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

月刊

大学教育/Journal University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融贯于书籍设计课程中的美育与思政——以"见微知著"理念引导的"最美的书"案例教学

    郑晓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是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和美育建设的重要阵地,如何挖掘课程自带的红色基因、传统文化、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将其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融入并与美育实施相得益彰,是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的共同课题.文章以书籍设计课程为例,依托专业课美育本体,充分领会课程思政的纲领要义,确认"隐"性实施思路,沿着合理务实确定思政目标、恰切规划素材库、理性布点教学全程的实施策略,逐层发掘育人元素、创造融入环境、隐性爆破实施.课堂教学设计上,从中国"最美的书"案例库提取红色基因、金色传统、本色工匠作为课程思政"三原色",加上书香营造"三法",辅以品味培养"三式",最终实现色、香、味俱全的思政美育融贯.

    课程思政红色基因美育书籍设计

    理工科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刘会刚祝文壮赵红梅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高等数学是理工科学生接触最早的公共基础必修课,是后续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与工具.高等数学课时多、内容多,授课时间长,授课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多,只要教师正确认识到课程思政的作用和重要性,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坚持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就能够实现对学生的思想与价值引领.文章结合"开学第一课"、中国古代数学史、数学文化、数学家的故事、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实际工程问题六个方面开展了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实践结果表明课程思政效果较好.

    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探索实践

    "大思政"格局下综合性实验设计与实践

    曹亚丽李梅梅管莹宋爱娟...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实验教学是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文章以综合性实验项目为例,深入探讨了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实施过程的具体步骤.整个实验过程将教学目标和德育目标相结合,针对如何融入思政元素进行探索和实践.实验结果表明,开设综合性实验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并加深他们的爱国情怀,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综合性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立德树人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李培暠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专业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以自身言行为学生阐释工匠精神.专业教师在教学全过程融入工匠精神这一思政元素,其根本是以生为本,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努力.其不仅体现了知识体系与价值观教育的有机统一,而且强调了思想教育与文化教育的联系,进一步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章以漆工所展现的工匠精神为论述视角,以教师为主体,探讨高校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实践路径,旨在深入发掘工匠文化内涵与工匠精神价值.

    工匠工匠精神课程思政实践路径高等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引领公安院校锻造"四个铁一般"高素质警务人才

    魏海亮彭林权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是公安院校锻造"四个铁一般"公安铁军、培养公安机关后备人才的根本遵循.公安院校要深刻理解、悟透"四个铁一般"重要训词的深刻内涵,坚持公安院校姓党,坚持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导向,锻造学警过硬本领,培塑其纪律严明的作风.公安院校铸魂育警需要抓好学警的四个重要素养培养,并以培养政治素养为引领、以培养法治素养为纲要、以培养能力素养为主体、以培养身心素养为基础.而锻造"四个铁一般"公安铁军之核心要义在于公安院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为引领,实施理想信念教育、责任担当教育、过硬本领教育、纪律作风教育等四个实践路径,进而推动新时代公安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公安事业接班人.

    重要训词精神"四个铁一般"公安院校素养教育

    生态文明与低碳发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阎松柳志刚赵国智
    114-116,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文明与低碳发展课程作为大连交通大学工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其契合国家可持续发展及"双碳"目标需求,承担着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任务.文章结合课程专业知识,从家国情怀、中华文明的生态智慧和生态文明建设全球观三个维度出发,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对教学方法及实施途径进行了探索,以期为本科院校培养具备生态文明价值观的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参考.

    生态文明低碳发展课程思政实践

    将主旋律电影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探索

    师俊华陈美
    117-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融媒体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而大学生群体具有新特征,因此应拓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路径.主旋律电影具有突出的艺术性、思想性、娱乐性和导向性等特点,成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成效的重要方式.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将主旋律电影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现实境遇,让主旋律电影释放强大的感染力,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有效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主旋律电影爱国主义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以内生动力为导向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思政探索

    周婷婷彭云飞王越李冰艳...
    12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深挖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以内生动力为导向,探索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途径.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笔者从激发情感动力、树立正确挫折观、坚持守正创新、厚植爱国情怀四个方面开展思政教育,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以期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相融合的教育目标,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内生动力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思政立德树人

    地方高校军民融合人才教育体系构建

    祁宁张澳吴志红
    12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军民融合是一项重要的合作机制,旨在打通军工和民用经济两大体系,优化资源配置、优势互补,实现国民经济大循环.由于当前地方高校军民融合两用人才法律规范、教育体系不健全,通过分析地方高校军民融合两用人才教育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以军民融合为路径,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育体系,旨在培育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尖端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端的科研、技术人才提供理论支持,对实现军民融合战略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军民融合地方高校教育体系人才培养

    三维育人、双链赋能、服务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施超张玲刘苇江张雪莹...
    130-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作为"安全网"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的社会保障事业人才成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面临的时代挑战.针对学科特色不鲜明、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备、协同育人成效不足的困境,上海杉达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通过完善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搭建校企—校社—校校三维协同育人平台、嵌入赛证双链赋能、引入项目资源服务中国实践,构建并实践了"三维育人、双链赋能、服务中国"的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培养新时代中国社会急需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一流本科人才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模式三维育人双链赋能服务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