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学化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学化学
北京大学 中国化学会
大学化学

北京大学 中国化学会

段连运

双月刊

1000-8438

dxhx@pku.edu.cn

010-62751721

100871

北京大学化学楼C202

大学化学/Journal University Chemistry
查看更多>>教学辅导刊物。内容涉及教育方针、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国内外学术动态等,为提高化学教学水平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基于"产学研用"思路的环境功能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王娜娜张高生李伙生肖唐付...
    137-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推进课程教学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以满足新时期高层次人才新需求的有效途径.本文在"产学研用"教学一体化背景下,基于目前环境功能材料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对"产学研用"一体化教学机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的课程教学建设进行改革探索,以期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强化对学生专业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为推动培养全方位高质量人才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有效衔接提供一定参考.

    "双一流"建设环境功能材料产学研用教学改革

    在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中注重国际视野的培养——以"有机结构分析"课程为例

    袁耀锋叶克印徐春发晏宏...
    145-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关键标志,是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主渠道.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科学思维培养,注重科研能力培养以及注重国际视野培养"的教学思想指导下,针对有机结构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从"教学理念的国际化、教学内容的国际化、教学团队的国际化、教学方法的国际化"等方面进行创新教学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科研水平,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际化视野有机结构分析学生为中心研究生教学

    元认知深化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多元化教学——以"太阳能电池性能提升技术"为例

    周一鹏冉晨鑫吴忠彬
    151-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太阳能电池性能提升技术"课程为案例,通过引入元认知理论,深化研究生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详细探讨了元认知深化对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影响,包括专业深度与广度的统一、跨学科思维、自主学习与批判性思维、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个体终身学习态度.通过反思性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提升,将专业知识学习与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为培养全面素质研究生人才提供了有益思路,符合当前高等教育趋势,也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目标.

    研究生课程思政元认知理论多元化教学

    "学生中心,双融双驱"教学模式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以"化学反应动力学"课程为例

    王旭珍王新葵田东旭刘炜...
    160-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研究生基础课"化学反应动力学"教学中,秉持"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和学科前沿紧密融合,并交替采用问题驱动学习(PBL)和基于研究学习(RBL)的教学模式,带动研究生发挥学习主体的能动性,促进夯实基础知识,形成科学的理性思维及创新能力,提升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研究生后续取得科研创新成果打下坚实基础.

    研究生基础课化学反应动力学教学模式创新能力高阶素质

    "元素无机化学"研究生课程建设及混合式教学实践

    张欢蒲琳钰王伟戴亚堂...
    166-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培养高素质研究型创新型人才,对研究生课程"元素无机化学"的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主要举措包括重构分层知识体系、建设多维课程资源、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施全程多维评价、深度融入课程思政.多措并举,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学习、交互学习的能力,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浑然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

    元素无机化学课程建设混合式教学多维评价课程思政

    新时代下仪器分析课程的使命与挑战

    周晓菲曹雨晴朱峰戚丽...
    174-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科技发展需求和新百年时代变革的背景下,特别是国家正在经历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历史性跨越期,探讨了仪器分析课程的新使命,即从基础化学教育的层面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供指引,为国家的仪器设备产业化发展提供一定支撑.为实现这一宏大艰巨的新使命,在仪器分析教学过程中应突出仪器分析的"顶天立地"的特征以及其在化学教育中连通化学中各个分支和其他学科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仪器分析的教学也为智能制造教育提供了极好的切入点.同时本文分析了当前仪器分析教学所面临的挑战,即新时代的仪器分析课程如何培养出不但要能真正理解仪器、会使用仪器,而且要具有能创新制造仪器并能发展相应产业的新一代人才,以使教学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并指出在教学实践中迎接这种挑战的方法.

    仪器产业化仪器分析使命与挑战

    大类招生背景下无机化学实验室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温志慧冯占恒祁雪邱晓航...
    181-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过硬的实验室条件、高效的管理对于实验课教学至关重要.为了能够更科学有效地使用实验室,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教学平台,实验室技术人员需要进行更加高效的实验室管理.在大类招生的背景下,无机化学实验室作为大学生进入实验室的第一站,以服务师生为宗旨,以课程需求为导向,实验室技术人员从实验室布局、实验室管理制度的执行等管理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无机化学实验室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大类招生人才培养

    课程思政引领下的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李甜张莉萍刘玲李瑞芳...
    18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分析化学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痛点,以课程思政为契机,对课程实施教学改革.阐述了分析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思路,从重修教学大纲、重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多方位协同进行.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使教师的价值引领与学生的深度参与同步进行,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

    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

    结构化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改革和实践

    徐志广许旋罗琼王干全...
    195-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互联网+"信息化的大趋势和高考改革下,化学学科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华南师范大学结构化学课程教学团队进行了深度结合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改革和实践探索.本文介绍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历程和建设实践情况,依托学校"砺儒云课堂"平台将线下与线上课程打通,优势互补,建设成富有成效的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线下课程考试成绩、线上参与程度以及学生对课程的评价表明,此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程得到学生一致认可,学生的创新思维明显提升,达到令人满意教学效果.

    结构化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砺儒云课堂

    师范院校化学专业研究型实验教学体验课——以从含银废液中回收硝酸银项目为例

    莫启进卓梅芳钟志怡甘春芳...
    201-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型实验教学是当前高校实验教学的研究热点.硝酸银是一种价格比较昂贵的试剂,从含银废液中回收硝酸银,不仅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也能节约实验成本.该实验所需仪器设备简单,涉及的操作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学生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有效解决.本文以含银废液为原料回收硝酸银为实验项目,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方案的实施,体验研究型实验教学的过程,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意识的目的.

    含银废液氯化银硝酸银研究型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