CON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组合添加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可改善马蹄渣和玉米蛋白粉混合青贮饲料的品质和体外瘤胃发酵特性,其中以添加1×108 CFU/g乳酸菌+100 U/g纤维素酶的效果最好.

    乳酸菌纤维素酶马蹄渣玉米蛋白粉混合青贮

    不同乳酸菌添加剂对天然草地牧草青贮饲料青贮品质的影响

    赵牧其尔包健王志军都帅...
    3352-3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通过评价不同乳酸菌添加剂对天然草地牧草青贮饲料营养品质、发酵品质和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旨在改善天然草地牧草的青贮品质.以草甸草原天然草地牧草为青贮原料,设置对照(CK)以及添加发酵黏液乳杆菌(LF)、草广泛乳杆菌(LG)、植物乳植物杆菌(LP)和布氏迟缓乳杆菌(LB)5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贮藏60 d后取样测定其营养品质、发酵品质和细菌群落结构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与CK处理相比,添加4种乳酸菌添加剂均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天然草地牧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并减少了营养成分的损失.其中,LG处理的pH最低且乳酸含量最高,LF和LB处理的乙酸和氨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各处理中均未检测到丁酸;LG处理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LF和LG处理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基于高通量测序发现,布氏迟缓乳杆菌、植物乳植物杆菌和发酵黏液乳杆菌是4个乳酸菌添加剂处理中丰度较高的菌种,而在CK处理中则以短促生乳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为主,且还存在一定比例的不良细菌.综上所述,结合营养品质、发酵品质和菌群多样性等指标综合评价,以添加草广泛乳杆菌时天然草地牧草青贮饲料的青贮品质最好.

    天然草地牧草乳酸菌青贮品质微生物多样性

    不同比例全株油菜青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对体外模拟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王乐高帅张秀敏王敏...
    3363-3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比例全株油菜青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对体外模拟瘤胃发酵总产气、氢气、甲烷和挥发性脂肪酸生成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全株油菜青贮分别以0(对照)、25%、50%、75%和100%的比例替代全株玉米青贮,并选择3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湘东黑山羊作为瘤胃液供体,开展72 h体外模拟瘤胃发酵试验.结果表明:1)有机物降解率、每克底物的产气量、降解每克底物的产气量、潜在最大产气量、产气速率和起始底物降解速率,甲烷的每克底物的产气量、降解每克底物的产气量、潜在最大产气量和产气速率,以及氢气的消耗速率、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丙酸比例均随全株油菜青贮替代比例的提高呈线性降低(P<0.05);氢气的每克底物的产气量、降解每克底物的产气量、潜在最大产气量和产生速率,pH、氨态氮含量以及乙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比例和乙酸/丙酸比值均随全株油菜青贮替代比例的提高呈线性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当全株油菜青贮替代比例≥ 50%时,有机物降解率、每克底物的产气量、降解每克底物的产气量和产气速率,甲烷的每克底物的产气量、潜在最大产气量和产气速率以及丙酸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氢气的降解每克底物的产气量、潜在最大产气量和产气速率,pH、氨态氮含量以及乙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比例和乙酸/丙酸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全株油菜青贮替代玉米青贮虽然会对体外模拟瘤胃发酵甲烷生成产生抑制作用,但是当替代比例为50%时,发酵底物的有机物降解率显著降低,这说明全株油菜青贮替代玉米青贮的比例不宜超过50%.

    体外模拟瘤胃发酵全株油菜青贮全株玉米青贮甲烷挥发性脂肪酸

    不同收获期与添加剂处理对甜高粱青贮品质及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吉方财李雨嘉张洪瑞王一凡...
    3373-3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收获期与添加剂处理对甜高粱青贮品质及体外消化率的影响.试验以甜高粱为材料,分别在抽穗期、乳熟期和蜡熟期收获,并分别设置对照处理(CK)、布氏乳杆菌处理(LB)、纤维素酶处理(CE)及菌酶联用处理(LB+CE),共1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装填于3 L发酵桶中室温贮藏120 d,测定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含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不同收获期与添加剂处理的甜高粱青贮品质.结果表明:收获期与添加剂对甜高粱青贮饲料pH、氨态氮/总氮以及乳酸、乙酸、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与CK相比,CE和LB+CE显著提高抽穗期和乳熟期甜高粱青贮饲料乳酸含量(P<0.05),LB和LB+CE显著提高各收获期乙酸含量(P<0.05),不同添加剂处理均显著提高乳熟期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P<0.05),CE显著降低乳熟期中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不同收获期显著影响甜高粱青贮饲料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P<0.05),在蜡熟期收获进行青贮体外干物质消化率最高.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甜高粱各收获期综合得分排名为蜡熟期>乳熟期>抽穗期,且在蜡熟期LB+CE隶属函数平均值最高.综上所述,蜡熟期是调制甜高粱青贮饲料的适时收获期,并建议菌酶联用.

    甜高粱青贮饲料收获期添加剂体外消化率隶属函数评价

    田菁不同部位营养价值、分子结构特性和体外瘤胃降解率研究

    王路遥江应松曹晓风韩波...
    3386-34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田菁不同部位(包括叶、茎、根及全株)的营养价值、分子结构特征及体外瘤胃降解率,为反刍动物优质粗饲料资源的开发提供基础数据.试验按照概略养分分析法和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体系(CNCPS)分析田菁叶、茎、根及全株的营养成分含量,同时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田菁不同部位的分子结构进行分析,最后进行体外瘤胃模拟发酵,分析田菁不同部位在瘤胃内的降解率以及产气量.结果表明:1)田菁不同部位间的蛋白质组成和二级结构光谱参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叶的蛋白质成分含量较高,根的较低;叶的酰胺Ⅰ区和酰胺Ⅱ区的峰高和峰面积以及β-折叠峰面积较高,茎的酰胺Ⅰ区峰高和峰面积较低.2)田菁不同部位间的碳水化合物组成和分子结构光谱参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根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较高,叶的较低;根的总碳水化合物峰高和峰面积较高.此外,田菁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组成与分子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3)田菁叶的体外发酵粗蛋白质和干物质降解率最高,显著高于全株、茎和根(P<0.05);叶的48 h总产气量显著高于茎和根(P<0.05).由此可见,田菁不同部位的营养价值与分子结构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叶和茎的营养价值及利用率相对较高,而根的营养价值及利用率较低.

    田菁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子结构营养价值瘤胃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