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调控脂联素信号通路的天然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郑雯吕永乐栾新红曹中赞...
    4881-4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脂联素是由脂肪组织细胞分泌的一种能参与调控糖和脂质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抗炎、抗氧化应激、调控细胞增殖与凋亡以及免疫反应等多种生理或病理过程的蛋白质类激素.本综述概述了脂联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发挥生物学效应的关键信号分子,回顾了文献中已证明的能够调节脂联素信号通路的天然活性物质,总结了它们的调控机制和对相关疾病的影响,以期为深入研究应用天然活性物质调控脂联素信号通路,进而为研制预防和治疗犬猫肥胖症、围产期奶牛酮病和脂肪肝、禽脂肪性肝病以及慢性肠道炎症等畜禽代谢紊乱相关疾病,以及促进肠道消化吸收、改善肠道健康、降低体脂含量、改善家畜家禽屠体和肉质性状等方面的天然药物和饲料添加剂提供参考.

    脂联素信号通路调控天然活性物质畜禽代谢性疾病

    饲粮中添加油莎豆或油莎豆粕对妊娠后期母猪繁殖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和粪便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刘旭乐胡明扬荆鹍鹏焦喜兰...
    4896-49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油莎豆或油莎豆粕对妊娠后期母猪繁殖性能、血清免疫指标、胎盘活性因子、粪便短链脂肪酸含量和粪便微生物组成的影响.本试验选择胎次、体况和妊娠期一致的初产妊娠母猪70头,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对照组(CK组)、5%油莎豆添加组(5%TN组)、10%油莎豆添加组(10%TN组)、15%油莎豆添加组(15%TN组)、10%油莎豆粕添加组(10%TNM组)、15%油莎豆粕添加组(15%TNM组)、20%油莎豆粕添加组(20%TNM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从母猪妊娠第70天开始至分娩结束.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5%TN组和20%TNM组的产程显著缩短(P<0.05);10%TN组和10%TNM组的健仔率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10%TN组、15%TN组和10%TNM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油莎豆添加组、10%TNM组和15%TNM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显著升高(P<0.05);油莎豆添加组、油莎豆粕添加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内毒素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油莎豆添加组血清连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油莎豆添加组胎盘组织中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含量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显著提升(P<0.05).3)与对照组相比,油莎豆添加组、油莎豆粕添加组粪便中的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10%TN组和10%TNM组粪便中的丁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10%TNM组和20%TNM组粪便中的异丁酸和异戊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4)在属水平粪便微生物组成上,与对照组相比,10%TN组毛螺菌科NK4A136群、狄氏副拟杆菌属、巨球型菌属、g_Lachnoclostridium、普雷沃氏菌科UCG-004群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10%TNM组g_Lachnoclostridium、普雷沃氏菌科UCG-004群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10%油莎豆或10%油莎豆粕可以显著提升妊娠后期母猪的健仔率和血清免疫指标;饲粮中添加油莎豆可以显著提升母猪胎盘活性因子的含量或活性;饲粮中添加10%油莎豆或10%油莎豆粕可以调控母猪肠道微生物组成,增加肠道中短链脂肪酸含量.

    油莎豆油莎豆粕妊娠母猪血清免疫短链脂肪酸粪便微生物

    肠道健康程度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体组成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徐晓明邱月琴张贝贝刘世龙...
    4910-4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肠道健康程度对21~28日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体组成和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1选取180头平均体重为(6.03±0.04)kg的21日龄健康"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配到60个栏舍中(公母各占1/2),根据试验前7 d的腹泻率,进一步分为T1-T2组(腹泻率小于15%,共31栏)和T3-T4组(腹泻率大于15%,共29栏),并继续饲喂到仔猪平均体重达到25 kg,测定生长性能和血清免疫指标.试验2采用比较屠宰法,选取72头平均体重为(6.13±0.04)kg的21日龄健康"杜×长×大"断奶仔猪,其中12头(公母各占1/2)作为初始屠宰组,以测定初始体成分含量;剩余60头随机分为20栏(公母各占1/2),根据7 d的腹泻率,随机选定6栏(公母各占1/2)腹泻率小于15%的仔猪(T1-T2组)和6栏(公母各占1/2)腹泻率大于15%的仔猪(T3-T4组),并在此基础上每栏挑选1头猪进行屠宰,以测定终末体成分含量,同时测定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结肠内容物短链脂肪酸含量及结肠菌群.试验1和试验2饲喂相同的基础饲粮.结果表明:1)与T1-T2组相比,T3-T4组断奶仔猪21~28日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腹泻率显著提高(P<0.05);T3-T4组各养分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T1-T2组相比,T3-T4组断奶仔猪空体粗脂肪含量、粗脂肪沉积速率和总能均显著降低(P<0.05).3)与T1-T2组相比,T3-T4组断奶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6(P=0.075)和肿瘤坏死因子-α(P=0.092)含量有升高趋势.4)与T1-T2组相比,T3-T4组断奶仔猪结肠内容物戊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异戊酸含量有提高趋势(P=0.071);T3-T4组断奶仔猪结肠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罕见小球菌属(Subdoligranulum)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5)在仔猪29日龄至25 kg阶段,T1-T2组和T3-T4组间仔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基于本研究的肠道健康程度等级划分体系,与腹泻率大于15%的仔猪相比,腹泻率小于15%的仔猪在21日龄断奶后的1周内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空体粗脂肪含量和粗脂肪沉积速率显著提高,免疫功能有所提高,炎症反应有所降低;同时,结肠有害菌相对丰度显著降低.此外,断奶过渡期的肠道健康程度不会对仔猪生长至25 kg的生长性能产生影响.

    肠道健康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体组成肠道菌群

    育成期能量限饲对6~24周龄蛋鸡生长发育、激素水平和卵巢类固醇激素生成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卢建王强王星果郭军...
    4925-4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育成期(6~17周龄)能量限饲对6~24周龄蛋鸡生长发育、激素水平和卵巢类固醇激素生成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6周龄海兰褐蛋鸡72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6~17周龄,3组试验鸡分别饲喂代谢能(ME)水平为12.34(对照组)、11.11(90%能量限饲组)和9.87 MJ/kg(80%能量限饲组)且其他营养水平相同的试验饲粮.18~24周龄,各组试验鸡均饲喂相同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8周.结果表明:1)随着6~17周龄能量限饲强度增加,17周龄体重、腹脂率、心脏指数和胫骨重以及20周龄体重、腹脂率、股骨重、胫骨重和跖骨重均呈显著线性降低(P<0.05),17周龄胰脏指数、20周龄肝脏指数以及17和20周龄股骨、胫骨和跖骨长度体重比均呈显著线性增加(P<0.05).6~17周龄能量限饲对24周龄屠体、内脏器官和骨骼发育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2)随着6~17周龄能量限饲强度增加,24周龄血清尿素氮(UN)含量呈显著线性降低(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呈显著线性增加(P<0.05).6~17周龄能量限饲对24周龄其他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3)80%能量限饲组24周龄血浆孕酮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90%能量限饲组(P<0.05).4)在卵巢基质部,17、20和24周龄80%和90%能量限饲组36个基因中,26个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7个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上调基因分别为17周龄80%和90%能量限饲组的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l(CREB1)和细胞色素P450羟化酶1B1(CYP1B1),24周龄90%能量限饲组的CREB1,以及20和24周龄80%能量限饲组的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在大白卵泡膜层,20周龄80%和90%能量限饲组12个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24周龄80%和90%能量限饲组12个基因中,9个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1个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上调基因为24周龄80%能量限饲组的CREB1.在小黄卵泡膜层,24周龄80%和90%能量限饲组12个基因中,5个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3个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上调基因为80%能量限饲组的细胞色素P450羟化酶17A1(CYP17A1)、3β-HSD和CYP1B1.由此可见,6~17周龄能量限饲显著影响了 17和20周龄蛋鸡体重、腹脂和骨骼发育,但对24周龄屠体、内脏器官和骨骼发育均无显著影响,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 24周龄蛋白质代谢和脂肪代谢相关的生化指标;6~17周龄80%能量限饲增加了血浆孕酮水平,上调了卵巢基质部3β-HSD、大白卵泡膜层CREB1和小黄卵泡膜层CYP17A1、3β-HSD和CYP1B1的mRNA相对表达量.

    蛋鸡育成期能量限饲生长发育生化指标激素水平卵巢类固醇激素生成基因

    微生物发酵斑蝥黄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曲丽马欣欣张柏林刘雯雯...
    4944-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饲粮中研究添加不同水平微生物发酵斑蝥黄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将540只海兰褐蛋鸡按体重和产蛋率均等原则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1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2组为化学合成斑蝥黄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 mg/kg的化学合成斑蝥黄;3~6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6、8、12 mg/kg的微生物发酵斑蝥黄.预试期7 d,正试期21 d.结果表明:1)各组之间产蛋率、平均蛋重、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2)第7天,3组蛋壳强度显著高于1组(P<0.05);2组蛋黄颜色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6组极显著高于1、3、4、5组(P<0.01).第14天,3、4组蛋壳强度显著高于1、2组(P<0.05),5组显著高于1组(P<0.05);2组蛋黄颜色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6组极显著高于1、3、4、5组(P<0.01).第21天,3、4、5组蛋壳强度显著高于1组(P<0.05);2组蛋黄颜色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6组极显著高于1、3组(P<0.01).各组之间蛋形指数、蛋壳颜色、蛋壳厚度、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黄比例、蛋清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3)第7天,3、4组蛋黄胆固醇含量极显著低于1、2、6组(P<0.01),显著低于5组(P<0.05);第21天,3组蛋黄胆固醇含量极显著低于1、2组(P<0.01),显著低于6组(P<0.05).第7天,4组蛋黄卵磷脂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2组极显著高于1组(P<0.01);第21天,4组蛋黄卵磷脂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3、5、6组极显著高于1组(P<0.01).4)2组血清尿酸含量显著低于1组(P<0.05).各组之间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4~12 mg/kg的微生物发酵斑蝥黄可改善海兰褐蛋鸡蛋壳品质,提高蛋黄卵磷脂含量,降低蛋黄胆固醇含量,但对蛋黄的着色效果不及化学合成斑蝥黄.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微生物发酵斑蝥黄的适宜添加水平为6~7 mg/kg.

    微生物发酵斑蝥黄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

    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和丁酸钠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肠道健康的影响

    刘雅婷郑梦莉阳治康张关锋...
    4957-4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和丁酸钠对42~50周龄海兰灰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720羽42周龄体重相近、健康和采食正常的海兰灰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羽.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B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 g/t 丁酸梭菌(活菌数为1×1010 CFU/g);C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 g/t 丁酸钠(纯度≥90%);D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 g/t 丁酸梭菌+500 g/t 丁酸钠.预试期5.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1)与A组相比,B组蛋鸡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C组料蛋比有降低趋势(P>0.05),D组生产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2)与A组相比,B组蛋壳比例显著提高(P<0.05),D组蛋黄比例显著提高(P<0.05),C组蛋品质无显著差异(P>0.05).3)与A组相比,B组、C组和D组蛋鸡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均显著提高(P<0.05),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隐比(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均显著提高(P<0.05).4)在门水平上,B组蛋鸡盲肠未分类细菌(unclassified_k_norank_d_bacteria)相对丰度显著低于A组(P<0.05),B组盲肠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ota)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组(P<0.05),D组盲肠梭杆菌门(Fusobacteriota)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组(P<0.05).在属水平上,与A组相比,B组蛋鸡盲肠副拟杆菌属(Parabacte-roides)、Eubacterium_brachy_group 和 Faecalitalea 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盲肠未分类细菌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C组盲肠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和片球菌属(Pediococcu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盲肠瘤胃梭菌属(Ruminiclostridium)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D组盲肠乳球菌属(Lactococcu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与B组相比,C组盲肠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盲肠 Eubacterium_brachy_group 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D组盲肠未分类普雷沃氏菌科(unclassified_f_Prevotellaceae)、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和CHKCI002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与C组相比,D组盲肠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和副萨特氏菌属(Parasutterella)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瘤胃梭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综上可知,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可以提高海兰灰蛋鸡生产性能,并提高蛋壳比例;饲粮中联合添加丁酸梭菌和丁酸钠可以显著提高蛋黄比例;饲粮中单独或联合添加丁酸梭菌和丁酸钠均可改善小肠形态,提高盲肠有益菌相对丰度,降低盲肠有害菌相对丰度,维持肠道健康;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250 mg/kg 丁酸梭菌(活菌数为2.5×109 CFU/kg)效果较好.

    蛋鸡丁酸梭菌丁酸钠生产性能蛋品质肠道健康

    普通和膨化亚麻籽对北京油鸡生产性能及蛋黄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李星张彬彬李军国杨洁...
    4971-4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普通和膨化亚麻籽高水平添加和饲喂时间对北京油鸡生产性能和蛋黄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300只30周龄的北京油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A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普通亚麻籽(B组)、15%普通亚麻籽(C组)、10%膨化亚麻籽(D组)和15%膨化亚麻籽(E组).预试期1周,正试期16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普通亚麻籽和膨化亚麻籽在第1~4周对北京油鸡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在第5~12周显著提高了其平均蛋重(P<0.05),而在第13~16周则显著降低了其平均日采食量(P<0.05).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试验鸡生产性能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呈显著提高(P<0.05),产蛋率呈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普通亚麻籽和膨化亚麻籽在8周内对北京油鸡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形指数和蛋黄比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显著降低了蛋黄色泽(P<0.05).第16周,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蛋黄红度值均显著降低(P<0.05).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8周后各组鸡蛋品质指标呈现下降趋势.3)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蛋黄n-3 PUFA、a-亚麻酸(AL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与10%添加组相比,15%添加组蛋黄n-3 PUFA、AL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显著提高(P<0.05).与15%普通亚麻籽添加组相比,15%膨化亚麻籽添加组蛋黄n-3 PUFA和ALA含量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在北京油鸡饲粮中添加普通亚麻籽和膨化亚麻籽可显著提高蛋黄中n-3 PUFA含量,但普通亚麻籽和膨化亚麻籽添加水平在10%以上均不适合在北京油鸡饲粮中长期应用.

    亚麻籽膨化亚麻籽北京油鸡生产性能n-3多不饱和脂肪酸

    姜黄素对贵州黄鸡种鸡产蛋和孵化性能、蛋品质、养分代谢、抗氧化及抗炎症能力的影响

    黄燕化陆胜涛林佳乐周盘红...
    4986-4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姜黄素对贵州黄鸡种鸡产蛋和孵化性能、蛋品质、养分代谢、血清抗氧化、抗炎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挑选体重(1.85±0.15)kg、产蛋率约为40%的31周龄贵州黄鸡种鸡432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公母比例2:22).3组试验鸡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200、400 mg/kg姜黄素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周,正试期8周.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00和400 mg/kg姜黄素虽极显著减少了贵州黄鸡的日均采食量(P<0.01),但添加200 mg/kg姜黄素却显著提高了贵州黄鸡的产蛋率(P<0.05),并有改善料蛋比的趋势(0.05<P<0.10),而添加400 mg/kg姜黄素有加深蛋黄颜色和增加蛋壳厚度的趋势(0.05<P<0.10).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00 mg/kg姜黄素显著提高了粗蛋白质表观代谢率(P<0.05),添加200和400 mg/kg姜黄素显著提高了钙表观代谢率(P<0.05),且有提高干物质和磷表观代谢率的趋势(0.05<P<0.10).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00 mg/kg姜黄素极显著降低了血浆中尿酸含量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含量(P<0.01),显著降低了血清中丙二醛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P<0.05).4)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00和400 mg/kg姜黄素有提高贵州黄鸡种鸡受精率的趋势(0.05<P<0.10).综上可知,饲粮中添加200 mg/kg姜黄素可提高机体抗氧化和抗炎症能力,促进饲粮中养分的代谢,改善贵州黄鸡种鸡的产蛋和孵化性能.

    姜黄素产蛋性能孵化性能表观代谢率抗氧化

    二甲酸钾在肉鸡应用中的耐受性评价

    陈星郑爱娟陈志敏王泽栋...
    4997-5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根据《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畜禽靶动物耐受性评价试验指南(试行)》,评价肉鸡对二甲酸钾(KDF)的耐受性.试验选取360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公母各占1/2且分笼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4和40 g/kg的二甲酸钾.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4 g/kg二甲酸钾组相比,40 g/kg二甲酸钾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显著提高(P<0.05);40 g/kg二甲酸钾组公鸡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4 g/kg二甲酸钾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 g/kg二甲酸钾显著提高了 21日龄公鸡血液中红细胞数量(P<0.05),并降低母鸡血液中间细胞比例(P<0.05).42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 g/kg二甲酸钾显著降低公鸡的血小板压积(P<0.05);添加4和40 g/kg二甲酸钾显著降低母鸡血小板数量和血小板压积(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 g/kg二甲酸钾显著提高了 21日龄公鸡血清尿素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尿酸含量(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二甲酸钾对肉鸡器官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且组织未出现病理变化.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40 g/kg二甲酸钾虽然提高机体对蛋白质的代谢,未对器官发育造成影响,但显著降低了肉鸡的生长性能,证实肉鸡对二甲酸钾的耐受性在40 g/kg以下.

    二甲酸钾耐受性肉鸡器官指数组织病理学

    黄羽肉鸡的品种和生长期对5种饲料原料代谢能的影响

    杜润秀朱沛霁王钰明解竞静...
    5013-5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黄羽肉鸡的品种和生长期对5种饲料原料代谢能(ME)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4个处理水平,分别为T1:快速型黄羽肉鸡(黄脚麻鸡)-生长前期;T2:快速型黄羽肉鸡-生长中后期;T3:慢速型黄羽肉鸡(雪山草鸡)-生长前期;T4:慢速型黄羽肉鸡-生长中后期,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鸡.选择26和47日龄的黄脚麻鸡以及33和61日龄的雪山草鸡各144只,通过全收集排泄物法测定玉米-大豆粕基础饲粮及5种试验饲粮(玉米饲粮、小麦饲粮、大豆粕饲粮、花生粕饲粮、玉米蛋白粉饲粮)的表观代谢能(AME)、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及粗蛋白质(CP)代谢率,并计算5种饲料原料(玉米、小麦、大豆粕、花生粕、玉米蛋白粉)的ME(包括AME和AMEn)以及能量代谢率(ME/GE,包括AME/GE和AMEn/GE).结果显示:快速型黄羽肉鸡对基础饲粮和5种试验饲粮的AME和AMEn均显著低于慢速型黄羽肉鸡(P<0.05).除花生粕外,快速型黄羽肉鸡对4种饲料原料的ME/GE和ME均显著低于慢速型黄羽肉鸡(P<0.05).快速型黄羽肉鸡的生长期对5种试验饲粮的AME和AMEn无显著性影响(P>0.05);慢速型黄羽肉鸡生长中后期对玉米饲粮的AME和AMEn显著高于生长前期(P<0.05),而生长期对其他试验饲粮的AME和AMEn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快速型黄羽肉鸡生长中后期对大豆粕的ME/GE和ME显著高于生长前期(P<0.05),而生长期对其他饲料原料的ME/GE和ME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慢速型黄羽肉鸡的生长期对5种饲料原料的ME/GE和ME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上述结果表明,快速型黄羽肉鸡对5种试验饲粮和4种饲料原料的ME显著低于慢速型黄羽肉鸡,但2个品种肉鸡的生长期对大部分试验饲粮和饲料原料的ME无显著性影响.

    黄羽肉鸡代谢能生长期饲料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