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支链脂肪酸(BCFA)对脂多糖(LPS)诱导下的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细胞)抗氧化、抗炎、抗凋亡及缓解屏障功能能力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为8组:对照组、LPS 诱导组、iso-C14∶0+LPS 组、iso-C15∶0+LPS 组、iso-C16∶0+LPS 组、iso-C17∶0+LPS 组、anteiso-C15∶0+LPS组、anteiso-C17∶0+LPS组,每组3个重复.在正式开始试验之前,分别获得6种 BCFA 单体(iso-C14∶0、iso-C15∶0、iso-C16∶0、iso-C17∶0、anteiso-C15∶0、anteiso-C17∶0)和 LPS处理IPEC-J2细胞的最适条件.通过CCK-8法测定IPEC-J2细胞活性、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检测IPEC-J2细胞ROS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BCFA单体对IPEC-J2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1)通过梯度试验,最终确定分别用1.5 μmol/L浓度的6种BCFA单体处理细胞24 h,用10 μg/mL浓度的LPS分别处理各组细胞24 h,建立细胞炎性模型.2)检测6种BCFA单体对LPS诱导下IPEC-J2细胞活性的影响发现,与LPS组相比,BCFA预处理可以显著缓解由LPS刺激引起的IPEC-J2细胞存活率的降低(P<0.05),与其他BCFA单体相比,iso-C17:0预处理后细胞存活率最高,达到91.55%.3)试剂盒检测细胞中ROS含量发现,与LPS组相比,BCFA组IPEC-J2细胞内ROS含量显著减少(P<0.05).4)BCFA预处理后细胞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LPS组(P<0.05),对于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相对表达量,iso-C14∶0、iso-C17∶0和anteiso-C15∶0处理后显著低于LPS组(P<0.05),对于白细胞介素-8(IL-8)基因相对表达量,只有iso-C17∶0处理后显著低于LPS组(P<0.05),除iso-C14∶0+LPS组外,其他BCFA+LPS组细胞内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LPS组(P<0.05).5)与LPS组相比,IPEC-J2细胞内Toll样受体4(TLR4)和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的基因相对表达量因BCFA的添加而显著降低(P<0.05),除anteiso-C15∶0外,其他BCFA也显著降低了细胞内核因子-κB(NF-κB)的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6)与LPS组相比,BCFA单体均能显著提高LPS刺激后IPEC-J2细胞中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锁蛋白(Occludin)、封闭蛋白-1(Claudin-1)和封闭蛋白-4(Clau-din-4)的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7)添加BCFA可以降低LPS刺激后IPEC-J2细胞中半胱天冬酶-8(Caspase-8)的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与 LPS 组相比,iso-C14∶0、iso-C16∶0、iso-C17∶0和anteiso-C17∶0处理后,细胞内半胱天冬酶-3(Caspase-3)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iso-C14∶0和iso-C17∶0处理后,细胞内半胱天冬酶-9(Caspase-9)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8)与LPS组相比,除anteiso-C15∶0外,加入其他BCFA单体,细胞内BCL-2相关X蛋白(BAX)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添加BCFA后,B淋巴细胞瘤-2(BCL-2)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LPS组(P<0.05).综上所述,BCFA可以减少IPEC-J2细胞内ROS的集聚,调节炎症细胞因子分泌,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还可以提高紧密连接相关基因表达,调节凋亡基因的表达,进而明显缓解LPS诱导下IPEC-J2细胞的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