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

月刊

大学教育/Journal University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在冶金机械专业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杨霞马立峰朱艳春刘光明...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学校开展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活动是高等教育网络化、信息化、虚拟化、共享化发展的重要内容.针对冶金机械专业课程涉及面广、实践性强并与钢铁企业生产关系密切等特点,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建设了冶金机械轧钢生产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该平台作为冶金机械专业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践等教学环节的有效补充,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已成为解决冶金机械专业实践教学中工业现场环境不足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冶金机械教学研讨

    生物与医药专业工程伦理课程案例素材挖掘与应用探索

    惠爱玲张文成吴泽宇方群玲...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案例教学是提高工程伦理教育质量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文章以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研究生工程伦理课程为例,以提高学生工程伦理意识及伦理敏感度为出发点,探讨促进学生对工程专业领域伦理规范的理解、践行以提升学生伦理决策能力的案例开发思路和做法.首先,介绍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医药专业工程伦理课程开设现状;其次,从生物与医药专业工程伦理课程的案例教学素材选择、归类、融合重构及课堂呈现等方面开展生物、制药、食品专业领域的案例开发研究;最后,将案例应用于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分组讨论环节,结果表明学生对案例教学认可度高,案例讨论认真、剖析深入,该教学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伦理决策能力.

    工程伦理生物与医药案例素材伦理规范伦理决策能力

    新时代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亲和力的三重维度

    杨欣刘林精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亲和力,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应有之义.立足价值维度、现实维度、实践维度三重维度,分析新时代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亲和力的价值逻辑、现实困境和实践进路,旨在切实解决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不够信、不够爱、不会用的问题,强化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认知程度、喜爱程度和应用能力,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亲和力

    基于市场营销学课程特点的课程思政探索

    韩睿谢佩洪邓士昌
    63-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是贯彻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育任务的必要举措.文章总结了市场营销学课程国外引进、国内创新,应用面广,需与时俱进、因地制宜、不断创新等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结合市场营销课程的具体内容和现实中的最新案例探讨了教学中发掘与营销专业知识紧密相关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巧妙地融入营销专业课教学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市场营销课程思政课程特点

    "材料强国"党建工程引领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与实践

    陈泽军王敬丰余江龙木军...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至关重要,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双一流"高校建设的迫切需求.文章阐述了课程思政的意义和重要性,指出推进材料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并以材料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例,介绍了"材料强国"党建工程引领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方案及经验举措:筑牢思想引领高地,建强专任教师队伍,挖掘思政育人元素;瞄准国家需求,全面修订培养方案;构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群,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强交流与教学资源共享.

    课程思政"材料强国"党建工程"三全育人"

    "BOPPPS+课程思政"C程序设计基础教学路径探究

    阮志红汪思思朱毅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在分析C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育才"与"育人"现状的基础上,文章引入BOPPPS教学模型,结合课程思政目标,构建"BOPPPS+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前融入思政元素,优化项目设计;课中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实现"育人"与"育才"并行;课后通过"显评"编程能力、"隐评"思政目标的方式推动高校C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C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思政BOPPPS教学模式

    "思政+"六融入:高校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策略

    张振霞刘亚群孙延杰陈晓芸...
    75-7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子生物学课程是生物类专业本科生的核心课程,文章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探讨了该课程的思政教学实践策略.首先,深入挖掘分子生物学专业知识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实验;其次,实施"思政+"六融入策略,即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实践课堂、第二课堂;最后,建立多元化、全过程的课程评价体系.通过实施上述策略,能够有效强化学生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和引领,促进专业知识学习与思想政治学习同向同行,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核酸和生命的奥秘,提升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实现学生知识水平、职业素养和思想境界的同步提升.

    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实践策略融入

    红色文化培育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经验遵循和实践进路

    庞晨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其精神已深刻熔铸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并且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深入分析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特点,准确把握红色文化教育的经验遵循,将红色文化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筑牢意识形态防线,坚守政治教育底线,畅通红色文化融入渠道,搭建政治体验平台,以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认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政治发展道路和政治制度的认同,提升政治认知水平、政治觉悟、政治参与能力.

    红色文化大学生政治认同党的领导理想信念爱国情怀

    基于PDCA循环的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

    王芳赵舒曼王爱丽商书波...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将企业管理中的PDCA(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处理)循环引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过程.首先,在P阶段制定课程思政教学计划,深入挖掘本课程思政元素,确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其次,在D阶段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积极探索专业课程建设中的思政教育功能,使教学内容与思政内容有机融合;再次,在C阶段建立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最后,在A阶段梳理课程思政教学过程,总结经验并适当推广,将存在的问题纳入下一个PDCA循环.通过P—D—C—A不断循环,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思政改革进行探索,丰富课程的内涵,构建课程思政的内容模块,改革教学实施路径,增强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PDCA循环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思政元素

    "三全育人"视域下地方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有效路径探索

    林远洲张旭杨
    90-93,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年以来,高校层面开始全面推进劳动教育,地方高校探索如何在大学生群体中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的路径具有较大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这需要从指导思想、总体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安排、考核方式、教学组织和实施保障等方面开展探索与实践;立足国情民意,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构建完整的劳动教育体系,做到全员参与、全过程设计和全方位融合,在丰富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劳动教育模式.

    "三全育人"地方高校劳动教育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