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王刚

半周刊

1002-7661

dxs1985@126.com

010-89702077/010-81679527

100084

北京清华大学84-161/162信箱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Journal Duyuxie
查看更多>>旨在推广教育新理论、新经验,为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全面深入推动素质教育。湖北总部电话0724-6060842 咨询QQ:564535801 北京编辑部电话:010-89702077 81679527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网络环境下班主任如何对青少年实施思想道德教育

    张连武
    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功能的增强、网民人数的剧增,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式在逐渐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文化的德育功能,尤其是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影响的研究也随之迈入了德育研究的范畴。

    网络环境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高中数学课堂对德育话语的渗透

    刘雪
    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要成才,先成人!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我认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教学既要传授知识、发展知识,更要进行德育,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和核心。近年来,我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德育新途径,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工作重心,力争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话语的渗透。德育与知识的学习分不开,总是渗透在知识学习中。数学教学大多涉及理性知识,缺乏德育的意识形态,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话语渗透。所以,我想作为一名高中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得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本文就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德育话语的渗透做一下自我的浅谈。

    言行举止情境创设分组合作

    浅谈高中篮球队训练中的德育教育

    庄新刚
    3-3页

    浅谈整体性教学在思品中考复习课中的运用

    廖亚红
    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整体性教学原则是思品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目前,在思品中考复习课堂中存在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狭隘的复习观,需要整体性原则的指导。运用整体性教学,遵循整体性教学的基本要求,进行中考复习,有助于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整体性思品中考复习课

    学高为人师德高为人范--一个教师的心声

    张艳
    5-5页

    美德化春雨,浇灌桃李香

    王芝英
    6-6页

    村完小《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现状小议

    陈仁花
    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品德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但是,对于农村小学品德教育特别是村完小的品德教育教学队伍缺乏、教法陈旧、方法单一,没有与时俱进,没有创造性;学生品德取决于语数成绩,品德教学可有可无,评价机制形同虚设。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稳定教师队伍,加强队伍培训,建立教研机制,改变评价制度。

    村完小品德教学方法教师队伍教研活动评价机制

    师德就是爱的体现

    王玉环
    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因此,可以说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作为教师要遵循以下原则: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踏实勤恳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热爱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教师要热爱学生,这样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带限度的作用。

    师德热爱

    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的创设

    董伟芳
    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有效教学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创设有效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有助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作者根据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谈谈自己在思想品德课上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几点尝试。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教学情境创设方法

    小学德育工作中的赏识教育

    黄创炎
    10-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发展,在小学德育工作中,要求德育工作者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在班级管理中,以学生为本,信任与尊重、欣赏、表扬、理解学生,更有效推动素质教育,促进学校教育健康和谐发展。

    德育工作班级管理引领学生