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文冠果粕替代豆粕对21~42日龄肉鸡生长性能和盲肠菌群结构的影响

    张云龙郑卫江姚文
    3624-3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文冠果粕替代豆粕对21~42日龄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养分利用率、盲肠食糜短链脂肪酸组成及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192只2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饲喂用文冠果粕替代50%和100%豆粕的饲粮,试验期为21 d.试验期间每周记录体重和采食量;于试验第20天采集粪样,测定养分表观利用率;于试验第21天屠宰.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文冠果粕替代豆粕显著降低肉鸡42日龄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且试验Ⅱ组肉鸡屠宰率和全净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文冠果粕替代豆粕显著降低肉鸡饲粮粗灰分表观利用率(P<0.05),且试验Ⅱ组肉鸡饲粮粗蛋白质表观利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文冠果粕替代豆粕不仅显著降低肉鸡盲肠食糜中短链脂肪酸含量(P<0.05),还显著降低了盲肠食糜中真杆菌属coprostano-ligenes群([Eubacterium]coprostanoligenes group)和风疹菌属(Tyzzerella)的相对丰度(P<0.05);此外,试验Ⅱ组肉鸡盲肠食糜中不可培养巴氏杆菌科相关菌属(Barnesiellaceae uncul-tured)的相对丰度也显著降低(P<0.05),但粪杆菌属(Coprobacter)和颤杆菌属(Oscillibacter)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综上,文冠果粕替代饲粮中豆粕对21~42日龄阶段肉鸡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和肠道菌群结构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因此,肉鸡饲粮中文冠果粕替代豆粕的比例建议低于50%(占饲粮比例<14%).

    文冠果粕豆粕肉鸡生长性能盲肠短链脂肪酸菌群结构

    超微粉碎车前对沙门氏菌感染肉仔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万妍许彦飞董元洋张炳坤...
    3636-3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超微粉碎车前对沙门氏菌感染肉仔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840只1日龄雄性科宝肉鸡,采用5(超微粉碎车前添加量)×2(是否沙门氏菌感染)双因子随机区组设计10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4只鸡.试验所用超微粉碎车前为车前草和车前子的超微粉碎混合物,混合比例为1:1.超微粉碎车前的添加量分别为饲粮的0、0.25%、0.50%、1.00%和2.00%,通过替代基础饲粮中小麦麸添加.感染组于7日龄每只鸡口服感染1 mL新鲜培养的鼠伤寒沙门氏菌(CVCC 541,细菌浓度为1×109 CFU/mL),正常组于7日龄口服等量无菌营养肉汤.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超微粉碎车前对1~7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沙门氏菌感染会显著降低肉仔鸡的生长性能(P<0.05),但是饲粮中添加超微粉碎车前对肉仔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与未添加超微粉碎车前相比,饲粮添加0.50%的超微粉碎车前可以显著提高14日龄感染组及42日龄正常组肉仔鸡的脾脏指数(P<0.05),饲粮添加0.25%和1.00%超微粉碎车前显著降低感染组肉仔鸡回肠食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含量(P<0.05),饲粮添加2.00%超微粉碎车前可显著提高肉仔鸡21和42日龄外周血单核细胞吞噬活性(P<0.05),饲粮添加0.50%超微粉碎车前可显著提高感染组肉仔鸡21日龄外周血淋巴细胞刀豆蛋白A(ConA)刺激指数(P<0.05),饲粮添加1.00%和2.00%超微粉碎车前可显著提高肉仔鸡42日龄外周血淋巴细胞ConA刺激指数(P<0.05),饲粮添加0.50%和1.00%超微粉碎车前可显著提高肉仔鸡42日龄外周血淋巴细胞脂多糖刺激指数(P<0.05).3)与未添加超微粉碎车前相比,饲粮添加0.50%超微粉碎车前可以显著降低肉仔鸡14日龄肝脏丙二醛含量(P<0.05),饲粮添加2.00%超微粉碎车前可以显著提高正常组肉仔鸡21日龄回肠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饲粮添加0.50%超微粉碎车前显著降低感染组肉仔鸡肠道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表达量(P<0.05).4)与未添加超微粉碎车前相比,饲粮添加1.00%超微粉碎车前可以显著提高肉仔鸡14、21日龄肠道绒毛高度和14日龄肠道黏膜层厚度(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超微粉碎车前能够通过促进脾脏发育和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来提高肉仔鸡机体的免疫能力,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并对肉仔鸡肠道形态起到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沙门氏菌感染对肉仔鸡的负面影响.

    肉仔鸡超微粉碎车前沙门氏菌免疫抗氧化

    饲粮灵芝菌糠添加水平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黄璇姚亚铃李闯张旭...
    3654-3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灵芝菌糠添加水平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检验灵芝菌糠对蛋鸭的饲喂效果和确定其适宜添加水平.选择204日龄健康且产蛋率接近的临武鸭2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羽.对照组饲粮不添加灵芝菌糠,4个试验组饲粮在等氮等能条件下分别添加2%、4%、6%和8%的灵芝菌糠.试验期63 d.结果表明:1)饲粮灵芝菌糠添加水平对蛋鸭的产蛋率和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2%、4%和6%灵芝菌糠组的合格蛋率、日产蛋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8%灵芝菌糠组的合格蛋率、日产蛋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对照组和2%、4%灵芝菌糠组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6%和8%灵芝菌糠组(P<0.05).2)饲粮灵芝菌糠添加水平对蛋鸭蛋品质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3)6%和8%饲粮菌糠组血清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粮灵芝菌糠添加水平对蛋鸭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4)以平均日采食量和合格蛋率为评价指标,通过二次曲线模型估测产蛋高峰期临武鸭的饲粮中灵芝菌糠适宜添加水平分别为2.99%和2.38%.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6%~8%灵芝菌糠可降低血脂含量,灵芝菌糠在蛋鸭饲粮中的添加水平不超过6%时对蛋鸭产蛋性能和蛋品质均无不良影响,而添加水平达8%时产蛋性能下降.综合考虑,204~266日龄临武鸭饲粮中灵芝菌糠适宜添加水平为2.38%~2.99%.

    灵芝菌糠临武鸭产蛋性能血清生化指标

    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白藜芦醇对21日龄樱桃谷鸭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肠道健康的影响

    马玉静禹琪芳杨玲何荣香...
    3662-3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白藜芦醇对21日龄樱桃谷鸭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480只1日龄樱桃谷鸭,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原则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鸭.A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B、C、D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400、600 mg/kg的白藜芦醇,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B、C、D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C、D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分别降低了3.74%和4.68%.2)与对照组相比,B、C组血清球蛋白(GLB)含量显著提高(P<0.05),B、C组血清D-乳酸(D-LA)含量以及B、C、D组血清尿素氮(UN)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组间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葡萄糖(GLU)、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B、C、D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B、C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B、C、D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此外,C、D组肝脏T-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肝脏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B、C、D组空肠黏膜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显著提高(P<0.05),B、C、D组空肠黏膜中白细胞介素-22(IL-22)、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以及C组空肠黏膜中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白藜芦醇可改善樱桃谷鸭机体代谢,提高机体抗氧化与空肠黏膜抗炎能力,改善肠道健康,并以添加量为400 mg/kg时效果较好.

    白藜芦醇樱桃谷鸭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

    植物精油对大肠杆菌攻毒肉鸭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刘娇常文环PIRZADO Shoaib Ahmed李勇...
    3670-3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植物精油对大肠杆菌攻毒肉鸭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雄性北京鸭公鸭14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2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 mg/kg维吉尼亚霉素(抗生素组)和200 mg/kg植物精油(植物精油组).于试验的第7天分2次对所有鸭口腔灌服0.2 mL大肠杆菌O88(3×109 CFU/mL),2次攻毒间隔8 h.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抗生素和植物精油显著提高了9日龄体重及1~9日龄平均日增重(P<0.05),饲粮中添加植物精油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1~9日龄及1~28日龄料重比(P<0.05或P<0.01);抗生素组和植物精油组死淘率分别下降了6.25和4.17个百分点.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植物精油极显著提高了14日龄的法氏囊指数(P<0.01),饲粮中添加抗生素显著提高了28日龄的脾脏和法氏囊指数(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植物精油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28日龄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P<0.05或P<0.01).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植物精油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9日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以及9、14、28日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P<0.05或P<0.01);饲粮中添加抗生素极显著提高了9日龄血清IgG含量以及14日龄血清IgM含量(P<0.05).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植物精油显著降低了9、28日龄空肠Toll样受体4(TLR4)含量,9、14、28日龄空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以及14日龄空肠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抗生素显著了降低9、14、28日龄空肠TLR4、IL-1β、IL-6含量以及9、28日龄空肠TNF-α 含量(P<0.05).综上,在大肠杆菌攻毒作用下,饲粮中添加植物精油能够替代抗生素用于缓解机体炎症反应,减少机体器官损伤以及空肠炎症细胞因子含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改善肉鸭生长性能,降低死淘率.

    植物精油肉鸭大肠杆菌攻毒生长性能免疫功能细胞因子

    饲粮烟酸添加水平对产蛋期种鹅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王焕森王宝维葛文华孔敏...
    3681-3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烟酸添加水平对产蛋期种鹅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34周龄体况相近的种鹅18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鹅(1公4母).各组(Ⅰ~Ⅵ组)饲粮烟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10、20、30、40、50 mg/kg.预试期1周,正试期10周.结果表明:1)饲粮烟酸添加水平对产蛋期种鹅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平均蛋重影响不显著(P>0.05);但当饲粮烟酸添加水平为40 mg/kg时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平均蛋重均达到最大值.Ⅴ组的料蛋比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5).2)饲粮烟酸添加水平对产蛋期种鹅蛋形指数、蛋白高度、蛋黄颜色、蛋黄比率和哈氏单位影响不显著(P>0.05).Ⅴ组蛋壳强度显著高于Ⅰ、Ⅱ、Ⅲ组(P<0.05),Ⅴ组蛋壳厚度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3)饲粮烟酸添加水平对产蛋期种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葡萄糖、尿酸含量及谷草转氨酶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Ⅳ、Ⅴ、Ⅵ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Ⅰ、Ⅱ组(P<0.05),Ⅲ、Ⅳ、Ⅴ、Ⅵ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Ⅰ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Ⅴ、Ⅵ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P<0.05或P<0.01).由此可见,饲粮添加烟酸可以降低产蛋期种鹅料蛋比,提高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建议产蛋期种鹅饲粮烟酸添加水平为40 mg/kg,此时饲粮中烟酸总含量为69.16 mg/kg.

    种鹅烟酸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

    饲粮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对12月龄荷斯坦后备奶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瘤胃甲烷产量的影响

    董利锋李斌昌王贝叶疆凤...
    3688-3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通过监测饲粮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对12月龄荷斯坦后备奶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瘤胃甲烷(CH4)产量的影响,获得我国生产模型下的CH4排放规律和CH4转化因子,为提高奶牛能量利用效率、建立国家或区域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和探索减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选取45头体况良好的12月龄的荷斯坦后备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头):低NFC/NDF组(饲粮NFC/NDF=1.12)、中NFC/NDF组(饲粮NFC/NDF=1.36)和高NFC/NDF组(饲粮NFC/NDF=1.64),试验期为63 d,包括14 d的预试期和49 d的正试期.结果表明:1)高NFC/NDF组的干物质采食量(DMI)、有机物采食量(OMI)、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采食量(NFCI)、总能摄入量(GEI)、平均日增重(ADG)以及干物质(DM)和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中NFC/NDF组和低NFC/NDF组(P<0.05).2)随着饲粮NFC/NDF的增加,CH4产量、CH4产量/代谢体重、CH4产量/DMI、CH4产量/OMI、CH4产量/中性洗涤纤维采食量(NDFI)和甲烷能(CH4-E)产量显著降低(P<0.05).作为CH4转化因子的CH4-E产量/GEI在中NFC/NDF组和高NFC/NDF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二者均显著低于低NFC/NDF组(P<0.05).3)瘤胃CH4排放量与荷斯坦后备奶牛的体重、DMI、饲粮NDF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饲粮NFC/NDF呈显著负相关(P<0.05),其中基于DMI和NDFI的CH4排放量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最高(0.86).由此可见,将饲粮NFC/NDF由1.12提高至1.64时,能够显著提高12月龄荷斯坦后备奶牛的DMI、ADG以及DM和CP表观消化率,且能够显著降低瘤胃CH4产量.可基于DMI和NDFI建立12月龄后备奶牛瘤胃CH4排放量的预测模型.

    后备奶牛饲粮NFC/NDF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甲烷排放预测模型

    复合植物提取物对荷斯坦奶牛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

    郭晨阳张腾龙徐腾腾敖长金...
    3698-37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对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选取4头健康、泌乳期相同、体况相近的荷斯坦奶牛进行口腔瘤胃液采集,作为瘤胃液的供体.复合植物提取物为蒲公英、连翘、益母草和金银花的醇提物,按质量比1:1:1:1进行配制.称取2.0 g精粗比为4:6的风干全混合日粮(TMR)于人工瘤胃培养瓶中,分别向其中添加0(对照组)、0.03%、0.30%和3.00%复合植物提取物(干物质基础),分别在2、4、6、8、12和24 h测定培养液的pH和菌体蛋白(MCP)、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及干物质降解率,并应用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进行评定.结果表明:1)各时间点各组之间pH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8 h时,0.03%、3.00%剂量组NH3-N浓度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在2 h时,0.03%剂量组MCP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30%、3.00%剂量组(P<0.05);在12 h时,0.30%和3.00%剂量组MCP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在8 h时,0.03%、0.30%和3.00%剂量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3%、0.30%和3.00%剂量组丙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在4 h时,0.03%和0.30%剂量组干物质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在6 h时,3.00%剂量组产气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03%、0.30%剂量组(P<0.05);在8 h时,0.30%和3.00%剂量组产气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03%组(P<0.05);在12 h和24 h时,0.03%、0.30%和3.00%剂量组产气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MFAEI自高到低排序为0.30%剂量组>3.00%剂量组>0.03%剂量组.由此可见,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添加蒲公英、连翘、益母草和金银花的复合植物提取物可以有效调节荷斯坦奶牛瘤胃发酵,且适宜添加量为0.30%.

    复合植物提取物体外批次培养瘤胃发酵荷斯坦奶牛

    不同类型白酒糟对奶公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周芯宇王之盛胡瑞王雪莹...
    3708-37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类型白酒糟对奶公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18头21月龄、平均体重为(550±43)kg的中国荷斯坦奶公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6头牛,根据前期瘤胃体外发酵试验结果,在3组饲粮中分别添加10%的浓香型干酒糟、酱香型湿酒糟和酱香型发酵酒糟.预试期14 d,正试期60 d,在正试期第53~59天进行消化试验.结果表明:1)酱香型发酵酒糟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酱香型湿酒糟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酱香型湿酒糟组(P<0.05).2)酱香型发酵酒糟组和浓香型干酒糟组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酱香型湿酒糟组(P<0.05),而浓香型干酒糟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酱香型发酵酒糟组和酱香型湿酒糟组(P<0.05).3)酱香型发酵酒糟组血清总蛋白、葡萄糖、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酱香型湿酒糟组(P<0.05),但其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酱香型湿酒糟组(P<0.05).4)酱香型发酵酒糟组瘤胃液微生物蛋白浓度显著高于浓香型干酒糟组和酱香型湿酒糟组(P<0.05),但其瘤胃液氨态氮浓度显著低于浓香型干酒糟组和酱香型湿酒糟组(P<0.05);酱香型发酵酒糟组和浓香型干酒糟组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丙酸浓度显著高于酱香型湿酒糟组(P<0.05).综上所述,3种类型白酒糟中,酱香型发酵酒糟促进了奶公牛瘤胃微生物发酵,提高了饲粮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等养分的表观消化率和饲料转化效率,促生长效果更优.

    白酒糟奶公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

    体况对奶牛分娩行为、血浆激素含量及其犊牛初生重、初乳采食量的影响

    靳爽李聪聪顾宪红
    3717-3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体况奶牛分娩行为和血浆激素含量的差异并探究奶牛体况对新生犊牛初生重及初乳采食量的影响.试验选取36头健康的产母犊的头胎荷斯坦奶牛,依据分娩时的体况评分(BCS)分为体况肥胖组(3.75≤BCS≤4.25)20头、体况正常组(3.25≤BCS≤3.50)16头.录像记录奶牛分娩时的行为,检测奶牛血浆激素含量,记录犊牛的初生重和初乳采食量.结果表明:1)体况肥胖组奶牛分娩过程中出现腹部收缩到犊牛产出的时间间隔较体况正常组奶牛显著增长(P<0.05),羊膜囊可见到犊牛产出时间间隔有高于体况正常组奶牛的趋势(P=0.092),露蹄后至犊牛产出这段时间里的起卧次数也有高于体况正常组奶牛的趋势(P=0.076).2)体况肥胖组奶牛血浆中催乳素含量显著低于体况正常组奶牛(P<0.05),血浆中催产素含量较体况正常组奶牛有降低的趋势(P=0.060),血浆中皮质醇含量显著高于体况正常组奶牛(P<0.05).3)体况肥胖组总采食6 L初乳的犊牛比例较体况正常组有减少的趋势(P=0.091).综上所述,相比体况正常奶牛,分娩时体况肥胖奶牛应激反应较大,产程较长,所产犊牛初乳采食量较低,影响其健康,因此应加强围产期奶牛的体况管理,避免过肥.

    体况分娩行为激素新生犊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