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荷斯坦奶牛乳尿素氮非营养影响因素及其与泌乳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赵小博余诗强蒋林树赵玉超...
    5209-5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揭示中国荷斯坦奶牛乳尿素氮(MUN)浓度非营养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泌乳性能的关系,探究非营养因素影响MUN浓度的内在机制.以北京、河北等地的17家奶牛场共24 508头泌乳奶牛的生产性能测定(DHI)报告为研究材料,利用固定模型分析牛场效应、胎次效应、产犊季节、泌乳天数、泌乳季节、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和体细胞评分对MUN浓度的影响,并按高(16~27 mg/dL)、正常(10~16 mg/dL)和低(0~16 mg/dL)对MUN浓度进行分组,通过显著性和相关性等多种方法分析非营养影响因素的规律及MUN对泌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牛场效应、泌乳季节和泌乳天数是影响MUN浓度的重要非营养影响因素;2)MUN浓度在群体水平上与乳脂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813,P<0.01),与体细胞评分呈极显著负相关(r=-0.441,P<0.01),且MUN浓度在夏季最低、冬季最高;3)相同乳脂率数据集分析表明,泌乳季节、体细胞评分与MUN浓度并无相关性(r<0.100);4)MUN浓度的变化极显著影响乳蛋白率、乳脂率、校正乳含量及脂蛋比(P<0.01).综上所述,非营养因素的波动导致了 MUN浓度的规律性变化,且泌乳季节、体细胞评分非营养因素通过影响乳脂率进而导致MUN浓度变化,关于乳脂率与MUN浓度的变化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荷斯坦奶牛乳尿素氮固定模型非营养影响因素泌乳性能

    带轴高湿玉米对奶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尚松林栗桐李佳骏胡婷婷...
    5226-5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带轴高湿玉米(HMEC)替代压片玉米对奶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60头胎次(2~4胎)、泌乳天数[(83.9±16.9)d]和产奶量[(33.4±7.5)kg/d]相近的健康经产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3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将基础饲粮中的压片玉米按照干物质基础等量替换为HMEC进行饲喂.预试期14 d,正试期40 d(试验组饲喂30 d含HMEC饲粮,之后饲喂基础饲粮).结果显示:1)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奶牛生产性能及乳成分无显著差异(P>0.05).2)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第1、20和40天和第1~40天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和白蛋白、葡萄糖和甘油三酯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3)试验组第20天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第1、40天和第1~40天血清IgG和IgA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饲喂时间对血清IgG、IgA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4)试验组第20天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第1、40天和第1~40天血清T-AOC和SOD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饲喂时间对血清T-AOC和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牛奶收入增加了 4.25元/(d·头),经济效益增加了5.65元/(d·头).综上所述,用HMEC替代饲粮中压片玉米饲喂奶牛不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及乳成分,但能提高奶牛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增加奶牛场的经济效益.

    带轴高湿玉米生产性能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经济效益

    不同精粗比饲粮添加2种复合植物精油对断奶羔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指标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董瑷榕陈浅史海涛张正帆...
    5236-5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2种复合植物精油(EOB)对断奶羔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指标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以精粗比(50∶50、70∶30)和EOB种类(EOB1、EOB2)作为2个因素,选择48只(24只公,24只母)2月龄体况良好、平均体重为(19.55±2.16)kg的断奶黑山羊(乐至型),按体重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其中2个重复全为公羊,2个重复全为母羊,每个重复3只羊.4个处理分别为低精饲粮(LD)+EOBi(LD-EOB1)、LD-EOB2、高精饲粮(HD)+EOB1(HD-EOB1)、HD-EOB2,EOB添加量均为100 g/t.试验包括70 d的饲养试验和8 d的消化代谢试验;饲养试验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饲养试验结束后,各处理选取4只体重相近的试验羊转入代谢笼,单笼饲喂,消化代谢试验预试期3 d,正试期5 d.结果表明:1)2种EOB组间平均日增重、平均干物质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HD组山羊1~60日龄料重比显著低于LD组(P<0.05).2)EOB2组山羊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有高于EOB1组的趋势(P=0.065);HD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LD组(P<0.05),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有高于LD组的趋势(P=0.056);EOB种类和精粗比对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3)EOB2组山羊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EOB1组(P<0.05),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和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EOB1组(P<0.05);HD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LD组(P<0.05).4)EOB2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EOB1组(P<0.05);HD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有高于LD组的趋势(P=0.054).5)EOB2组山羊瘤胃氨态氮浓度较EOB1组显著降低(P<0.05),而瘤胃pH显著升高(P<0.05),瘤胃微生物蛋白含量有升高的趋势(P=0.056);HD组瘤胃pH和氨态氮浓度显著低于LD组(P<0.05),而微生物蛋白含量与LD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EOB2较EOB1可提高山羊对饲粮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提高抗氧化性能,降低高精饲粮引起的瘤胃低酸度环境,改善瘤胃内环境;HD组(70∶30)较LD组(50∶50)可提高山羊对饲粮中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促进机体对蛋白质的代谢,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强机体的抗氧化性能.因此,断奶羔羊育肥前期饲粮精粗比可提高至70∶30,但不宜用于育肥全期,且在HD中添加EOB2效果优于EOB1.

    复合植物精油精粗比断奶羔羊生长性能表观消化率血清指标

    复合益生菌对哺乳羔羊生长性能及断奶应激的影响

    王海玉郭云霞段春辉丁亚伟...
    5250-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对哺乳羔羊生长性能及断奶应激的影响.选择体重为(13.05±0.32)kg、健康的36日龄湖羊哺乳羔羊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Ⅰ组(对照组)饲喂羔羊料(不添加复合益生菌),Ⅱ、Ⅲ和Ⅳ组分别在羔羊料中添加0.5%、1.0%和1.5%的复合益生菌.所有羔羊60日龄(第0天)断奶,羔羊断奶前随母哺乳并补饲羔羊料,断奶后饲喂羔羊料.预试期10 d,正试期22 d.结果表明:1)第-14~0天,Ⅱ、Ⅱ、Ⅳ组干物质采食量(DMI)、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1~7天,Ⅱ、Ⅲ、Ⅳ组DMI显著高于Ⅰ组(P<0.05).2)各组第7天血液白细胞数量显著低于第-14天(P<0.05),第0、3天血液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高于第-14天(P<0.05).第-7天,Ⅱ、Ⅲ组血液白细胞数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第3天,Ⅲ组血液白细胞和粒细胞数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3)Ⅰ组第0、3天血清肾上腺素(EPI)含量显著高于第-14、-7、7天(P<0.05),Ⅳ组第0天血清EPI含量显著高于第-14、-7、3、7天(P<0.05).第0、3、7天,Ⅲ、Ⅳ组血清皮质醇(COR)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Ⅱ、Ⅲ组血清EPI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4)Ⅱ、Ⅲ组第7天血清内毒素(LPS)含量显著低于第-14天(P<0.05),Ⅱ、Ⅲ组第0、7天血清D-乳酸(D-LA)含量显著低于第3天(P<0.05),Ⅰ、Ⅲ、Ⅳ组第3天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含量显著高于第-14天(P<0.05).第0、3、7天,Ⅱ、Ⅲ组血清LPS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由此可见,羔羊料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可促进哺乳羔羊生长,缓解断奶应激.本试验条件下,羔羊料中复合益生菌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0%.

    复合益生菌断奶应激生长性能血液指标

    高精料饲粮中添加烟酸对绵羊瘤胃发酵参数、微生物蛋白浓度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成志强管勤超臧长江张瑞...
    5261-5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高精料饲粮中添加烟酸对绵羊瘤胃发酵参数、微生物蛋白浓度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8月龄左右、体重[(36.04±1.81)kg]相近且健康的哈萨克公羊24只,试验前安装好永久性瘤胃瘘管,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对照组饲喂精粗比为70∶30的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饲喂基础饲粮的基础上补喂100、130和160 mg/d烟酸.试验期共18 d,其中预试期14 d,正试期4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后1、3、5、7 h试验Ⅱ组瘤胃液pH极显著提高(P<0.01);试验Ⅱ组瘤胃液氨态氮浓度在饲喂后1、3、5 h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Ⅱ组瘤胃液丙酸浓度在饲喂后3 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及试验Ⅰ、Ⅲ组(P<0.01),在饲喂后5 h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2)试验Ⅱ组瘤胃液微生物蛋白浓度在饲喂前0 h以及饲喂后1、3、5、7 h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试验Ⅱ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综上所述,在精粗比为70∶30的高精料饲粮中添加130 mg/d烟酸提高了绵羊瘤胃液pH及氨态氮、丙酸及微生物蛋白浓度,同时提高了血清中葡萄糖含量.

    高精料饲粮烟酸绵羊瘤胃发酵微生物蛋白血清生化指标

    发酵木屑菌糠对绵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瘤胃发酵参数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王乐乐陈翔宇秦荣艳阿不夏合满·穆巴拉克...
    5271-5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发酵木屑菌糠对绵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瘤胃发酵参数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取4月龄、体况良好的阿勒泰公羊48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羊.各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12%、24%和36%的发酵木屑菌糠.预试期15 d,正试期45 d.结果表明:1)第1~15天、第16~30天、第31~45天和第1~45天,36%组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第16~30天和第31~45天,12%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12%、24%、36%组血清尿素(UREA)、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4%、36%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12%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6%组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12%、24%组瘤胃液异丁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2%、36%组瘤胃液戊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12%组瘤胃液异戊酸含量和乙酸/丙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24%、36%组有机物(OM)和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36%组干物质(DM)和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发酵木屑菌糠影响了绵羊的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一定程度提高了免疫功能和抗氧化性能.综合来看,饲粮中添加12%的发酵木屑菌糠对绵羊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无负面影响.

    发酵木屑菌糠绵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饲粮添加硝酸钠和单宁对奶山羊产奶性能、甲烷排放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任格晗刘宁张瑞雷新建...
    5284-5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索饲粮中适量添加硝酸钠(SN)和单宁(TN)对奶山羊产奶性能、瘤胃发酵、甲烷排放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24只体重和产奶性能相近的健康关中奶山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SN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SN,TN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TN,混合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SN和3.0%TN.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单独或混合添加1.5%SN和3.0%TN对奶山羊的产奶量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1.5%SN可显著提高瘤胃pH(P<0.05);饲粮添加3.0%TN可显著降低瘤胃异丁酸含量(P<0.05),显著提高丁酸含量(P<0.05),且有降低瘤胃氨态氮含量的趋势(P=0.057);饲粮添加1.5%SN和3.0%TN对奶山羊瘤胃发酵性能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1.5%SN显著提高了奶山羊血清高铁血红蛋白(MetHb)含量(P<0.05),极显著提高了血清葡萄糖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了血清亚硝酸盐(Nirite)含量(P<0.01),有提高血清高铁血红蛋白/血红蛋白(MetHb/Hb)的趋势(P=0.084);饲粮添加3.0%TN显著降低了奶山羊血清Nirite含量(P<0.05),极显著降低了血清葡萄糖含量(P<0.01),极显著提高了 MetHb含量和MetHb/Hb(P<0.01);二者混合添加对血清Hb、MetHb含量和MetHb/Hb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4)与对照组相比,单独或混合添加1.5%SN和3.0%TN显著降低奶山羊的甲烷排放比例(P<0.05).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1.5%SN可改变奶山羊瘤胃古菌结构,显著降低奶山羊瘤胃产甲烷菌中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的相对丰度(P<0.05),极显著提高念珠菌甲烷原体(Candidatus Methanoplasma)的相对丰度(P<0.01).综上所述,单独或联合添加1.5%SN和3.0%TN均可降低奶山羊甲烷排放比例,但不改变奶山羊产奶性能,不会导致乳和血清中Nirite积累,同时MetHb/Hb远低于20%,不会影响动物健康.饲粮添加1.5%SN可以通过改变奶山羊瘤胃古菌群落结构,降低甲烷短杆菌属相对丰度,从而降低甲烷排放.

    奶山羊硝酸钠单宁瘤胃发酵瘤胃微生物瘤胃古菌甲烷排放

    黑水虻虫浆对杂交鳢血清免疫、抗氧化指标和肠道形态、菌群及抗病力的影响

    谢雨桐朱喜锋李诗洋黄燕华...
    5297-5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黑水虻虫浆(BSFLP)对杂交鳢血清免疫、抗氧化指标和肠道形态、菌群及抗病力的影响.添加0(FM,对照)、2%(BSFLP2)、4%(BSFLP4)和6%(BSFLP6)BSFLP湿物质(分别对应添加0、9、18、27 g/kg BSFLP干物质)配制4种等蛋白质和等脂肪的饲料.选取420尾均质量为(10.84±0.01)g的杂交鳢,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养殖周期为56 d.结果表明:各组间血清丙二醛含量、溶菌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与FM组比较,试验组肠绒毛宽度、绒毛高度无显著变化(P>0.05),BSFLP4组肌层厚度、杯状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BSFLP4组肠内容物菌群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FM组(P<0.05),物种多样性增加.BSFLP6组后肠菌群Sobs指数、Chao指数和Ace指数显著高于BSFLP2组(P<0.05).用舒伯特气单胞菌感染,BSFLP4组死亡率显著低于FM组和BSFLP6组(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BSFLP可以改善杂交鳢免疫、抗氧化能力,调节肠道形态和肠道内容物菌群结构、增加菌群多样性进而提高肠道健康,增强抗舒伯特气单胞菌感染的能力.综合来看,杂交鳢饲料中添加18 g/kg BSFLP干物质为宜.

    黑水虻虫浆杂交鳢免疫抗氧化肠道结构肠道微生物舒伯特气单胞菌

    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中添加不同类型的复合诱食剂对吉富罗非鱼生长、免疫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李洋王艳丽张文静韩昊君...
    5309-5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中添加复合诱食剂A(由大蒜素、二甲基-β-丙酸噻亭、氧化三甲胺组成)和复合诱食剂B(由牛磺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甘氨酸、核苷酸组成)对吉富罗非鱼生长、免疫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用健康吉富罗非鱼375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A1和A2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1%和0.2%的复合诱食剂A,B1和B2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1%和0.2%的复合诱食剂B.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1)A2组的平均日采食量、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2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A2和B2组的脏体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A1、A2、B1和B2组的全鱼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A1、A2、B1和B2组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1和A2组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2组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2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B1和B2组(P<0.05).5)B2组采食后1和3 h的前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采食后3 h的中肠和后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1和B2组采食后1 h的中肠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B2组采食后3 h的前肠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A1和B1组(P<0.05).由此可见,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中添加0.2%复合诱食剂A可以提高吉富罗非鱼的平均日采食量、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提高血清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物酶活性,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中添加0.2%复合诱食剂B降低了吉富罗非鱼的饲料系数,提高了肠道消化酶活性和全鱼粗蛋白质含量.综合以上指标,复合诱食剂A对吉富罗非鱼健康生长的作用效果优于复合诱食剂B.

    吉富罗非鱼复合诱食剂生长免疫消化酶活性

    不同屠宰日龄莱芜黑兔的生产性能和肌肉品质比较分析

    周贝贝张雅佳杨丽萍高淑霞...
    5322-5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地方品种莱芜黑兔的肌肉品质特征,确定最佳屠宰日龄.选取35日龄莱芜黑兔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分别于75、84、115日龄进行屠宰.测定分析生产性能及肌肉品质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1)莱芜黑兔在75和84日龄屠宰的料重比显著低于115日龄(P<0.05).2)肌肉的红度(a*)值随着屠宰日龄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75和84日龄的黄度(b*)值显著高于115日龄(P<0.05);84和115日龄的滴水损失显著低于75日龄(P<0.05).3)肌肉中干物质含量随着屠宰日龄增加而增加,且115日龄显著高于75日龄(P<0.05);肌肉中烟酸含量随着屠宰日龄增加而显著减少(P<0.05).4)84和115日龄肌肉中肌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75日龄(P<0.05);肌肉中黑色素含量在不同屠宰日龄间无显著差异(P>0.05).5)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二烯酸、二十碳三烯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二烯酸含量在84日龄显著高于115日龄(P<0.05),且均在84日龄时最高;鸟嘌吟含量在84和115日龄显著低于75日龄(P<0.05);腺嘌吟含量在84日龄显著低于75、115日龄(P<0.05).综合考虑肌肉品质及潜在商业价值,莱芜黑兔屠宰日龄以84日龄为宜.

    莱芜黑兔肌肉品质黑色素肌红蛋白脂肪酸嘌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